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学霸的黑科技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咬文嚼纸

    萧铭哈哈大笑,“我就在江城为你们做好后勤服务管理吧,顺带也为创建江城优美的人居环境尽一把力。”

    徐利民乐呵呵说道:“在江城可不是那么闲。”

    徐利民随意就点出了公司这一年几件重要的事情,“青荷i设备量产了吧,盘古生态链要完善吧,量子芯片和生物技术的合作要开始了吧,当然还有刚刚是的江城环境的改善。”

    高思绮补刀说道:“所以老板还是留在江城做好劳模的工作。”

    当天晚上,盘古科技在总部顶楼花园餐厅举行了宴会为徐利民和高思绮践行。

    六月底,江城机场。

    徐利民、高思绮和前期的技术团队总共十五人乘坐包机直接前往南安非维尔亚地区科比罗所在家族私人机场。

    这一次徐利民和高思绮都在工作时都会开启青荷i可穿戴设备的即时摄像功能,拍摄的图像会立刻传输到盘古科技园区萧铭办公室。传输技术由华威提供,保证24小时稳定。

    这样萧铭可以随时在安排众人在南安非的工作。

    大洋彼岸,南安非科比罗机场。

    经过长途飞行的江城包机缓缓停留在科比罗家族的私人飞机场。

    这一天维尔亚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机场靠近靠近海岸线,目之所及之处能够看到随风飘荡的棕榈树枝叶,是不是还有几只海鸟在远处觅食。习惯了人挤人空气污染严重的江城,众人还真的有些恍惚。

    刚刚走下飞机,徐利民就深吸一口气。

    闻习惯了江城雾霾味道的徐利民十分喜欢这里的空气和环境。

    “江城什么时候有这样的空气就好了。”

    高思绮笑道:“老板不是在江城着手改良江城的人居生态环境吗说不准咱们回江城时,江城的环境比这里还好。”

    龚烈阳直接用青荷i设备牌照后传输给萧铭,说道:“给萧铭看看,让他嫉妒嫉妒。”

    机场接机的人有东湖




第419章 效率,效率
    等待维尔亚地区的盘古科技工业园区建成以后,盘古科技也将着手建设自己的护卫队。

    第二天,徐利民和高思绮就分别开展自己的工作,科比罗和东湖核电的安保队伍几乎是24小时跟随盘古科技的团队,绝对安全!

    高思绮征用东湖核电的工人帮助改造英国人的罐头工厂,并且按照计划对罐头工厂周围的土地进行规划和建设。

    在改造罐头厂的过程中,高思绮深刻的体会了南安非的经济为什么会发展缓慢。

    同样是建筑工人,以每天十个工为例,夏国工人会在每天下午三点就努力干完十个工,下午加班加点再干完五个工,多挣五个工的加班工资。

    南安非的工人就不一样,他们磨磨蹭蹭到下班时间只能够做到五个工,每天都完不成任务。

    在待遇方面,双方要求还不一样,南安非的工人要求更多。

    工资以外,夏国工人每天能够有吃的就行了,南安非的工人要抽烟,天气热了要和啤酒,下午四五点还要来个下午茶。

    高思绮看着那些效率奇低的南安非工人也是相当无语,最后选择全部使用夏国工人不再雇佣南安非的工人。

    这时候,高思绮也不得不承认,吃苦耐劳真的是一个民族融入到基因里面的品质,夏国能够拥有几千年辉煌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部分时间领先全球不是没有原因的。

    东湖核电南安非地区老总颜永年对此深有感受,他在请高思绮吃饭的时候就说道:“其实我们在非洲的企业,最头疼的也就是非洲工人的事,这边工人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维尔亚和开普敦地区最近天气炎热,颜永年喝了一口冰冻啤酒,“我举个例子,以搬运水泥为例子,咱们夏国只需要两个工人,一个是将水泥装车,一个是将水泥运输到指定地点后卸货。”

    高思绮不是第一次来南安非,因此对这里的食物并不是反感,她吃着potjiekos和牛奶馅饼,喝着玉米面粥,怡然自得。

    颜永年接着说道:“但是南安非的工人呢”

    颜永年叹口气,又喝了一口啤酒,吃了一块香肠,“南安非的工人将水泥从地上抬起来要两个人,水泥的装车人员要一个人,运输要一个人,卸货要两个人,卸货后搬运到指定地点要两个人。”

    “注意!”颜永年十分无语地说道:“我这里说的装车,装的不是什么大卡车、货车而是工地上常见的两轮斗车。”

    “哈哈哈哈!”高思绮再也忍不住了,笑道:“所以咱们夏国的工人一个顶南安非的四个。”

    “可不是么”颜永年说道:“在工资待遇上,夏国的工人虽然高了一倍,我也愿意他们而不雇佣南安非的工人,这就是为什么在海外,特别是非洲的工地上,大部分建筑工地务工人员是我们从国内带来的,当地人用的特别少。不是我们不愿意融入当地的环境,而是当地工人实在是没有办法用啊!”

    高思绮点头说道:“颜总,反正这边的工程就靠你了,为了工期,我们暂时只用夏国的工人,至于工资和待遇,一定是符合东湖核电的工人标准。”

    颜永年赶紧摆摆手说道:“还说什么工资和待遇,工人你拿去用就是了,盘古科技和东湖核电都是一家人,还提什么工资不工资的。”

    因为盘古科技的原因,东湖核电才能够拿到南安非的铀矿,拿到南安非建设核电站的订单,东湖核电非常珍惜和盘古科技之间建立的友谊,至于那些工人的工资、待遇等等,在与维护盘古科技之间的友谊面前不值一提。

    夏国在南安非的投资公司还是非常多,大部分以建筑为主,而且大部分公司的性



第420章 地狱之城
    开普敦,徐利民和高思绮等人在工作之余还去逛一逛南安非第二大城市,旅游观光也是考察当地情况。

    从城市的外观和风貌来看,开普敦的确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作为英国人在南安非建立的第一座现代化城市,这里的建筑风格犹如西欧。

    要是无视来来往往的黑人,众人还以为来到了欧洲。

    高思绮和徐利民最喜欢的还是城市的空气了,港口城市空气清新,环境宜人。

    在夏国内陆城市待久以后,高思绮和徐利民对城市评价的唯一标准也变成了空气。

    哪座城市的空气好,他们就喜欢哪座城市。

    走在开普敦城市的大街上,高思绮还是能够看到大量的白人。

    从衣着和打扮上看,不少白人看着并不富有,甚至生活在贫困线左右。

    大家还看到有些白人蹲坐在地上乞讨,而且居然有黑人妇女上去施舍。

    这种反差让众人有些难以接受。

    在夏国人过去的教育之中,西方都是先进的,导致的错觉就是白人都是有钱的,都是优秀的,绝对不会和贫穷两个字挂钩。

    但是南安非,一定不是这样。

    龚烈阳属于典型的技术宅男,他对南安非的历史了解一些,但是了解不完整。

    龚烈阳问道:“这些白人应该都是英国的后裔吧,我知道90年代初发生的那些事,为什么白人不回英国在欧洲的生活肯定会比南安非好吧,怎么大街上还有这么多的白人。

    徐利民说道:“这些白人可不是什么游客也不是什么英国公民,而是纯正的南安非公民。南安非的公民怎么回欧洲”

    徐利民开启普及历史模式。

    “十七世纪前后,南安非是荷兰的殖民地,移民了大量的荷兰人,二十世纪初南安非又是英国的殖民地,大量英国人来此淘金。所以现在南安非有大量的白人,大约450万左右,为总人口的9.2%,其中有六成是荷兰后裔,四成是英国后裔。这些白人或许已经是第三代甚至第十代移民了,他们的祖国在南安非,没有在欧洲。”

    “九十年代初期,那些有机会回英国的白人都已经回去了,没有办法回去的都是扎根在这里,对这些白人来说,南安非才是自己的家,英国和荷兰都是外国。”

    龚烈阳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但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白人的贫民,感到有些不适应。不过在教科书上曼德拉是一名伟大的领袖,黄家驹《光辉岁月》更是对曼德拉赞誉有加,我认为他应该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南安非,现在看来有些差强人意。”

    徐利民不予评价说道:“时间会证明一切。”

    科比罗为众人安排了安保也安排了当地的向导。

    向导加里大叔获赠了盘古科技的华译翻译机,因此能够毫无障碍的和众人沟通。

    加里说道:“南安非的贫困人口快占到一半了,黑人的贫困人数要多一些,但是白人的贫困率要高一些。”

    加里为众人普及南安非的常识:“在开普敦的白人,除非你相当优秀,不然很难找到工作。我们的企业对招聘黑人有政策上的照顾,但是白人没有。此外,如果某一家企业雇佣了白人员工,那会被整个社会和行业歧视,看不起。”

    加里毫不犹豫用了“歧视”两个字。

    “说好的社会大和解呢怎么从白人歧视黑人变成黑人歧视白人了”龚烈阳哭笑不得,这似乎有违曼德拉的初衷。

    加里说道:“白人欺负我们几百年,我们当然要还回去,当初白人偷窃了我们大量的资源,血腥镇压了我们,今天这样的情况是因果报应。”

    加里的话或多或少都反应了现在南安非社会的现状,也反应了白人生存的窘境。

    南安非几十年的发展情况也说明一个问题,这个世界的本质绝对不是公平的,而



第421章 白人贫民窟
    (前面重复发表的416章已经更改为番外,已经订阅的可以回去看,不用再给钱,没有订阅的看不看无所谓,不影响剧情。)

    加里虽然大声地喊着,但是明显已经迟了。

    孩子们没有丝毫的礼仪更不懂礼貌,争抢着从高思绮的手上抓过巧克力。

    在混乱之中高思绮的手被抓伤。

    “没有了,没有了,真的没有了。”高思绮不断用英语说着,但是孩子们依旧不放手,希望从高思绮身上获取更多的食物。

    除了孩子们,在帐篷和木屋里面的成年人们也如同眼中只有食物没有思考能力的丧尸一般走了出来,他们一步步靠近高思绮等人。

    人越来越多,情况十分危机。

    龚烈阳拉着高思绮的手就往后退,但是很快也被人群围在了中间。

    安保队员们将高思绮保护在其中,携带的枪支已经上膛。

    “退后!退后!这里没有食物!”加里的后背已经汗水浸湿。

    这种情况在加里最坏的计划里面,当然也有应对策略,安保部队能够应付这种场面。

    贫民们要吃的,不是去送命,看到了全副武装的架势也不敢再往前走。

    他们纷纷停下脚步,用当地的语言喊道。

    “我们要食物!”

    “请给我们食物!”

    “我们真的很饿,求求你们给我一点食物。”

    “我的孩子已经三天没有吃到像样食物了,求求你们。”

    人们说着又向高思绮这边拥挤。

    “嘭!”

    一声枪响。

    安保人员对着天空开枪,这才控制住局势,贫民们纷纷停下脚步不敢再上前。

    高思绮看着充满哀求眼神的贫民们,知道他们对食物是有多么的渴望。

    不远处,是开普敦的别墅区,这里居住着南安非最富有的人们,也是九十年代之后南安非阶级变化出现的新一代富人。

    这些富人们开豪车、住别墅,享受着奢侈的生活,和这里连一块面包都吃不上的贫民形成鲜明的对比。

    此时,高思绮明白了做未来粮食的重要性,让全球所有的人都不再饥饿,这或许是有些荒谬的想法,但是在盘古科技的推动下,或许有一天真的能够实现。

    高思绮对这些贫民充满同情心,但是她很理智,这个时候不是表现同情心的时候,如果再留在这里自己因为有安保不会出事,但是这些贫民或许会出事。

    没有丝毫的犹豫,高思绮等人在安保的护送下离开贫民窟。

    离开之后,加里才说道:“要是我们没有安保部队,我可真的不敢带你们到这里来。”

    加里叹口气说道:“贫穷和犯罪是死循环,不少人走上犯罪的道路就是因为贫穷。”

    徐利民想了解南安非当地的福利政策,说道:“这些缺乏食物的民众,当地就没有什么援助的措施吗”

    徐利民难以想象的是在曾经被誉为非洲发达国家的南安非居然还有这种场景,由此推算到非洲的其他国家,场面或许会更加触目惊心。

    大部分的夏国人再贫穷,吃饭还是不愁的。但是在南安非的贫民窟,食物还真是一种奢求。

    加里回答道:“措施当然有。不仅是当地,米国和联合国每年都会有援助的

    粮食。”

    “但是。”加里耸耸肩膀说道:“十吨的援助粮食达到这里是可能只有三吨,甚至三吨都不到,大部分还是被有权势的人们挪用卖向的市场。即便十吨粮食全部抵达这里,数量也不够,饥饿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一说,徐利民就懂了

    而且例如米国援助的粮食,真的是那么好心援助给你

    米国援助你一吨的粮食,绝对会要两吨以上的回报。

    矿产不说,还需要你在国际上会自己摇旗呐喊。

    加里说道:“这一次是按照科比罗先生要求带领你们看一看贫民窟,也了解一下粮食对南安非的重要性。高女士、徐先生,如果盘




第422章 生活得乐观
    在凯文斯又废旧中巴车改装的家里,高思绮知道这里的确是贫民窟而不是什么户外的文艺草坪广场。

1...113114115116117...3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