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咬文嚼纸
虽然说利用氦三作为可控核聚变的温度要比氘氚需求的温度高得多,但是通过引力的约束以及材料的创新,氦三是绝对最佳的材料。
盘古科技后山,可控核聚变实验室,经过对实验室的改进之后,氘氚核聚变实验室已经更改为氦三、氘反应的核聚变实验室。
没有讨厌的中子溢出的可控核聚变真的让人非常满意。
徐利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问题又来了。
氦三可控核巨变反应只能用于大型的核聚变反应堆,无法使用于小型飞行器、
原因很简单,尼玛的温度太高了!
目前用于约束氘氚核聚变温度溢出的方式有两个,一是利用超弦在内部不但产生强大的中心引力约束高能离子,一是利用强磁场,这样才能够勉强约束住核聚变的温度外溢。
但是氦三核聚变动辄几亿度的高温,即便要约束,也要足够的空间。
空天车使用氦三作为原材料被否决,但是大型的方舟项目依旧可以采取该方案。
徐利民脑壳痛。
萧铭却说道:“利用核聚变产生超弦再由超弦产生应力波,以引力波推动反重力车悬浮,这种做法无疑是大马拉小车。”
空天车为什么只是试验用车,而无法量产,技术原因可不是说说就能够解决的。
萧铭还提道:“还有就是安全性,我可不希望空天车在空中剧烈的爆炸之后就是一次核爆炸。这样的车就是定时炸弹,也是不能够上路的。”
徐利民明白萧铭话的意义,他说道:“索性我们的空天一号实验的场地是在夏国,要是在西亚,指不定谁一个导弹打过来,我们就统统嗝屁了。”
萧铭准备让物理实验室转换一种方式,“我倒是有两个建议,看看是否可行。一个是先制造做够的超弦,用约束的方式让超弦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在使用的时候才会合成引力波;第二种是利用核电池能量让粒子不断相互撞击,以此产生超弦。这样就避免了将可控核聚变反应室安装在小型反重力器上的尴尬情况。”
“我还真的要好好考虑考虑。”徐利民思索着。
萧铭当然知道解决方案,但是他现在不能立马告诉徐利民。
科技的金字塔一定是一块砖一块砖垒起来的,不是突然出现的。盘古科技的物理实验室必须要经过详细的实验才能够掌握最后的真正的技术。这一点来不得半点虚假。
这一天,盘古科技位于江城后山,以氦三和氘为原材料的可控核聚变装置正式运行,该装置每天产生的电量足够江城市用好几年。
盘古科技开启了反馈江城模式,即日起,江城所有的居民用电全免,成本费用由盘古科技支出。
此外,核聚变产生的剩余电能将通过电网出售给电力急缺的沪市,电费将用于改善江城贫困民众的生活状况。
江城向着未来智能化高福利城市又迈出了一步。
第818章 国际能源组织紧急会议
江城,原本是夏国能源最匮乏的城市。
即便在十年二十年前,江城兴起工业之时也是能源匮乏城市,需要从邻近的城市买入大量的电力。由于电网的电力太贵。江城在一段时间对那些大大小小的不正规的水电站、火力发电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种行为也导致江城在过去十多二十年彻底沦为粗放型的工业城市,由此带来的城市生活质量和城市观感显而易见。
盘古科技的出现改变了江城的经济结构,以氦三为可控核聚变的成功运行也彻底改变了江城的能源结构。
如今江城的电力还有剩余,可以供应附近的城市一直到沪市。剩余的电量甚至能够满足沪市的电量需求。
这样的转变只是说因为核聚变实验室的富余电量,科技就是这么强大。
盘古科技江城后山的可控核聚变未来将担负两个任务,一个是继续完成盘古科技的可控核聚变任务,一个是江城以及周边的城市持续供电。
此时,沪市。
夏国能源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正在开会研讨未来夏国能源的发展模式。
盘古科技带来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在一年前的会议上就被讨论过,当初因为可控核聚变原材料过于昂贵却不具备可持续性被大家否决。
“只能作为盘古科技自己的实验,无法商用。”这是当初大家对可控核聚变商用的评价。
但是今天不一样,当月球的土壤抵达江城并且被盘古科技顺利提炼出氦三之后,这个评价无效。
“要是能够多建设几座可控核聚变发电站,盘古科技多提炼几吨氦三,那么我们的能源问题就会彻底得到解决。”某能源行业专家王院士说道。
“能源转型是我们一定会面临的选择。”王院士给出了详细的数据,说道:“环境保护要求让我们尽可能和的减少对煤矿资源的需求,我们要减少火力发电站。对自然的保护和水域动植物的保护以及对当地地质结构的保护,让我们尽快不要修建水电站。那么城市对电力的需求从哪里来?”
王院士对盘古科技的可控核聚变项目赞不绝口,“以氦三为原材料的可控核聚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造太阳,这才是我们能源应该发展的方向。这里是我从我学生手里拿到的数据。”
说道自己的学生,王院士露出骄傲之情,他说道:“现在我学生在盘古科技基础科学院念博士,今天的数据是经过盘古科技允许后拿出来的。”
王院士说道:“通过这个数据我们可以得知,按照现在的电价计算。即便盘古科技从月球开采氦三作为原材料,就算全国的电力都由可控核聚变发电,由此产生的成本也不足现在发电成本的十万分之一,这种成本可以用廉价来形容。如果按照成本计算电价,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理解盘古科技为什么可以免费将电力供应给江城,不收取电费的原因。”
王院士的一番说明引得众人的连连点头。
王院士补充说道:“在可控核聚变项目上,我认为我们不能够只当一名看客。应该主动参与,相关部门完全可以和盘古科技谈嘛,由盘古科技出技术,大家出钱、出地,在适合的地方建设可控核聚变发电厂,这样大部分城市的电力危机能够得到解决,电价也能够降下来。我们减少的水电站和火力发电厂的建设还有助于修复自然生态。”
“我同意王院士的意见。但是我们要做好煤炭和水电站涉及企业逐步退出市场的准备,特别是煤炭资源价格逐步走低的准备,我们是煤炭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有不少城市市民还依靠这种单一资源创收,我们要做好转型工作。”
“我也非常同意王院士的建议,我们这些专家和管理者们也不要只做盘古科技的看客,必须要参与其中,盘古科技有技术,但是也需要我们配合才能够让可控核聚变技术真是落地造福大家。我想盘古科技也十分乐意有大家的协助。”
和沪市一片和气十分乐观的会议不同,在纽约举行的新一届国际能源组织紧急大会上气氛则是陡然紧张。
能源是能源,盘古科技和NASA的合作是合作,两者是不同的事情。因此,本次会议虽然名为全球能源大会,但是并没有给夏国面子,本次大会就没有邀请夏国代表参加。
本次国际能源大会,其实就是米国及欧洲能源财团集体决定开的紧急会议,为的就是商讨刚刚在江城发生的大事。
可控核聚变正式商用,而且商用的是从月球带来的氦三,这个消息虽然不被普通市民所关注,但是足以让全球的能源行业震惊。
如果说传统能源是第一能源,核裂变产生的核能是第二能源,那么可控核聚变就是第三能源。
盘古科技已经带来第三能源的档口,并且依然获得成功。
西方的能源专家能够想象,核聚变商用之后,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夏国的能源你将呈几何级发展,由此带来的产业革命速度将大大加快。
从生活到工业,从工业再到军事领域,夏国将取得绝对的领先。
“每一次能源革命一定会带动科技产业质的飞越。”米国代表说道:“无一例外。而且我们不能想象盘古科技的可控核聚变能够世界带来什么。”
能源和食物一样,是全球各个国家需要的资源。米国最担心的就是盘古科技的可控核聚变技术通过一带一路走向西亚、非洲和世界的其他国家。那时候对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就是夏国,国际地位岌岌可危的米国将会彻底掉下悬崖。
“或许我们应该制定一些能源行业的规范,限制危险技术的发展。”米国代表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感觉到相当的无力,今日之米国早就不是十年前的米国。
十年前全球各大国家为米国是瞻,今日之米国在夏国影响力之下,话语权减弱,在本次大会上各个国家都是各怀心思。
第819章 你们的能源很危险
米国代表补充道:“可控核聚变成为全球主流的能源,这将是不可控的事情。我们甚至会面对比当初的和扩散更严重的危机。”
“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应的约束性文件,希望大会能够通过这份文件,这将是国际性的约束条款。”
米国代表在大屏幕上展示文件的大纲,内容相当粗暴简单。
第一条就是大家搭建一个核聚变不扩散协议,该协议作为《核不扩散条约》的补充条框,将可控核聚变技术列入其中,这基本就堵死了盘古科技利用该技术援助他国的可能。
第二条是成立监督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由米国以及欧洲诸国和夏国组成,这里有夏国并不是说西方希望夏国参与其中,而是希望夏国人提供核聚变相应的技术。
你监督别人的工作,肯定是你的技术要比别人强才行,邀请夏国入伙就是希望夏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如果能够将一些技术贡献出来就更好了。
第三条就是禁止出口可控核聚变产品,这一条是将盘古科技未来的大型反重力方舟出售的路给堵死。即便你盘古科技拥有可控核聚变技术也只能限于在夏国国内用,
第四条,禁止发展和生产可控核聚变类武器项目包括空间武器项目。
盘古科技的可控核聚变技术成功已经是国际公认的事实,目前从月球获得更加廉价的氦三也是事实,在这两个基础条件下,盘古科技未来发展可控核聚变武器也是顺理成章的。
这个条款的后面几条都是对可控核聚变发展的约束性条款。
西方人对盘古科技完全没有办法,技术又追不上,只能用现在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国际面子”这一些条款去束缚可控核聚变项目的发展。
在米国的专家看来,夏国现在越来越强大也希望能够在国际社会有越来越重要的位子,那么用国际性的条款约盘古科技的发展,一定会有效果。
条款后面的几项和前面几项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对盘古科技可控核聚变的限制性条例。
米国这一次能够直接将现约定文件拿出来,显然就是有备而来,会议直接进入投票的时间。
结果却让米国十分尴尬,出席会议的国家总共有43个,但是投票却是23:10:10。
23票是赞成,10票是反对,还有10票是弃权。
投弃权票的居然大部分欧洲国家,包括法兰西和德国。
为什么会头弃权票,心思无非有两个。
一个是不想得罪米国,一个是不想得罪盘古科技。
而且法兰西还有计划希望盘古科技帮助其发射载人月球探测器,法兰西也希望能够有宇航员能够到月球探索。
盘古科技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氦三是未来可以利用的资源,欧洲人不愿意落后,明明知道盘古科技的技术领先却要唱反调,那是傻子的表现。
能够保持独立的思维,和盘古科技开展务实的合作,才是欧洲人应该认真的考虑的事。
按照大会的投票规则,只要赞成数大于反对数,那么条约就会生效。
条约勉强生效,米国长舒口气。
在条约的备注条款中,也有对应的惩罚性条款。只要哪个国家、组织或者和个人在违背条款的前提下和盘古科技开展可控核聚变合作,或者是购买可控核聚变产品,那么他们将遭受严厉的惩罚,惩罚的内容当然包括经济制裁。
条款非常聪明,当然没有写明盘古科技这几个字,而是用可控核聚变拥有国这样的词语代替。
西方道貌岸然的表示,这是通用条款,对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管用,不是针对盘古科技是针对谁。
协议通过,其中最高兴的要数空客和波音公司。
反重力悬浮酒店的出现,已经让两家公司意识到未来大型交通领域或许真的或被反重力交通工具取代。
而大型的反重力交通工具,最佳的能量来源就是可控核聚变。
《条约》堵死了盘古科技研发的反重力交通工具出口之路,那就意味着不会有大型交通工具能够和波音、空客直接竞争,大飞机依旧是未来的主导。
米国许多物理实验室却为此惴惴不安,因为盘古科技的火星营救,让盘古科技和米国社会有了一个短短的蜜月期,盘古科技大量的科技产品也得以在米国销售。
如果《条约》的通过势必又是盘古科技和米国学术界交流的拦路虎,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大家心中都非常有疑虑。
今日之盘古科技已经不是往日之盘古科技,同样往日之米国早就不是今日之米国。
在燕京的林志宏持续关注米国方面的报道,他本人也是忧心忡忡。
盘古科技是否会因为该条约取消大型反重力方舟的研发?
盘古科技是否会改变自己的战略目标?
林志宏收到了萧铭的私人资助又从商飞集团离职,他最大的愿望能够证明萧铭没有看错人,证明自己离开商飞集团也会成功。
如果一切戛然而止,林志宏还是有些慌乱。
《条约》被盘古科技的国际好友送到江城,有中文英文两个版本。中文版本是米国人免费帮助翻译的,就是为了让盘古科技读懂《条约》的内容。
徐利民因为《条约》的事气愤不已,直接给NASA的负责人吉姆打电话,询问米国人的用意。
前一段时间才合作愉快,今天就翻脸不认真,天下哪儿有这种道理。
吉姆也是相当尴尬,“徐总,能源部门的是和NASA不是一条线啊,这事我也没有办法。”
徐利民也是气急了,此时才想到能源行业的事的确和NASA无关。
吉姆在嘴上如此,心里其实在暗自发笑。
从道义上看,夏国的确将米国的宇航员从火星上营救下来,但是为此米国也付出了成倍的代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