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咬文嚼纸
这让江城市的管理者们脸上乐开了花!
从上个世纪到现在,江城市因为经济差,是劳动力输出大省,一直都不受大家的待见。
现在因为盘古科技的原因,各大城市纷纷向将江城市拜师,江城市在国家的地位也明显提高了。
这种改变怎么不让江城市管理者感到欣喜。
本来江城市和盘古科技的合同还有最后一些细节没有商量清楚,现在都不用商量了,全部按照盘古科技的意思办理。
江城市准备依托盘古科技准备着城市的转型。
“我们是环保第一市,科技第一市!”这是管理者提出的江城市兴市口号。
环保对应的是污水处理,科技对应的是盘古和天工系统。
江城市经济工作者们算过一笔账,盘古科技这段时间为江城市创造的gdp已经超过了过去五年整个江城市工业区的总和。
江城市的经济工作者们还发现,盘古科技除了土地款以外没有任何负债,纯粹是用科技在盈利。
“这才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江城市的经济学专家们说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城市忽然从盘古科技的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或许我们会比苏杭市更加成功!”
经过几个月的纠结之后,江城市决心搭上盘古科技这艘大船。
一个城市因为一家公司制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沉睡了几十年的江城市终于醒了。
要当其他城市的老师,自己当然要做的更好。
江城市召集江城市工业区的所有企业开会,这些企业的污水必须接入盘古科技的排放体系,并且由般若村的村民监督。要是不愿意的,那就退出工业区,江城市解决企业员工的就业问题。
马兴明成为了江城工业环保督察员的负责人,他负责监督的工业区企业的环保情况。
在环保大会上,马兴明站在讲台上对企业提出要求。
下面那些企业家看着马兴明,恨的牙痒痒却也只有按照要求办事。
于此同时,污水处理项目已经变成目前盘古科技最盈利的项目。
萧铭将部分业务转交给老爹的潘沙科技公司来做,同时考虑要不要将生命科学事业部独立出去,成立为单独的公司。
林立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般若村
一处不起眼的农舍中,工作人员忙碌着
第174章 公司改组
林立现在觉得自己是一个土豪,一个守着全世界最大金矿的土豪。
不不,林立觉得这还不是金矿,论单价芯片的比黄金还要值钱不少。
不说全球的市场,就单单是夏国的市场,一年就是万亿米刀!
万亿米刀是什么概念2018年年底,夏国的外汇储备总数就是3.14万亿米刀。
这些外汇储备除了用于购买石油,进口国外的机械设备以外、购买武器以外,就是进口芯片。
如果盘古科技能够让碳化硅芯片形成规模化生产,按照实验室的良品率,绝对完爆英特尔。
英特尔商用的工艺在14纳米,最出色的产品是i9-9900k,3.6ghz主频,8内核,16线程,16mb高速缓存,良品率也非常可观,在95%以上。
但是在10nm级别,英特尔的良品率就打个大大的问号了,这就是为什么英特尔10nm的芯片迟迟无法推出的原因。
而在实验室的碳化硅芯片,能够做到5nm的级别,完爆英特尔、amd、台积电等所有的半导体公司。
林立说道:“刚刚我粗略的计算了一下,如果我们真的要投产,成本是现在英特尔平均芯片成本的三分之一,碳化硅没有那么娇气,这就是我们的优点。”
萧铭在寻思着一个问题,做量子芯片不是做馒头,上午发酵下午就能够上蒸锅。
纯净碳化硅的生产制造、光刻机的生产制造并不是多大的难题,难的在于将纠缠的量子对放入晶体的色心之中。
即便萧铭有这样的技术,实验人员们消化、研究最后付诸于时间还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盘古科技还没有正规的量子实验室,现在部分实验是在般若村进行,部分实验在江城大学物理实验室进行。
萧铭评估过进度,量子芯片最早出来的时间都是明年去了,而量产还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期间,盘古科技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
林立提出的建议值得萧铭好好思考一下。
在量子芯片出来之前,以碳化硅二进制算法芯片试手,并且建立属于盘古科技的芯片产业链,等待量子芯片的技术成熟以后就可以立马生产上市。
而在打造碳化硅二进制芯片的时候,也可以奠定盘古科技在芯片市场的地位。
萧铭将已经封装好的芯片拿在手上端详着,三分之一指甲盖大小,封装600多亿个碳化硅晶体管,十六核,三十二线程,基本频率6.0ghz,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二进制芯片,是工艺的结晶。
而基本上占据了半个房间的碳化硅光刻机则代表着人类最先进水平。
林立将笔记本抱过来,再次用专业的软件测试芯片的性能,并且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测试芯片。
工作、游戏、暴力开启计算机所有程序后台运行,完全没有任何压力!
小初在芯片的阻力下显得更加睿智,灵活。
不得不说,芯片和盘古系统搭配的非常完美,已经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小初的能力,几乎能够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了。
二进制技术再往上走,对普通用户已经没有意义了,下一个时代将属于量子芯片时代。
萧铭说道:“量产需要多久”
林立早就准备了方案说道:“最少三个月。这三个月我们将购买厂房、布置生产设备,具体成本还无法核算,但是一定会比英特尔控制得更好!”
萧铭将自主权放给林立,期待林立能给自己好消息。
林立兴奋地说道:“我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盘古科技的芯片绝对不比任何芯片差!而且我们拥有芯片制造的工艺,还可以进一步制造生产显卡等产品,将硬件市场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第175章 T积电的烂摊子
台下的员工们目光中有着激动、兴奋、奋斗,他们将拥有属于自己更广阔的舞台。
特别是高思绮和温雪晴,两名刚刚还没有研究生毕业的学生就要承担管理一个事业部(公司)的职责,足实是不小的考验。
钱怡继续说道“公司轮值董事长,钱怡。轮值董事上为每两年轮值一次,由各子公司ceo和各事业部部长轮流担任。”
钱怡说道“公司将继续执行股权奖励制度既期权池制度,具体制度方案已经公布在公司的内网上,同时最新的工资和奖金制度也公布在上面,各位可以下载查看。”
员工们最诧异的是萧铭居然没有在公司担任任何实质性职务,不过公司这是轮值董事制度已经说明了问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一定是萧铭。
萧铭控制公司的手段有三个,科技技术、人事、财务。
钱怡说完后,将话筒交给萧铭。
萧铭说道“我补充一点,公司总部单独设立了安保部门,安保部门将由总部直接管辖,安保部门将负责公司、人员和技术的安全。”
还有一点萧铭并没有说,公司所有的工作、实验计算机和应用程序,都是采用盘古系统并且安装了安全防卫机制,后门的钥匙在萧铭的手里,萧铭利用每台计算机的小初把控着每一个数据的去向,小初只为萧铭服务。
在公司的安全上,切记不能完全相信人性,应该相信的是机制是技术。
萧铭最后说道“每个部门和公司都制定了本年度的任务,我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创盘古公司的辉煌。”
员工们知道无论公司的ceo是谁,轮值主席是谁,公司都是因萧铭而伟大
盘古科技有限公司不是直播公司,不是游戏公司,萧铭带来的技术是独一无二的,离开了萧铭盘古科技公司将一无是处。
会议结束后,员工们再次忙碌起来。
而萧铭则将目光放在了江城市高新区的t积电上。
般若芯片要量产,最好的办法就是收购一家拥有完整制造流程的工厂。
萧铭要的不是工厂的设备,要的是这些熟练的工人。
毕竟芯片制造商巨头t积电的设备,在萧铭看来也太落后了,并没有什么用。
而那些熟练的工人,只需要简单的培训一下,就能够马上熟悉新的工作。
萧铭看中t机电的原因就是t机电要搬家,从江城市搬到南越国。
这是为了执行瀛洲岛领导人制定的新南向政策,也是为了配合岛内最近出现对夏国大陆科技禁用政策。
瀛洲岛刚刚通过了一部岛内法律,全岛公务人员禁止使用华威、联祥等大陆地区的产品,禁止使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大陆地区的app,理由是这些设备和软件会窃取他们的核心技术。
作为瀛洲岛最先进的科技企业,t积电当然属于岛内的科技设备管辖范围,被要求将大部分厂区撤出夏国大陆地区,向南越国、印尼等东南亚地区转移,对外的宣传语是为了保护瀛洲岛的核心科技不能被对岸偷窃。
“对岸是没有高科技产业的。”这是瀛洲岛媒体和网友共同的看法。
每当夏国大陆这边宣传自己取得多么伟大的科技成就时,对岸就会哈哈大笑,为此两岸网友还吵得不可开交。
“我们gdp全球排名第二。”
“哈哈哈哈,你们芯片进口的。”
“我们航母下水了。”
“哈哈哈哈,你们芯片进口。”
“我们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登陆了。”
“哈哈哈哈,你们芯片进口的。”
“劳资……”
没有办法,这就是技术弊端。
江城市当初为了引进t积电还是花费
第176章 癌症基因点(一)
江城市t积电工厂这段时间人心惶惶,一会儿说瀛洲岛方面要撤资,一会儿说工厂要大幅度裁员。
江城方面的管理员和工人们都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工作。
一周前,t积电工厂所有的设备都停止运行,开始拆除组装打包,员工们都放回家休息,大家担心的问题来了。
在工厂打工的人家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再加上这几年经济形势不好,找工作也困难,员工们陷入困境。
就在工人们走肉无路问江城市要说法时,盘古科技及时接盘。
林立代表集团召集大家开会,表明了公司的态度。
在工厂安装测试碳化硅芯片设备这段时间不会用到这么多员工,除工厂一线的技术人员以外,其余人员将只会拿到基本的生活费,等待工厂设备组装完毕后才正式开工。
这段时间,要是员工要想离开,只要和t积电签订了正式合同的,都可以按照相关的法律拿到一定的补偿金。如果没有签订合同要离开的,也可以拿到不等的路费补贴。
这就是盘古科技为工人制定的良心政策。
林立一开始本来表示反对的,毕竟这样会让公司多开支1000万左右,但是萧铭认为从现在起,盘古科技的每一步都要走好,要建立对社会负责任的形象,给江城市也会有很好的企业形象。
工厂的员工当然是欢欣鼓舞,一家本地企业能够帮助逃跑的t积电还债,就是这种态度也让员工们挑不出任何毛病。
大会之后,愿意留下来的员工总共有1200人,其余一千多人都选择离开,而这一千多人里面正式员工,一线技术人员你的只有300多人,其余全部是未签合同或者是只签订了短期合同的临时工。
这就是t积电、捷普、富士康等制造业的运营模式,只留下一定数量的长期技术人员,有订单就大量招聘临时工、假期工,没有订单这些人就解散,最低的生活保障都拿不到。
萧铭针对这个问题还专门和江城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凌波教授讨论过。密集型制造型企业给地方带来的经济财富其实少得可怜,而所谓的增加就业机会也并没有管理者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李凌波教授非常赞同萧铭的看法。
不管怎么说,t积电的工厂稳定了下来。
林立带着自己的技术团队们开始在这座工厂里面安装立方碳化硅芯片设备。
而工业园的另一角,一座专门生产纯净碳化硅的工厂也建立起来,这里将成为盘古科技的芯片生产产业园。
工厂中的员工们并不知道盘古科技租下这片工业园要做什么,但是只要工资能够按时发到自己的手里,别的事情管那么多做什么
萧铭将工业园交给林立去处理,林立答应过他将以最快的时间生产芯片。
七月十日,郑璇雨给萧铭发微信,告诉萧铭自己的飞机改签到明天,今天就不用到机场接她了。
萧铭无奈地说道:“等你回来可真不容易啊。”
下午,高思绮在般若村有重大研究成果希望萧铭能过去探讨下。
萧铭一头扎进了位于般若村的生命科实验室。
实验室外,工业区的事情处理外以后,马雨灵还是自愿留在了村里做解说员,她想在开学前为家乡多做一点事。
贫穷、严重污染的般若村能够有现在这样的发展,值得马雨灵好好珍惜。
此时,一拖着行李箱的长发女孩子走进了般若村的环保风景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