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学霸的黑科技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咬文嚼纸




第298章 大型翻车现场
    周达方并没有注意到最后一篇徐利民怀疑的眼神,而是继续讲课,他开始从人工智能是什么讲起,并且在后面举了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无人驾驶技术的例子。

    不少学生对站在人工智能前段的周达方报以仰慕的眼神,而徐利民则很快抓住了周达方可以隐藏的,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和薄弱点。

    人工智能是什么

    几十年前,当计算机问世时,就有人提出这个问题。

    最初对人工智能的定义还是机器能够帮助人从事简单的工作——例如产品的制造、加工、组装等的。

    初步人工智能的设想其实和机械设备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后来,当网络是时代来临,人们对人工智能有了更多的要求,例如运算、识别、逻辑分析等等。

    这个时代迎来了人工智能的大爆发,出现了许多和生活、工作相关的人工智能产品。

    面部识别技术、无人驾驶技术,包括云计算技术都是人工智能的体现。

    这些技术的使用范围非常广,利润手机的面部识别解锁,你在浏览器上搜索的一些关键词,浏览器和某购物软件会自动为你推荐相关的产品等等。

    这样的人工智能强调的是运算、逻辑和数字化推理。

    以无人驾驶技术为例,它技术的原理就是通过车载多方位摄像机拍摄道路情况,将道路情况通过算法转化为数字,然后通过对数字的分析,让无人驾驶系统对数据进行判断,最后通过量化的数据决定行车方是否有障碍,如果拥有障碍那么就会及时回避。

    在这种无人驾驶技术追求的是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求摄像机接收到画面数据后尽快传递给相应的程序,由程序将其转化为数据然后进行判断。

    但是问题来了,道路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除了隔离带、开往行车以外,还有突然出现的行人和未知的路况,数据相当复杂。

    这些数据全部交给程序处理然后在短时间进行反馈,最后的反馈将作用在汽车的速度和方向上。

    依靠现在的技术,无人驾驶技术无法达到。

    所以现有的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场景一定是路况单一的高速路,一定不是路况复杂的城市道路。二进制计算机和人类思维反应之间的差距就显示了出来。

    周教授一直解说的都是弱人工智能。

    从无人驾驶技术向外推广,人工智能的和更多的劣势展现了出来,例如情绪、感情、思维、感觉、理解力、学习能力等等,这些东西并不是能够全部用数据去展现,这里也来到了强人工智能的领域。

    强人工智能领域,能加拟人化的设计,也是人类在人工智能发展上最薄弱的地方,目前人类在该点的技术水平和十年前二十年前相差无几。

    造成人工智能短板的根本原因还是在目前计算机的芯片和算法上,二进制计算机的能力只有这么一点,不是“是”就是“非”,是是而非的在计算机上不存在的。

    不要说“或”运算,“或”运算的本质也即是“0”和“1”的选择而已。

    夏国某古典哲学和人工智能专家就说过,有哪一天人工智能学会了让儒家的中庸思想,那么人工智能就成了。

    周教授之所以成功,除了他论文学得好,在研究领域有贡献以外,讲课的功力也是一等。

    他时常和学生们互动,也允许学生们在课堂上提问题。

    果然就有一位女生高高举起了手,准备提问。

    周教授说道:“这位同学有什么疑问吗”

    &



第299章 学院的大事
    周教授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也很坦诚的指出了人工智能目前发展的困境。

    他说道:“的确,你说的没错,目前人工智能的情感、思想都是基于数据运算,是在我们创建的程序以内完成。而该项技术目前最先进的公司就是盘古科技,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小初。

    我知道大家想表达的是人工智能能够像动物和人类一样拥有情感,这个属于强人工智能的范畴,目前我们的技术还无法达到,这也是该领域发展的瓶颈。”

    周教授说道:“我希望今天听讲座的学生中,能够有一两个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在人类面临劳动力危机,在脏、苦、重工作没有人做,在空巢老人日益增多的今天,人工智能或许会决定人类未来的发展。”

    此时,下课铃声响了,周教授向大家微微鞠躬,笑道:“谢谢大家的捧场!”

    众人给予热烈的掌声。

    此时徐利民知道为什么周教授拥有今天的成就了,不仅仅是写论文写出来的,还是有自己一定的水准,包括坦率认真的品质。

    而那位当面质疑周教授的女生则快速走到讲台上,她还有不少问题要咨询这位人工领域的专家。

    萧铭和徐利民也收拾东西离开课堂,萧铭说道:“有什么感触。”

    徐利民说道:“强人工智能方面,量子芯片是唯一的突破口,虽然量子芯片也无法做到真正的拟人化,但是比起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将会有极大的进步。比如超级小初,在很多方面她和人类思想已经没有多少差别。”

    萧铭到时觉得周教授一个提议很好,他说道:“人类的消费其实有很多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消费情感。人工智能在这上面应该还有很大的作为。”

    两人在校园中散步,夜晚的凉风让萧铭的头脑更加清晰。

    “我原本以为周教授会在可穿戴设备上提点一些东西,没有想到他只是一笔带过。”徐利民有些失望。

    萧铭解释说道:“他主攻方向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可穿戴设备他们没有立项。”

    “不过,周教授也承认了,盘古科技在人工智能处于领先地位。八月夏国将在乌镇举行第五届互联网大会暨全球第二届人工智能大会,不就知道是否会要求我们参加。”徐利民畅快地笑着。

    钱怡那边已经得到主办方的预通知了,作为全球新兴的芯片设计和制造商,夏国第一家能够和英特尔竞争的科技公司,夏国唯一能够和微软竞争的操作系统设计公司,不被邀请是不可能的。

    盘古科技不仅会被邀请,还将展示自己的科技产品,并且作为夏国的代表公司和欧洲的科技公司做交流发言。夏国已经将盘古科技当做是夏国科技行业的代表。

    萧铭说道:“我们的可穿戴设备要加紧努力啊,看看能不能赶上八月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举行。现在咱们实验室不是还缺人嘛,缺人就可以找人培养,我觉得今天课堂上发言的那名女生挺不错的,至少是有这方面的基础,你可以去问一问。”

    萧铭想起了盘古科技和江城大学还有几项协议,作为校企合作的典范,也是为了回馈江城大学过去为盘古科技提供的实验平台,盘古科技将主动承担江城大学优秀学生平时实训、实验等教学工作。

    过去是江城大学的实验室在不断滋养盘古科技,如今也是盘古科技回报的时候了。

    按照盘古科技和江城大学的协议,每学期实训认识不少于50人次。

    盘古科技在很多项目上正好也缺人,萧铭索性就答应下来。

    徐利民也注意到了那名女生,说



第300章 可穿戴设备现状
    李秋萍将表交到了本专业辅导员老师的手里,辅导员老师将会统一收集申请表格后交到盘古科技那里。

    哲学专业的辅导员对这件事尤为慎重。

    其他专业到时没有什么,但是哲学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面太窄,真正能够念研究生、博士生最后进入哲学领域研究的学生还是少部分。

    大部分学生还是要面对就业的压力,因此能够进入盘古科技实训是很好的机会。

    夏国是人情社会,从古至今都是。在学校,人来情往也不例外。

    哲学专业的学生不多,只有四十人,但是就有二十人递交了申请资料。

    辅导员虽然不敢将学生申请的名单剔除下来,但是会根据所谓的人情,将自己认为优秀的学生放一堆,其他学生放在一堆,然后将资料递交给盘古科技的工作人员,还补充说道:“左边的学生学院感觉比较优秀的。”右边的学生是怎样,辅导员就不说了。

    很不幸,李秋萍平时因为不善于和辅导员打交道,不善于在学生会里应酬,因此不被辅导员所知晓,进入了了不太优秀的那一堆里。

    盘古科技选人首先是以老师的评价为准,李秋萍理所当然在第一轮就被淘汰掉。

    大学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积极的一面,在相互面临竞争的时候也有消极的一面,争抢资源时就差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了。

    第一轮被选中的哲学专业学生们兴奋不已,走路都带风。而且看人的眼神都已经变了。

    到盘古科技实训绝对是在自己的简历上镀金,机会难得。

    李秋萍倒不是在乎镀不镀金的问题,而是希望参与到盘古科技新项目之中,根据盘古科技招录实训生的文件,盘古科技正在积极投身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领域,这是李秋萍最感兴趣的地方。

    李秋萍不想失去这个机会,在初选成功的学生们高兴着分享经验时,李秋萍带着自己的简历和花了一年时间撰写的《人类思维与人工智能探究》文章去江城盘古科技总部。

    钱怡看着这个目光坚毅的女孩子,有些惊讶。

    毕竟这个时代执著的年轻人不多了,现在很多公司都是年轻人干得不顺心直接辞职炒老板的鱿鱼,哪儿有像李秋萍这样为了一个小小的实训岗位耐着不走的

    钱怡让李秋萍在会客室等待一会儿,这边将资料发到徐利民那边征求物理实验的意见,毕竟招录实训生是徐利民在操作。

    徐利民看到李秋萍的资料后一下就想起了那天人工智能讲座的那名敢于发言的女生,再看了她《人类思维与人工智能探究》的文章当即拍板要人。

    萧铭也在徐利民身边,看到了文章后,笑道:“这个女生还真的有点意思。”

    “那这个人就要了。”徐利民说道:“我甚至希望她能够做出不一样的成绩呢。”

    暑假之前,萧铭在学校完成了最后一门考试后回到科技园区开始可穿戴设备最后的攻关。

    从江城大学招录的30名研究生被分配到各个岗位,甚至有些前往羊城微核电池生产工厂进行实训,但是李秋萍留了下来,进入了较为核心的物理实验室,从事资料的收集、分发等基础性工作、

    进入实验室的李秋萍已经彻底震撼了,这里的实验设备、人们工作的状态已经表明了盘古科技的强大之处。

    最让人震撼的是无处不在的超级小初,依靠自己强大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的知道基础研究人员的工作。

    从来都是人引导机器做事,第一次看到机器引导人做事。

    李秋萍惊呼一声说道:“这是人工智能吗”

    随后,她选择闭嘴,因为她毕竟只是一个实训生,可不能在实验室大呼小叫的。

    萧铭让工作人员从市面上采购了多家科技公司主流的可穿戴设备,包括vr设备、全息投影眼镜等。

    &n



第301章 后手机时代设想
    李秋萍对这个还真的没有详细的研究,但是可穿戴设备在学校还是不少。

    她说道:“可穿戴设备的话,运动手环或者手表用的比较多,但是大部分用这个设备只是为了记录运动轨迹什么的,就算以后微信、短信一类消息显示功能也很少有人用,毕竟屏幕太小了,还是没有手机方便。”

    萧铭点点头,李秋萍分析的很到位。真正实用性强的可穿戴设备也就是手环和手表,而手环和手表真正能够使用到的功能除了看时间就是记录几天走几步。

    什么电话提醒、短信、微信、刷地铁卡等,使用者还是少数,因为始终说来,它还是没有使用手机方便。

    “至于vr设备。”李秋萍寻思一会儿说道:“真正的vr设备,应该不是戴个非球面的凸透镜就是vr,而且设备也很贵,动则上万好一点的十多万。这个学生亲自购买的比较少,大部分还是在校外的vr电影、游戏厅中多。”

    “我上次和朋友一起去外面用vr吃鸡,100快一个小时,其实个人感觉画面还是一般,只是枪械设备什么的拿在手里还是比较逼真。”

    “全息投影我见其他专业的同学买过,但是因为操作复杂,适用性不强,好像除了玩儿游戏外,很少见他使用。”

    徐利民也笑道:“小李说的很对,谁没事儿戴着两个笨重的眼睛到处走啊。”

    李秋明回答完问题后,很识趣的离开了办公室。

    而萧铭和徐利民则移步到核心实验室。

    萧铭说道:“小初,在屏幕的设定上,你有头绪了吗”

    “当然!”超级小初愉快的回答道。

    超级小初在大屏幕上显示出自己的设计,“这是和实验组反复讨论后的设计样图。我们的可穿戴设备将采用全息投影式的现实混合技术。”

    小初解释道:“设备原理如下,首先我们摄像头将高频采集现实画面信息,包括图像和三维数据,然后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完成精准的现实图形三维建模。”

    这是初级阶段,萧铭完全相信可穿戴设备中量子芯片的计算能力。

    如果英特尔的芯片再结合图像采集设备最后建立3d模型,一帧现实画面需要8毫秒,那么明秋量子芯片的速度只有英特尔芯片万分之一不到,可以做到人类视野在移动时,画面无差别3d建模。

    小初继续说道:“第二步就比较简单了,我们将使用石墨烯透明软性屏,这算是oled屏幕的升级产品。”

    “透明的软性屏让用户的视线和现实之间没有阻碍,此时我们的芯片就要发挥作用了,它会将需要现实的画面进行层叠,这种层叠不仅是颜色而是包括整个图像,能够达到欺骗大脑的效果就好。”

    “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在空气中,在墙壁上,在桌面上,目之所及的地方,会出现可穿戴设备需要现实的画面。”

    小初相当自信的说道:“当然,我们有人机交换助手也就是超级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所以不需要用手去点击某个模块或者是程序,所有的简易操作将由视线或者语音完成。而打字、游戏操控什么的还是需要你的双手了。”

    “可穿戴设备虽然没有先进到用户向什么,人机交换助手就能立刻反应到系统上,但是通过检测用户一些生理性指标,简单的退出、确认按钮还是能够识别的。”

1...8283848586...3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