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正德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何气生财

    就算人受的了,可是坐下的骏马,也承受不了这般的奔波啊。




第三百二十六章 真他么熊
    整个大同周边,得到小王子镇羌堡犯边的又岂止是主事大人和朱厚照两人,临近大同的各处卫所,都得到了前方传过来的消息,可是得到消息又能如何。

    只是一支三千来人的小股蒙古骑兵袭边而已,谁都没有在意,有可能对方还没到他们卫所这里,就会被其他边军驱逐出境了。

    再说在没有得到朝廷的调令之前,他们也不敢有丝毫的作为,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提醒自己所管辖区域的将领和士卒们,做好迎战的准备。

    可是对于迈出自己防区的事情,没有一个人敢有此念头。

    要知道私自调动军伍,那可是死罪啊。

    就在众人耐心等待朝廷旨意的时候,在外巡防的斥候却突然回来汇报,说有一支骑兵,一人双马的从自己的辖区内通过,斥候想上前打探,可是对方根本未停,只是分出一骑,出示了一面腰牌之后,还没待斥候看清就收了回去,顺便告知前来探听消息的斥候,说明是去支援大同了,就骑马飞驰而去。

    可是得到斥候回报的众位参将、千户,却有些疑惑起来,这距离犯边的消息传来,还不到一日的时间,对方的反应怎会如此之快。

    且不说这消息送去京师需要时间,就是八百里加急,也没这般迅速吧。

    而且听斥候汇报,对方的人数似乎还不太多,也就是一个千户所的模样,听到这个消息的众人更加疑惑起来。

    朝廷就是派兵,也不会只派这么点吧,虽然消息上是说,此次来犯边的人数仅有三千余人,可是要知道那可都是马背上长大的蒙古人啊,战力非凡不说,骑术更是了得。

    就凭这个千户所,即使碰到对方又能如何。

    人数的压制,骑术的压制,甚至是力量上的压制。

    这又是哪个糊涂文官做出的决策,如此这般,不是拿众士卒的生命在开玩笑吗

    就在众武将纷纷愤慨这件事情,准备上书斥责做出这个决定官员的时候,斥候又来汇报,说又有一支千户所从他们的辖区内通过。

    听到又是一支千户所,所属辖区的参将再也忍耐不住心中的愤慨,直接领兵前往,他不是想阻拦对方,他只是想知道,到底是哪个昏庸的官员,下达了这个命令,派兵支援前线,不就近调兵,而是要从他处调派。

    就算是你从他处调派也罢,可是你几支千户所,集结到一起出发也好,哪有像现在这般的,一支接着一支的千户所调派。

    难不成你还要等到了前线再统一集结不成。

    这样一来,不碰到对方固然是好,可是万一对方犯边的军伍改变了路线,碰巧碰到了这驰援的一队千户,岂不是直接灭杀的局面。

    可是就在这参将带人拦停这一支千户所之后,才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不只是眼前这一支,就是上午刚过去的那一支千户所,都没有朝廷的调令。

    他们此去大同,完全是私自为之。

    “你们就不怕朝廷事后怪罪下来吗”

    同为武将,参将自然不忍看到对方因为一腔热血,而到最后却落个不得善终的下场,所以在听到对方的话语之后,就轻声问了出来,一是因为提醒,二是因为疑惑。

    出来和这参将答话的是隋千户,主事大人毕竟是个文官,如此一路疾驰的奔波,再加上昨夜一宿未眠的缘故,早就已经疲态尽显,所以和这参将沟通的事情,主事大人并没有出面,而是在后面临时休息一下,将所有的事宜全部托付给了隋千户。

    此刻听到参将问询的隋千户,对着参将拱了拱手以示敬意,接着面色复杂的朝着身后主事大人的方向望了一眼,对着参将说道。

    “主事大人已经向朝廷递交了请罪书,连同之前的那支队伍,再加上我们这支,所有罪责,主事大人已经一个人全部背负了下来。”

    “边关告急,而且又碰上如此有担当的主事,吾等军伍之人,岂能落于人后。”

    听到隋千户的话语,参将也朝着隋千户方才所张望的方向望去,在那队伍的后面,此刻正有一个文官坐在马背上,脸上虽然布满了倦容,可是仍然面露英气的看向这里。

    参将朝着远处的主事大人,一脸敬意的拱了拱手,接着目光一转,看向隋千户,说道。

    “大人的高风亮节,小将自愧不如,不知可有什么需要在下帮助的,兄弟你尽管提,能做到的本将一定做。”

    隋千户没想到官职已经是参将的对方,能如此好说话,想了想之后说道。

    “谢谢参将的好意,不知可否有干粮,让与我们一些。”

    参将听到隋千户的话语,对着身后就开始大声的喊道。

    “快去拿干粮和水袋过来。”

    ……

    拿上参将送来的干粮和水袋,主事大人和隋千户这一行人,又踏上了征程,而参将几次想要开口提出一起与他们同行的话语。

    可是话到了嘴边之后,还是被他生生忍了下来。

    他和这些京师出来的士卒军伍不同,他是属于边军,那个主事大人调动这支护送的军队,无可厚非,甚至是连带着征调之前的那支千户所,也情有可原。

    可是参将毕竟是属于边军,根本不是一个兵部主事大人所能调动的存在。

    他若出兵,所有的罪责只能是他自己背负,根本无法倚靠他人,也就唯有朝廷的旨意下来后,他才可以按着朝廷的旨意,去出兵支援,否则,他只能乖乖的守在自己的辖区里面。

    目送他们离去的参将,心情却变得恼怒起来,他不是恼怒别人,他只是在恼怒自己,恼怒自己作为一个武将,居然在这种事情面前,还赶不上一个文官有担当,口中更是骂骂咧咧的说道。

    “本将居然连一个文官都比不上,真他么的熊。”

    说完这句话的参将似乎是被勾起了火气一般,看向身后跟来的众护卫,大声的呵斥道。

    “还看什么看,告诉那些兔崽子,把大刀都给老子磨快点,等到那群犯边的混蛋跑到咱们这里,谁要让那帮龟孙子跑掉一人,就他么的别回老子营地,别跟别人说是老子的手下。”

    “老子丢不起那个人!”

    骂完这句话的参将,一马当先快速的朝着自己的营区跑去。

    参将进入营区之后,骏马未停,就在营地之内开始绕圈奔跑起来,一边奔跑的他还一边叫骂着。

    没过多久,一队接着一队的斥候,开始从营地之内出来,四散的飞奔了出去,而军营里面,更是磨刀声开始响起,整个军营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第三百二十七章 王守仁
    乾清宫。

    处理完一天政事的弘治皇上,正坐在龙椅上闭目歇息。

    突然一个小太监快步的跑了进来,一旁一直在服侍弘治皇上的萧敬见状,立刻眼神凶狠的朝着这个小太监望去,似乎是在怪罪这个小太监惊扰了皇上的休息一般。

    小太监也很快注意到了萧公公的神色,还有那在龙椅上正闭目休息的弘治皇上,脚下的步伐顿时就是一滞,站立当场不知所措起来。

    就在萧敬轻声走下去询问这个小太监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坐在龙椅上的弘治皇上听到动静也睁开了眼睛,看了看已经走到台下的萧敬,又看了看站立在大殿中间的小太监,轻声询问道。

    “何事”

    萧敬听到弘治皇上的话语,赶紧快速转身跑回到了弘治皇上的身边,而这个小太监也赶紧跪了下来,对着弘治皇上说道。

    “启奏皇上,内阁大臣刘公、李公、谢公求见,说边关有急报送来。”

    听到小太监话语的弘治皇上和萧敬两人,顿时面色一惊,弘治皇上更是震惊的站立了起来。

    “快请!”

    小太监得到弘治皇上的旨意,快速的起身飞跑了出去,而一旁的萧敬,看着站立在桌案旁一脸焦急的弘治皇上,赶紧出言宽慰道。

    “皇上,具体情况还未知,您先不必忧虑,没准就是小股的牧民袭边呢。”

    弘治皇上没有搭理萧敬,不过他还是坐了下来,神色焦急的看向殿门。

    不多时,内阁大臣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就出现在了殿门口。

    进入大殿的几人刚要行礼,就被弘治皇上喝止了,直接问道。

    “到底是什么情况,快说于朕听。”

    听到皇上问询,作为内阁首辅的刘健看了看左右,直接站了出来,对着弘治皇上答道。

    “启奏皇上,方才大同送来急报,奏报小王子旗下首领火筛,率领三千蒙古骑兵,由大同镇羌堡进入关内。”

    听到这个消息的弘治皇上,厉目巨睁,神情顿时激愤起来,对着在场的三位内阁怒喝道。

    “这小王子,年年犯关,当我大明是他们的后花园不成。”

    接着弘治皇上话音一转,看向三位阁老埋怨道。

    “边关的那些守卫也是,朝廷年年那么多的军费供给着他们,不是让他们在那里冲门面的,朕是让他们守卫边疆去了,可是他们就是这般给朕守卫这大明边疆的”

    “年年犯边,屡禁不止。”

    “朕真恨不得仿效成祖,御驾亲征,绝了这后患。”

    听到弘治皇上话语的众阁老,神色顿时一变,要知道虽然有成祖的光辉战绩在前,可也有英宗被俘的事情在后。

    再说现在朝廷的状况,连英宗的时候都不如,这些年的太平盛世,再加上土木堡一战之后武勋的损失殆尽,朝廷现在能出战的武勋已经所剩无几。

    英国公虽然年迈,可也能算上一个,其他的那些武勋,根本就没经历过战事,之前平江伯见到火筛被吓得闭城不出的事情,不就是个明晃晃的例子吗

    所以听到弘治皇上说出御驾亲征话语的刘健,直接就对着弘治皇上开口提醒道。

    “还请皇上三思啊!”

    而坐在龙椅上听到刘健这句话语的弘治皇上,神情越加的愤怒起来,什么时候,大明朝的皇帝当的如此憋屈,连说个御驾亲征的话语,都会换来臣下的一句三思。

    可是弘治皇上也不像他人,专注政务的他,自然多少也知道一些朝廷现在的状况,所以想了一下后的他,干脆放下这个话题,对着内阁几人开始吩咐道。

    “命令边军各处,全力围剿,同时发文九边,严加提防,警惕对方的后手,防范对方从他处袭边。”

    说完这句话的弘治皇上,挥了挥手,示意内阁暂且先行退下,只是三千来人的小股部队而已,边军若连这点事情都处理不好,那九边重镇的存在,也就没有了丝毫的意义。

    内阁几人见状,也就直接离去了。

    就在弘治皇上因为这突发的事情而恼怒的时候,刚刚离去没多久的内阁首辅大臣刘健,又返了回来,来到乾清宫的他,手中还拿着一封奏章。

    看到刘健去而复返,弘治皇上以为是边关的军情发生了变化,对着刘健询问道。

    “可是边关那边又有新的消息传来。”

    听到弘治皇上询问的刘健摇了摇头,赶紧回答道。

    “边关那边没有最新的消息传来。”

    听到刘健话语的弘治皇上,看向刘健手中所拿的奏章,正要询问,就听见刘健继续说了下去。

    “刚才微臣几人回到内阁后,召来兵部尚书刘大人议事的时候,兵部尚书刘大人带来一封请罪书,内阁这边看了一下后,也不敢善作决断,所以微臣将这封请罪书带到圣前,请皇上您定夺。”

    说完这句话的刘健就将手中的请罪书举了起来,一旁的小太监见状,赶紧上前接过,呈到了弘治皇上的手中。

    弘治皇上面带疑色的打开了这封被称作请罪书的信件,仔细的看了起来。

    请罪书的内容不多,但是却言简意赅,弘治皇上看完之后,朝着信件的末尾看了下去。

    ‘兵部主事王守仁。’

    这是递交这封请罪书人的姓名。

    “王守仁”

    弘治皇上对于此人,依稀还有一些印象,对着刘健询问道。

    “此人可是那日讲官王华的儿子。”

    听到弘治皇上问询的刘健点了点头,道。

    “正是此人。”

    接着刘健就开始解释了下去。

    “原本这王守仁是被兵部派去押送酒精和冻疮膏到大同的,可是原本已经开始返京的他,在得知火筛袭边的消息后,又率领着跟他一同护送这批物资的千户所,折返回了大同。”

    “而且看他请罪书上所言,期间他还征调了一支由朱寿所率领的火器千户所。”

    说到这里的刘健皱了下眉头,对着弘治皇上接着说道。

    “可是刚才微臣询问了兵部尚书刘大人,现在兵部登记造册的千户之中,根本没有朱寿的名讳,就连发音相似的祝寿、朱绶等名字也没有。”



第三百二十八章 查,快查
    弘治听到刘健所言的这些话,皱起眉头的同时,关注点却没在这个‘朱寿’的名字和请罪书的内容上面,而是看向一旁的萧敬,询问道。

    “神机营近日可有人在山西活动”

    一旁的萧敬听到弘治皇上的问询,身掌东厂的他,自然对这些消息门清,所以想了一下后摇了摇头道。

    “没有,神机营主掌京师防务,近期根本没有外出的任务。”

    听到萧敬回答的弘治皇上接着想到了一种可能,皱眉说道。

    “太子按着日程来说,应该已经到达南直隶了吧,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这回就是萧敬也皱起了眉头来,斟酌了一下后纠结的说道。

    “奴婢正要跟您汇报这件事情,按着时间来算,太子殿下应该早就已经到达了南直隶,可是昨日东厂南直隶那边分部传来消息,说至今还未见到太子殿下。”
1...122123124125126...2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