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不负大明不负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十光

    朱翊镠默不作声。

    张鲸应道:“万岁爷,奴婢听见了。查不查得出来,都要查。”

    但在万历皇帝面前,张鲸也不敢拿正眼看朱翊镠。

    当然,他更不敢拿正眼去看万历皇帝,觉得自己的演技比起万历皇帝……差不多相差了一个万历皇帝。

    啧啧,瞧人家那演技,透过余光看不到一丝脸红,心指定也不跳,平静得如同压根儿不知情似的。

    跳过甲字库失窃案,万历皇帝又迫切地跳回私立书院的事上。

    他一本正经地问:“皇弟,关于逐步恢复全国私立书院,娘亲那一关你觉得能通过吗”

    “应该能吧。”朱翊镠不太确定地回道。若放在几个月前,他还真没有信心。现在不一样了。

    通过杭州兵变、泉州兵变、为永宁公主选驸马,等一系列事,李太后对他的信任与日俱增——都已经传到万历皇帝的耳中了。

    所以,尽管接下来要与张居正唱反调,但朱翊镠还是有信心说服李太后改弦易辙的。

    毕竟,这在外人看来是与张居正唱反调,但他打心里不这么认为,他可是一直在救张居正。

    恢复私立书院一事依然如此。

    ……

    从西暖阁出来,朱翊镠直奔慈宁宫正殿找李太后去了。

    万历皇帝看似着急,但他其实比万历皇帝还要着急。

    毋庸置疑,这件事越早解决对张居正越是有利。

    “娘。”朱翊镠也不等内侍传话,直接进入李太后的书房。

    “怎么镠儿有事”李太后正在参研佛教经典。

    读书使人明理、明智。

    李太后不像万历皇帝与朝中重臣见面的机会多,每逢三六九例朝的日子,通常她也只见那几个大臣。

    可她代万历皇帝秉笔国政已经十年,虽然将国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的是张居正,但她是大明真正的掌舵人,张居正只是负责开船的船长。

    她一个女人凭什么

    那可不是随便一个女人,甚至男人就能达到的高度。

    也正因如此,冯保总喜欢将她比作武则天。

    朱翊镠慢慢觉得,李太后的聪明睿智是从佛经中获得的,并非天生,更不会是遗传。

    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武清侯李伟和儿子李高都是不学无术的货色,而生的女儿却是如此的优秀。

    朱翊镠觉得,是读书的好习惯改变了李太后。

    李太后每日诵经念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雷打不动,与常人的差距就这样拉开了。

    “娘,孩儿来是有一件事要与你商量。”朱翊镠也不拖泥带水,决定直奔主题。

    “什么事”

    李太后放下手中的佛教典籍,她看的是《妙法莲华经》。

    “娘希望帮助皇兄树立权威吗”朱翊镠问。不拖泥带水直奔主题并不等于不讲策略。

    “镠儿为何忽然这么问”

    “孩儿之前便建议过,娘亲不妨试着放权给皇兄。相信娘亲肯定也看出来了,自打张先生离京后,皇兄渴望亲政的心一天比一天强烈,努力在证明自己的能力。而要亲政,首先必须要有威权。”

    “嗯。”李太后点了点头,她当然知道万历皇帝现在威权还不够,原来什么事情都有她这个娘罩着,加上外有张居正内有冯保,大儿子从来都没有自己一个人拿过主意。

    那威权何来

    仅仅靠“皇帝”这个位子赋予,肯定远远不够,需要自己证明,只要皇帝当得好,威权自然而来。

    “皇兄想亲政,想证明自己,从而得以确定皇帝威权,所以请娘一定要帮助皇兄。”

    “怎么帮”

    “让皇兄自行决定几件意义重大且有影响力的国家大事。这样,皇兄的威权就能自然而然地确定了。”

    “那让你皇兄自行决定什么呢”

    “不瞒娘亲,孩儿刚才被皇兄传去,就是商量一件国家大事。”

    “什么事”

    “逐步恢复四年前张先生查禁的全国私立书院。”

    李太后听了,为之一愣,她明明听清楚了小儿子在说什么,可心里作怪,偏偏没听明白似的问道:“镠儿,你说什么”

    “娘,皇兄说要逐步恢复四年前张先生查禁的全国各级学院,尤其是私立书院,孩儿亦觉得可行。”

    然而,李太后稍一思忖,便斩钉截铁地摇头道:“此事不妥,哪怕镠儿与你皇兄都赞成,也得至少等到张先生还朝视事。”

    也不知李太后是因为念念不忘张居正,还是因为不相信两个儿子,居然一口咬定不松。

    ……

    。




第279章 万事都有两面性
    作者:

    精彩,最快更新最新章节!不过说心里话,朱翊镠如果不是穿越者的身份,他同样会觉得李太后的决定英明、睿智。

    且不说要与张居正唱反调,至少得等他回京吧在常人眼里,这完全合情合理。

    只是,在朱翊镠看来,李太后的期望或许太高了。

    要知道,如果不是他朱翊镠参与进来这段历史,那张居正马上就要挂了。时光不知不觉中都已经到了万历十年的六月份儿。

    所以,即便张居正的人生命运被改变了,痔疮被切割了没有死去,朱翊镠依然不敢确定:张居正还能不能或愿不愿意还朝视事。

    但他可以确定的是:他可不希望张居正回来,除非万历皇帝对张居正没有怨恨之心。

    而这一点……瞧眼前的形势,朱翊镠感觉没有可能,万历皇帝的心没有李太后大,对张居正的怨恨压在心头已有好几年了。

    ……

    面对李太后的斩钉截铁,朱翊镠也没急着让李太后满口答应,而是选择了循序善诱的沟通交流方式。

    如同与万历皇帝谈心一样,李太后在朱翊镠的引导下,首先承认张居正关于学校(尤其是私学)及生员的控制过于严厉。

    其次,李太后逐渐意识到了查禁的一刀切政策,确实得罪了天下读书人。既然得罪了,那就想方设法修复或弥补回来呗。

    还有一点,李太后越来越信任朱翊镠的心态,在关键时刻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实,关于查禁全国私立书院的政策,万历皇帝都看出来了过于激进,李太后当然不在话下。

    她反对,只是基于对张居正的莫大尊重。本来最近些事儿,她对张居正就非常冷漠了。

    如此一来,李太后的斩钉截铁也只是开始时,随着朱翊镠的深入剖析,她越发动摇起来。

    倒不是因为她不够坚定,而是越听越觉得朱翊镠言之有理。

    朱翊镠还特意给她讲到心学,尤其突出泰州学派。

    李太后越听越着迷。

    而且,以朱翊镠的见识,他还发现信佛的人多数心胸宽广,包容心极强,李太后更是如此。

    朱翊镠还抓住李太后的心理:这是对张居正好,一心想帮他而已。

    这样,经过长达一个半时辰的详谈,最后如同朱翊镠所料,李太后终于还是点头答应了。

    反正李太后的任何疑虑,朱翊镠都能给出合理而又详实的解释,毕竟他是做过功课的。

    而且算是“蓄谋已久”。

    如果早些时刻提出来,朱翊镠真不敢确定李太后是否会答应。

    ……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定李太后。反正恢复学院这件事,还需要许多准备工作,也不是说一答应下来就可以立即付诸行动。

    本来母子俩长谈一个半时辰,可因为兴致高,都不觉得累。

    朱翊镠有心提及甲字库失窃一案,之前母子俩意见不一:一个不建议追查到底,一个却信誓旦旦地一定要追查到底。

    朱翊镠和冯保都反对追查到底,当然是怕查到幕后大佬,查出来后又不知如何处理。

    而李太后要查,毕竟在甲字库偷窃丢东西,等于是藐视皇权。这种事李太后最为忌讳。

    朱翊镠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娘,孩儿还是强烈建议不要追究甲字库失窃一案。”

    “为什么”李太后诧异地道。

    “娘,孩儿还是将心里话说给你听算了吧,为什么不建议追查到底,是因为孩儿怀疑主导监守自盗的人正是皇兄自己。”

    “什么……”李太后神情愕然。她沉默半晌后问,“镠儿,这次你的预言还是一样准确吗”

    怎么说呢

    朱翊镠回道:“应该还是很准的吧。娘你想想,在皇宫里头谁敢逗皇兄、拿他的龙袍”

    朱翊镠的自信,一方面来自于他自己的判断,当时阳康怀疑张鲸时他就说不是;另一方面来自于张鲸的眼神,在西暖阁时他已经通过眼神将张鲸的心里话读出来了。

    李太后点点头,显然对这样的预测感到无奈、无语……

    李太后又问道:“镠儿,如果真是你皇兄,那他目的何在”

    “孩儿不敢胡乱猜测。”

    “说吧,与娘亲还有什么可避讳的”李太后满怀期待。

    朱翊镠舒了一口气,缓缓言道:“娘,皇兄导演这场甲字库失窃案,目的或许就是为了打压伴伴,毕竟明着来,皇兄还很忌惮。”

    “他为什么要打压看着他长大的大伴呢”李太后语气激愤又无奈。

    “娘,这还不简单吗大伴犹如皇兄头上的一座大山,有什么事儿都向娘亲汇报,皇兄倍感压力啊!如今张先生离开京城,而皇兄又已经二十岁了,他渴望亲政!而想要亲政,当然要推翻头上的大山吗这是理所当然的逻辑啊!”

    “说来说去,他就是想亲政呗”

    “嗯。无欲则刚,有所求必定会制造动静与事端,否则如何确定皇帝的威信呢”

    “哎!”李太后深深叹了口气,缓缓言道:“其实,关于甲字库失窃案娘不是没想过是你皇兄所为啊!只是娘不敢想,也不希望这是真的。看来还是娘单纯了些。”

    “娘,万事都有两面性,皇兄主导这场失窃案,也不见得是坏事啊!至少还有三大好处。”

    “哦是吗有什么好处”

    “第一,再次敲打了伴伴,会让伴伴以后变得更加谨慎,这对伴伴是好事。伴伴当了十年司礼监掌印,确实有点飘了。”

    李太后沉吟不语。

    朱翊镠接着说道:“第二,通过这场失窃案,大内二十四监局必定也本分老实得多,没准儿皇兄还想利用这场失窃案整顿内廷呢。”

    李太后眼神里有光芒,但依然没有说话。

    朱翊镠继续:“第三,通过主导这起失窃案,皇兄虽然使了心机,但无疑会让他变得更加成熟、主动,而且彰显出他的控制欲。依孩儿之见,娘亲最近还是少插手为妙,不妨看看皇兄自己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

    “嗯,镠儿的分析有道理!经你这么一说,娘心里头的乌云瞬间消散无踪。”李太后欣慰地一笑。

    ……

    。温馨提示:按回车[enter]键返回书目,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第280章 内廷大珰集中会议
    对于甲字库失窃一案,用“内松外紧”来形容最合适不过。

    万历皇帝像坐着看戏一般,就想看看内廷二十四监局各掌印和管事牌子的动静。

    经过朱翊镠的猜测与判断,李太后也相信监守自盗的人就是万历皇帝自己,不然紫禁城里还真找不出如此胆大包天的家伙。

    既然是这样,那按照朱翊镠的建议,就让万历皇帝自己折腾吧,看他能折腾出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李太后索性不插手。

    而朱翊镠从一开始其实就将目标锁定在万历皇帝身上,只是刚开始时不方便说出来。

    通过张鲸,尽管两人并未正式对话,但朱翊镠已经非常确定,是万历皇帝自导自演这场失窃案无疑。都建议李太后不要插手,那他就更不会瞎掺和了。

    而负责此案的第一负责人张鲸更是内松外紧,他是万历皇帝唯一透露真相的人,所以表面上雷厉风行,看似着急得不行,但其实内心泰然自若,甚至有时候经常偷偷地笑,感觉这出戏很出彩很好看。

    还有冯保,本来是此案第一负责人,可因为担心害怕,被李太后看出来了后成为辅助。对于这件案子本身,冯保并不担心。

    但比起张鲸,他还是有担心的地方,毕竟是二十四监局之首,万历皇帝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削弱他在内廷的地位与威信。

    尽管有李太后罩着他,但发现最近李太后重心有所偏移,而且李太后迟早要还政给万历皇帝,那他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想着政局从来都是风云变幻,冯保已经风光了十年,总感觉一不小心就会失去这一切。

    尤其是盟友张居正离京,加上他到白云观又抽到那个“虎落平阳”的下下签……反正最近已经低调得不能再低调了,没当上司礼监掌印那会儿都没有现在这么低调呢。

    虽然暗中有朱翊镠一直在为他打气,可毕竟朱翊镠只是潞王,他感觉朱翊镠都自顾不暇了,六科廊言官精心准备要集中火力弹劾他……还能奢望被朱翊镠罩着吗

    所以,眼下的冯保比张鲸要谨慎得多,担心也多。
1...128129130131132...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