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不负大明不负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十光

    内廷其他人就不用说了,一来不知道是万历皇帝暗中搞的鬼,即便想到,也都是战战兢兢;二来,万历皇帝明言要彻查此案,以张鲸、张宏两位大珰为首,几十个管事牌子全部都是一副全力以赴的架势,内廷中人不怕才怪呢。

    而且得万历皇帝暗中授意,张鲸已经放出话了,要整顿内廷,如此一来,更是人人自危。

    甲字库发生盗窃案,不知要连累多少人呢。

    ……

    三天时间,本来就是一晃而过的事,可对于张鲸以外的内廷中人,简直就是度日如年。

    不过,谁也阻挡不住时间。

    六月六晒龙衣的日子依旧会如期而至,这也就意味着万历皇帝规定破案的期限到了。

    但案子肯定是破不了的,即便有人怀疑,也只是怀疑,谁还敢将万历皇帝揪出来不成

    调查此案的过程完全可以用“雷声大雨点小”来形容。

    气势汹汹,可最终一无所获。

    六月六头一天,也就是万历皇帝规定的三天期限满了。

    这天,以冯保为首,司礼监十几位秉笔太监,再加上二十四监局的各位掌印,齐聚一堂,等候万历皇帝的到来。

    内廷大珰集中会议,李太后本是要参加的,可既然决定不插手,那就让万历皇帝自行裁决,所以当天她没有去。

    虽然李太后没有去,但并不代表她不关心。

    她人在慈宁宫,但心在万历皇帝身上,不知道万历皇帝会采取什么行动与措施。

    “镠儿,哦,付公公,你去司礼监瞧瞧。”李太后因为着急,所以有点心不在焉。

    未等付大海回话,朱翊镠便阻止道“娘,这恐怕不合适吧也不合规矩啊!集中会议的是二十四监局掌印,加上司礼监各大秉笔,让付公公去成何体统”

    “是啊,娘娘,这种会议奴婢去确实不合适。”付大海忙附和道,“不是有冯公公在吗他指定会一五一十一字不漏地传达给娘娘。”

    “哎,我知道。”李太后微微叹了口气,“就怕我不在,皇帝做出什么不得人心的举措来,到时候又没有人敢反驳他。皇帝的话一言九鼎,说了就不能改口。”

    “娘,不用那么担心的。”朱翊镠劝道,“皇兄思想已经成熟,缺乏的只是经验与经历,况且他想亲政,那不得向娘亲证明自己所以皇兄万万不会乱来的。”

    “也是哈!”李太后点了点头,继而又担忧地道,“镠儿,那你说,你皇兄这次会不会为难冯公公”

    “小有为难应该会的,但孩儿猜想,肯定也只是给伴伴施加一点压力,孩儿先头已说过,这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儿啊。娘,咱就在这里安心等候消息便是,伴伴一开完会,就会来慈宁宫向娘亲汇报的。”

    “嗯。”李太后这才稍稍感觉心安,与朱翊镠一道静候冯保。

    可是,从上午巳时一直等到下午申时,整整等了三个时辰,仍不见冯保出现,直到申时过半,才见他气喘吁吁地来了。

    李太后一见冯保,还没来得及赐座,便迫不及待地问“冯公公,怎么持续那长时间”

    “万岁爷决心整顿内廷,要与各位掌印商议出一套详细而可行的方案出来,所以耽误的时间很久,万岁爷与奴婢们一道午饭都没吃呢。”

    “那商量出来了没有啊”

    “嗯,商量出来了。”

    “皇帝决定如何整顿内廷”

    “大体从三个方面着手一,严申内廷纪律;二,裁汰冗余人员;三,将张先生的考成法引入内廷。”

    “就这三个方面”

    “是的,娘娘。”冯保确定地道,“因为涉及到许多细节问题,所以商议、讨论的用时很长。”

    “那你觉得方案可行不”

    “奴婢觉得可行。只是太严格了些,比方说裁汰冗余人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不是引入了考成法吗”李太后道,“考成法标准很明确啊!”

    “是,娘娘,可张先生的考成法完全对事不对人,未免太无情了,而且确实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朱翊镠忙笑道“伴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皇兄要整顿内廷,你当无条件配合,给他信心才是。况且内廷与外廷衙门几乎对应设立,为什么考成法能应用于外廷官员,却不能应用于内廷宦官呢伴伴也知道考成法完全对事不对人,这难道不是最公平公正的吗”

    “……”冯保无言以对。

    “……”李太后嘴角边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第281章 知子莫若母
    站在朱翊镠的角度,他觉得万历皇帝这三个方面的举措很不错哦。

    尤其是后面的两个举措一裁员,二引入考成法。

    这两个举措,别说放到四五百年前的大明王朝,就是拿到今天来看,依然是激励团队的主要措施。

    裁员不用说了。

    如果没有裁员制度,就相当于没有优胜劣汰的运行机制。

    任何团队都需要不断引入新鲜的血液,同时淘汰不思进取的人。

    据不完全统计,万历年间在京宦官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两万人。

    紫禁城就那么一块儿地方,有那么多的宦官,自然就会有人浮于事滥竽充数不思进取混日子的。

    可以说,裁员是一个很好且不过时又能保证团队活力的方式。

    对于裁员,反正朱翊镠是要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再说考成法,那是张居正的独创。简单地说,考成法就是预计要做什么事,写下来,然后按照这个计划去完成,若完不成要接受惩罚。

    再说得具体一点,考成法就是逼着人去做实事。

    这项措施更不过时了,考成法不正是类似于今天的绩效考核制吗毫不夸张地说,它可以应用于任何领域,包括个人。

    每个人每天不是都有计划或叫目标吗大计划小计划,大目标小目标,写下来,然后督促自己一一完成。这便是考成法的应用。

    冯保说得没错,考成法就是对事不对人,不讲人情。

    虽然严厉,但总体肯定是好。

    见冯保无言以对,朱翊镠接着笑道“伴伴,我想你之所以耿耿于怀,是因为你司礼监掌印大内主管的身份吧一旦裁员,引入考成法,肯定要让许多宦官丢饭碗,你抹不开人情对吗”

    冯保尴尬地笑了笑,回道“潞王爷,那当然有点儿。”

    “伴伴,其实无所谓!规矩一旦确立,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伴伴只需严格执行就好了。况且人情这个东西,管理上其实并不需要。”

    朱翊镠稍顿了顿,有心将目光投向李太后,问道“娘,你说呢”

    “镠儿言之有理!”

    李太后几乎不假思索。

    一来,这是她第一次让万历皇帝自行决事,只要万历皇帝不是胡来,她都会全力支持;

    再者,她也觉得万历皇帝的主张不错啊!想着张居正荣登首辅之位后首先改革就是整饬吏治,其中有一项就是缩减政府机构进行裁员。

    事实证明相当成功。

    裁员达到了肃清吏治的目的。

    而对于考成法,无论有多少人反对,在李太后眼中,那都是无敌的存在。万历前十年能取得万历中兴的大盛世,考成**不可没。

    这便是李太后对考成法的认知。

    所以,李太后当然认同小儿子朱翊镠的话以及他所持的态度。

    没想到大儿子长进了不少,确实用了心,居然第一次独自召开会议就赢得了她的赞赏。

    冯保不言声了。

    见冯保情绪有些低落,李太后关切地问道“冯公公,钧儿没有为难你吧”

    “娘娘,那倒没有,万岁爷只是训斥了奴婢两句,让奴婢对二十四监局严加管理。”

    “哦,那就好!关于甲字库失窃案,皇帝是如何裁决的”

    “娘娘,对当日内官监甲字库值守的几个管事牌子,包括奴婢、张鲸和张宏在内,全部罚俸一月,并责成奴婢几个继续调查。”

    “哦就这样吗”李太后不敢相信似的。

    “是的,娘娘,万岁爷仁慈,出这么大的事儿,仅仅只罚了咱一个月的薪俸。”

    李太后很是欣慰,又问“其它方面,皇帝还说过什么”

    “没有。”冯保摇头说道,“万岁爷裁决甲字库失窃案后,便一直在议论整顿内廷的事儿。待稍后,奴婢将整顿内廷的草案送来娘娘过目。”

    “嗯,”李太后吩咐道,“既然如此,那冯公公便依照皇帝的话,贯彻落实相关措施方案吧。”

    “奴婢明白。”

    “你不是说午饭还没吃吗那你赶紧回去吃饭吧。今儿个就不多耽误你的时间了。

    “多谢娘娘,那奴婢告退!”冯保微微鞠了一躬,然后转身而去。

    李太后又欣慰地笑了。

    朱翊镠鉴貌辨色,笑道“娘,这下你总该放心了吧”

    “嗯,”李太后感慨地道,“希望你皇兄言行合一,不要说一套做一套明着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啊!”

    朱翊镠凝望着李太后,感觉她的悟性实在是高……李太后用的词是“希望”,希望言行合一,说明打心里还是有点怀疑的。

    殊不知,历史上的万历皇帝因为敏感、猜忌、疑心重,处理一些事情时还真有言行不一的毛病。

    能信手拈来几例比如在对待王淑蓉怀孕一事上,若非李太后逼问,万历皇帝都没打算承认。

    再比如处置冯保时,将冯保贬黜南京守皇陵,事后还支支吾吾不告诉李太后真相。

    尤其是在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时,万历皇帝言行不一出尔反尔的性子更是让人看得真切。

    都说知子莫若父,但知万历皇帝莫若李太后也!居然现在就看出来万历这个性子。

    他现在还没有亲政呢。

    朱翊镠知道,只因为他穿越而来,熟知万历皇帝的一生。

    见儿子沉吟不语,李太后又问道“镠儿,你说你皇兄整顿内廷后接下来要做什么”

    朱翊镠道“娘,孩儿也不太清楚,不过皇兄现在还是在试探阶段,步子应该不会跨得太大吧!”

    虽然万历皇帝急着要亲政,急着要证明自己,可并不代表他急着将皇帝的担子全部挑起来。

    正说着,见阳康进来了,朗声禀道“娘娘,潞王爷,侍读学士曾朝节急信一封进京。”

    “信呢”朱翊镠一激动,豁然站起,两眼放光。

    毕竟他太关心对努尔哈赤那个家伙了,迫切希望曾朝节将他带到京城,好好参详参详,看看努尔哈赤到底猛到什么程度聪明到什么程度,居然凭借十三副遗甲起兵,势如破竹般统一女真进而干垮大明

    “潞王爷,信在呢。”阳康连忙从袖里取出一封封了火漆的信件,稍作犹豫,还是递交到朱翊镠手上。

    朱翊镠心急,也没有在意阳康为何会稍作犹豫。

    ……

    。



第282章 真不想当王爷
    作者:

    精彩,最快更新!“又不是什么机密,还封什么火漆啊”朱翊镠喃喃地道。

    殊不知,这正是阳康刚才稍稍犹豫的原因。想着曾朝节是翰林院侍读学士,给潞王爷写信就写信吧,竟还封了火漆,搞得两人之间好像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似的。潞王爷与朝廷命官以这样一种方式接触,不知道那是最为忌讳的吗

    所以,阳康刚才犹豫的时候,想着是不是应该将信件先交到李太后的手中更为合适。

    然而朱翊镠太性急了,压根儿没有注意到阳康的神情。

    好在李太后也不介意。

    朱翊镠快速用刀子裁开封印,见信上工工整整地写着一大段文字,用的是文绉绉的语言。

    明朝以前再晦涩的文言文,朱翊镠都看得懂,语言文字发展到明朝其实已经非常浅白的,这一点看明朝那些大家如梁梦龙、吴敬梓等写的文章或就知道了。

    曾朝节写的信大致意思是他到了辽东,现正住在李成梁的总兵府里,李成梁已经派人去建州左卫请努尔哈赤了,让朱翊镠不要担心。

    看完信,朱翊镠极度无语,想骂人这样普通不过的信件还用什么火漆封印啊最可气的是信上都写了什么啊除了告知曾朝节他人已到辽东之外,相当于什么都没说。

    用朱翊镠上一世的语言,就是曾朝节完全t不到他的点嘛。

    “镠儿,曾朝节说了什么”李太后关切地问道。

    她与朱翊镠对过话的,知道努尔哈赤这个人,还牢牢记住了朱翊镠的话努尔哈赤是一个很有可能威胁到大明江山的外族人。

    “娘,啥都没说。”朱翊镠将信递给李太后,嘀咕道,“发现这个曾朝节脑子是不是有点木啊”

    李太后一愣,诧异地道“镠儿为何这么说呢人家可是翰林院的,高中过进士。”

    “哦,娘先看信吧。”朱翊镠也不想多作评价。

    他根本不关心曾朝节说的这些过程,他只要结果务必将努尔哈赤京师。然后再商议下一步行动,杜绝觉昌安和塔克世父子的冤死,从而化解那场本可避免的悲剧。

    李太后快速看完信,发现也没有她关心的问题,喃喃地道“镠儿如此高估那个建州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娘也很想见见他啊。”
1...129130131132133...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