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不负大明不负卿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十光

    “哎!潞王爷,您这么做,又是何苦呢”这已经不知道是冯保多少次摇头叹息了,反正今天的谈话内容让他一直想叹气。

    朱翊镠又意味深长地说道“伴伴,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向死而生……”冯保咂摸着嘴,心想如果潞王爷真的被贬为庶人,那还怎么生最多不过活得逍遥自在一些,与他的期待终究是风马牛不相及啊!

    无疑,与朱翊镠这番谈话,又加深了冯保的担忧。

    但要说绝望,也还不至于,毕竟“向死而生”是充满希望的话。

    而且,早前他就隐隐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朱翊镠在谋一个大局,只是一直想不明白而已。

    当然,细心的他也发现了,朱翊镠自始至终并没有将话说死。

    ……

    临走时,朱翊镠又再三叮嘱冯保“伴伴,暂时切不可将我内心的想法告诉别人哈,否则我的计划将全部打乱,而且很有可能影响到你和张先生。”

    “哦,知道了。”冯保本想问什么计划但稍一犹豫还是算了,想着朱翊镠现在肯定不会说。

    的确,朱翊镠有很多话不想说也不能说,历史上的张居正是万历十年即公元1582年7月9日去世的,也就是刚好在一个月之后。如果不加改变,冯保的好运马上就要到头了,不出半年时间。

    张居正就更不用说了,比冯保还要倒霉一百倍不止。

    冯保离开后,朱翊镠也没有立即休息,而是在琢磨冯保提醒的一件事儿万历皇帝恐怕真不会答应。即便内心有想法,为了宗室的面子也不会收他的封号贬他为庶人。

    好歹他们是亲兄弟呢。

    而且如今天下人都知道万历皇帝非常宠爱他这个弟弟。

    那想个什么办法呢

    ……

    冯保回去后也没有休息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越想越觉得奇怪,不知道朱翊镠到底想干什么。将最近与朱翊镠交往的点点滴滴全部回忆一遍,还是觉得朱翊镠深不可测。

    无奈之下,他爬了起来,秉烛给此时还身在江陵的张居正写了一封密信,一方面表示慰问与关怀,另一方面表达了心中极大的困惑。

    朱翊镠的心,他猜不透。

    李太后重心又在逐步转移,还政给万历皇帝是迟早的事儿。

    而万历皇帝不仅逐渐疏远他,而且还不断寻找机会打压他,如甲字库失窃案,如果没有李太后罩着,司礼监掌印的位置恐怕会随时丢掉。

    甲字库失窃案虽然看起来对他没有实质性伤害,他依然是大内主管内廷第一人,但整顿内廷无疑对他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显然,整改一开始,便意味着要换人,二十四监局里的掌印与管事牌子肯定要换掉一批。不用脑子用脚都能想得到,被换掉的十有**是亲近他的人,而换上去的将是亲近万历皇帝和张鲸的人。

    冯保万万没想到,曾经他这样对待万历皇帝,现在万历皇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同样的一招儿来对付他!

    那只不过是两年前的事儿。

    那时万历皇帝犯错误,险些帝位不保,被朱翊镠取而代之,为了加强对万历皇帝的管束,他借助李太后的威势,将乾清宫的掌作和几个管事牌子全部换掉,换上自己的亲信。

    没想到沉默两年之后,万历皇帝等到了机会,给他来这么一手……真是报应不爽啊!

    可让他又有什么办法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万历皇帝不断在成长,而他和张居正的威势不断在减弱,加上李太后又要不断试着放权……此消彼长,最后不就是这样的结局吗

    想到这儿,冯保忽然觉得,张居正离开京城也许是正确的选择,伴君如伴虎,离开京城就是离开是非之地啊!而这决定是朱翊镠作出的,莫非潞王他早预测到什么……

    冯保越想越精神,完全没有睡意了。

    ……

    。




第285章 万历皇帝袒露心声
    万历皇帝遵从张鲸的建议,对王淑蓉恭妃忽然好了起来,每天早晚都要去问候一次。

    因为王淑蓉怀上了龙胎,又被册封为恭妃,所以被安排在距离慈宁宫不远的启祥宫里居住着。

    李太后急着抱孙子,对王淑蓉可谓呵护有加。现在除去晚上睡觉的时间,她每天呆在慈宁宫的时间与启祥宫的时间几乎相等。

    尽管李太后依然代替万历皇帝秉持国政,可自万历六年春上万历皇帝大婚之后,她便搬出了乾清宫,到乾清宫走动的日子,自然一年比一年少了。平常有什么大事儿,都是万历皇帝或冯保或朝中那几位重量级的大臣去慈宁宫向她禀告。

    ……

    这一天,张鲸前脚刚跨出乾清门,李太后和冯保后脚就到了,两下子刚好错开。

    乾清宫一帮扎着黄绫抹腰的内侍,看到李太后这样的“稀客”忽然驾到,一个个慌忙避到路边跪下接驾。

    万历皇帝听到动静,也连忙踱出西暖阁,在砖道上垂手恭迎。

    万历皇帝覷了李太后一眼。

    见李太后脸色红润,嘴角边还浮现出两分淡淡的笑意,万历皇帝心里立马儿安定下来。

    直到李太后劈面走到跟前,他才朗声说道“娘,孩儿正说听完奏本,就去慈宁宫请您一道去启祥宫陪恭妃说会儿话呢。”

    “好呀!”李太后高兴地点了点头,“这两天,钧儿对王恭妃很是上心,娘看在眼里,感到欣慰啊!”

    万历皇帝笑道“娘,恭妃快要临产了,孩儿是她肚中孩子的亲爹,这时候关心她理所当然嘛。”

    “嗯,钧儿越来懂事儿,都学会体贴照顾人了。”李太后一边朝西暖阁走去,一边夸赞道。

    说话间,三个人进了西暖阁。

    李太后在靠窗的绣榻上坐了,万历皇帝紧挨着她坐在太师椅上,冯保离得远点,也觅了一只凳儿坐下。

    西暖阁内侍进来沏茶,本想在旁照应来着,李太后朝他挥了挥手,说道“这里没你的事儿,出去吧。”

    内侍退下,西暖阁陷入短暂的沉默中。

    万历皇帝虽然感觉出来了李太后是高兴,也预感到了李太后来肯定有事儿要问,只是可惜猜不出来为了什么。

    “哑”了一会儿后,万历皇帝不禁开口问道“娘,你有什么事儿吗”

    “娘来主要是为了三件事儿。希望钧儿在娘亲面前如实回答。”

    “娘问吧,是哪三件事”

    “第一件,钧儿为何忽然间对王恭妃那么好呢”

    万历皇帝不动声色地道“娘,她不是即将临产吗对她好,是孩儿的责任与义务啊。”

    李太后欣慰地道“钧儿果然长大成熟了哈。”

    万历皇帝忒高兴“多谢娘亲夸奖,孩儿当继续努力!”

    “嗯,钧儿马上就要当爹了,是该努力。”李太后道,“第二件事,关于内廷整顿改革,什么人该裁汰回家,什么人该撤职罢黜,你要多听冯公公的意见,毕竟冯公公打理内廷已有那么多年了。”

    “孩儿知道。”万历皇帝嘴上虽然这么说,可心里不由得一激灵,当即将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冯保,感觉是不是因为冯保不服气,所以才将李太后给招来了。然而瞧冯保的神情,娘的似乎又不是。

    接着,李太后又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地劝道“钧儿,整顿内廷本是一件好事儿,娘非常赞同,可你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不要让整顿内廷成为党同伐异的挡箭牌。”

    万历皇帝又是一个激灵,感觉自己的心事儿被李太后看穿了,但这种感觉稍纵即逝,他镇定地道“娘请放心,一定不会的。孩儿将奔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目标有计划,循序渐进地令内廷焕然一新。”

    “噢,那就好,那就好……”李太后点点头,继续说道“第三件事,娘真心想问钧儿,希望钧儿也能如实地回答娘,好吗”

    “当然好啊!娘想问什么”

    李太后望着大儿子,认真地问道“从最近钧儿的所作所为上看,娘就想问你一句钧儿是否有亲政之心”

    其实这个问题早就讨论过,但当时李太后态度甚是决绝,说出“不到三十岁,休想亲政”这样的话,搞得满朝上下都知道。

    今天,这问题再次提及。

    万历皇帝思绪飞驰,想逃避显然是不可能的,李太后正盯着他呢;可不逃避,让他怎么说呢

    想了想,还是按照李太后的希望来吧实事求是。

    所以,万历皇帝如是般回道“娘,孩儿已经过了弱冠之龄,而且承继大统这十年来,从来没有单独决过大事,一切都在娘亲、张先生和大伴的监督之下。如今,张先生暂离京城,而娘闲下来的时候又将时间基本上都花在王恭妃的身上,孩儿真心希望为娘分忧。因此,孩儿说不想亲政,那肯定是骗人的。”

    “嗯,钧儿还算诚实。”李太后点点头,神态平和,看不出一丝怨怼之情来。

    她接着缓缓言道“只要钧儿有能力,娘早就想放手享清福去了!可钧儿定要知道,亲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靠嘴上说说肯定不行。娘今儿个来,就是想明确告知钧儿,娘以后的重心将逐步转到后宫中事,娘会试着逐步放权给钧儿。”

    万历皇帝听了大喜,内心激动不已,恨不得立即跳起来要为自己庆贺一样,他等李太后这句话等到花儿都谢了啊!

    但在李太后和冯保面前,万历皇帝也不敢过早地袒露自己的喜色,他只得尽量克制,然后故作镇定地说道“多谢娘亲,孩儿一定不会辜负娘亲、张先生和大伴的厚望!誓要全心全意当好皇帝。”

    “好!好!”李太后赞道,“钧儿说得好,但钧儿也要知道,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希望钧儿谨慎行事,多与朝臣沟通交流,遇到难以决断之事时定要虚心请教朝臣,千万不要以皇权压人,知道吗”

    “多谢娘亲的谆谆教诲,孩儿谨记于心!”万历皇帝信誓旦旦。

    李太后微微颔首,又说道“钧儿,还有一件事,娘听说六科廊言官要集中弹劾你弟弟,此事你准备如何应对”

    一提此事,冯保竖起耳朵,感觉一下子精神倍增。

    而对此,因为万历皇帝与朱翊镠已经沟通过,所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道“娘,弹劾谁是言官们的责任与权利,这个孩儿没理由干预,更没理由强行阻止,但弹劾的奏本一旦送到孩儿的手里,孩儿可以选择留中不发嘛。娘放心,孩儿一定不会让朝臣为难皇弟。”

    冯保听了暗自喜悦。

    可李太后听了却摇摇头,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情……

    ……

    。



第286章 李太后有心,万历皇帝两次踢皮球……
    看到李太后摇头,又是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情,万历皇帝和冯保两人都是为之一愣。

    冯保觉得万历皇帝刚才这番话说得很在情在理。

    而万历皇帝自己也觉得,他既考虑到了自己的身份,又照顾到了言官和潞王这个弟弟。

    难道在李太后心目里,这样做还不够妥当吗

    万历皇帝和冯保都十分好奇地望着李太后。

    只听李太后微微叹了口气,幽幽言道“钧儿,娘的本心其实并不是想问你如何对待言官的弹劾,而是想问你如何看待言官一而再地弹劾你弟弟这件事儿。”

    万历皇帝想了想,回道“娘,言官们一向无所畏惧的啊!刚不久还与弟弟特意聊过这事儿呢,凡是言官们看不惯的,他们都会弹劾,包括孩儿在内,这是没办法的事。”

    李太后依然摇头笑了笑,还是觉得万历皇帝没有与她心意相通,索性往开了说“钧儿,娘其实是想问,在你心目中,你弟弟最近的所作所为应不应该被弹劾”

    万历皇帝愣了一愣,咂摸着嘴道“应不应该”

    李太后点了点头“对,你弟弟之所以招致言官们弹劾,就是因为最近插手了好多事务,与他潞王的身份不符,抛开兄弟间的情义,钧儿觉得你弟弟被弹劾应该吗”

    万历皇帝觉得很是为难,忽然灵机一动,将目光投向冯保,问道“大伴,你觉得应该被弹劾吗”

    “这个……”冯保一滞,没想到万历皇帝罢球提给他。

    见冯保犹豫,万历皇帝道“朕尚未出生时,大伴就在宫中担任要职,对朝廷的诸多礼仪比朕要清楚得多,你来说说,皇弟最近的所作所为应该被弹劾吗”

    冯保神思电转,李太后问万历皇帝,万历皇弟转过来问他,那他肯定不能再踢回去啊,只能回答。

    可让他怎么回答呢

    无论回答“应该”还是回答“不应该”,都会得罪人。

    但他想着朱翊镠的态度,不仅乐于被言官弹劾,还要指导言官怕他们弹劾得不够全面……

    所以,站在朱翊镠的角度,冯保看了李太后一眼,继而又望着万历皇帝,谨小慎微地回道“万岁爷,奴婢觉得,觉得潞王爷最近的所作所为应该被弹劾。”

    万历皇帝默不作声,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李太后。

    李太后微微颔首,非常平静地说道“大伴觉得应该那就肯定是应该了,钧儿也认同,对吗”

    万历皇帝避而不答,只是说道“娘,其实应不应该都无所谓啊!最终的主导权不还是在我们手上吗言官们弹劾皇弟,又能怎么样呢”

    李太后不以为意道“钧儿,话虽如此,可也不能这么说啊!既然你们俩都打心里认为镠儿被弹劾是应该的,那钧儿和我再维护你弟弟,岂不是要引发朝臣非议”

    万历皇帝带着几分无奈,喃喃地道“娘,不然有什么办法呢咱又不能强行阻止言官们弹劾是不可咱也不能因为言官们的弹劾而为难,甚至惩罚皇弟吧!”

    李太后眉头紧蹙,忽然想起上次朱翊镠被弹劾的结果,丢了俸禄与所有的奖赏补给,只是这样的惩罚是朱翊镠自己提出来的,而且逼着万历皇帝答应的。

    一念及此。

    李太后睫毛一颤,立即抬眸问道“钧儿,如果你是你弟弟,面对言官们的弹劾,会怎么做呢”
1...131132133134135...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