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过江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在沿途拾梦
“啊!柳老弟,你说这就是传说中‘草原映月刀法’。这套刀法果真威力无穷,何以阿呆会使呢,谁教给他的”唐元惊讶道,双眼瞪得老大,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我就不知,不过这套刀谱就在阿五那儿,至于来路呢我也不明。你是知道的。以她脾气,她若不肯说,谁也没办法”柳正风笑笑道。
“你说你家这丫头怎么什么都有呢,你娶一个妻子犹如娶了一个武林秘籍的宝库一般,你这个公主老婆绝对小瞧不得。幸好我老叫化一直没有小瞧她,不然早就尸骨无存了”唐元又羡慕又惊讶又庆幸。
“武林秘籍多,有何用术业有专攻,武技在于精,不在于多”柳正风道。
“柳老弟,你忽悠我老叫化吧!你也不止会一套剑法吧”唐元听完,心里仿佛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唐老哥,何以这么问我确实不专于一种武技,剑法,掌法,步法都会,全是我师父教的。其实,我根本不想学那么多,一套剑法就足够了,可是师命难违”柳正风无奈道。
“我老叫化专于‘少林龙爪手’,为何连你一招半式都敌不过,你说这叫:术业有专攻吗不如你教教我老叫化,你的剑法、掌法、步法吧,我愿意学”唐元自觉苍天不公。
“唐老哥谦虚了。可能有时候,还是要看资质吧。我师父就是这样说婉倩的,就算她知道的武功再多也进步不了多少”柳正风一本正经道,却不知有句话将唐元伤得胸口隐隐作痛。
唐元立时哑口无言,恨不得将柳正风活活给掐死,以泄心头之恨。心想:“这小子竟然暗里说我老叫化的资质不行。不,我老叫化将这话一字不漏地告诉他妻子,让那妖女好好收拾他才是,以免他得意忘形”
柳正风才不在乎唐元的心情,看着不远处空地上练刀的阿呆,提醒道:“唐老哥,你且看着这一式如何”
却见阿呆身形狂转,带刀狂舞,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在阳光折射下,犹如一面会移动的镜子,忽而刺眼忽而消失,使人眼花缭乱,看不清招式。
“老哥,这一招便是‘草原映月刀’最后一式‘草原映月’,你觉得如何”柳正风道。
“真乃登峰造极之作!难怪当年蒙古刀神能称神,我自问遇上此招,我只有等死的份,真是避无可避”唐元惊叹道。他自问闯荡江湖,如此之久,却从未遇过如此精妙的刀法。
“姑爷,我练得怎么样”转瞬间,阿呆就拎着刀走了过来,边擦着额头的汗边问道。
“很好,进步的很快”柳正风一味赞道,很是自然,由于这是发自内心的称赞。
“我看你再练几次刀,这片林子也就没了”唐元定定神,呵呵笑道。
阿呆不由一愣,转身看向他刚练刀的那片空地周围,不知何时已躺满了横七竖的大树小树。登时抓抓脑袋,纳闷道:“这不能怪我,都怪这里的树不耐砍,以前从没倒过这么多”
“这么说也没错。如果这树耐砍的话就不会倒了”唐元略想会儿,便点头而道。
“姑爷,你能陪我再练会儿吗看看我能否打得过你”阿呆很认真道。他最想打赢的人就是姑爷,因为他从未赢过姑爷。
“下次吧!看你都一身汗了”柳正风道。
“嗯!”阿呆点头道,他很是听话,但这话看谁说的。
“走吧!回去歇会儿就该吃饭了”柳正风欣慰地笑道。
第一百一十章 疬疾
是日,文山所率领的义军走至一处山谷时,已是晌午。经过一路的急速奔走,士兵们此时已经唇干口渴,疲惫不堪。文山见此地偏僻,地势险峻,树木茂密如云,非常适合大军隐蔽,便下令就地休整。
午饭后,文山在营帐的案前打了个盹,忽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入耳,他当场惊醒。抬头一看,竟是他身边的李副将,见其行色匆匆,一脸着急的样,便道:
“何事如此紧张”
李副将心急如焚,直话直说:“文大人,刚刚有数名士兵同时病倒,时寒时热,神情怪异;经过郎中断定,说是疬疾,你赶紧拿个主意”其实,他怕打扰文山,早在营帐附近走了数圈,实在不得已才闯了进来的。
“疬疾怎么可能,想必是中暑吧。快带我去看看”文山心中一震,一时不愿相信士兵会染上疬疾这种怪病,说着,当即起身就走。
李副将当即跨步一挡,拦在文山的身前劝道:“万万不可,郎中说这病一旦接近病者,很容易患病,望大人三思”这也是他先前的顾虑之一。
文山虎眼一瞪,喝道:“休要阻拦,就算是疬疾,文某亦要去看看,不然我如何向他们父母交代如何向军中的将士交代”说着,伸手推开李副将大踏步走出帐去。
秋日艳艳!一老一青的郎中在一座营帐门外,焦急地来回走着,此刻皆已满头大汗。
忽见文山与李副将走来,当时一怔,立马上前,匆忙行礼。
“文大人,出大事了”老郎中作揖道。
“先生里面请吧,这儿日头太热”文山对天空一瞥,说着已走入帐去。
“这。。。”老郎中有些惊讶,有些怪异,有些迟疑;随即道:“大人,这病恐怕会传染”
“无妨!不管是何病,文某都应该看看那些将士”文山断然道。
“好”老郎中应一声,转而吩咐青年郎中道:“你回去吧!顺便多采一些我刚才所说的草药;若我有事,军中还得靠你照应”老郎中吩咐完,看文山一眼,无奈地走入营帐去。
“父亲!这。。”青年郎中唤叫着,欲言又止,接着哀叹一声,转身就走。
帐内,十六名士兵躺在地面的席子上,唇干耳赤,神情令人惊愕,嘴中发出喃喃之音,看样子都病得不轻,而且情况完全一致。
“李副将,你再到营中各处察看一下,顺便问一下这几个士兵最近的情况”文山嘱咐道。
“是大人!”李副将立即领命,接着又道:“大人你自己小心点”说完,即刻转身出去。
“先生,你真敢断定此乃疬疾吗”文山小声而问。
“按病发情况来看,不离十,此病极难治愈。自古至今能治愈此病者渺渺无几,这种病一旦接触外界,蔓延起来极难控制,望大人早早离开,亦早做决断”老郎中神情凝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多谢先生提醒,不知此病可否预防”文山眉头紧锁,轻声问道。
“当然有,我已吩咐他人去筹备了,不过效果如何,老朽不敢妄言”老郎中道。
“先生,这事全靠你啦,文某在此先行谢过”文山很是感激,说着当场深深一躬。
“这乃老朽的份内之事,应当全力以赴”老郎中应着,顿一顿,话锋一转,正视文山道:“老朽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从他的眼神看出,他要说的态度很坚定。
“先生,有话直说无妨”文山道。
老郎中听之,面有难色,稍作迟疑,才道:“此病犹如洪水猛兽,一旦在军中蔓延,后果将不堪设想,以免累及其他将士。老朽建议大人赶快命人将他们处理掉”
文山听他这么一说,不由一怔,迟疑一下道:“该如何处理望先生告知”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无人之地,将他们一一烧化,只有这样才能永绝后患”老郎中道。
“如此毫无人性的做法万万不可。且不说他们尚活着,单单凭他们追随文某一路东奔西跑抗蒙杀敌,他们就是我的手足。文某虽然不才,但也绝不能这样做,也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先生,你给他们治吧,或许能治好呢或许这病不是疬疾呢”文山说着,立即上前,激动地抓住老郎中的肩膀地乞求着。
“丞相,老朽知道你不忍,我有何尝愿意呢。做为一名医者谁愿意看着患者却束手无策,这种痛苦。。。”老郎中说着,顿时热泪满眶,泣不成声。
“抱歉,弄痛你啦”文山放开老郎中,道歉道。
“没有!老朽恨自己医术低微,才疏学浅、无能为力而痛心啊!大人”老郎中摇摇头,已是泪流满面。
“先生,我求你为他们治吧,他们都是有妻儿有父母的,这样病死太不值”文山心疼道。
“老先生,你吩咐熬的药”一名士兵一手提着一水桶走入帐内,一手拿着几个碗。
“好,放着”
老郎中点下头,走去拿来一个碗,往桶里一捞,滔起一碗药水:“大人,你喝一碗吧”
“先生,这药不应该给病者喝吗”文山眉头一蹙,纳闷道。
“喝吧。等会儿再跟你说”老郎中将碗递给文山,对士兵道:“小兄弟,你也喝”
文山接过碗,正犹豫着,送药的士兵更是不知所措。
“大人,这桶里这么多,放心吧,管够”老郎中知道文山的顾虑,说着,当下再拿来一个碗一滔,咕咕喝下去。
文山一见,仿佛瞬间明白了什么,也将药一口气喝下去。
士兵看着老郎中及文山都把药喝了,慌慌张张地拿出一碗,滔了一碗,一口闷了。
“这药,你们熬了多少”老郎中看向士兵,问道。
“药就那么多,熬了八锅”那士兵道。
“无妨,你现在出去吩咐大家,说这是清热解毒的药,要大家都喝一碗,可以解暑”老郎中嘱咐道。
“嗯!我这就去办”士兵道,说完即刻退出去。
“有劳先生,不然一旦他们知道这病,军中必定大乱”待那士兵走后,文山轻声道。
“大人,这病人我治,不过麻烦你吩咐一声下去,以后不许任何人靠近这里,而且这里一切由我来处理,行吗”老郎中双眼坚定地看着文山,请求道。
“当然可以!等会儿,文山亲自吩咐下去,先生有何指示尽管说来”文山道。
“大人,你现在就去吧,以后不要再来这里啦,这些兄弟就交给老朽吧”老郎中道。
“文某在此谢过先生。那就劳烦先生了”
文山当地对老郎中深深一鞠,说完这才转身走出营帐去。
文山刚走出营帐,便见李副将急冲冲往他奔来。
转瞬间,李副将就来近,气喘喘道:“大人,其他人没事,但我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别急,有话慢慢说”文山道。
“听说他们这些人曾到山上打了一只狸子,可能是吃了狸子中毒的”李副将缓了缓气道。
“吃狸肉中毒好像从没听说过这回事啊,到时咱问问老郎中”文山沉思会儿,郁闷道。
“大家都是这么说的,一定错不了”李副将很肯定道。
“好,我知道了。等会儿你去把各队长叫到我营帐去,我有事交代”文山吩咐道。
本来是个风和日丽的大白天,刹那间乌云密布将天地变得一片昏黑,凑热闹的风也吹得更狂了,且带着一丝丝寒意,眼看一场大雨即将降临。
杨太后在行宫门前的一处走廊边倚栏而站,她抬头望着远处,静静地望着远方的天空一寸一寸被黑暗慢慢吞噬。
“太后,雨快来了,不如咱们回屋吧”伴随在太后身后的宫女走近来,小声提醒道。
“也许这是最后一场雨了吧。这场雨过后天就变冷了,冬天也就快来了”杨太后感慨道。
“是的,再过两天就是中秋了,也就是秋天都过完一半了”宫女道。
“我想看着这场雨下着,我怕以后再没机会看雨了,这秋天的雨真的不一样”杨太后呢喃着,语言间隐隐透出一丝丝的愁绪。
“太后,冬天的雨更多,飘飘洒洒的,怎说都比这秋季的雨好看”宫女多嘴道。
“是吗我都忘了”杨太后道:“灵儿,你说那黑暗的深处是哪里啊”
“是海呗!太后忘了吗我们现在是住在海岛上,四周全是海,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海”灵儿面带微笑道。
这是一个天真无邪女孩的无意提醒,但此刻的杨太后听到这话,心里又是怎么样的滋味呢
“是啊,总想着以前在临安的时候”杨太后苦笑道。
“太后,总有一天张大人他们会打退蒙古狗的,到时我们就可以再回临安了”灵儿向往道。她始终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但那一天到底在哪天呢她可不知道。
“你说这一天会有吗我怕我等不到那一天”杨太后苦恼道。
“太后,咱还很年轻,一定会等到那一天的”灵儿坚信道。
“灵儿,你说杨庄主怎么还不来”杨太后道。
“灵儿不知道!或许杨大人已在路上了吧”灵儿道。
说着,雨突然间就漫天卷地而来,狠狠地敲打在屋檐上、走廊间、空地上。
“太后,雨来了,快回屋”
灵儿一惊,急匆匆地拉着杨太后往里退,退到雨打不到的地方。
“就在这吧!”杨太后后退到门前道。
“太后还是回屋较好,在这里雨总会溅到的”灵儿担心道。
“这雨来得真快,怕是来不了”杨太后道。
“太后你看,杨庄主来了”灵儿喜道。
杨太后一听,匆匆转头看去,果见杨环低头沿着墙边正快步往这边走来。
杨环虽然已近七十,但他走起路来却是健步如飞,一会儿就来近了。
“二伯,你终于来了,淋着了没”杨太后清声而道,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喜悦。
“太后,这下着雨呢,你怎么站在这啊”
杨环早已看到杨太后,回话间,人已来到杨太后的跟前。
“灵儿,你去弄些热茶水来”杨太后吩咐完,立即让道一侧道:“二伯,咱们入屋说话”
“嗯!”杨环应道,当即跟随着杨太后身后而走。
门口就在旁边,没走几步就入了屋,很快他们就在屋内的座椅坐下来。
“二伯,衣服湿了没我叫人去拿条布巾来给你擦擦”杨太后关心道。
“不用麻烦,你二伯我没淋到雨快十年了,你一点都没变,做事总是这么细心体贴”杨环微笑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