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唐晓非
说明她的政见和自己完全不同。
不同就不同,不同就站出来说不同。
为何要躲躲藏藏?
这女人真是矫情啊!
几日后,何礼明在东京城翻了个遍,却什么也没有再找到。
此时,远在辽东显州的辽王府。
卢婉清正在给赵谌倒酒,她突然笑道:“大王,你有没有想过,其实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
赵谌微微一怔,道:“这怎么可能!”
“是真的,只不过,需要时间让人们接受,等大王你做了皇帝,有这样的想法,百姓一定会爱戴您的。”
第六百三十八章辽东局势
李崇光起身,一副毅然决然的样子。
卢婉清微微一笑,道:“李郎放心好了,奴家已经将所有事情都处理好。”
李崇光微微一怔道:“此话怎讲?”
“辽王已经找人偷梁换柱,李纲的确查到了李都统,但只不过是一个重名的人罢了,监察院的李显忠稍微仔细一点查,就会查出来和李郎你无关。”
李崇光刚才已经做好了好跟李纲硬抗的准备,没想到这一切危险都是假的。
顿时如释重负。
“李郎,你不会怪我骗你吧?”卢婉清又露出委屈的神色。
“其实奴家是想告诉李郎,危险是真实存在的,让李郎能够切身感受到那种危险,李郎以后行事务必要小心谨慎才是,否则李郎出了事情,奴家也不活了。”
方才李崇光还有些生气,听卢婉清这么一说,顿时消了气。
他大笑道:“美人儿真是上天送给我的宝贝!”
卢婉清的姿态更加妖娆。
她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让李崇光和李纲彻底决裂。
李崇光此人心胸狭隘,睚眦必报。
铁面无私的李纲发现他私下经商,必然会毫不犹豫处罚他。
李纲必然也是找到了一些证据。
但并不是所有的证据都能铁证如山的。
李崇光手中又十万铁林军,又是天子门生。
没有充分的证据,李显忠不敢乱来。
果然如卢婉清所言,李纲得到的那些证据,被送到李显忠那里,李显忠派人全部核查了一遍,发现了许多漏洞。
这一日,李显忠来到经略帅府。
“下官参见李相公。”
“李监察,李崇光私下经商此事进展如何,何时归案?”
“李相公,下官去核查过,却得到了另一种说法。”
“什么说法?”
“那私开铁矿的商社老板的确叫李崇光,却并非李都统,只是巧合重名。”
李纲沉声道:“巧合?未免也太巧合?”
他看了一眼提点刑狱司使张所,后者道:“下官查过,的确有人举报,下官仔细核查过,的确是李都统。”
这监察院和提点刑狱司虽说都是司法机关,但归属部门却完全不一样。
监察院专门监察军队。
提点刑狱司则隶属刑部,是察民事案。
所以,当张所将侦查李崇光案的证据提交给李纲的时候,李纲让张所将这些都转交给了监察院。
从某种意义来说,李纲也无权处置李崇光,只有监察院掌握了充分的证据,才能抓捕李崇光。
李纲沉下眉头来道:“此事却不宜声张,惠之(李显忠的字)你再仔细查一查,若是属实,不可手软。”
“是!”李显忠道,“李相公放心。”
李纲心中却是惴惴不安起来。
李纲是一个性格刚直的人,但他毕竟是进士出身,对武人是有天生的反感的。
尤其是像李崇光那种桀骜不驯的武人。
张所再仔细查了几日,的确没有再找到合适的证据。
一时间,李纲也只能暂时将此事压下来。
压下来归压下来,但李崇光却是知道了李纲在查他。
李崇光原本与李纲有间隙。
这下就更加仇恨李纲了。
辽东的局势就在这种诡异的情况下,扭曲起来。
此时的赵桓正率领御林军抵达长安,司马君如却密送来一封信。
这封信是关于李崇光的。
“牧之(司马君如的字),你对辽东局势做何判断?”
司马君如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这卢婉清很可能是耶律大石在我大宋的细作。”
“此话怎讲?”
“奉陛下钧令,臣自靖康十二年开始着手对辽国细作反侦察行动,先后在开封府、燕云和辽东查到了三处辽国细作驻所。”
“所有的反侦察行动找到的线索,都表明,辽国在大宋细作头目是一名女子,这女子行踪飘忽不定,十分神秘,拥有多重身份。”
赵桓锁眉沉思起来,女子?多重身份?
这让赵桓想起武大郎提到的那个人。
“臣对卢婉清进行半年之久的调查,她先祖是范阳卢氏,五代战乱,迁居辽东。”
“陛下,臣还查到,卢氏与当年的陇西李氏来往密切!”
“哦?”赵桓目光明亮起来。
陇西李氏当年作乱,赵桓亲赴陕西平乱,他可是记得非常清楚的。
那李文正便是出自陇西李氏。
这范阳卢氏与李文正莫非有关系不成?
有意思啊!越来越有意思了!
看来,有那么一小撮不法分子,总想着颠覆朕的大宋江山!
这卢婉清和李文正是什么关系?
见皇帝沉默不语,司马君如继续道:“陛下,臣还查到南方、中原、燕云多地富商与卢婉清有往来。”
“辽王发现鞍山铁矿,也是卢氏告之,现在看来,卢氏是故意接近辽王,怕是另有所图。”
“有何所图?”
司马君如沉默了一下,然后道:“臣怀疑,卢婉清意欲接近辽王,唆使李崇光,集结天下富商,趁陛下西征,行谋逆之举,陛下当尽早防范!”
说完这话,司马君如背后被冷汗打湿。
要知道,辽王可是皇帝的儿子,他现在在老子面前说儿子谋反,却没有实际的证据。
“牧之,如何防范,你有何高论?”
“臣现在派出人去刺杀卢婉清,切断源头。”
赵桓却沉默起来。
他仔细看了司马君如这份详细的汇报,其中与卢婉清有关联的富商,每一个都是一方富豪。
甚至有朝廷亲手扶持起来的人。
他们如今坐拥巨额财富,正想方设法想往官府权力中渗透。
这种想法,被卢婉清利用了,很可能就成长为一头脱缰的猛兽。
现在杀掉卢婉清,自然是可以暂时息事宁人。
但是猛兽不会因为卢婉清的死而消失,他们的贪欲依然在与日俱增。
若是有一个人,现在愿意站出来,让这些贪污的猛兽都浮现出水面,是不是更好?
大宋经济崛起的内在中的矛盾,本质是朝廷与民间博弈。
博弈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很微妙很复杂的过程。
朝廷释放了大量的商机,民间富商受贿从而变得强大,强大后开始反噬朝廷。
这是事物正常的发展规律。
赵桓要在这中间做调解,他要让大宋所有人达成一个共识:商人不要干政!
对于没有经历过任何资产阶级革命的大宋来说,如何达成这个共识?
人们根本就不可能意识到商人主政对国家的危害。
所以,要经历才能成长啊!
孩子是不能养在温室里的。
一定要让大宋的百姓们也知道,商人不受控制,是很危险的。
PS:昨晚陪老婆在家里喝酒喝多了,所以请了假。2020年第一更,我记得本书是2019年1月1号上架,转眼上架都一年了,时间过得真快。
祝大家新的一年都开开心心。
第六百三十九章捕快捉拿犯人
“先不要打草惊蛇,将卢婉清背后的人找出来。”
赵桓肯定,卢婉清与李文正一定有关系。
说不定能够通过卢婉清找到那个神秘的李文正。
“那辽王那边怎么处理?”
“朕自由安排。”
“是!”
司马君如实在琢磨不透皇帝是怎么想的。
明知道卢婉清有很大的问题,现在不抓,难道要等李崇光被彻底策反后,再抓?
那样为时已晚啊!
李崇光现在的状态非常危险,他手中有十万铁林军,一旦真的被策反,很可能在辽东造成巨大的动荡。
陛下您又西征,京师御林军也不过留了三万。
想不通啊!
司马君如绝对是顶级聪明的人,但他实在想不通赵桓是怎么想的。
司马君如领了任务后,便秘密返回辽东。
现在嘴不稳定的地区就是辽东了。
吐蕃和陇右基本安定下来。
司马君如走后,赵桓便给燕云战区的经略使解潜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写的比较正常,就是让他平日里多家操练军士,不可懈怠防务。
给解潜写完信后,又给枢密使张孝纯写了一封信,让他多关心关心燕云战区的情况,该增加的军务支出不可缩减。
在长安驻扎了几天,赵桓也没有急着要走。
西线的战火还没有燃起来,大量的辎重部队还在筹备中,军情倒也没有那么紧急。
记得上一次来长安,还是十几年前,那一次陕西路西军出了叛徒,他亲自来平乱。
那时的长安城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唐以后,长安已经没落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资源与水道系统的衰落。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对水道系统依赖度非常大,漕运受到影响,京师的物价是会受到很大影响的。
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才被迫定都在开封那种无险可守的地方。
但因为赵桓这十几年来,修路的事一刻都没有停过。
现在长安根本就不依赖可怜的水道了。
长安通向周围的公路,可以说是四通八达了。
汉中的商旅要往来,比以前方便太多。
就说长安通往兴庆府的公路,将陕西路和河套路连接起来,无疑是打通了西北的脉络,让新鲜的血液自由的流淌起来。
而且从东京到长安的铁路再过两年也修好了。
这一日,赵桓带着韩世忠和一些御林军,便衣走在长安的街头。
好不容易来一趟,赵桓还是想着微服私访,体查一下长安的民情,毕竟在深宫中久了,容易与民间脱节。
长安的道路规划还是沿着前唐长安城,方块形,四通八达。
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路边的桃花开得灿烂。
不过,长安的百姓似乎更喜欢樱花。
有一些商家为了吸引客人,在店前面种植了不少樱花,一簇簇粉红相拥,十分漂亮。
一些女孩子在街头欢声大笑,也没有人觉得她们不尊礼数,甚至还有一些女孩子跟自己心仪的男生搭讪。
这一幕,让赵桓仿佛回到了后世。
这样的民风才是健康的。
赵桓越发坚信自己现在走的路才是对的。
李文正那套靠精神、口头的传播自由平等,和键盘侠有什么区别?
不干实事的家伙们,根本无法体会到,做到今天的局面,要忍受多大的痛苦和孤独。
赵桓已经四十二岁了,他的眼角偶尔会有一些皱纹。
但他的身姿依然挺拔如松,整个人给人一种充满力量的感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