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唐晓非

    与赵仁忠一起后退的还有他的亲卫军。

    不多时,夏军的其他将领便发现主帅不见了,若不是仁多保忠强行压下来,夏军必然立刻大乱,但饶是如此,军心也开始动摇。

    不安的情绪在夏军中蔓延。

    从高空俯瞰下去,夏军的左翼已经彻底溃败。

    宋军铁骑正在继续以锐不可当的冲势向中军冲来。

    在古代的战场上,没有任何通讯设备,大军的冲势是向正前方,一旦侧面或者后方遇到敌人突袭,整支大军根本不可能反应过来。

    这个时候,就只能任人宰割。

    所以,古人打仗,最基础的设置左右翼,保护正在往前方冲锋的中军。

    用骑兵大迂回奔袭战术,历史上用的最好的是霍去病。

    他的骑兵就像草原上的狼群,神出鬼没,匈奴人根本不知其踪影。

    当得知的时候,已经是霍去病杀来的时候。

    吴玠这一次晚上是被逼上绝路了,要是不搞大迂回奔袭,正面硬抗夏军,必然损失惨重,甚至可能全军覆没。

    而大迂回奔袭战术对骑兵要求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在这种冰天雪地里。

    若不是宋军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背水一战,怕是有很多人的意志力已经在刺骨的寒风中崩塌。

    仁多保忠的亲信跑来道:“太师,左翼已经全部崩溃,现在无法调动中军攻势,请太师速速撤离!”

    仁多保忠气得跺脚,吴玠的攻势超乎他的意料。

    “濮王误我!濮王误我!濮王误我!”

    若是赵仁忠听了仁多保忠的话,事先在左翼调集重兵守护,吴玠必然不可能攻得如此顺利。

    甚至可以设置一个圈套,让吴玠的骑兵冲进来,再四面围杀。

    但现在说一切都没有用了。

    赵仁忠的自大和对战场的一窍不通,在最关键的时候帮助了宋军。

    仁多保忠不甘地退走。

    他有一百个理由相信,濮王赵仁忠已经在想怎么在皇帝那里向他甩锅了。

    这些宗室子弟别的不会,甩锅都是一把好手。

    雪越下越大,信使快马加鞭向秦州城赶去。




第二百九十三章皇帝兵临城下!
    陈钊俊是南方人,是最南边的南方人,岭南地区。

    岭南的广南东路在宋朝是鸟不拉屎的地方,当官员们犯错了,皇帝要重重惩罚这些官员,就会将他们流放到岭南去。

    陈钊俊在两年前从岭南的潮州地区北上谋生,到了京畿路,恰逢新军招募,人生地不熟的他,脑子一热就去报了名,并且还被录取了。

    因为能吃苦,训练的时候无论多么艰苦,都一声不吭完成任务,被上级军官看中,推荐进入火器营。

    在火器营的考核中拿下了第三名,成为一名都头。

    算是大宋火器营第一批军官,这种全新的兵种是属于羽林军特有的,皇帝最重视的。

    陈钊俊心中也颇为自豪,自进入火器营后,更加勤苦训练。

    他的目标是在现在的十个都头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宋火器营第一个指挥使。

    即便是大雪天,他依然带着自己的兄弟们在勤加练习这单调乏味的射击训练。

    风雪天很影响射击,这场冬天才开始不久,西北还有漫长的风雪。

    作为最南边的人,从最开始的不习惯到现在的适应,再开始摸索风雪中击中目标的方式,陈钊俊也证明自己的实力。

    今日完成了最后的练习,整个秦州城已经告诉运转起来。

    大量的军队在城外集合。

    骑兵、步兵、弓箭手,还有炮手,火枪手等等。

    他们分别着不同的甲胄,身姿挺直站在自己的队伍里。

    风已经住了,但雪却为停。

    秦州城外的宋军一望无际,旌旗蔽空,刀枪如林。

    到处都是都头在整理队伍的声音,此起彼伏。

    从高空俯瞰,下面原本零散的队伍正在快速形成一块块方阵。

    宋军军容鼎盛,他们全部换上了最新的铠甲,配上了最好的斩马刀、弓弩、护盾,连里面的衣裳都换上了保暖的。

    用赵桓的财务大臣周朝的话来说,这一次伐夏,大宋将这三年的收入全部掏出来了,将所有新造出来的武器全部搬运出来了。

    皇帝对灭夏的决心无人能当。

    事实上,帝国元帅种师道也在帝事学院的一次课程上说过。

    伐夏之战,看似大宋与西北夏国之间的战争,其实是大宋与金国之间的较量。

    夏国的目的很明显:要钱!

    真正的作俑者完颜晟一直在旁边观望,一旦宋军陷入了西北战事无法自拔,导致整体格局的变化,必然影响到金国朝堂的政治风向。

    所以,皇帝必须以雷霆之势,速战速决!

    早在吴玠击溃夏国右路军之前,永兴军路的统帅姚平仲已经接到皇帝命令,出兵征伐夏国左路军,以防夏国的左路军绕道突袭。

    赵桓身着甲胄,骑着一匹高大的骏马,种师道在他左边,王奎安在右边。

    还有精兵强将守护左右。

    不多时,各将领前来。

    众将道:“启禀陛下,已经准备完毕!”

    赵桓拔出腰间的佩刀举起来,传令兵开始挥舞旗帜,战鼓声瞬间爆发出来。

    这支二十万大军开始向前挺进。

    他们的目标是横穿泾原路,抵达庆州,灭掉庆州的李察哥,攻下环州城,将大宋境内的所有夏军全部消灭掉。

    这一次皇帝动员了六十万大军灭夏,其中前线将士四十五万,后勤人员多达十五万!

    并且枢密院和中府还在招募预备军,准备随时增援!

    最高战略是先由皇帝的中军灭掉李察哥,再从熙河路、泾原路、环庆路、鄜延路、河东路五路同时伐夏。

    谁能率先攻占兴庆府,谁是西北战区的大都督!

    赵桓当然不参与到这场竞争里面来。

    右路军战败的消息传到了庆州城,李察哥得知仁多保忠战败,先是大吃一惊,随后派出军队在环庆路的各个州府开始疯狂抢夺食物和人口。

    为接下来的大战做足准备,他心中也非常清楚,这场仗打得越久,对他越有利。

    只要他坚守庆州城两个月,碍于燕云十六州金国的压力,宋国皇帝必然会议和,钱肯定会给足。

    &



第二百九十四章火炮强攻!
    李察哥面色铁青,他眼睁睁看着自己派出去的使者在宋军面前被斩首示众,给敌人祭了旗。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这是最基础的战争规则,宋国可是华夏正统,这套规则不是你们华夏人发明出来的吗!

    你现在一声不问,就把老子的使者砍了,你不怕天下人耻笑!

    战鼓声响起来,在城外震荡。

    李察哥正在郁闷的时候,他看见下面的宋军突然分开,从后面推出架在轮子上的黑铁长筒,他不知道那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看着十分奇怪。

    炮兵营的士兵们有条不紊将三十架火炮全部推到正前方,整齐排列开。

    这三十架火炮是大宋全部的火炮了,是紧急赶制出来的第一批火炮。

    赵桓没有任何犹豫,先将全部的火炮拖出去。

    三十架不知道能否有用的火炮一齐对准了庆州城的正门。

    能够直接轰开,赵桓绝对不会用第二种方法,就像他说的,能够将党项灭族,绝对不会给他们任何活下去的机会一样。

    李察哥心中依然感觉到奇怪,宋军不推出攻城车,不推出云梯,推出三十架这东西是要做什么

    难道这东西还能攻城不成了

    正当李察哥一脸疑惑的时候,宋军炮兵营的都头拔出佩刀,举起来,喊了一声,所有士兵都开始装置铁弹!

    他们将铁弹装进炮筒里,然后随着军官手里的佩刀落下,开始一起点燃引线。

    砰砰砰……

    三十架火炮对准城楼正中央,一齐发射!

    那震动声,震得城楼上的李察哥彻底懵逼了。

    轰轰轰……

    三十颗铁弹向城楼打过去,发生爆炸,立刻将城门轰得出现裂痕。

    城楼都震了好几震,李察哥差点跌倒在地上,被部将搀扶住,他们连忙反应过来,待人下城楼,开始组织军队!

    宋军的到来,探子早已向他汇报情况,他也做好了与宋军打持久战的准备,反正他笃定宋军不可能这么快攻下庆州。

    但战争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的内心在颤抖,涌现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李察哥嘶吼道:“快!快去调集所有军力,全面迎战!”

    轰轰轰……

    又是火炮轰击的声音,三十颗炮弹同时轰击出来,砸在城门上,发生爆炸,将城门炸得七倒八歪。

    城楼上的弓箭手放箭想射死下面那些可恶的宋军炮手,但弓箭射到下面,就无力地掉落下去,射程根本抵达不到火炮所在的位置。

    连城楼上的石炮也无法达到火炮所在的位置。

    李察哥脸色铁青,他骑上马向城内疯狂奔跑,疯狂嘶吼。

    城内的夏军紧急集合。

    李察哥第一时间跑到城内铁鹞子驻扎的军营,所有人开始整理铠甲,带上头盔,为战马披上甲胄,拿起长枪、战斧、佩刀、铁锤,迅速列队。

    轰轰轰……

    响声在城内都能听得一清二楚,震得人肝胆俱裂。

    在轰第五次的时候,城门彻底被轰成渣渣,连城墙都被轰得有地方崩塌下来。

    随即,火炮开始调转方向,向城楼上发射。

    一共发射了五次,一百五十颗铁弹,在城楼爆炸,将城楼轰得崩塌,将城楼上的夏军炸死。

    所有的炮弹都轰完了,城楼上的守卫已经非常薄弱,早已开始推进的云梯搭建在城楼上,宋军通过云梯开始登城楼。

    战鼓越来越响。

    城内,大量夏军赶到城头,开始登城楼。

    城楼的防御很快得到补充,但有宋军已经爬上城头。

    城头立刻进入鏖战阶段,双方近距离展开肉搏。

    一骑兵从城内四面八方赶到城南门,东、西、北门也都已经派了重兵把守。

    庆州有十三万夏军,实力也不弱。

    城门敞开,宋军并未急着攻城。

    火炮营开始有条不紊将火炮撤回去,三百火枪手出现在最前排。

    他们后面是弓箭手,再后面就是大宋最精锐的步人甲,左右的后侧是骑兵。

    &nb



第二百九十四章火炮强攻!
    李察哥面色铁青,他眼睁睁看着自己派出去的使者在宋军面前被斩首示众,给敌人祭了旗。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这是最基础的战争规则,宋国可是华夏正统,这套规则不是你们华夏人发明出来的吗!

    你现在一声不问,就把老子的使者砍了,你不怕天下人耻笑!

    战鼓声响起来,在城外震荡。

    李察哥正在郁闷的时候,他看见下面的宋军突然分开,从后面推出架在轮子上的黑铁长筒,他不知道那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看着十分奇怪。

    炮兵营的士兵们有条不紊将三十架火炮全部推到正前方,整齐排列开。

    这三十架火炮是大宋全部的火炮了,是紧急赶制出来的第一批火炮。

    赵桓没有任何犹豫,先将全部的火炮拖出去。

    三十架不知道能否有用的火炮一齐对准了庆州城的正门。

    能够直接轰开,赵桓绝对不会用第二种方法,就像他说的,能够将党项灭族,绝对不会给他们任何活下去的机会一样。

    李察哥心中依然感觉到奇怪,宋军不推出攻城车,不推出云梯,推出三十架这东西是要做什么

    难道这东西还能攻城不成了

    正当李察哥一脸疑惑的时候,宋军炮兵营的都头拔出佩刀,举起来,喊了一声,所有士兵都开始装置铁弹!

    他们将铁弹装进炮筒里,然后随着军官手里的佩刀落下,开始一起点燃引线。

    砰砰砰……

    三十架火炮对准城楼正中央,一齐发射!

    那震动声,震得城楼上的李察哥彻底懵逼了。
1...8990919293...3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