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第一六零章 声东击西
都以为赵曦是担心打成持久战后,广南路转运衙门在后勤保障上,会有所不逮。
谁也想不到,赵曦现在脑子里是在检索……他检索他记忆深处那一场与安南的战争。
谅山、高平、老街,这些名字不停的出现……
(未避免麻烦,下面提到的地名会是那种不准确的音译)。
“学士,孙转运,曦在此恳请诸位,不论是许以钱粮还是田地,务必于三日内,筹集两万侬人,一万也可。”
“令其着国朝军卒装束,并在此营区活动,给对面造成王师陈兵于此的假象。”
赵曦这话一出,全愣了。跟明显,太子殿下这是要抽调西军离开前线……
这如何能成双方陈兵对峙,王师把精锐抽调一空,一旦开战……那将又是一场广南之乱。
“殿下,此事……”
“回帐再议!”
广南的官员吓怕了,太子殿下的意图谁都能猜出来,就在这瞭望塔上,就准备对殿下据理力争了。
余靖算很了解太子殿下了,殿下绝不是冒失的人,绝不会丢下广南而不顾,去直接西征大理。
帅帐摆放着边境图,也有部分沙盘。
仓促间,他人可能会想到太子殿下是着急西征大理,而狄青不这样想,狄青似乎明白了赵曦的想法,抚着胡须有些踌躇。
太冒险了!若是他,即便是余靖,面对安南陈兵的现状,也只能是就这样兵对兵将对将的硬干。
可是,太子殿下不一样,他有所有文臣武将所不具备的临机决断之权。
虽然冒险,不得不说,成功的概率很大。
若殿下谋划能成,整个广南,绝对会安享百年和平。所以,他只是看着,甚至不在意太子殿下这是准备越权,对战事指手画脚。
“诸位,曦想问,若安南李朝意欲染指国朝广南,所调所募之兵将,是从升龙府长途行军至此,还是就近州府筹集”
赵曦不觉得有人会想他西征,只以为大伙就是不想让西军离开战线。
“出征时,应有少许兵力自升龙府行军至此,大部应为州府调集。”
余靖很客观,并没有想其他人那样疑惑,疑惑殿下说这些跟调离西军有何关系。
“永平寨!”
赵曦直接指着地图上的边境。
“安南边境州府有朗颂、高邦,以及劳概,远至泰源。如今,安南于边境陈兵三万余,势必会造成朗颂等地驻防空虚……”
这时候所有都明白赵曦的意思了……声东击西!
不得不说,太子殿下这……真的是天马行空,无迹可寻,就如万尹山演习那般,根本不以常理出牌。
说实话,只要是个男人,绝对避免不了有热血的一面。国朝之所以如此厌战,究其原因,其实是被战争打怕了。
胜率不低,偏偏一败总是惨绝人寰,死伤无数。从而让国朝有一种厌战甚至反战得思想,说白了更像是逃避,苟且偷生而已。
这次西军平息广南之乱,胜利是一场接着一场。太子殿下又画了饼,让这些文臣,特别是广南的这些文臣,似乎看到了战争的红利。
所以,当赵曦说完后,所有人都亮了眼。
所有事都不用赵曦管,虽然安抚使衙门只同意调集万人西军,好歹是同意了方略。
至于西军谁去谁留,那是狄青的事儿。不过赵曦说了,必须擅长于奔袭、投掷以及对火药弹相对熟悉的军卒。
至于安抚使衙门怎样哄侬人,也不用赵曦操心。
就是侬智高,也大不了是许些钱粮和田地。再说了,赵曦前几日提过的侬人治侬,阶层教化的想法,他不认为广南安抚使衙门没做准备。
话说,就广源
第一六一章 围点打援
永平寨设在半山腰,越过山梁就可以看到朗颂。
朗颂是安南比邻国朝最近的城池,虽不大,可繁华程度几乎与国朝的上县相当。
朗颂毕竟是客商的必经之路,有这样的繁华程度也是应该的。
而今天,朗颂城慌了。
原本朗颂是有五千军卒驻扎的,因为大太子征伐广源,将朗颂的军卒抽调了四千,就剩下一千维持秩序了。
整个朗颂都知道,现在的大宋的广南被侬智高搅乱了。所以那怕朗颂是边境,那怕只有一千军卒,一样没什么变化。
可突然,一大早,刚刚换班巡成的军卒,就看到乌泱泱的一片红,从山腰处涌过来……
“是宋军!快!快!紧闭城门,禀报知县!禀报巡检!”
军头曾随大军去过大宋境内劫掠,自然认得宋军装束。
而此时,眼前红彤彤的一大片……这得上万吧
“殿下,为何围而不攻”
狄青说了由赵曦全权指挥,自然不会多问,而杨文广作为副将,需要了解赵曦的整个方略,以便他能准确的传达命令。
虽然围而不攻的命令说的很清楚,可理由……杨文广还是想搞清楚了。
“杨副将,若朗颂被围,且城内军卒自觉围城力量不足,其有能力冲出求援,朗颂将士,会选择向何处求援”
“军卒被抽调至广源,此处离广源最近,且广源枕戈待旦,势必会向广源方向求援。”
这点常识,杨文广还是有的,否则也做不了狄青的副将。
“广源方向的那个大太子,若是知晓朗颂被围,又会如何处置”
“分兵解围!……可,殿下,西军一半奔袭朗颂,于广源之西军不足万人,即便是安南分兵,王师想用一万西军带领募兵,冲击安南精锐,也是败多胜少啊。”
唉……思维老是停留在冲击上。原本赵曦对天波杨府的那些敬意,这段时间接触下来,发现也就那么回事……他老是忽略自己是太子这回事。
“杨副将,不冲击,而是吾等打伏击,伏击来增援朗颂的安南军。这叫围点打援。”
……
大宋派来攻打朗颂的兵力大概也就五千左右,连围城都很难四面全围起来。很明显是兵力不足。
朗颂的知县和巡检转着城墙看了一圈,也大概明白现在的战局了。
不管怎样,求援是必须的,就是看如何能杀出重围了。
子时,朗颂的南门突然开了,大概一都的骑兵冲出了城门,似乎是要冲出包围圈,前往升龙府求援……
杨文广看了看赵曦……他有点不明白殿下今晚来南门的意思,可现在明白了。
似乎殿下就预料到朗颂守军会向升龙府求援一般。问题是,倘若这样,殿下安排先头部队前往广源方向是否得召回了。
“杨副将,命令将士严守防线,但不得使用火药弹。”
火药弹是要对付援军的,赵曦可不想这么早暴露了。
杨文广领命,向前去督战了。
“殿下,可是西门要突围了”
这是狄青进安南境后,第一次问询战局。
“应该是了。这朗颂守军的将领还不算太差,也懂得声东击西。”
这话是表扬对方,好像更是得意于自己的判断。
“西门……”
“曦已交代诲叔,稍作抵抗,便放其离去。”
整个方略,赵曦已经明白的告知了整个指挥层。他不习惯这时候的主帅一言而决的做法,就跟演习一样,他把想法都知晓了指挥层。
南门的战斗很短暂。本来安南方是做样子的佯冲,而王师是真打,没几下,丢下些马匹和军卒,就撤回城了。
“妥了!命令将士,半个时辰之后,全军撤离,向广源方向行军。”
这是紧赶紧的活儿,赵曦必须在求援到达广源之时,选择好打伏击的地方。
这不是在境内,山势水形不熟悉,即便是孙节和曹霖已经提前开拔,赵曦还是想提前查验伏击地点。
&nb
上架感言
要上架了。说实话,有点忐忑。
我是去年7月26号注册并开始码字的,当时很随意,或者说是闲的。
然后就动手写了第一本书,书名叫《妥协的誓言》,是不是很有劝退的风格
确实,一直到36万字上架,首订两个……
当时是啥也不懂,就单纯的码字。直到加了群,见到了各种各样言论,才知道自己这种情况有个名词叫萌新,还有个更契合的称呼叫扑街。
确实相当扑,上架两个月后均订5……
自己也不傻,有两个月也大概算是趴在网文的门口边了。就想着改书名,改简介,编辑也认为应该改。
改了书名,改成了《盗门百年》,还别说,还真就有起色了。
嘿嘿,在均订5基础上的起色又能怎样不过无所谓,我就那样写完本了,完本时字数近130万,均订也过百了。
然后我自认为懂网文了,听说都市的人气旺,所以我就傻不愣登的想去都市分类混。
那本书上传了十万字,然后就没什么然后,到十万字申请签约,还被拒了。
这时候自省,好像是自己想多了。
有码字的朋友说:你的盗门,其实算半部历史文……
本着能签约就满足的心态,我又转到历史文了,为了不败人品,连马甲都换了。
徐大可怜咱,内投给过了签。
不过那时候没多想,好歹签约了,就这么着吧。
然后从热门分类试水,历史新书,新书精选,分类强推……我的书居然有望冲出分类了!
我又多想了。
&nbs
第一六二章 一次小胜
快,真的很快。
刚还是远看的尘土飞扬,一眨眼,就已经是遮天蔽日的一团,迅速靠近,耳中传来震耳欲聋的隆隆声。
这是真来啊。
赵曦再去看这队骑兵……除了领头的几排,还算的上是高头大马,剩下的骑着就跟驴差不多……这是矮脚马,广南也多是这类马。
就是前面几排……
“前排是蕃马,应为海船运送所致。大夏骑兵也有此蕃马……”
狄青是喜欢马的,西军中没有不喜欢马的。可太子殿下,好像更注重人的脚程,对骑兵不太看重。
赵曦不是不看重,而是因地制宜,就国朝这境况,若想训练可纵横天下的骑兵……别说是相公们,就是他老爹,也会严词拒绝。
没得选,只好选择脚程了。谁也知道人比不过马,可这不是没办法嘛。
骑兵对步兵,机动能力上,步兵天生有缺陷,那怕是矮脚马骑兵,也不是步兵可以抗衡的。
护卫营也不成,就是用枪管带刺刀,组成拒马阵也不行。
赵曦压根也没想过跟骑兵对抗。他的理念,从来就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有效打击敌方,最好是把敌方摧毁在进攻的道路上。
比如现在,一万多军卒,除了护卫营那几个天生神力的,一直轮替着背虎蹲炮,整支队伍没有大型攻击器械。
就是每人带着数量不等的竹节火药弹。
锰钢的火枪,有效射程也就二三十米,也就是骑兵一个冲锋的距离,那怕是轮射,也有可能损伤。
赵曦可舍不得,护卫营不仅是对他,就是对国朝也是宝贝。
所以,赵曦在到达伏击地点时,就招呼军卒,找那种手臂粗细的树干,在两棵之间用藤条连接,做成简易的发射装置。
火药弹的引线时间已确定,只需试验几次,基本上能掌握发射的时机。
赵曦准备的伏击战,还是玩出其不意的那一套。
“中间切割,重点关照后队,以损其战力为第一要务!”
此地伏击,给援军的印象是……朗颂已沦陷。所以,前队即便是放过,一旦开战,前队一样不会考虑支援朗颂,而是向广源方向撤退。
当第一颗火药弹从山腰飞下去后,随着一声,然后一声声的火药弹爆炸声响起,那还有什么前队后队整个骑兵队伍全乱了。
不是骑兵要乱,是马,矮脚马它也没听到过火药弹的声音。
这不是归仁铺的火枪轮射,即便是惊慌,人还能找到危险,从而躲避。这是马,马被惊了,它可没有什么判断的能力,只会乱跑……
整个骑兵队伍已经乱作一团了,马匹根本不受骑士驾驭,只是横冲直撞的奔腾。
唉,真正出其不意的,并不是伏击,而是火药弹对马匹的效应……一旦火药弹广为人知,恐怕这种效果就减少,甚至消失了。
赵曦都有点后悔在对战安南时,搞出这竹节火药弹了。若是对阵大夏和大辽时……
“狄帅,这安南与大夏、大辽往来如何”
“殿下可是担忧火药弹被其知晓”
“狄帅,说实话,安南对于国朝乃疥廯之疾,不足为虑。国朝大敌还是辽、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