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火药弹若被其知晓,势必会减少在使用中的效果,特别是对骑兵的效果。若那样,这次曦与子容,临阵为之,就失策了。”

    “殿下多虑了。即便辽夏知晓,无火药弹制作配方,也无法对骑兵马匹做针对性训练。”

    但愿真的跟狄青说的一样吧!赵曦并不抱希望。

    要说从提纯的工艺上,应该没谁比自己做的好。要说是单纯的火药弹……不说曾公亮的《武经总要》满大街都是,就说道家的天雷,也不是才出现。

    &nb




第一九零章 格局决定做法(第四更)
    直到赵曦的纳妃事宜办完了,朝堂还没定下来他的职司。

    也是服了,除了日常公务,剩下的时间,这些朝臣们就用来斗嘴了。

    还好,见识过赵曦能耐的,都没立场。相公们本来就不轻易表态,不管是文彦博还是富弼,很担心不合适了被赵曦打脸。

    至于下面这些人争吵,有没有执宰在背后撺掇,这个真没法说。

    “陛下,诸公,关于曦职司之论,还望朝廷就此作罢。曦自觉军器监与铸币局已是精力极限,故莫再为此而争论了。”

    又一次早朝,赵曦吭声了。这也是赵曦第一次在自己职司上发言。

    他们赢了,皇家妥协了。皇家本来就该是妥协的一方,这些年一直如此。应该是除了太祖太宗,后面一直是皇家妥协的。

    就如寇相公能逼着先皇亲征一样。

    赵祯是有底的,儿子给他透过底,知道儿子的一些想法。可当儿子在朝堂上说出这番话后,他还是感觉到了委屈,比自己妥协的那种感觉还强烈。

    脸色有些别扭,神情也显得沉重。

    不一样,真的不一样。从曦儿年幼,便一直是一帆风顺的,不管是士林还是民间,甚至不比他因仁慈带来的声望低。

    这一次,带着南征的功劳,却换不来想做事的职司……

    可惜,没多少人在意他的脸色,别说是有点不好看,就是发怒了,也一样没人在意,相反会激起更多人的斗志。

    文彦博和富弼在听到赵曦这番话后,却是两眼精光……太子殿下妥协了

    怎么可能这段时间二人不曾对太子职司的事出言,就是在等着太子殿下的后手。

    虽然左思右想想不到有其他办法,可还是没轻易表态……朝堂上已经是群情激昂了,张方平连同他一起上折的人,已经被朝堂上的各式言论淹没了,没必要落井下石。

    问题是,太子殿下怎么会妥协

    太子殿下职司的想法,绝不是张方平自个想出来的,若说是军器监和铸币,可以说的过去。可榷场、漕运和铁监,跟太子殿下所展露的能耐不相干。

    很显然,应该是太子殿下跟张方平有过沟通的。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太子殿下想入手的。就这么妥协了

    狄青也疑惑。

    因南征的功劳,狄青现在也算是执宰了,枢密副使。

    张方平奏折在朝堂商议时,狄青很不自知的摇旗呐喊了。结果是,不管是否赞同张方平,所有人都针对他喷唾沫。

    也是没见识过朝堂的事,更不懂武将在朝堂的做法。

    第一次在朝堂上的发言,就被整个朝堂的文臣给群殴了。而武将,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就是曹家和高家的人,也悄悄的。

    狄青本来是个谨小慎微的性子,本不应该有这样的鲁莽行为,只是他跟赵曦一样,根本就不知道这里面的猫腻。

    甚至以为这都是些出力不讨好的营生。

    确实是出力不讨好,只不过他认为的出力不讨好跟张方平认为的是两码事。

    狄青也以为太子殿下不会妥协,肯定还有其他办法……太子殿下总是天马行空的,他想不到,未必太子殿下想不到。

    可现在,太子殿下居然妥协了!

    再想想广南那些弃城而逃者,狄青不由的为这些人一直担忧……且等着吧,太子殿下会让你们知道疼的。

    对于这一点,狄青坚信!

    “陛下,臣文彦博附议太子殿下请求。广南安抚使多次上奏,提及护卫营被褥之便,盔甲之坚。”

    “如今朝廷应将此二物装备禁军。太子殿下主军器监,正值国朝装备新式盔甲之时,又护卫营火器之威,也需逐步推而广之。如此,军器监势必事务繁忙。”

    &



第一九二章 一锅烩(继续五更 第一更)
    自从那一次跟苏颂示范了冲压成型后,赵曦就在没关注过后续,顾不上。

    这段时间,他除了陪着他爹处理政务和让自家仨女人怀孕以外,就泡在军器监了。

    越泡的时间长,赵曦越觉得这军器监的事,他想的太轻松了。

    怎么说呢,这军器监根本就没个规划,基本上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比如做铁钉的,因为床弩用的多,那么铁钉的作坊就挨着床弩作坊。而箭杆的作坊又跟箭头的作坊挨着。

    这无可厚非,最起码在赵曦接管军器监之前很合适,也确实有利于提高效率。

    问题是,赵曦主导军器监后,除了这些传统的兵器外,将会生产火药。

    虽然国朝现在的军器监也有些火药作坊,跟护卫营的火药根本就是两回事。

    要说军器监的火药炸响了,也顶多了很着火没多大区别,而护卫营现在所用的火药库炸了,很可能将军器监的一部分直接夷为平地。

    在赵曦的概念里,火药作坊是不得见一丝火星的,甚至连铁器都不可见。

    就是在护卫营,也是在犄角旮旯,远离整个护卫营其他作坊的。

    扩大生产唉!真叫一个愁人。更何况这军器监周边都是居民区……

    还好苏颂这边有让他欣慰的事。

    赵曦本来是来问计于人的,结果苏颂所做的着实让他震惊了,不愧是当世最具备科学家素养的士人。

    苏颂居然将碾子的做法运用到了铸币的冲饼上。

    “殿下,若是用筒车,水流足够湍急,筒车衔接合适……”

    苏颂是南方人,对于筒车很熟悉,关键是他还是个机械专家。

    原本护卫营的盔甲都是人力打造的,就是一锤一锤敲打,然后再由人打磨。

    赵曦心里装着钱币的事儿,还没顾得上考虑国朝禁军装备,朝堂对此事更不着急。

    也正是因为钱币,苏颂想到了这些,同时也解决了盔甲批量生产的难题。

    就是这军器监……赵曦发现自己也是钻死胡同了,居然没苏颂的思维开阔。

    既然现在的军器监杂乱,干脆自己重建一个好了,制币也恰好需要水力……

    汴梁是四水贯都,可是所有的水流进了城,都跟国朝臣工的性子一样……没有最慢,只有更慢。

    所以,赵曦不得不沿着汴梁城转悠。

    军器监是肯定不能外设的,特别是涉及到火药的制作。

    这一点,整个朝堂应该是一致的。

    《论新址筹建火器监疏》这是赵曦拿到朝堂上的条陈,结果一公布又是一阵争吵。

    “殿下,如今朝廷支出皆有法度,筹建火器监之钱粮,朝廷暂时无法支撑,可暂时搁置……”

    “边境承平数年,火器之威力杀伤火大,有违天和,不做也罢。国朝存续,以及与边陲蛮夷之交,应施以王道而非霸道,得道多助……”

    “殿下,军器监不可外设,是乃祖制,万不可外遣。且,曾相公《武经总要》也可于军器监制作,为何耗费钱粮外遣军器监”

    “令正此言差矣,吾之火药配方与殿下护卫营之配方不可相提并论。鉴于火药习性,公亮以为,殿下条陈所述为至理。”

    曾公亮算是对火药习性熟悉并了解的,陈述很中肯。不过他也只是提到火药习性的问题,对于钱粮……这确实是个问题。

    “殿下,诸臣工所言非虚。如今朝廷寅吃卯粮已是陈例。钱粮不足用,近年制钱又优劣不等,导致朝廷无钱可用。彦国以为,殿下可先行开采铜矿,并制以钱币,充盈朝堂左右库藏后,再论军备之事。”

    谁能想到,繁花似锦的国朝,一个个钟鸣鼎食的士大夫,却守着一个寅吃卯粮的朝廷。

     



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
    这该是赵祯最喜欢的朝堂议事形式了。

    整个朝堂的发展,都如曦儿与他所言,几乎是按着曦儿编排的在上演……

    得矜持,赵祯不得不做出一副相当疑惑的神情,甚至看到新币都得略显惊讶。曦儿所言极是,倘若自己稍有不慎,很可能朝堂又生变故。

    为难,从来都是臣工为难自己的,最起码赵祯自亲政以来,未曾让臣工为难过。

    他总是会设身处地的为臣工想,都是为国朝操心,赵祯不想为难他人。这样的结果就是,自己被为难的时候就多了。

    曦儿这样做……也不算为难臣工吧。只要没有尽快兑换新币的想法,也就不会在是否新建军器监的问题上为难了。

    新币不出,现在流通的钱币也一样能使用……

    人们都有向好的概念,面对美好的事物,不可避免会有拥有的想法。

    对于良币驱逐劣币的前景,所有人都是共识的。

    但筹建搬迁军器监……还是交给相公们吧。这时候总不能说可以直接筹建钱监的话,即便真有人可以无耻到那种程度,在朝堂上还是做不出来的。

    更何况,太子殿下完全可以将两者混为一谈,也确实将两者混为一谈了。

    没人知道这到底是不是一回事,一切都是太子殿下一人所言,即便问苏颂苏子容,估计也也是一样的回答。

    “殿下,少量制作,逐步推行吧!”

    富弼很清楚,刚才还群情激昂的朝堂,为何一下子冷下来了。

    他也觉得新币推行后,可以改观国朝混乱的货币现状。问题是新建搬迁军器监……看看朝廷的库藏,还是算了吧,现在的朝堂根本没这个财力。

    富弼想到这,心里又有些埋怨官家了。庆历年,多好的开局,范相公顶着世人的辱骂,一心为国朝,却落的个老年了还颠沛流离……

    若当初官家能一如既往,能将新政坚持住了,如今朝堂绝不会是这般困境。

    想到这,富弼不由的看了赵祯一眼……

    嗯难不成自己露馅了不应该呀虽然自己知道结果,可对于过程的新奇,赵祯还是真的存在的。

    可为什么富彦国有点不满呢

    富弼还是相当公正廉明的,能说出这话,不管内心怎样,最起码是切实在为国朝着想,他也尽力做着一个合格的裱糊匠。

    火器、盔甲……等等这些又有的等了。

    狄青了解护卫营的情况,倘若不搬迁,就护卫营如今的状况,别说是国朝禁军,就是西军,怕也得等个十年八年的。

    狄青心里只有火药弹和盔甲,他并没有琢磨富弼所说的少量制作,逐步推行是指军备还是新币……

    富弼自己也无法说清指的是哪一个,或许是都有吧。

    差不多了吧,应该差不多了。拿捏需要掌握火候,过犹不及。赵曦也没想着把自己拉的太高,适当有点高度就行了。

    “陛下,各位相公,诸公,曦以为,军器监搬迁,朝廷不必耗费钱粮也可成行……”

    “殿下,军备乃军国重事,莫假商贾之名!”

    文彦博一直没开口,因为立场的问题。他毕竟是枢密院使,涉及军备,他应该站在太子殿下的立场上,可他又是士人,不想跟朝堂诸公相悖。

    可当赵曦一说出:朝堂不必耗费钱粮时,他不能不吭声了。

    太子殿下善用商贾之行,这无可厚非,毕竟大家都沾光了。问题是这是军备,商贾奸诈自古如此,岂可将军备寄于商贾

    呃……被文彦博这么一抢白,赵曦也愣了。这老小子咋知道爷要用商贾之行

    不对,也对。赵曦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被文彦博这么一说,估计所有人都想到自己会怎样做了。

    可不就是嘛。不说儿时的那些,就说自己南征一趟,一件一件,好像都是玩的商贾的营生。



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诫(第三更)
    就这么定了。

    朝廷准许殿下操持军器监事宜,也就是说准了太子殿下的条陈,就是不给钱。

    如果太子殿下愿意东宫出钱筹建军器监,朝廷还是乐意看到的。话说,天下是赵姓之天下,也说的过去。

    早朝的这项朝议就这么过了。赵曦看大伙像傻子,大伙看赵曦像傻子,互相看看都觉得满意。

    赵祯有点愁。东宫是富裕,这个富裕也给了他不少的便利,有些自己想做的赏赐,怕相公们牢骚,从东宫挪用很方便。

    这下……怕是东宫也要和自己的内苑一样困顿了。

    至于儿子所说的什么锰矿、樟球、铜矿之类,还都是设想,前期开工也需要钱粮……唉!

    早朝在各怀心事中散了,赵祯没有留任何相公奏对……这情形,怕是相公们也要会公廨议论半天。

    奏折也不管了,父子俩直接往后苑去。

    “曦儿,实在不行,为父跟相公们商量,自左右藏支应些钱粮……”

    朝议赵祯没说话,儿子说他自有计较,可曦儿只说朝臣在说军器监搬迁时,他会引导至新币上,从而让朝臣们选择。
1...4950515253...2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