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草,你这个破店才值几个钱,你儿子都死了,我们一走,你要是跑了我们管谁要钱去”领头的黄毛混混骂骂咧咧道。

    “你们放心,我肯定不会跑的,我凑够钱,马上就还给你们。”

    “不行,今天说什么我们也要拿到钱!”黄毛不依不饶。

    “可是我




第三零五章 该结束了
    政事堂在听说驿馆昨晚惊马后,居然没人惊讶,只是加快了许多事的部署和安排。

    恐怕这一次,护卫营军卒是真的要全歼西夏武士了。

    若是其他禁军,或许在确定取胜后,会适可而止,可护卫营不会。

    护卫营是个有性格的团体。

    一直到天大亮,一直在驿馆正堂发呆的西夏人,才开始恢复了一丝生气,便有人准备出去,出去找找自己的战马。

    这时候似乎都忘记了这是约斗场地,忘记了需要接伴而行……

    其实,军刺扎人和扎马的效果还是不同的。

    护卫营的训练,旨在杀敌,也就是对于如何刺人,基本上形成了习惯性,选择的部位都是由日常训练的记忆决定。所以,至死的概率要高一些。

    而战马,军刺扎在马屁股上,刺痛是肯定的,血流失过多也是肯定的,但刺那么一下而导致一匹战马死掉的概率还是相对要小。

    西夏武士慢慢的在收拢着战马……可惜,这些马若再驰骋沙场几乎不可能了。

    军刺给予的刺激,然后剧烈的疼痛促使战马狂奔,从而更加促进血液流通……待疼痛适应,伤口处肌肉收缩,血不再流时,战马已经到了弥留之际……废了!

    粮食已经被毁掉了,有的只是些杂草,就是纯粹喂马的草。

    如何饲养战马,西夏武士都懂,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让战马有所恢复,他们也懂……可惜,驿馆里只有草料……

    “出来!你们这群缩头乌龟!有本事出来!”

    “藏头藏尾的宋人!胆小鬼的宋人!你们出来,决一死战!”

    总有清楚这是被宋军给刺伤的,而不是神灵。

    就这样在驿馆里撕心裂肺的嚎,还拿着弯刀到处乱砍……也不知道节省点力气,都一天没吃饭了,还有两天呢。

    西夏人已经接近崩溃了,被这种无影无踪的袭杀搞崩溃了。

    高敬贤他们也挺后悔的。谁曾想到这一大早就有这样好的机会……西夏武士居然分散着在驿馆里转悠。

    早知道这样,他们完全可以潜伏者战马旁边,然后随时收割一部分西夏人了……可惜了。

    “若是太子殿下主导,这样的情况会不会考虑到”

    高敬贤这样想,折可行与种谊也这样想。结果是肯定的,太子殿下肯定能考虑到。

    太子殿下不止一次说起过,战争,有时候对心里的考量比其他任何一方面都重要。

    所谓料敌于前,就是对敌方心里的揣摩。

    看着西夏人将一匹匹战马收拢……白白丢掉了大好机会。

    西夏人是真爱马……

    当将活着的战马收拢起来后,这帮西夏人,似乎忘记了自己还饿着肚子,首先想到的居然是先安顿好战马……虽然不再能驰骋沙场了,它还是自己的伙伴。

    “吴正使,这些马匹现在需要豆料,好生将养,或许还能作为大牲口使用。至于征战……它们被废了。”

    高宜也凑在驿馆的门口观望,看着这帮西夏人因为战马而叽叽歪歪的……矫情!

    好像还有想哭出来的意思……

    既然不能做战马了,好歹是战马的底子,要是他们嫌弃……或许自己能做点好事。

    都集中在这些废马身上了,一匹匹被牵出来,就隔着门框说话。

    里面的人不敢出来,外面的人也不敢进去。

    对于约定,好像没什么人耍赖皮,都挺规矩。或者说对己方赢下来有信心。

    马匹交接完了,送马的西夏武士返身要回去了。

    这时候吴宗好像想起了什么……

    “你们的吃食……”

    “吴正使,这话好像过界了!让你们交接战马,因为它是畜牲,我大宋不予一般见识。我高宜代表大宋说句话,喂畜牲行,喂人不成!”

    现在护卫营是占了些优势,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将优势丢掉了…~这一点,高宜还是清楚的。

    &n



第三零六章 结束了
    ntent

    约斗的第三日早上,高宜还跟前两天一样,收拾停当了,早早的就守在驿馆的大门口……他的作用就是看着西夏人莫做鬼。

    想想这差事都苦逼,好歹他是馆伴使,结果每天就守在这驿馆边上……

    “贤弟……”

    刚到驿馆大门口没多久,他就看到高敬贤从里面往门口走……看上去没伤着。

    “高使,协调开封府将驿馆收拾收拾吧。”

    就撂下一句话,护卫营军卒直接离开了……

    本来跟着高宜就是为这一出,事了了,高宜也没机会享受护卫营守护了。

    高敬贤是武将,可即便这样把高宜凉这儿,高宜也没敢说什么。

    护卫营,从来就没有武夫的自觉。

    “啊……欺人太甚!”

    高宜在目送护卫营离开,可西夏的正使吴宗,已经快速窜进了驿馆。

    宋军离开,也就是说胜负已分,他急需知道到底是怎样的结果,着急的连离开的宋军军卒有多少都忘记了清点。

    当他看到驿馆正堂的情景时……

    高宜听着这凄厉又愤怒的喊声,也赶紧进了驿馆。

    这……这……这……

    高宜硬压着翻腾的胃,一步一步的往后挪,等感觉吴宗看不见自己了,扭身便跑……

    这事自己扛不住了。死了,都死了,所有的西夏武士全死了,整个驿馆正堂已经被血覆盖了,到处是血,红哇哇的……哕……

    必须得禀报朝廷了!

    这是大事,西夏出使国朝的军卒,死掉了五十名……大事,惊天的大事。

    高宜感觉自己这次的腿脚是真的不听使唤了。脑子里乱哄哄的,一直闪现着驿馆正堂血啦啦的一片……

    忘记了这是约斗的结果,只记得这是驿馆,记得死掉的都是西夏武士。

    恐惧,是人最原始的情绪,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占据整个心绪的。

    就如高宜此时。对西夏的恐惧,加上驿馆正堂那血糊糊的一大片的恐惧,让他几乎忘掉了思考……

    “快!快!去政事堂!”

    还没爬上自己的马车,高宜就连声喊叫了。

    “高使,高指挥使让通知开封府的。”

    长随是自己人,还记得主子该做什么。

    “对…对对……去开封府!”

    欧阳修现在是以翰林学士的身份权知开封府,对于这次约斗的后果已经清楚了。

    所以,这两天就没挪窝,连家都没回过,更别说去政事堂。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护卫营全歼西夏武士后,控制住场面,不至于让西夏人在汴梁乱起来。

    “欧阳学士……驿馆…驿馆…~”

    这就来了终于来了,今天是第三日了,护卫营军卒真没有等到最后。

    看高宜跌跌撞撞的样子,欧阳修已经清楚,这是出结果了。

    “通知捕房、殓房、巡捕房以及仵作若干,全数赶往都亭西驿。”

    “另遣人通知鸿胪寺……馆伴使,汝在现场,属知情人,需汝前往政事堂,将情况如实禀报政事堂诸公。”

    欧阳修发了一道道令,并且根本没在意高宜的表情,直接率人出了开封府衙……

    或许是见着相公级别的了,或许是感觉有高个子顶着了,也或许是觉得自己把责任推出去了,反正,在见到欧阳修的那一瞬间,似乎高宜回魂了。

    自己好像没说具体呀,怎么欧阳相公就直接下令了,还都是针对死人很多的命令

    自己也好像没提是谁家赢了约斗,怎么欧阳相公就没一点询问的意思似乎已经知道是护卫营赢了。

    高宜越想越觉得自己好像知道了什么……

    这一刻,高宜感觉跟相公们是一个层次似的,加上约斗算是完美收官……高宜都想哼小曲了。

    高宜知道屁的详情。

    到了政事堂,问他护卫营军卒可有损失,他不知道,问他西夏人死掉几许,他也不知道,他就知道驿馆的正堂血糊糊的……还有,护卫营的高指挥使走了……

    &



第三零七章 等着西夏寇边
    ntent

    高宜还没忘记自己的职责,从政事堂出来,再次往驿馆而去……这一次,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忐忑和犹豫。

    他现在自觉是知晓所有国朝谋划的人。

    吴宗现在想暴跳,可偏偏遇到了欧阳修。

    论文的,人家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给你从先秦一直说到当今,一再强调履约的重要性。

    从凡人说道士子,从黎民说到商贾,再从妇孺说到武将,再引申到国家与国家,自己根本就没反驳的措辞。

    论武的,这是在宋国京师,近千名宋国的捕快、巡捕还有禁军军卒,就这样围拢着驿馆,别说他们已经损失了五十名,就是全在这,打起来也只有挨揍的份儿……

    行!现在我忍!待我回去后,咱们再算总账。

    吴宗就那么沉着脸,看着宋人摆弄他们大夏的武士尸体。

    剩下的西夏武士,一个个咬牙切齿的,还不得不就这么看着……周围全是宋军军卒,做什么都不合适。

    先是仵作,就那么随便摆弄几下…~没什么好看的,都是被杀的,不是毒死的,这就行了。

    然后巡捕开始分别装殓……驿馆还得就给西夏使臣住,环境得清理清理,太恶心了,到处是血,根本分不清是人的还是马的…~谁能分清这个

    没人注意开封府怎么就准备了四十八具棺材……

    高宜还在往驿馆的路上,就被内侍快马赶上了。

    说是有密令,结果高宜就看到一个字:拖!

    拖什么高宜一脑门子浆糊,根本没搞懂这是几个意思。

    看了看不远处高家的府门,又想想驿馆的繁乱……

    “去高府……”

    自己不懂,总有人能懂吧。

    世家的家主,多数不是职位最高的。

    高家是将门,七八代了,都是将门,说起高家,甚至比国朝还久远。

    如今的家主,便是太子妃的父亲高遵辅。

    “叔父,事情就是这样。如今朝廷令侄儿拖,侄儿实在不明白该如何是好。”

    高宜全说了,从开始胡乱要求护卫营军卒的陪伴,到整个事件的猜测……

    “贤侄,无须担忧,遵照朝廷诏令,用尽一切办法,尽量能延长西贼使臣在汴梁停留的时间,那怕以羊毛工艺做诱饵也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暂时不让他回去。”

    “吃喝玩乐,饮宴游玩,那怕是再放低些姿态,只要将西贼使臣留在汴梁,就是大功一件!”

    “从家里提些钱粮,所有开销家里都可以承担,务必将此事办妥!”

    其实,世家相对于士大夫,更在意国朝兴衰。

    世家之所以在每一朝被尊称为世家,因为他们的地位是帝王封赏的,也就是说,帝国的存在与否,是他们是否可以享受这种尊荣的前提。

    士大夫不一样,不论学问还是田地,是哪家哪姓的天下,都不会改变他们拥有田地和学问的事实。

    况且,世家子弟,若想达到先辈的地位,特别是对于像高家这样的武勋世家,全靠有战事军功博取。

    高宜离开了,高遵辅还在思量整个事件……

    “这是要大战吗”

    敬贤侄儿不用考虑,这次征战,太子殿下必定亲征,护卫营随行。

    不论是否到战线,最终的军功少不了护卫营的。

    就是士林……

    “四郎,果真是要大战”

    “看此情形,应该是在筹备大战。”

    “四郎,我请调环庆如何秦凤也可。”

    这是高家的老三高遵裕,算是他们这一代行伍中职衔最高的了。

    “试试吧,抽空跟滔娘传个话,最好三哥这次将士林一并带去战场吧。”

    高遵辅想了想,总觉得心里不太踏实。

    “三哥,陪我去一趟曹府……”
1...7475767778...2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