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老白牛
当下他微笑道:“如此也行。老夫回去与众人商议一下!”
他站起身来,道:“叨扰贤侄了。时候不早,老夫告辞!”
黄来福道:“天sè己晚,就不久留了,杨公慢走!”
亲自将他送出总兵府邸。~~走在街上,杨巡抚回望了总兵府一眼,冷哼了一声:“武夫之辈,满嘴地铜臭!”
不过想想入股后的美妙前景,他又高兴起来。
在门口,望着杨巡抚车马远去的身影,黄来福也是哼了一声:“想赚钱还扭扭捏捏,假清高!”
杨巡抚回去后,告知众人这个好消息,大家先是一阵兴奋,总算加入黄来福赚钱的这班车了。接着是大大小小官员们的争吵,不过到了最后,大家都不得不接受了黄来福的提议。一时之间,宁武官场一片热闹,大家见面时,都是相互询问:“你投钱了多少?”
对于当地的普通小吏小将来说,他们只得四处借钱,或是十几人,二十几人合起来共同凑出千两银子。对于那些有些权势的人来说,比如城内两营散兵地守备庄礼渔、徐魏友,宁武关指挥使孙之去,他们就打算将手中的军兵全部放出去,以换取黄来福年底对他们的分红。
平时这些人带兵时,吃空饷也捞不到多少钱,驱使那些军户们为他们种田,更是收获寥寥,还不如做矿山的股东来得丰厚与稳定。
至于各人田中没人耕种,来年宁武会不会没粮食吃,大家都想得很开,宁武没粮,可以从五寨堡买嘛,手上有白花花的银子,还愁买不到粮?最不济的,大家花点小钱,雇佣一些民户们耕种自己田地,也是一种办法不是?
而那些营兵军户们也很高兴,在军中时,他们动不动就被克扣军饷,一年拿到的钱粮不到半数,军户们就更惨。在黄军门的矿山中做事,虽说辛苦些,危险些,但每月拿到的钱粮却是实实在在的。黄来福在神池堡地所作所为,他们可是打听得很清楚,知道黄军门待人仁义,每月地钱粮从来没有拖欠之说。
只有杨巡抚标兵营中那被裁退的一千标兵们心中不满,对杨巡抚起了怨恨之心。他们原先在标兵营中,吃好地穿好的,每月粮饷也拿得足足地,现在要去干那辛苦无比的矿工活计,他们哪个愿意?闹到最后,杨巡抚只能再将这些标兵们招回去,改由银钱入股,他可不想闹出什么兵变。
当地营兵军户们全部放出去做事后,宁武镇城内的兵力,只余黄来福的来福营两千人,杨巡抚的标兵营三千人了。至于刘全利参将,他带的两千宁武营将士,以后就成了专业的护矿队,专门护卫宁武各地矿山的安全。
不过黄来福认为当地有这样的兵力己经足够用了,兵在jīng不在多。如果看上去太少,到时再招一些青壮训练就是了。原来的豆腐渣军兵,黄来福并不指望他们打仗,放出去后。就不会再收回来了。
而且等以后事情上了轨道后,由于这些军马都事实上转业了,黄来福还将向朝廷提议免了这笔粮饷钱。省得各军将还拿着编制。在实事上吃空饷。最后黄来福还会免了山西镇地全部民运粮,将压在镇内百姓沉重的山头搬开。
万历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公元1593年11月17日。
钱粮己经到齐,宁武关的各矿山开采建设事宜,己经拉开了序幕。~~
从这天开始,宁武城内城外,是热闹无比,各街头巷尾。各茶楼酒肆,到处是谈论此事地人。虽然眼下天气己是寒冷,各人走在家外,都要穿上厚厚的棉袄,有些家有余财的,赶时髦地,就穿上了五寨堡出产地呢绒面料大衣。
不过寒冷的天气,却是冲不走各人心中的火热,己经被确定为矿工身份的原各营兵卫所军们,在别人羡慕的眼神中。一队一队的出城。他们跟着工头们,往各矿山而去。
由于宁武关各地煤矿规模大。需要的人手众多,所以除了这些军士矿工外。还有许多当地的民户青壮也是争先恐后地加入,还有许多当地流民们,也是找到了饭碗,用以养家活口。此外还有原宁武关各处地矿工们,也全部被聘用,这让他们原先有些担忧的心,己经完全落了下来。
在宁武关各煤矿的建设中,由于当地己经分布着无数的矿眼,这都是当时各矿主们开挖的。现在要做的是,就是仿效神池堡,将各煤眼挖宽挖深,开凿井筒,建井下支护,布置运输与通风的巷道,更好地解决煤窑中的排水与矿井照明等问题。
矿眼附近,又建了一排排的营舍房屋,以为煤场。由于宁武当地煤质好,煤层厚,埋藏浅,易开采,所以该地的矿产建设,比神池堡来得容易,只短短地一些时间,很多地方就变了样。
而且除此之外,由于煤开采出来后,需要有人运输,有人贩卖,所以不说很多商贾赶着驮牛车马前来,就是很多当地青壮,甚至是妇孺小孩,也是背着大大地筐,准备来此背煤,每天赚一些钱财花用。
除此之外,大批青壮云集宁武关各地开矿采煤,需要大量的生活用品,不说靠近各煤矿地阳方口,东寨,化北屯,怀道,薛家洼等地村镇民堡因此受利。就是各煤矿附近,很快也形成了一个个商业点,大量的旅舍、杂卖铺、客店、饭庄,娼寮不断涌现出来……
因为开矿采煤,整个宁武关地经济都活了起来。
与此同时,宁武关内的畜牧养殖之事也开始准备,宁武西北的管涔山森林密布,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特别是在荷叶坪山与马仑草原上,有着几万亩水草丰盛的高山草甸。
在这里,除了可以饲牧良马,畜养牛羊猪鹿等物外,还可以做木材生产,种植各种的珍贵药材,养植银盘蘑菇等事。
在那些出来做工的当地营兵卫所军中,各矿山都是挑选的青壮,那些稍老弱些的人,黄来福就安排在这里做事,当然工钱是不如在矿山中做事的。
除此之外,黄来福还招募了许多当地的民户流民在这里做事,为当地许多民众提供了饭碗。一时之间,宁武关上下,对黄来福的感恩戴德声不断。
由于冬天到了,所以现在管涔山各处事务,只是在赶来宁武关的王启年指导下,做一些准备的工作,具体的事宜,要到了明年开春后再说。
万历二十一年十月三十日,公元1593年11月22日。
这天是小雪时节。
在宁武关各地一片繁忙的时候,顾云娘来到了宁武关。
随顾云娘前来的,除了服侍她的丫鬟侍女,亲将家丁外,还有五寨堡城市管理局局长何副千户,五寨堡建设局局长杨安章等人。
这二人是来处理宁武关城市及道理建设的,他二人在五寨堡几年,对于这方面的工作,己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现在黄来福镇守宁武。五寨堡相关的机构,也要慢慢搬到宁武关来。不过在黄来福的打算中,五寨堡是他地总部。余者地方只会建一些分支机构。
当顾云娘等人来到宁武关时,这里是一片欣欣向荣,百废俱兴的景象。各人jīng神面貌颇有不同。特别是进了宁武城后。原先大部坑坑洼洼的街道土路,己经变成了平整宽阔地水泥路面,街两旁还有笔直干净的排水沟,预备种上花草树木等。街上的垃圾wū水等物,己经清扫得干干净净。
街上原先众多衣衫褴褛地流民乞丐,基本上都见不到,他们都到各地矿山或是管涔山上去做事了。现在街上来来往往,都是神sè匆匆。又脸上带着兴奋地人。
大老婆大驾光临,黄来福自然是要出城迎接。由于顾云娘是黄来福的妻子,不管愿意不愿意,杨巡抚,刘兵备等人,现在都与黄来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加上顾云娘是四品诰命夫人,这可是很难得的。礼制上,他们也应该出城迎接。
因此当顾云娘一行车马到达宁武城时,城门口上。满满都是迎接的宁武关大小官员们。
当顾云娘下了车马时。一时间各人都是整齐地吸了口气,窃窃私语声四起。居移气。养移体,经过几年的将养。顾云娘己经颇具华贵之气,加上那种少*妇的风韵,说有多诱人又有多诱人。
杨巡抚喜好女sè,一时看呆了眼,只是sè迷迷地看着顾云娘,直到刘兵备在旁轻咳了一声,杨巡抚才反应过来,脸上又恢复了那种道貌岸然的神情。
顾云娘头戴珠冠,身穿四品诰命夫人服,含情脉脉地见过自己丈夫后,又与各官员们行礼。除了杨巡抚与刘兵备外,很多官员们,都要向她叩头。
黄来福颇有些自豪,他上前拉住她温软嫩滑地小手,说道:“娘子一路前来辛苦了!”
顾云娘眼波流转,白了黄来福一眼,轻笑道:“如果不来看住你,怕你又在外面找野女人了!”二人携手进城,前面是仪仗开路,后面是大批的官员跟着,一路上,不说顾云娘好奇地左看右看。就是街的两旁,也是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对着黄来福与顾云娘指指点点。
“黄军门身旁的女子是谁啊?长得真是好看。”
“这你都不明白?这是黄军门的媳妇儿,还是四品诰命夫人呢,你看那诰命服,第一次见到吧。”
“啧啧,四品诰命夫人?真是了不得啊!”
“黄军门是个大英雄,他的媳妇儿也长得俊俏,真是郎才女貌啊!”
街上的人议论纷纷,越往城内去,街旁围观的人越多。黄来福这些天在宁武关的种种事情,非常得当地人心,爱屋及乌,对黄军门地夫人,宁武关各人,也是抱有极大地敬意。不知是谁先敲响了锣鼓,点燃了鞭炮,一时之间,宁武关街上是锣鼓喧天,鞭炮声震耳欲聋。
看到这样的情形,顾云娘自然是欢喜无比,而杨巡抚,刘兵备等人则是脸sè不好看,黄来福这厮,如此会邀买人心,他们到宁武关几年,还从来没有得到过这种享受呢。
一行人进了总兵府邸,黄来福宴请宁武各人,为顾云娘等人接风洗尘。晚上时分,杨巡抚等人又在鼓楼为顾云娘作接风酒。一直到了很晚,黄来福与顾云娘才有些酒意地回到府中歇息。
舒舒服服坐在热榻上时,黄来福问起了五寨堡一些事,顾云娘说了,她笑道:“堡内现在有秀荷妹妹在,妾身不知道有多放心,相公不知道,秀荷妹妹理起帐目来,不知道有多快捷呢!”
黄来福笑道:“那你就轻松了!”
顾云娘凝视着黄来福,轻声道:“相公,妾身想你!”
黄来福柔声道:“我也是!”
二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一夜,不知了多少次。第二天,黄来福专门放下事来,陪顾云娘游玩宁武各地。
宁武素有黄土明珠之称,境内山川秀美,峰峦叠嶂,早在隋唐时,就是驰名远近地名胜之地。境内名胜景点颇多,有汾源灵沼、天池锦鳞、芦芽滴翠、支锅奇石、旁桥烟虹、梁峪流虾、禅房夕照、恢河伏流等著名八景。
在管涔山上,有着宁武天池,万年冰洞。宁武天池镶嵌在高山之巅,从古至今就是避暑胜境。汉武帝刘彻,唐李渊父子均在此留下足迹。尤其是隋炀帝时,敕令环天池筑起避暑行宫汾阳宫,宫宇殿阁,迤丽百里。至于万年冰洞,内中巨石陡峭,冰柱林立,积冰终年不化,堪称绝美。
当黄来福与顾云娘一一游览这些地方时,顾云娘不由惊叹连连:“好美啊!”
走进冰洞内,各冰石形象bī真,惊险绝伦,让人见了叹为观止。至于宁武天池,池面澄清如镜,让人见了更是心旷神怡。
黄来福心中一直在盘算,能否在宁武这个地方搞旅游业,听了顾云娘的娇叹后,不由向她看去。此时二人正站在天池旁,或许是顾云娘昨晚雨露滋润后地缘故,此时顾云娘脸上如玫瑰般娇红,再映上旁边的湖光山sè,真是娇美不可方物。
看到黄来福看来,顾云娘眼眸水汪汪地白了他一眼,颇有些勾魂摄魄的味道:“干嘛,看你样子,就是在不想好事!”
黄来福嘿嘿一笑,道:“为夫确实是在不想好事!”
一把将顾云娘搂入自己的怀中,在顾云娘的**声中,己是一把吻在她那丰满柔软的双chún上。
二人席天幕地,纵情欢乐!
宁武之事己经基本告一段落,黄来福将目光转向了塞外垦殖移民之事!
最新全本:、、、、、、、、、、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178章 大移民
? 万历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二日。.//~~.~~
先前关于赏银改革,士兵们态度tiáo查等问题己经完全清楚,约有九成的将士愿意实行新的斩首赏赐制度,以斩首一级,换取河套之地良田400亩。
各人也同意了黄来福定下的赏银公积金制度,以斩首一级赏银40两,每次先发5两,余者的35两银子,存进公积金内,等士兵满五年退役后一起发下。毕竟每次斩首赏银的数目太庞大了,支付不易,大家都理解黄军门的难处。加上黄来福一向都是守信用之人,将士们都非常相信黄来福。
因此到了这天,关于朝鲜之战五寨堡军队杀敌的斩首赏赐,黄来福吩咐赏了下去。以银子先发,土地记在军功册上,等士兵们退役后,可到塞外去划分土地。
此次受奖励的人,将士有在五寨堡,也有在宁武关内,朝鲜之战五寨堡军队共斩首三千余级,有九成的人愿意接受土地,这就需要土地近百万亩。
这批土地不是小数目,好在河套之地良田众多,达千万亩之多,足够黄来福来赏了。就算将来河套之地不足,黄来福还可以继续向北方,向西边发展不是?这个世界上土地多着呢,黄来福一点也不担心。
在黄来福原来的盘算中,大明的百姓如果走口外,成年男子可以领取200亩土地,成年女子可以领取100亩土地,略高于唐初均田制的一丁授田百亩。
这些土地中,每亩地只需交纳土地费用一钱银子,就可以终生拥有,200亩土地总共不过20两银子,并且前三年还可以免税。这太吸引人了,要知道。在眼下的大明内地,就算一亩土地,最少也要卖几两的银子。
这是普通的大明民众,对于自己军队赏赐的土地,这个每亩地土地费用一钱银子黄来福也免了,而且他原来还打算将来免了军士土地粮税的。
不过后来他想想,如果这样做的话,将来地危害太大了。所以黄来福打算只免他们五年的钱粮,以后与民众纳粮如一。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黄来福知道,在古时中国的农业社会中,土地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用缴税的特权阶层的存在,往往国家到了最后。就是这样崩溃的。
特别是在大明朝,就是个明显的例子,由于大明士绅都是免税,所以明中叶后,各地自耕农纷纷投身为奴,用以免除自己身上固定地人头税,徭役等(看看范进中举就知道)。很多人宁可藏身大户的羽翼之下,变成农奴也不愿当所谓的自耕农。
依黄来福的相关了解,到了大明后期,至少有一半的农民都这么藏了起来。造成了户部黄册和鱼鳞册中的在册人口还不如建国初期的人口。这样地结果是,由于对土地与人口的瞒报,导致富者缴税少,贫者缴税多,最后大量自耕农的消失,最后国家没有收入,不得不压榨越来越少的自耕农,最后导致绝大多数的自耕农破产,成为流民。最后天下大乱,皇朝灭亡。
塞外这个地方,黄来福为防万一,他是要将来留作自己地盘的,而且还要留给自己的子孙。有鉴于此,黄来福是绝对不允许该地存在任何不交税的阶层。将来在塞外所有地方,不论是谁,是军还是民,还是文人,都要纳税。而且还要按照土地产出来值来收税。而不是以人头税的收税方法。
拿到了赏银与土地凭证后,一干五寨堡将士们都是人人欢喜。而当地宁武关的军士们看到这个情形,也是人人羡慕。
而到了今日。黄来福公然要经营塞外地消息己是在宁武关内传得沸沸扬扬,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富豪之家,都在谈论这个事情。
初二日下午,黄来福在宁武关总兵府内接见了数百位愿意经营塞外的商贾们,商议屯垦之事。
早在万历二十年时,己有各地商贾们在黄来福暗中支持下,纷纷前往塞外,不过还是相对低tiáo。现在,黄来福决定结合山西镇的军政商民力量,大张旗鼓地开垦塞外。
眼下塞外开垦的目标暂时是边墙外清水河及准格尔旗一带,清水河有可耕之地六十万亩,天然草场一百多万亩。准格尔旗有可耕之地178万亩,宜林宜草面积800万亩。经过商贾们近两年的经营,这里己经有一部分农田被开垦,一些草场被开辟为畜牧农场。
到了目前商贾们对两地的经营都很顺利,就算有些会有一些蒙古小部落来sāo扰,也被商人护卫队轻松击退。只不过由于当地人力不足,所以二地还有大批的土地与草场没有被经营,空废在那里。
商人们都希望黄军门帮他们解决人手问题,黄来福当然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在农业社会里,土地兼并是一个无法消除的死xué,永远都无法根治。眼下的大明朝,土地问题己经没救了,遍地地流民。只有对外扩张,将人口转移出去,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初三日。
黄来福发布“垦殖事宜”,并请宁武当地版商,印刷了无数份单子。随后,或通过各商贾带到各地,或是令人贴到各军堡中州县中,或是送到各茶楼酒肆中,或是交孩童们贴于各大街小巷中,宣传黄来福的塞外垦殖事宜。消息传到各地后,立时整个山西镇都轰动了,而且还远远地向外镇外省传去。
山西这个地方,人口多,土地少,大多又贫瘠,加上年景不好,几乎年年都要发生或大或小的灾害,年年都有难民,各军堡州县中流民贫民众多,一向有移民的习惯。并不是很眷恋故土。
加上黄来福的宣传太诱人了,只要是一丁口,就可以在塞外领取土地200亩,费用仅为每亩地一钱银子,并且前三年还可以免税。要知道,现在在太原等地,就是下田,每亩地也要好几两银子。
对于那些连几两银子都拿不出的人。他们先可以到塞外商贾们开办的各农场中做事。一路上,他们的路费食宿由商贾们负责,肯定不会冻饿着。到了目的地后,包吃住不说,每月还有工钱。以后积下钱,同样可以在塞外买田置地不是?
以往民众地印象中,塞外都是一片地不毛之地。而且是凶悍地鞑子横行,不过听了黄军门派下的宣传单后,他们恍然大悟,原来塞外还是这样地乐土啊,至于安全问题,有黄军门的保证,又会有什么事了?
这下子,不说各地流民贫民,就是很多正常人家也动了心思,很多家口多地。一般家产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只能自谋生路。现在,很多人纷纷拿着银子,想到塞外去创下自己的基业。那些富豪人家,更是纷纷派家人出塞,特别是宁武关地杨巡抚等人。
从初六日起,随着黄来福“垦殖事宜”宣传单相继传到各地,山西镇各军堡州县都是一片热闹的情形,茶楼酒肆满是热火朝天谈论此事的人。各街上。商人们招募流民,让他们到自己的农场中做工。富有一些的人家子弟,打点行装,准备出发。
万历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起,从太原往宁武,从太原往岢岚州,从五寨堡往老营堡的路上,就形成了滚滚的人流,很多垦殖人员都是拖家带口,他们不顾寒冷。推着小车。赶着骡子,挑着自己地孩子。满怀希望,往塞外之地而去。
在黄来福等人的安排中。那些在塞外商贾们农场中务工的人,就由商贾们带领,安全由他们负责。而那些准备在塞外买田置地的人,则是经由五寨堡后,当地军队对他们进行简单的编制。
这些人十户编为一甲,十甲编为一里,均设有甲长与里长,并有一定的武装人员。黄来福向他们卖了一些腰刀和长枪,以后随着规模的扩大,他还决定卖火枪,毕竟塞外是别人的地盘,危险是存在的。屯垦人员必须有一定的武装保护能力。移民cháo中,据黄来福等人地统计,短短几个月中,就有数万人前往塞外,为各农场的商贾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庞大的人流前往,还为沿途各地提供了大量的商机。沿着迁移的路上,各样的旅舍、客店不断的出现,又为很多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和山西各地百姓地热火朝天不同,大明的内阁官场,则是对黄来福的大手笔集体失声,各人都是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们当然知道塞外屯垦对大明有好处,不过这不是会挑起边畔?只是这是黄来福的事,他都不怕。再说了,万历帝都默认了,他们还说什么呢?
忙于移民,忙于宁武关之事,忙于军务,在各类繁忙的事情中,时间过得飞快,很快,时间来到了万历二十一年十二月三十日,公元1594年2月19日。新年佳节又到了。
这天是大明的农历除夕日,早在之前,黄来福就将自己在五寨堡的小妾刘玉梅,渠秀荷等人,还有自己的几个孩子招到宁武关。虽是黄思豪,杨氏等人没在身旁,但大家吃年夜饭、换门神、贴春联、挂年画、挂签、贴窗花,吃饺子等,热热闹闹,一起过了一个愉快的新年。
无例外的,马久英公公也是与黄来福一起过年,还有黄来福地众多姐夫,姐姐们,也是一起过年。大家一直玩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后,才恢复了正常地工作。
最新全本:、、、、、、、、、、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179章 东林党议始
? 万历二十二年来到,.qВ5、c0m``.``
正月二十日,万历帝下诏严督各地官员安民灭盗:
“去年各省灾伤,山东、河南以及徐、淮等处尤为严重。朕屡次下令救济,不知有司曾否奉行,百姓是否得到实惠?值此公私交困之时,不知各地除了动用国家钱粮之外,是否有急救便宜措施?各地闹事的矿徒是否已经安置归农?今日四方吏治,全不讲求荒政,牧养小民,惟以搏击风力为名声,交际趋承为职业。费用侈于公庭,追呼偏于闾里。嚣论者不能禁止,流亡者不能招徕。遇有盗贼,则互相隐匿,或故意徇私,以求免地方失事之咎。而各抚、按官亦止知请振请蠲,不能汰一苛吏,革一弊法。如此上下相蒙,酿成盗贼之患,朕甚忧之。自今当以安民弭盗为有司之黜陟,如有仍前欺隐及玩视诏令者,当重治不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