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做千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老白牛
正当大明与朝鲜联军磨刀霍霍之时,眼下的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却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战局不利,让他忧心,蔚山之败,更耗尽了他全部的jīng力,曾经雄心勃勃的远征唐国之事,己经成了一场笑话。本来丰臣秀吉就长年被病痛所折磨,蔚山之战后,更加剧了他的病情,眼见自己活不了几天了,所有的雄心壮志都己散去,需要考虑自己的身后事了。
早在今年的四月初时,丰臣秀吉便下令将在朝十余万将士中的一半,约七万余人撤回了日本。到了今日,是下令将所有将帅撤回日本国了。弥留之即,丰臣秀吉还需得考虑自己家族的传延,主少臣强,自己的儿子阿拾年仅五岁,而一干大臣都是年富力强,个个拥兵自重,自己在时可以压制他们,自己死后,难保将来他们不会生出觊觎之心。
不过现在己经无法解决这些权臣,只能笼络了。丰臣秀吉指定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胜、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五人为五大老,共同辅政,希望能以权力来换取他们对少主的忠心。除了五大老外,丰臣秀吉又任命五奉行,由浅野长政、石田三成、前田玄以、长束正家、增田长盛五人担任,为名辅助五大老,实为监视。
这样丰臣秀吉仍是不放心,在他弥留之即,他召集五大老,要求当着自己面,在自己五岁儿子阿拾,也就是丰臣秀赖面前宣誓效忠,而且还签了好几份誓书。惶恐之态,令人窃笑,丰臣秀吉英雄一世,临死却是临病乱投医,将希望寄托在最不值钱的誓书上。
五大老签了誓书后,丰臣秀吉略略安慰些,最后他下了撤军命令:“外征士兵悉数撤回,具体事宜交由德川家康处理,万勿使十万将兵成为海外游魂……”
十八日,这位发誓要将朝鲜与大明征服,并将自己在宁波的居所都选好了,还要将印度纳入日本版图的不自量力者死去,留下辞世诗句:“吾似朝霞降人间,来去匆匆瞬即逝。大阪巍巍气势盛,亦如歌中虚幻姿。”
后世人一般译为:“我如露水一样来到人间,逝去象露珠般消散,这就是我地一生,大阪的往事,梦中的梦而已。”
……
身高一米四五地丰臣秀吉死了。时年六十三岁。为免动摇在朝日军地军心。五长老商议严守丰臣秀吉死去地秘密。只派遣德永寿昌与宫木丰盛为使。向在朝日军传达命令:“极力争取议和。如议和不成。即全线撤退。”
全线撤军日期定在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五日。在此之前。使者严令在朝各军严加布防。有逃兵者格杀勿论。并誓死击退唐人之一切进攻。为了保证撤军成功。得知丰臣秀吉死去消息地。仅有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等寥寥数人。
当然。丰臣秀吉地死并不是秘密。早在阳春三月时。朝鲜王京地大街小巷便在传唱倭酋平秀吉己死。不过没人相信。因为根据传言。丰臣秀吉已经死了好多次了。不过近九月份时。黄来福与在朝地大明锦衣卫都得到了消息。倭酋平秀吉确是死了。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地消息。
……
万历二十六年九月初七日。朝鲜。庆州。
朝鲜的深秋天气高爽,这样的天气也适合作战。
庆州东征提督府地议事大堂内,此时济济一堂,坐满了身系鲜红披风大氅,穿着铁盔铁甲的明朝军官们,除了提督黄来福外,时东征军中,总兵级别共有麻贵、刘、董一元、陈等人,此时连朝鲜都元帅权栗在内,各人都是分坐于下首两旁听议。
至于一些参将,游击的军官们,则是坐的份都没有,分别站于自己的长官之后。
黄来福与总督邢并列坐在上首,以不到而立之年,身掌数万大军,无数的将士都要俯首听命,看着下首地将官,这种身居高位的权力感,不能不让黄来福感到意气风发。从千户到提督,这一切,可说都是自己奋斗来地。
黄来福目光一一扫向众将,几位总兵中,麻贵与董一元都与自己有交情,而且对于山西军之jīng,他们也是非常佩服,对于自己任提督一职,二人并无什么意见,就是刘与陈有些非议。
他的目光看向邢,邢还是一身地大红官袍,文官打扮,他略略向黄来福示意了下,然后对众人道:“倭酋平秀吉己死,此是天亡倭贼。时不待我,本台院己与黄提督商议,尽快进剿!此次进军,仍分三路而攻,令倭人首尾不能相顾,每路兵力又都在三万人以上,雷霆之击下,倭贼必难抗天威。”
他又笑道:“当然
感杨经略之戒,具体的军务,便由黄提督着力谋划,在后方为大军经营粮草,护卫饷道,不使将士有饥苦之虑。”
陈恭维道:“总督大人何必过谦,我等只是粗人,这斩将夺旗,取敌酋首级还有把握,这方略谋划,tiáo度布局,这就非要总督大人不可了。”
邢皱了皱眉头,黄来福冷冷地目光扫来,陈马pì拍到马腿上,只好悻悻住嘴。
黄来福令亲兵取出巨大的朝鲜南部地图,放于大厅正中上,上面的敌我情况一目了然。黄来福大步地走到地图前,身上的甲叶随之叮当做响。几位总兵及朝鲜都元帅权栗都是围了过来。邢也是站在黄来福身后负手而观。
黄来福抽出配剑指点地图道:“据察,蔚山之战后,倭贼己抽tiáo一半以上的兵力回国休整,眼下在朝兵力不足七万,特别是倭酋平秀吉死后,倭人更无战心。眼下倭人在朝军力部署:东路,倭将加藤清、黑田长政正领一万五千人据西生浦倭城。西路,倭将小西行长、松浦镇信等人领一万三千余人据顺天倭城。中路,倭将岛津义弘率一万余人据泗川倭城,三路兵马遥相呼应,以为声援。余者倭人据釜山等地。”
地图上己经表示得很清楚,众将都是点头。
黄来福道:“因此,本提督与总督大人的方略,便是将我大明与朝鲜十万大军,分为三路,分别进剿东西中三路倭城,以雷霆之势,另令首尾不得相顾。此外,我大明与朝鲜水师战船数百艘,也分别布置于忠清、全罗、庆尚等地重要海口巡航,击沉一切敢于靠岸的倭人船队,绝其援兵,绝其粮草,如此倭人囚中之笼,逃无可逃,定然不战而溃,朝事可定。”
听到这里,各人都是点头,连刘与陈看向黄来福的目光都有些佩服了,看不出这个年轻的小娃娃还真有一手。
其实黄来福山西军的jīng锐,经过这些时间里,二人也是看在眼里的,特别是山西军在蔚山的表现,在朝军明军中都是广为传闻的,二人不是没听到,只不过出于自负,不愿意承认罢了。
黄来福此次进军的方略,可说是非常可行完善,如果朝事真的定了,他们自然也是有大把的功劳可分的。
黄来福回到案桌前,案上放着一大堆的帅印令箭等,众人知道黄来福要下令了,都是站得笔直!
黄来福一抖披风,缓缓扫视厅中诸将,眼光锐利明亮,半响,他严肃地道:“依天时敌情,我军定于三日后进军,现兵马布置如下!”
他抽出案几上一只令箭,大声道:“董一元何在?”
董一元大步上前,抱拳施礼道:“末将在!”
黄来福道:“你为中路军主帅,领明军两万五千人,并朝军三千人,三日后出发,攻击泗川倭贼岛津义弘部!”
董一元大声道:“末将领命!”
上前接过令箭!
黄来福又道:“刘,权何在?”
二人上前道:“末将在!”
黄来福道:“刘你为西路军主帅,领明军一万四千人,并朝军都元帅权,领朝军一万,攻打顺天小西行长部!”
刘知道军令如山,与权一起上前领命。
黄来福又道自己为东路军主帅,并麻贵部,共率明军两万五千人,并朝军将领金应瑞,领朝军五千人,攻击西生浦倭城的加藤清正部。
最后他吩咐陈为水军主帅,领明水军五千人,并朝水军三道统制使李舜臣,领朝水军一万余人,各sè战舰数百艘,除了封锁海岸外,还要配合刘从海路攻击顺天城。
黄来福指挥若定,气定神闲,各道命令一一道来,由不得各人不折服,刘与陈二人虽有些不服气,也不得不承认黄来福布置无懈可击,就是总督邢也是暗暗点头,不过他心喜大明多了一员名将的同时,又想想现在黄来福还未到而立之年,就身居如此高位,将来会不会尾大不掉?内心中起了一些的忧虑。
最后黄来福厉声道:“进军之日,各将务得全力以战,有畏缩不前者,定斩不饶!”
各将都是轰然听命,一片衣甲之声!
……
在大明充足的国力下,眼下军中粮草军械都是无忧,三日后,万历二十六年九月初十日这天,大明与朝鲜十万联军,在当地百姓倾城相送下,浩浩荡荡出了庆州,之后兵分三路,以海陆两地,直接杀向三座预定的倭城。
其兵甲之盛,声势之大,令倭人闻之丧胆!
最新全本:、、、、、、、、、、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240章 大捷
? 历二十六年九月十一日。。qВ5、com
黄来福与麻贵首先领着东路军三万余人,到达了西生浦倭城下,这里盘旋着日军的加藤清正部。见明朝大军浩浩荡荡而来,加藤清正是胆战心寒,只是紧闭城门不出。
黄来福并不领军攻击,只是将城围团团围困,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只是做些小规模的出击。余者的两路军马同样是依黄来福布置,在泗川城下,在顺天城下,都是团团将倭城围住,围而不打,意图困死城内的日军。
如此下去,战争形势可说是对日军大大不利!他们盘踞几处孤点,互相不能支援。而且此时大明水师总兵陈率领大明与朝鲜的水军,进入对马海峡,在朝鲜沿海巡航着,只要有日军的补给船上来,便上前围攻,史载日军水师“及见舟师,惧不敢往来海中”,很快,在朝日军的后勤补给成了最大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朝日军不由军心大乱,他们己经快要弹尽粮绝了,而且他们尝试出城攻击明军,却是被严阵以待的明军打得惨败,各自丢下几百具尸体狼狈逃回城内,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全线撤退崩溃己成必然。
其实与以前的岛山倭城一样,泗川倭城与顺天倭城都是牢固无比,特别是小西行长盘据的顺天倭城,可说是标准的一座石垣城,三面环海,只有西面连接陆地。几年的心血下,其石墙沿丘陵修筑,内筑三层天守阁,真是坚固无比,易守难攻。与加藤清正建的岛山城和西生浦城一样,堪称建筑的杰作,不过明军围而不攻,再坚固的城池也成为摆设。
历史上明军全线反击,再次攻击这些城池时,都是伤亡惨重,特别是中路军的董一元部,在攻打晋州与泗川时,由于火药爆炸,将士们恐慌撤退时被日军追击,死伤近万人,伤亡数差点超过了历史上的蔚山之战,不过由于眼下黄来福采用了围而不战的策略,所以避免了这些伤亡,而且对日军形成了更大地压力。
海运被掐,没有了后勤补给,三座主要倭城内的日军都是弹尽援绝!在朝日军原定于十一月初五日全线撤军,不过眼下己经是丝毫坚持不下去了,特别是此时丰臣秀吉的死讯早己在军内传开,不论是日军中的高级将领还是普通士兵,都没有丝毫的战心,只想逃离朝鲜这个可怕之地。
十一月初二日,首先地,盘据在西生浦倭城的加藤清正率先弃城而逃,黄来福令麻贵追击,在日军溃退途中斩敌二千余级,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西生浦倭城。
加藤清正刚逃到釜山时,黄来福又率大军追到,又被斩杀数千级,最后他与余部日军狼狈浮海而逃时,又遭到陈率领的大明与朝鲜水师拦截,伤亡惨重,加藤清正逃到日本时,只剩约一小半的兵力。
随后是驻顺天城地小西行长部第二军逃跑。准备与泗川城地岛津部第五军一起。到巨济岛集结。然后候船回国。不过海路却是被明朝水军封锁。逃跑不得。
小西行长大急。派人到泗川求援。驻扎在泗川地第五军岛津义弘为小西行长好友。当即率本部人马。并联合固城地立花宗茂。南海岛地宗义智。率战舰五百余艘。一齐扑向顺天城。
黄来福早知历史。当下令陈率水师在露梁海上埋伏。而在这之前。副将邓子龙己被黄来福招去议事。所以露梁海战。以明军水师总兵陈与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指挥为主。李舜臣是朝鲜当地人。又jīng通水事。对露梁海一带地风向、海流、cháo汐、礁石分布等都非常了解。熟悉环境。己是胜利了一半。
在军务配置上。两国联军水师共计战船计四百艘。兵力在一万五千人左右。其中明军水师五千人。朝鲜水师倾巢出动。人数达一万人左右。联军水师主力自古今岛出后。便在左水营建立了指挥基地。在军力配置上。陈磷指挥地明军主力舰队为左翼。李舜臣指挥地朝鲜舰队为右翼。另有前锋舰队三艘巨舰。
很快。明军水师副将陈蚕。游击张良相。朝将李莞便率一百只战船占领猫岛。封锁光阳湾。截断小西行长第二军退路。接着又以明参将陈策、游击季金、朝将朴仁老率战船五十艘。在露梁海峡及其以东海域巡逻。监视泗川、南海、固城各地日军动向。
十一月十七日。日军舰队如约中伏。双方展开大海战。
日军虽说有战舰五百余艘,然而很多船连龙骨都有,船上也没多少远程火炮之类的武器,而明军却有几十艘的大福船,两侧都装备有十门的千斤佛郎机,射程达数百米,还有无数的迅雷炮,噜密铙,弩箭、火药弩之类的武器。
就是朝鲜水师的龟船,也是日军所吃不消地。
一时间明朝水军左右掩击,火炮齐鸣,矮小的日舰毫无还手之力,一艘接一艘地着火沉没,许多水手不得不跳入冰冷的海水,但只有少数能游到南海岛逃出生天,海面上尽是断~:残橹和日军的尸体。
战斗中,明军还使用了新式武器:一种如导弹般的火箭,还有一种用绳索控制击发地水雷。
激战中,朝将李舜臣阵亡!
当这场东亚最大规的海战结束后,明鲜联军共俘获日船近百艘,击沉日船一百余艘,焚毁近三百多艘,至少歼敌一万三千多人,残留日军逃上岸后,又被围剿约千余人,合计日军在一万四千人上下。
日将岛津义弘趁乱逃脱,辗转经南海岛换乘小船归国,残存日船陆续抵达对马岛,经清点只剩下五十几艘,日军第五军基本被歼灭。此战后,小西行长第二军团更是绝了逃跑地念头。
露梁海战大捷后,消息传出,朝鲜举国若狂,消息传回大明,万历皇帝也是龙
,称露梁海战为“东洋之捷,万世大功”。不过随讯传开后,朝鲜军民无不震惊恸哭,陈与李舜臣交情颇好,也是悲痛不己,黄来福也是下令祭祀。
后来李舜臣地灵柩被运回老家牙山时,一路上朝鲜百姓白衣缡素,无不是扶柩痛哭,最后朝鲜国追赠其右议政官职,赐谥号忠武。
战后,朝鲜沿海的百姓在巨济岛,古今岛,闲山岛以及牙山等地为李舜臣立庙,并竖起了诸多地的雕像。
……
露梁海战后,在朝鲜的日军仅余顺天城小西行长部地第二军一万四千余人,逃又逃不了,战又不能战,整天是惶惶不可终日。不过对于小西行长的安排,黄来福却是另有想法。
十一月二十三日,黄来福率明朝联军十万余人,浩浩荡荡来到顺天城下,此外还有陈磷率水师船队几百艘,堵住了顺天城外的海口,到了这个地步,小西行长是chā翅难飞。
看着城外无边无际的明朝大军,那如黑云般的旗帜,还有堵在顺天城出海口光阳湾上密密麻麻地大明战舰,小西行长是看得心惊胆战,他无法可想,只得整日躲藏在城内求上帝的安慰。
二十四日时,明军没有发动进攻,不过顺天城内却是起了一阵sāo乱,原因是顺天城内降倭朝鲜官员郑六同趁城内慌乱之际,纵火焚毁了军中的弹药库,并成功逃脱追捕,这更是给城内守军以沉重的打击,那种末日的来临,己经是每个人都感觉得到了。
二十五日,城外明军还是不动,不过这种压抑的气氛,却是更让人难受!
这天下午,在天守阁内,小西行长身着包铁铠甲,头上戴着前立桃形盔,外套红sè阵羽织,脸sè灰白,只是默默地抚摸着xiōng前地十字架,不可能会有援军,也没有粮草弹药,城破只在当日。唉,无法可想了,或许,最后等着自己的只有死亡一条路吧。
正当他叹气之时,忽然有一个亲将来报,说是唐人一使者求见,人己在城下,问小西行长该怎么办。小西行长哦了一声,心思定时活跃起来,这唐人派遣使者而来,是为了什么事?难道……
他立时道:“快,快请!”
很快,那大明使者便被带进来了,一双yīn冷的目光,看得人极不舒服。
他神情自若,傲然地受了小西行长一礼,道:“小西殿,余受提督大人之令,乃是救你等性命而来!”
小西行长心中升起了希望,他jīng通汉学与兰学,对汉语和拉丁语都是jīng通,当下他恭敬地用汉语道:“敢请天使大人指点迷津!”
那大明使者道:“眼下顺天城外,己是被我天朝大军围个水泄不通,如敢顽抗,便是玉石俱焚的下场。为今之计,只有领城内残军向来天军投降,如此,我家大人开恩,方可免去你等的刀兵之灾!”
小西行长身旁几个武士亲将都是哗然,个个喊着要将这个使者杀死,给城外唐人一点颜sè看看,也好让他们知道,他们日本武士地骨头与气度,那大明使者只是冷笑不语,脸上丝毫没有惧sè。
小西行长止住他们的喧哗,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请降也是一条路,他沉吟了半晌,对那大明使者道:“只是负薪请降后,如何保证我军将士的安危呢?据我所知,贵主上可是有杀降的爱好,鄙人极为担忧我等将来的性命安危!”
那大明使者道:“城破只在当日,我家大人只是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愿多造两国杀伤罢了。至于请降后顺城守军的安危,此一时彼一时,我家大人曾有亲自保证,决会善待顺天降军,我家大人一言九鼎,小西殿大可放心,想必你也知道,我家大人在天朝时的守信名声。”
小西行长沉吟,黄来福在大明做地事情,小西行长自然有了解,虽爱杀降,不过确是有守信的美名。只要他答应的事,都会做到,确是算一言九鼎。
那大明使者又看着他傲然道:“我家大人其xiōng如海,之所以愿放小西殿一条生路,除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外,也是将来为了日本国与我大明的和平着想!”
小西行长一怔,道:“贵使这话是何解?”
那大明使者看了看小西行长四周,小西行长咬了咬牙,挥手让亲将们下去。
这时那大明使者才笑道:“我家大人曾有言贵国之事,贵主丰臣阁下己死,留下一子,年不过五岁,其辅助的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胜、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等五大老都是权臣,主少臣强,难保那些大臣们不会生出觊觎之心,将来兵火再起,贵国不安,我家大人也是忧虑啊,贵国地稳定,两国的和平,才是我家大人愿意看到地!”
他呵呵笑起来,道:“听说小西殿jīng通商货之事,我家大人也是颇感兴趣,或许将来可以合作发财呢!”
小西行长震惊无比,没想到那黄来福对自己国内之事如此了解,这些事情,就是很多日军高级将领也不了解,这黄来福万在千里之外,却了解了,这真是不可思议。而且他还直言不讳地说及商货之事,浑没有别的唐人地矫情……这个黄来福是个什么样的人?
“丰臣阁下对小西殿恩重如山,小西殿不会愿意看到将来少主人被人欺凌吧?”
那大明使者淡淡地笑了笑,他从怀中取出一份手书,道:“这是我家大人给小西殿地书信,他言道,明日两国的亲善,才是附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将来要是小西殿领这一万余jīng兵回国,护卫少主安危,稳定国内局势之余,也能让人另眼相看不是……”
最新全本:、、、、、、、、、、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241章 征日
? 说顺天城己是举手可得,不过一是黄来福不愿意自己谓的牺牲,二是在黄来福的打算中,他劝说小西行长投降,也是为了将来布局日本的考虑。/.qΒ5、com
黄来福认为,将来日本国保持着统一而虚弱的状况,是附合他黄来福与大明利益的。不过这其中的布局,还是需要小西行长来参与。
而对于小西行长来说,不论是为了眼下的生存还是将来回日本时少主的安危,对黄来福投降,都是唯一的一条路,黄来福己经保证了他与部下们的安全,不论黄来福保证是真还是假,他都己经没有选择了。
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小西行长领顺天守军一万四千余人,出城向黄来福投降,如此,历时七年的万历朝鲜战争结束,余下的,就是经营日本之事了。
黄来福下令将所有的日军俘虏都关进了集中营,对他们的安排,以后再说。而此时,明朝大军全胜的消息早已传遍朝鲜各地,朝鲜举国若狂,几年的残酷战争,终于全部结束了,各地是载歌载舞。捷报传回大明京师时,万历皇帝也是大喜,下旨嘉奖,并发帑金二十万两犒师。
很快的,黄来福接到总督邢与朝鲜国王李的贺信,并让黄来福将大军驻扎在原地,领着一干东征将领及一部分亲兵赶回王京,接受万历皇帝的嘉奖圣旨。
十二月十五日,当黄来福来到王京,朝鲜国王李亲自来到城门口迎接,进入王京城时,城内的百姓也是倾城出动,出来欢迎黄来福等人。当晚,朝鲜王宫里举行盛大的晚宴,为朝战胜利庆功,席中,今日刚到的明使宣读万历皇帝圣旨,对东征诸将的功绩给于褒奖。
1...136137138139140...1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