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老白牛
其实当黄来福被任命为总督,还总理镇内军务粮饷的消息传来后,山西镇上下也是一片震动,道内许多兵备、通判都是纷纷来函请教杨方略巡抚,以后该如何应对这个黄来福?
不但是山西镇上下,就是大同镇内的文官们,还有京中许多官员们,也是纷纷发函过来,言辞之中,都是要两镇文官们上下一心,到时给黄来福这个武夫一点颜sè看看。
看着众情激愤的样子,杨方略只得苦笑,或许别人不知道黄来福的性子,但他是知道的,这些人如果想对黄来福使yīn拌子,到时吃苦的只是他们。
不过眼下是文官们众情激昂的时候,杨方略只得含糊其辞过去。
大不了到时自己不干了,反正与黄来福合作几年,自己也捞了不少,千里做官只为财,拿着这些钱,足以让一家老小过上非常舒服的日子,犯不着自己到时落个鱼死网破的地步。
当然了,这些只是文官们的想法,而当黄来福总督山西大同两镇军务粮饷的消息一传来后,山西镇上下武官是一片欢呼,几十年来他们被文官们歧视虐待,总算现在有一些出头之日了。就是临近的大同镇将官们,也是对此充满了期待。
此时站在迎接人群中的杨小驴与刘全利也是眉欢眼笑,神采飞扬。
作为与江大忠一起的黄来福最器重的两心腹之一的杨小驴,黄来福每一次高升,他都是莫以为荣。此次黄来福离开山西镇两年,他统领在宁武关的来福营,事实把持着镇城的军务。
两千强悍的家丁标兵在手,任是谁,都不敢小看他。他虽是游击衔,但就是杨方略巡抚,也不敢随便对他呼喝。
而站在他身旁的刘全利参将,早己经将自己视为黄来福的嫡系,这些年,他带着宁武营,钱粮充足,又护卫镇城内外的煤矿之地,取得了说不尽的好处,他的宁武营,也算是山西镇jīng兵之一。
现在黄来福荣升,他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虽然他是参将,杨小驴是游击,但刘全利却颇有自知之明,由于他刻意巴结杨小驴,因此两人关系极好。
至于马久英公公,站在杨方略巡抚身旁也是脸上带笑,黄来福荣升,他也不错,由于他镇守山西镇有劳,万历皇帝己经决定将他tiáo到司礼监任职,当初他只是宫内一个地位低下的小太监,哪
有这一天的成就?
不久,快马来报:“太子太保大人离城门己不足两里。”
立时人群sāo动起来,两边的鼓乐一齐响起,很快,黄来福的总督旗牌仪仗滚滚而来,等蓝旗马道过尽,顶盔披甲的黄来福己是出现在众人的眼中,离家两年,黄来福又成熟稳重了许多,位高权重,更显威严。
以杨巡抚为首,众人忙迎了上去。
黄来福扫了前面众人一眼,缓缓下了马匹,随手将手中的马鞭抛给了身旁一个亲兵。
大明仪节森然,有尊卑次序,凡官员拜揖,二品官见一品时,二品官需居右行两拜礼,而一品官只需居于左首礼可。
不过这一般只是文人间言,而黄来福是武人,这边一大群多是文官。黄来福总督山西大同两镇军务粮饷的消息传来后,很多人早己商议上下一心,对黄来福采取非bào力不抵抗策略,以共同应对这种以武制文的乱。
首先,这初次见的礼仪上抗拒,就是很多人采取的第一步。
刘堂生兵备等人都是睁睁地看着杨方略巡抚,看他怎么做。
看众人看着自己,杨巡抚心中暗骂,脸上却满面春风,他迎上去后,郑重地向黄来福行了两拜礼,然后笑道:“太子太保大人出师两载,载誉荣归,这是晋镇的荣耀。得知大人归来,下官等在此相候,大人鞍马劳顿,一路辛苦了!”
他行礼时神情从容,而且将自己从官到下官的身份转变也是非常自然,看得他身后的一干人目瞪口呆。
黄来福昂然受了他两礼,闻才答礼笑道:“为国杀贼,不敢谈辛苦了,有劳杨巡抚等相迎了!”
他的目光如)鹰般锐利,接着又扫向了他身后的刘堂生兵备等人,看得他们都是一惊,想起了以往黄来福的跋扈,还有这些年中自己从黄来福那边得到的好处。
眼下虽然骨头可以硬些,但以黄来福的脾气,随后自己会吃什么苦头就知道了。而且那些从黄来福处得来的好处眨眼间也要失去,自己真的可以承受得这么大的代价吗?
算了,朝廷都可以任命黄来福为总督两镇军务粮饷的职务,高堂上的大人物都不顾虑文武之分,自己又在这里硬挺什么?
在黄来福锐利的目光中,刘堂生兵备不由自主地拜了下去,道:“下官……下官等相迎,太子太保大人一路辛苦了!”
余者各官见刘兵备也都了拜了下去,也象是泻了气的皮球一般,全都没有骨气,立时是跪的跪,拜的拜。虽然有的人满脸的羞愧,但却是管不住自己的膝盖。
黄来福这才满意地笑了。
矮胖的马久英公公这时上来道:“黄军门,一路辛苦了,咱家在这里恭喜您高升啊!”
黄来福忙笑道:“同喜同喜,听闻马公公很快便要进入司礼监任事,来福也要在这里恭贺公公高进啊!”
马久英公公笑得合不拢嘴,道:“嘿嘿嘿嘿嘿嘿嘿,这都要托黄军门的福气,咱家才有这么一天!”
二人这些年相交下来,也算是友情深厚,彼此高进升官,都是高兴。二人叙毕礼数,杨小驴上前来拜见黄来福,黄来福看着他道:“小驴,我离开晋镇的这些时间内,镇内不会有什么事吧?”
杨小驴低笑道:“少爷,您就放心吧,有小驴领军坐镇镇城内,谁又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黄来福笑骂了他一句:“都几岁孩子的爹了,说话还是这么油嘴滑舌的!”
杨小驴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随后又与上来的江大忠说话了。二人当时同为黄来福家丁,不过现在二人身份也有了些变化,江大忠己是副将,他还是游击,自然是内心中有了些想法。
最后是刘全利参将挤了上来,他对黄来福行了个大礼,站起身来,一身的肥肉都是抖个不停,他点头哈腰地笑道:“末将恭贺大人荣升,太子太保大人一路回来辛苦了!”
黄来福看着他那油光水滑的脸,两年不见,他的脸更光滑了,似乎是了一层油一般,显是这些年他日子过得舒服。
这几年中,黄来福用刘全利处理宁武关本地的事情倒也顺手,这是个黄来福需要的人物,他点了点头,道:“好,有劳刘参将你挂怀了!”
刘全利立时是神情激动,他感动地哽咽道:“这是末将应该的,末将只希望能一辈子追随大人左右,鞍前马后,粉身碎骨,以报答大人的恩德!”
听了刘全利的话,旁边一干文官们脸上都是露出鄙夷的神情,心想武夫就是武夫,言谈中,一点也不知道羞耻。
……
旗牌仪仗开路,黄来福领着东征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入宁武镇城内,两年不见,城内又繁华了许多,各sè商店更多了,密密麻麻挤满了各地来的商贾军民。
此时街道的两旁,满是宁武关夹道欢迎的军民们,人人都是神情兴奋,口中不停地呼喊着太子太保大人。
黄来福端坐马上,两边是军民百姓们尊崇的目光,他们一路对着所过仪仗上诸如“诰赠荣禄大夫、中军都督右都督指挥使、总督山西大同两镇军务”等旗牌指指点点,口中不时发出惊叹的议论声。
黄来福就听到许多人道,你看总兵大人,才领军出去一趟,回来又得到
多的奖励荣衔,真是大明开国来少有啊。
又有人道,这又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们的总兵大人,不对,现在应该叫太子太保大人了,领着十万大军还攻入倭国,bī迫倭人赔款三千万两白银呢!
旁边许多人听了更是吸了口气,三千万两白银啊,这是多少钱啊,足足一座银山啊。
黄来福朝战中的一系列事情早己在京师等地传得沸沸扬扬,不过这个时代消息传播不易,在宁武关等地,还没达到街知巷闻的地步,不过随着说书人的快速传播,东征军的各种事迹,也在山西镇各地有越来越红火的趋势。
听了街旁众人兴奋的议论,崇敬的目光,再看看杨巡抚等大员在后紧紧相随,黄来福不由微微一笑,这种春风得意的情形,或许就是传说中的衣锦还乡吧。
进了宁武关内原总兵府邸,相让而入,到了大厅上,各官又廷参完毕,这时那些文官们向黄来福参拜便自然了许多,果然是有了第一次,便有了第二次。
杨巡抚与刘兵备等人己决定了,不管怎么说,得罪了黄来福没有好下场,他们知道黄来福的脾气,面且这些年中他们与黄来福合作,捞取钱粮无数,还是实在利益要紧,犯不着坏了自己那些好处。
反正依大明,黄来福现在总督山西大同两镇军务粮饷,是他们实实在在的上司,他们依尊卑政令而行,别人也挑不出他们的毛病来。
这是杨巡抚与宁武道备刘堂生的打算,至于大同镇巡抚,还有两镇余者各道的兵备们,他们要在黄来福面前怎么样,就随他们去吧,到时他们吃了苦头就知道难受了。
事上,杨巡抚也不觉得自己那些同僚又有多大的骨头,天启年时,百官争拜魏忠贤为干爹,到处为他建立生祀,己经证明了这些文官们所谓的骨气与气节。
黄来福进入内堂,很快他宽衣出来,坐于主位,马久英公公坐于客座之上,众官则是在两旁佥坐。
几个黄来福亲兵手捧总督印,御赐的尚方宝剑与金令箭站在他身旁,还有江大忠,顾大刀,杨小驴等几人按剑侍立在旁。
杨巡抚首先拱手道:“总督大人劳师远征,鞍马劳顿,实在辛苦,下官己命人在鼓楼上备下晚宴,以为大人接风洗尘!”
黄来福笑道:“诸位同僚一片心意,足感盛情,本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众人都是陪笑,以刘全利参将笑得最大声。
黄来福又道:“当然,盛宴之前,还需先谈公事!”
他脸一正,道:“本督领圣上之命,总督山西大同两镇军务粮饷,余受命以来,日夜思量战兢,惟恐劣德浅,误蒙了皇上的录用!这些时间内,忧虑之下,我可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啊。”
众人都是叹息,杨巡抚心下冷笑,同时对黄来福如此受皇帝宠幸重用心下嫉妒,面上却是道:“总督大人尽忠尽职,一片忠义报国之心,下官等钦佩!”
拜也拜了,老脸也拉了,杨巡抚己经不介意再次美言奉承黄来福几句了。
众官都是附和,以在场各武将声音响亮,又以刘全利参将声音最大。同时看着杨巡抚这样的文官大员都不得不奉承黄大人,一干武将们是内心暗爽。
黄来福眼睛一扫,对杨方略巡抚道:“杨大人,本督新上任,主管两镇军务钱粮诸事,事务繁多,你在近期之内,将镇内所有军务,兵马、钱粮,仓储,驿递、工程造办,各将战功过错,水利屯田等文册摘录一份,送于本督得知!”
他这以上官命令的口吻发出指令政务,杨巡抚内心中极不是味儿,当年黄来福要规划山西镇时,还需要用商议与诱惑的方法来鼓动自己,现在却是……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没想到这武人之中,也有直令自己一镇巡抚大员的一天。
表面上,他却得站了起来,向黄来福参拜一礼道:“下官领命,一月之内,文册就会送于大人处!”
黄来福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说了声:“很好!”
他的目光又转向刘兵备处:“刘大人,二十三年时,本督曾提议与杨巡抚和你一起经营规划山西镇之事,首先在宁武道实行,这几年中,宁武道发展得不错,这其中,刘大人可说是功不可没。”
万历二十三年中,黄来福与杨方略及刘堂生规划山西镇建设事宜,当时黄来福计划庞大,包括农业、工业、商业、矿业等多个方面,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样的计划实行,只能先在宁武道开始。
几年下来,宁武道各地大力兴修水利,推广五寨堡的水车种子农具等,当地的屯田,可说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几年中,道内的税粮屯粮都征收不错,当地的卫所驻军也基本能自给自足。
而且道内诸多的煤矿,工厂,商铺等也开设起来,征收到了大批的商税。
在山西镇中,现在的宁武道,己是仅次于五寨堡等地的富足之地,这其中的功劳,刘兵备也是占有很大的部分。不管刘兵备当时的出发点是不是为了自己的政绩,不过因为他的建设,使当地富足了起来,他的功劳,也是实实在在的。
最新全本:、、、、、、、、、、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252章 还乡
? 了黄来福的话,刘兵备脸上不由露出得sè,宁武道展,兵部与吏部的考察年年优等,不出意外,等杨巡抚高升或是荣退后,他就是下任的山西镇巡抚了。.0m
他强忍得意,站起身逊谢道:“这全靠总督大人当年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卑职不敢居功。”
黄来福笑道:“唉,这是刘兵备你的功劳,山西镇上下都是明了,你不必谦逊。等以后宁武道发展得更好,或许将来整个山西镇都要推行你道成功的经验。”
如果说当年的黄来福只能怂恿杨巡抚与刘兵备在宁武道规划诸事外,现在的他,己经有了规划整个山西镇的权力与能力了。
刘兵备更是高兴,眉欢眼笑地道:“全靠大人栽培!”
他心下喜悦,如宁武道的经验推行到全山西镇的话,将来山西镇发展起来后,这其中自然有他的一份劳。况且他经营宁武道这些年来,私下也获得了不计其数的好处,公私两利,自然让他喜逐颜开。
众人又说了一会儿话,黄福让他们散去,自己回到后堂休息。
晚上时分,黄福又参加杨巡抚为他举办的晚宴,一直喝得醉醺醺的回去。
……
黄来福在宁武关停了数日,处理些自己离去后积存的政务。不过现在黄来福己经轻松了许多,当时在京师时,黄来福总督山西大同两镇军务粮饷的消息一传开后有许多文人们前来投奔。
这些文人中。己经不单以前那种不得志地小文人了。甚至一些有名望地文人己经开始投靠做幕僚。虽说黄来福仍是武人身份。但现在在许多人眼中己经开始是个值得投靠下注地对象。
在京师时。经万历皇帝同意。黄来福己决定将总督府设在五寨堡。因此。将原总兵府邸框架搬迁到五寨堡。己成必然。
万历二十七年七月初二日来福带着大军及一干幕僚们。起身往五寨堡而去。
此次随行往五寨堡人数庞大。因为除了原先从来福营及五寨营带出地数千东征将士外有原来驻守在宁武关地来福营两千家丁们也要一同回往。
虽说当时大明对各地方军队地tiáo动控制非常严格。就是哪里要tiáo动几百人马。都需要经由兵部甚至是皇帝地同意。
不过早在京师时。黄来福就与万历皇帝提过此事。即然总督府己经决定设在五寨堡原先地来福营家丁们。自然要随在黄来福身边了。这也是当时地惯例。
眼下宁武镇城的防务有刘全利参将领的宁武营标兵两千人,他们原先是护卫宁武各地的煤矿安全,不过经过这些年的经营,宁武各地煤矿早己是走上了规道己经不需要专门派军士镇守了。他们己经可以回到镇城内继续防务了。
除了刘全利外,此外镇城防务还有巡抚杨方略统领的一营标兵。至于镇城内外余者的卫所营兵们己经成了自给自足的屯田兵及矿丁们了。
不过就算只有这两营兵马,宁武镇城的安全己是完全没有问题毕竟宁武关深在山西镇腹里,外有老营堡寨堡等挡在外面,对任何想从草原地带攻入山西镇的兵马来说,这两堡都是铜墙铁壁。
这天黄来福要走的时候,马久英公公与杨巡抚等人前来送行,马久英公公当然是真心的,杨巡抚与刘兵备却是松了口气,这黄来福总算要走了,真是太好了。
这些时日,二人总有一种尴尬与压力,时时缠绕在自己身上,这种被武人压制的感觉实在太不好了。虽然黄来福以后在五寨堡,仍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但这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日子过去,总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在得知道黄来福大人与来福营的将士们要撤走后,许多得知消息的宁武百姓们纷纷前来送行,最后街两旁与城门口送行的人是人山人海的。
黄来福在宁武关几年,护卫着当地的安全,从此再没有草原上的胡人入寇的危险。而且还让当地的军户百姓们过上了好日子,这种好日子,是以前所想象不到的。
而且他麾下所驻扎在镇城内的来福营将士们,威武雄壮,却从来不sāo扰城内外的百姓,种种原由,让众人深深拥戴。
现在黄来福等人要走了,自然是让大家分外舍不得。很多人都叹息,这宁武关的地气,毕竟还是比不上五寨堡啊,黄来福大人终究还是要回去的。
在鞭炮的炸响与众人的欢送中,黄来福领着大军从城门口鱼贯而出,出了宁武城后,透过层层叠叠的旌旗,他回头望了一眼,远远的华盖山上护城墩仍是巍峨耸峙。
他内心也是感慨,在这“凤凰城”待了几年,对该地还是很多感情的
要离开了,自然是有些舍不得,不过……忽然黄来~v抽了一声脆响,一声大喝,策动马匹而去,他身后的大军也是紧随着滚滚而去。
看着这股钢铁洪流身影远远消失天边,杨巡抚与刘兵备互视一眼,都是松了口气,这黄来福总算走了,走了就好,走了就好啊!
……
从宁武关到五寨堡,由于一路上都修了水泥路,所以这路面上好走了许多。这一路而去,路上的行人商人密度明显的超过大明许多地方。
水泥路平整干净,没有灰土,上面行走的车马行人,神情都是从容了许多,许多行商都是赞不绝口,他们走南闯北,就以这段路最为好走。
现在在宁武关到五寨堡的路面上设有收费站,对过往的车辆收税,征收通行费、养路费等,收上来的费用,每年便用到了路面的维护上。
所以虽然五寨到宁武关的水泥路修了多年,由于维护得当,这条路面还是非常平整。看到这个成功的验,山西镇许多地方,己经形成了一股修水泥路的思维浪cháo。
黄来福的打算是,以后在西镇各官道上都修上水泥路,不过这需要庞大的资金,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了。
看到黄来福大军旗牌仪仗在前方滚滚而来,路上的行人们都是远远的闪在一边,同时以崇敬的目光看着大军的远去,留下了身后的一片议论声。
黄来福来山西镇十年,在五寨堡一带,早己留下了非常高的名声与威望。
七月初三日中午,黄来经由神池堡后,进入了五寨堡地界。
现在的神池堡,己经成了山西镇内有的水泥与煤铁的生产基地,堡内外满是各种各样的工厂作坊,各地来的务工人员与来经商的商人们络绎不绝,各种口音都有,形成了一个如后世工业区般的区域。
这方十里内,都是一片兴旺的情景,唯一不足的就是工业wū染,连神池堡周边的上空都是一片灰蒙蒙的。
现在堡内的黄来福三姐夫田大付,靠着这神池堡,可说是富得流油了,他也没有别的念头,就希望长久地在这神池堡镇守下去。
田大付早己得知黄来福总督山西大同两镇军务粮饷的消息,每天都在数着黄来福回来的日子。
这天黄来福终于经过神池堡了,他不由分说,自然是要拉着黄来福在堡内好好宴饮一番,而且神情言辞之间极为热切。就是希望黄来福能多照顾他这个三姐夫,让自己以后都能在神池堡内待下去。
看在三姐黄璧柔的面子上,黄来福自然会帮他。二人在宴中畅饮,黄来福谈起了自己在朝鲜的经历,让田大付感慨不己。
……
大军经由神池堡到五寨堡的水泥路后,进入五寨堡境内。这天空马上洁净了许多,而且山水秀美起来,黄来福对五寨堡的定位是农业与商业之,这环境wū染,是他要极力控制的。
十年过去,五寨堡明显己成为晋西北的首富,路上所见的人大多是服饰整洁,脸sè红润,jīng神焕发。宽阔干净结实的水泥路,座座如小城堡般的农场,星罗棋布,到处是新建的瓦房。
所目可见的山地丘陵,上面都满是绿树,各庄田的田地一望无际,田边满是密密麻麻的深水guàn井。每条河边,又是密密麻麻的大水车,不断地将河水guàn入渠中。形成奇特又悦目的一景。
越近五寨堡城,就越是繁忙,路的两旁,工厂商铺显而易见的多了起来,行人密集,还有各样的马车来往行驶着。
现在各个农场之间,都开通了公共马车,而每个农场到五寨堡城中,也开通了公共马车,甚至有时一天还有几趟,大大方便了各人的出行。
山清水秀,到处富足又充满生机!任谁初到五寨堡,都认为这是江南一处城镇,而不会想到原来这里只是晋西北的一个穷苦军堡。
这种情形,五寨营及来福营将士自然是视若无睹,不过新从京师等地来的那些黄来福幕僚中,不可避免地个个看得目瞪口呆,直叹不可思议,各人言,久闻晋西北穷苦,看来也是传言不实啊。
当然,很快便有人道:“这都是太子太保大人的功劳,以前的五寨堡,可是个穷得叮当响的地方,要不是太子太保大人的苦心经营,以往五寨堡这个地方,每年都是军户大批逃亡,哪象现在,每天不断的人从各涌入,就是希望过上如五寨人一样的好日子?”
听闻此言后,众人叹道:“太子太保大人大才,我等不如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