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老白牛
最新全本:、、、、、、、、、、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271章 改土归流、封赏
? “养马城中,百万雄师擎日月。.qВ5、com海龙囤上,半朝天子镇乾坤”。
这是养马城堡前一副石刻的对联,传闻为杨应龙亲自所写,当年杨应龙盘据海龙囤上,四处攻城掠地,猖狂不可一世时,哪想到今日玉石俱焚,繁华都化作焦土的结局?
虽在昨日海龙囤被攻破时许多木结构建筑都被官兵焚烧毁去,留下一片片硝烟与断垣残壁。但海龙囤各种基础仍在,宏伟的气象连黄来福看了都是大吃一惊,单单海龙囤内新王宫的建筑面积就达近两万平方米,一大片的宫殿群,到处是雕刻龙凤纹的汉白玉屋基与柱基。
王宫外的总管厅、金库、军营、校场等建筑也无不是用巨大的石柱制成,气势森严。飞凤关上杨应龙为其五个夫人修建的五层雕花高楼也是尽显华美艳丽。种种所闻,海龙囤就如一个奢华的独立王国一般。
从囤顶的飞凤关俯视山下,蜿蜒山脊的高大城墙一直连到铜柱关,关关均建在巨崖之上,前后由巨石阶梯相连,下临深渊,巍然屹立,可谓雄关漫漫,固若金汤。这样一个要塞却是硬被自己挥军攻下,连黄来福也有一种如在梦中的感觉。
不过这一切都成为过去,杨.应龙身死,代表播州之战结束,也代表史上有名的万历三大征全面结束,而这三大征自己都有参与甚至主导,也让黄来福足感自豪了。
“哼,如此忤逆之言,杨贼该有如下场!”
这副石刻对联自然让李化龙,郭.子章,支大可三人见了大怒,不过三人怒归怒,脸上还满是神采飞扬的表情,杨应龙身死,播州之乱被平定结束,这是大功一件,自然让三人兴奋不己。
此次播州平乱,成果是巨大的,.八路进军共斩级三万余级,俘虏土兵及土人土司眷属十余万,招降依附播民二十余万,不论报到哪里,都是显赫巨功。可以预见接下来的朝廷封赏了,甚至青史留名也是必然。
不但如此,杨氏经营播州数百年,大本营就在海龙.囤内,几百年的积蓄。在官兵攻破海龙囤后,不但获得了大批的物质军械粮米,而且查封王宫及金库时,还缴获了几百万两的金银财物,除一部分上缴朝廷外,另一部分便是由各省官将瓜分。种种收获,自然是让人笑掉了牙。今日时分,黄来福还下令用缴获的存银给海龙囤周边二十万明军每人发放赏银,普通军士都有白银五两,军官就更多了,引起欢呼声一片。
黄来福与李化龙,郭子章,支大可三人巡视海龙囤.各处,盘点物质,安抚军民后,接下来自然便是写报捷文书,甚至商议安排播州之后的事物。四人作为前方平乱将官,对当地的处置自然很有发言权,皇帝与内阁都要仔细考虑他们的意见。
黄来福的意见是将当地改土归流,废除土司,改.由汉人流官治理,一方面这样是为了自己。自己以播州资源为诱引,发行了几百万两的平播债券,不改土归流,播州资源难以掌握自己手中,各地商民畏惧进入播州该地,自己发行的债券便有成为废纸之嫌。
二则黄来福认.为土司这样顽固封闭落后,有如一个国中之国般的制度是跟不上时代发展cháo流的。
土司制度,肇始于唐朝,在明时被广泛使用,主要是出于害怕麻烦,所以让各地土人自治,但是历史无情地证明,这个土司制度却是造成各地屡屡发生动乱的重要原因。
依明时的土司制度,各地土司不需向国家交纳税赋,土司官只需每三年向朝廷纳贡一次,而且区域内一切自主,如同国中之国。如此过于优待,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土司特权思想,越来越骄横跋扈,甚至在境内驱赶残杀汉人,造成国中之国的事实。
这些人特权享受惯了,骨子里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与汉人区不同的政策是理所当然,若是朝廷要求他们如汉人区一样的负担税收与兵役,反而会认为国家对他们不平等待遇,就要造反。
这点在努尔哈赤身上也是表现明显,建州当时如西南土司一样,也是属于羁勒州,境内的夷人不需要如辽东汉人一样的纳税,只需每三年纳贡一次便可。由于建州的这种特权待遇,加上当时辽东镇的汉民税役负担重,汉民纷纷逃往建州,当时辽东便有“走于辽不如奔于胡”的说法,而努尔哈赤羽翼丰满后,便如杨应龙一样的起兵叛乱了。
所以说土司制与羁勒制一样,都是当时的国之大害。其实明人官员也不是没有人明白这一点,不过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nǎi吃,当官的都是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做官原则,境内的土人与胡人习惯以闹事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而古时官制也多是境内有人闹事,自己的官帽就不稳,所以在各地官员的姑息养jiān下,明知大害,土司制与羁勒制还是成为各地通行的非汉人政策。
这样的结果,也是大明边境叛乱频繁的原因。杨应龙多年来屡屡领兵作乱祸害巴蜀地带,却被当时四川与贵州高级官员屡屡放过,便是害怕事端,姑息养jiān的结果。
不过对于黄来福来说,不论是为国为己,自己都不许可土司制在播州一带死灰复燃,改土归流是为必然。他并不介意接下来播州之地会有什么反复,如当地土人再闹事,他不介意用长枪与火铳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安静与守秩序。有可能的话,他还会建议万历帝慢慢在西南与大明各地撤销所有的土司与羁勒州。
……
对于黄来福的改土归流意向,四川巡抚李化龙,贵州巡抚郭子章,湖广巡抚支大可都有些异议,虽说播州之地能改土归流,对于他们也是大功一件,不过他们却是担心别处土司官们的反应,还不如保持现状为好。眼下播州刚定,可别又有什么事出来,对眼下大明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是?
不过黄来福却是决心己定,很快,他的报捷奏疏快马送入京师,上面还有自己对于播州当地的处理建议,希望在当地改土归流,并将俘虏的十余万土兵及眷属送到塞外去做苦力,一方面作为他们的惩罚,一方面也为当地减少不稳定因素,免得官兵走后,这些人又反了。同时间的,杨应龙尸体,还有他的儿子杨朝栋、杨兆龙等叛将百余人一起被装入囚车,械送京师。此外还有一部分的缴获一起送入京城内。
在等待京师回应的同时,黄来福也不闲着,在播州各地回来清理,俘虏中的土人军官头目,杨应龙亲信,当地投靠杨应龙的土人豪族等,尽数杀了,并抄没了他们的土地财产,他们的族人也尽数抓入重庆,等着送到塞外去开农场。杨氏家族经营播州数百年,在当地的势力盘根错节,不过在黄来福的严厉打击下,杨氏在当地势力一扫而空,没有任何再死灰复燃的机会。
黄来福的手段强烈震慑住了附近的土司们,这些人其实与塞外的胡人一样,都是畏威而不怀德之辈,见到杨应龙及家族如此下场,心寒之下,也不敢再生出什么异心,否则将来自己及族人就是这样的下场。黄来福的手段,让他们心下畏惧的同时也产生了另一个效果,就是历史上的奢安之乱没有再出现,这对大明与奢崇明、安邦彦等人来说,都是好事。
在黄来福清理下,播州的杨应龙及土人豪强势力一扫而空,大批手持平播债券的商民涌入播州,还有许多周边汉民也纷纷移民播州之地,到处一片喧嚣的新气象。
……
播州大捷传入京师后,朝中欢腾,万历皇帝也是大喜,这黄爱卿果真是国之福将,才几个月时间,就平定了播州杨逆之乱,为自己去了一个心病。他欢喜之下,率领群臣去祭告郊庙,大臣们也是纷纷上表称贺。
一系列庆祝活动后,万历皇帝下令碎杨应龙尸,杨应龙儿子杨朝栋、杨兆龙二人被凌迟于市,余者叛将百余人被斩首,并宣告天下。杨氏自唐代入播州八百余年,自此而绝。
干完这些事后,就是**行赏。黄来福身为平播总督,当然为首功,可惜他年纪太轻,官位太高,赏无可赏,只得传旨嘉奖,赏赐金钱财货若干,不过对于其手下的报功,却是无一不准,杨小驴升为副将,顾大刀升为游击,跟随黄来福来播的两个姐夫一样升官,种种厚恩,让百官嫉妒。除此外,李化龙,郭子章,支大可等人皆有封赏。总兵吴广、刘綎、麻锦等人也是一样的**行赏。
不算黄来福的平播债券费银支出,此次播州之役前后费银二、三百万两,还有将士赏赐死伤都需要抚恤奖励,让国库又是一空,不过从播州及海龙囤中缴获的杨应龙积蓄足有数百万两之多,其中上交朝廷的银两就达到二百多万两之多,大大补充了国库的需求,让万历皇帝大喜,这黄爱卿每次出兵的军费都有着落,真是好啊。心喜之下,对于黄来福在播州一带为了他平播债券的所作所为,便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当然了,黄来福在奏疏中对播州当地改土归流的建议也让朝中争成一片,一股声音是对黄来福身为武人却妄议地方政务颇为不满,显然这是文官们的事。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赞成黄来福的意见,在播州实行改土归流的好处大家都看得见,可以大大增加朝廷的户口与税收。
也有一部分人表示担忧与反对,言道西南各地几百年实行土司制度,虽有弊端,大体还是好的,大战之后,还是实行怀柔政策比较好,免得周边的土司们兔死狐悲,起了异心,对于黄来福的将被俘土兵及土人遣送到塞外干活更是大力抨击,言道这是不行仁政。
最后还是万历皇帝拍板决定,十一月初,他发出旨意,在播州之地实行改土归流,并将播州分为两府,一府叫平越府,划归贵州省。一府叫遵义府,继续隶属四川省。同时他还同意了黄来福将十余万被俘土兵及眷属押运塞外服役的做法。
十一月下,黄来福率两镇军队离开因大规模建设而显得喧腾一片的播州,回转自己的五寨堡。
最新全本:、、、、、、、、、、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272章 大灾
? 万历二十八年底。。qΒ5。c0m//黄来福领军回到五寨堡。平播得胜,将士均有封赏,加上家人团聚,大家都是不胜欢喜。
大规模的庆祝多日后,黄来福才重拾中断多日的两镇政务。虽然黄来福离开山西大同两镇近一年时间,不过镇内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情况,两镇五年计划仍是按原定计划如火如荼进行,一切都是井井有条。
此次黄来福领两镇兵马出战,两镇军队的战果,也证明了先前黄来福对两镇军务改革的成功之处,因此黄来福回来后,这些治理继续进行。此外黄来福回山西后,押解回来的许多播州俘虏,也是打散了分布到各农场及矿山上干活。这些俘虏中的土人军官己是尽数被黄来福挑出来杀死,这些普通的俘虏可说都是一盘散沙,没有丝毫的组织力,因此他们对黄来福的安排没有任何的反抗之力。
虽然争论多,但山西大同两镇这一年来大体平静,按照黄来福的五年规划平稳进行。不过放在大明别地,这一年来可不平静,沸沸扬扬的大多还是百官与万历皇帝的矿务之争。
而在这一年中。百官也欣喜地发现了自己多了许多攻击皇帝的地方,比如利用天灾。
由于小冰河灾害影响的加深,在万历二十八年一年中,从年头到年尾,大明的灾害都是频繁发生,很多还是大灾。比如四月十五日这天,山东全省就冰雹成灾,莱州府的潍县冰雹大如jī卵,将境内所有麦苗伤压无存,还打死男妇牛驮众多,济南府淄川县冰雹更是如卵如碗,毁去民房数千间,打伤麦田数百顷。
七月十八日这天,福建兴化府怪风大雨大作,连续五天五夜,境内官舍民庐塌溃十之七八。八月二十三日,广东南澳及福建诏安又是巨大地震,境内民房倒塌殆尽,人民压死无算……
除此以外,还有大大小小的灾害无数。而这一切,都被文官们引为上天的警示,他们无心去管理灾害下的百姓生活,而是利用此来大力攻击万历皇帝的开矿榷税政策。认为这都是因为万历皇帝的与民争利,才惹来上天的一系列震怒。加上这一年中,因为开矿之事,武昌与临清民变,更被他们大肆利用。一波*的奏疏递入内阁,虽然最后都被万历皇帝压下来,不过也是让他心力交瘁,大感吃不消。
种种事宜,在邸报上都有记录,黄来福只是看得暗叹,大明特殊利益集团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这些官员们,为了自己背后的利益代表可说是锲而不舍,前赴后继,偏偏还把自己打扮得如同道德的化身一样,真是让人无语。
不过让黄来福担忧的是,以后大明的灾害只会越来越频繁,特别是明年更是严重,依自己笔记本电脑中摘录下来的资料得知,明年将会有蔓延全国的大旱灾,居民死伤及流民无数,随之而来的更有大规模的瘟疫。
而这一切,都会让万历皇帝极为不好过。要知道在古时,天灾频繁,便是代表君王无德或是朝中出了jiān臣,百官们可以理直气壮地攻击万历皇帝。甚至让皇帝不得不取消开矿榷税政策,这是黄来福所不愿意看到的。现在他己经与万历皇帝同站在一条战壕上,如果开矿榷税政策取消,他有被波及的危险。
不论是为国为己,黄来福都必须力挺万历皇帝的开矿榷税政策,不过虽说他的《五寨堡新闻报》大力为皇帝唱赞歌,不过显然在庞大的文官力量及舆论中,这种力道还是太浅,看来《五寨堡新闻报》的报馆必须大大增设了。
此外现在自己必须为明年蔓延全国的大旱灾开始做准备了,那些官员们可以为了私利纷争不己,自己可没有这种狠心肠。特别这场大旱灾还波及到自己山西全境,灾后还有大规模的鼠疫,更是不能让自己等闲视之。
这鼠疫在眼下大明可是大杀器,传染性极强,动不动就是死亡上百万人。万历八年时,大同镇曾经鼠疫大作,当时十室九空,惨不忍睹。万历十四年时,京师一带大疫,死者十有四五。
这鼠疫在大明北方每几年就爆发一次,每次都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死亡,甚至随着旱灾的频繁越来越严重。在崇祯末年时,鼠疫再一次传入北京城,使当时的京师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连当时的京营兵士在遭受鼠疫后都是元气大伤,以至于在李自成攻来时,北京城墙上平均每三个垛口才有一个羸弱的士兵守卫,怎么能抵挡李自成jīng锐之师的进攻?
这鼠疫危害如此强烈,就怪不得黄来福如此重视了。
其实大旱灾的预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己经很明显了,夏后开始,大明北方就没降过雨,山西全境也是如此。不过由于山西大同两镇的大规模建设,大规模兴建屯田,大规模兴修水利,大规模开发矿山,还有大规模的道路建设等,各处都需要海量的用工单位,使得境内的平民们就算田地颗粒无收,也有许多地方可以获得活命糊口的机会,使得境内军民的危机感不强。
当然了,山西境外的军民就没有这个好运气了,一时之间,从万历二十八年秋后起,大明北方又是大规模的流民cháo出现,大部分人都是涌入了山西大同两镇,这让两镇军民不满外人来抢夺自己务工机会的同时,心下也颇有自豪感,在眼下这个年时,有山西这么一个桃源之地,也算是山西军民之福了。
……
万历二十八年很快过去。万历二十九年,历史上的1601年随之到来。
在新春会议上,对将可能到来的大旱灾中,黄来福要求民政部早早作好相关的抗旱准备,黄来福还传文两镇巡抚,要求他们高度重视这一点,把各地的抗大旱、保春管、夺丰收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在两镇中,眼下各地农场及新增的军屯之地,由于有大规模的水利,所以就算大旱前来,也同样可有与往年一样的丰收。
不过各地的民户中。他们那种小农经济的耕种方式,哪里抗得住天灾的侵袭?因此黄来福除传文各地尽量学习五寨堡农场,发动百姓挖掘一切水源外,也决定扩大两镇各地的建设规模,增加各地民户以工代赈的机会。
同时间,黄来福也下令总督府民政部下属的文卫局做好相关的卫生防疫工作,大灾后是大疫,为了尽量避免鼠疫在山西各地爆发,黄来福除了让文卫局开始四下宣传,增加各地民众的卫生意识外。还在两镇境内开展大规模的灭鼠运动,连旱獭也杀了不少。
为了充分tiáo动百姓们的积极性,总督府下令收购老鼠,一只老鼠一文钱,最后收到了几百万只的老鼠,成为各地文官们的笑谈。
黄来福当然不会理会那些文官们的yīn暗心理,从春节开始,灭鼠运动便在两镇境内轰轰烈烈地展开。
事实如黄来福所预知的,从万历二十九年开春后,大明北方各省便是滴雨皆无,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六月时分仍是丝毫没有改善。算上从去年六月开始,大明北方己是整整一年没有下过雨,北直、山东、山西、河南各地都是赤地数千里,连南方许多省份同样也是大旱。
六月初六日,礼部上奏:“自二月至六月初,畿辅内外半年不雨,土脉焦枯,河井干涸,二麦尽槁!”
北直巡按何尔健也是上奏:“阜平县丈水洞矿夫张世诚饥饿,将六岁小儿杀死煮食!”
云南巡抚上奏:“云南大旱,民饥甚,米价骤涨,米每斗至银四钱!”
河南巡抚上奏:“……”
一时间,大明各地纷纷拉响了旱灾警报。
同时间,北方各省瘟疫大作,鼠疫开始流行,河南巡按上奏:“河南荥阳县春大疫,民死不隔户。三月路无人行”。
空前的大旱灾让北方各地又是灾民云集,每日涌入京师各地的灾民达到数万,万历皇帝下令赈灾,并亲自求雨。不过这个天灾机会却让一些文官们欣喜不己,他们认为自己抓到了机会,一时间,大规模攻击矿税之害的奏章又是cháo水般涌入宫内。
六月初十日,户科给事中田大益上奏:“陛下驱率狼虎,驱而食人,使天下之人剥肤而吸髓,以致天灾地裂、山崩川竭。祸害自皇上而开,民愤由怨积而来,奈何欲塞民耳目以自解释。今四方百姓,见陛下在上天警示后仍无意改弘更张,知祸必不解,必定群起为变。为此之时,只有尽杀矿监税使以谢天下,国家才能有救!”
接着吏部尚书李戴奏言:“今北直隶各府旱灾严重,民不聊生,草木既尽,即食树皮,尸横满道,村空无烟,坐而待救济者有十八万人。夏麦已柘死,秋种未得播,使百姓坐而待死,更何忍言!而再派宦官四出开矿、征税,小民岂能不困!今村里空,山泽空,郡县空,部银空,国库空,民之穷困如病人血气已尽!”
凤阳巡抚李三才上疏道:“一旦众叛土崩,则小民皆为敌国”。
左都御史温纯上疏:“国内百姓,困于水旱,困于开矿,已毫无乐生之心,请即日罢矿税,逮治税使李凤、杨荣、陈增、高淮等人!”
……
攻击矿税之害的奏章一波接一波,连新任内阁首辅沈一贯也是上疏劝万历皇帝尽罢各地税使。不过如cháo的奏疏中,却没有几个人认真地谈谈该如何应对眼前这场大灾,让万历皇帝愤怒不己。
六月底,京师报馆的《五寨堡新闻报》突然发行黄来福的署名文章:“是守心供职,还是挟私沽名?——浅论天灾只是大自然正常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黄来福署名文章的发行,在大明官场上引起渲然大波!
最新全本:、、、、、、、、、、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273章 赈灾、清议
黄来福在这篇署名文章上指出天灾只是大自然的正常现象。例朝例代,甚至是史书上有名的圣君贤臣在位时也经常会有灾害,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灾害发生不可怕,最重要的是灾后及时有效的赈灾,以便减少百姓们的损失。不但如此,平日里的勤政预防也非常重要,如此,就算灾害来临,也不是不可以取得盛年时所取得的成果。
黄来福不客气地举出自己的例子,自己在山西大同两镇许多地方的屯田,由于平时注意水利的建设,所以虽与大明北方各地同样的大旱,但在夏粮秋粮上,却都取得了很好的收获,丝毫不输于盛年时的年景。不但如此,由于采取有效的措施,境内并没有如其它地方一样形成流民cháo,灾后的瘟疫也没有出现。
不但如此,在京畿附地,虽同样是大灾,但依从五寨堡模式发展经营的三宫皇庄却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每亩田地都有两石谷米的收获,与附近民户几乎颗粒无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大大吃惊。
这些年中,黄来福与皇室合作经营的各样畜场、果园、菜园、超市、玻璃厂等都是大大赚钱,眼下就算大灾中,各地的皇庄田地同样取得了大丰收,自然是让人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黄来福以铁一般的事实驳斥了所谓灾害是上天对皇帝开矿的警示,认为所有借灾害攻击皇帝的官员们都是别有用心,种种目的,都是为自己挟私沽名。黄来福认为,这些官员们如果真的是为国为民,就应该把心思放到赈灾及平日里的政务上,而不是为了私利攻击这攻击那的,如果他们真的勤奋,关注民生,他们境内便不会流民满地了。
黄来福的文章自然让无数的文官们bào跳如雷,这篇文章犀利地撕开了他们的道德真面目,许多人想要驳斥,却发现自己哑口无言。可不是,他们自诩为国之忠臣,一心是为国为民,不过怎么境内都是颗粒无收,流民满地?
同样是受大灾的肆虐,然后山西境内却是同样丰收,百姓们也没有流离颠沛,灾后的瘟疫更没有出现。相反的。由于山西境内容易活命,大规模的流民反而纷纷进入山西求食。这种情况让人吃惊迷惘,为什么黄来福这个武夫反而做得比那些自诩国之重材的文人们好呢?难道真的因为他真心关心国事,而那些文人们只是在挟私沽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