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做千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老白牛
这些菜和饭一样,都是随便军士任取,看着一些普通小兵们一边说笑着,一边拿着巨大的饭盘一碗碗的盛碗,一碗碗的将油旺旺的肉块菜肴装去,李如柏不由一阵阵心疼。想到刚才自己吃一些羊肉汤,还在黄来福面前有如献宝一样,李如柏不由无语。
他心想,人说山西镇黄来福是个财神,本来自己还不相信,眼下自己相信了,这样的伙食,就是在宣府本镇,自己和大哥对手下一些家丁们,都舍不得花这个钱,也花不起这个钱,更不要说在千里之外地宁夏镇了。只是奇怪,刚才自己又没听到杀猪宰羊的声音,五寨堡军队中这些新鲜肉食,是从哪来的?
最新全本:、、、、、、、、、、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126章 不满
? 众人进入五寨堡军队的中军帐,内中有一大块厚实的地毯,众人就席地而坐。、qb5.com//很快,家丁们就摆上了饭菜,有午餐肉片,火腿肠块,鱼干,豆干,酸菜丝,还有咸蛋,苜蓿汤等,还抬了一大桶米饭进来。
六菜一汤,荤素搭配,比外面小兵们吃的好一点。
每样菜都是油旺旺的香味扑鼻,让李如柏、李如樟兄弟等人欲望大开,看着上面的火腿肠等菜,李如柏、李如樟兄弟等人还认识,至于那个罐头午餐肉,众人就有些奇怪了。
李如柏好奇地夹起一块煎得微黄的午餐肉吃下,果是回味无穷,口感细腻鲜嫩。更让人惊讶的是,这肉还保持着新鲜肉食的美味,一点也没有肉干,熏肉那种难吃难闻的怪味。况且熏肉等在这大热天的,也放不住多久,更不要说千里运送了。
李如柏指着上面的午餐肉奇怪地问黄来福道:“黄将军,这是肉块吗?怎么和兄弟以前见过的肉不一样?”
黄来福道:“这是我们五寨堡制作的午餐肉罐头,如果李参将喜欢,兄弟我可以送几罐给你们。”
李如柏大喜道:“那就多谢黄将军了。”
长途行军在外,最重要的是,如何吃上新鲜的肉食,新鲜的水果蔬菜等,黄来福就想到了后世的罐头。中国罐藏食品的方法早在三千年前就应用于民间。最早地农书《齐民要术》就有这样的记载:“先将家畜肉切成块。加入盐与麦面拌匀,和讫,内瓷中密泥封头。”这虽然和现代罐头有所区别,但道理相同。
黄来福吸收了古今中外的妙法,特别是法国人阿佩尔于年研究出来的方法,购买了大量的小瓷罐。将食品处理好,再装入罐内,全部置于沸水锅中,加热分钟后,趁热用软木塞塞紧,再用蜡封死。这样,就能较长时间保藏食品而不腐烂变质。
依这种方法。五寨各食品厂,制作了大量的军民用罐头。肉罐头,蔬菜罐头,水果罐头等,无所不包。不过由于运力有限,所以此次五寨堡军队行军,只是大量地运载午餐肉罐头。蔬菜和水果,就路上购买了。
当下众人一边吃,黄来福一边给他们介绍五寨堡地各种罐头,听说几天后。还有大批的五寨堡商队将来到,李如柏奇怪的同时,竟有用商队运粮运物的。一边表示如果可以的话。希望黄来福能让一些罐头给他们,还有粮草,李如柏都愿意出高价购买。千里运粮不方便,但运一些银两,还是可以的。宣府镇富有,李如柏的宣府前锋军中。就带来了大批地银两。黄来福自然是表示同意,此后帐中更是一团和气。众人一边吃,一边听黄来福介绍他在山西镇屯田,还有去年在五寨堡和蒙古人作战的经过。
黄来福还细嚼慢咽。他虽是有了粗豪地外貌。但由于前世享受多了。所以对吃地东西。他一向不是很注重。
但李如柏、李如樟兄弟。还有他们带来地一些亲将。可就是狼吞虎咽了。特别是李如樟。更是一个人吃地份量是几个人多。听黄来福讲到jīng彩之处。一边拍手称快。哈哈大笑。一边大碗地喝酒。还有他地亲随何世恩。敞开xiōng怀。露出强健地肌肉。他嫌用筷子吃得不舒服。改用手抓。吃得满嘴都是油腻。
宣府镇己是太平多年。他们关外面前地是三娘子领地一干蒙古部落。隆庆和议后。几十年间都是规规矩矩。兵火不兴。宣府镇己经好久没打过仗了。听黄来福讲得痛快。个个都是拍案叫绝。
武人间最佩服勇士。先前李如柏、李如樟兄弟等人见黄来福这么年经。就升到了副总兵地位子。宣府镇众人还有些不服。不过眼下听黄来福说来。他以一堡之力对抗上万蒙古兵。斩首数千人。依这军功。他升到副总兵位子。是实打实地功劳了。反过来说。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升到目前位子。倒还是靠父荫了。
还有听了黄来福介绍五寨堡屯田地经验。李如樟只管喝酒。李如柏却是砰然心动。按黄来福所说。如果自己兄弟等人将宣府镇经营起来。可以获得多少钱粮啊。不过听到最后李如柏又犹豫起来。按黄来福这方法。太耗钱了。最后投入下去。会不会有相应地产出呢。自己应该和大哥好好商议一下。
当晚李氏兄弟等人。一直喝酒到深夜。才高歌回到自家营地中。还有那些从宣府镇过来地宣府官兵们。晚饭后。也是个个挺xiōng凸肚。心满意足地结伴回营。
第二天天刚亮,宣府镇大多数官兵们还在呼呼大睡,就听到外面口号声震天,刷刷刷的整齐脚步声不绝。很多宣府镇官兵被吵醒过来,被搅了好梦,很多人都是破口大骂。
“娘的,哪个王八羔子吃饱了没事干,在外面吵个不停?”
很多宣府官兵,骂骂咧咧地起来,穿衣到外面一看,不由呆住了,却见对面的山西镇营地中,各官兵们穿戴整齐,全身披甲,手持各样兵器火铳,正在跑步cào练着,喊声震天。
宣府官兵们窃窃私语,挤在一旁看着,象此类cào练,除了家丁外,普通军士们,一个月难得有几次,到了宁夏镇后,更是多天没有cào练一次。宣府众人都是低声议论,怪不得人家山西镇官兵jīng锐,人家吃得好,cào练得也勤啊。
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也是披衣而起,在一些家丁亲将的随同下。站在一旁观看,望着邻近军营那整齐地队列,跑步时矫健的步伐,训练有素的口令,兄弟二人都是互视一眼。
李如樟喝道:“***还看什么看,叫兄弟们也起来cào练了。懒懒散散的,不要让兄弟部队笑话了去。”
他的命令下去,立时传来一片地抱怨声。
最后一个亲将满口大汗的回来复命道:“不行啊都司大人,将士们每天都吃不饱,哪有力气cào练啊。强bī下去,小心将士们哗变啊。”
最后李如樟只好改口道:“娘的,叫那些家丁们起来cào练了。还睡,睡个鬼。”
那边地山西镇营地又传来各样地口令声,接着听见营门开启的声音,只见那边地五寨堡军队,除一部分留守营地外,余者排成整齐地阵列,并以六列纵队跑步绕营地一圈后,最后众人跑出了营门外。
这些人都是全副武装,身上披着厚实的铁甲,并将自己的兵器靠在肩上。整齐而又沉重的脚步声轰轰作响,更让人惊讶的是。黄来福竟是一马当先,也是全身披甲。领着众军士们跑在前面。
这些人喊着什么“一,二,三,四。”的整齐声音,从营地内滚滚小跑而出,阵形丝毫不乱。最后更是整齐跑动。似乎是要绕城一周。
每天全副武装,十里路的长途跑步,是五寨堡军队的例行内容,每次都是由黄来福亲自领跑。他们自己不觉得怎么样,但看在别人眼中就不一样了。不说李如柏、李如樟兄弟等人的宣府军队目瞪口呆,就是沿途路过各个大明军营,大家都是轰动了。
五寨堡军队全副武装,从军官到士兵,每人一身的铁甲。这样强大地装备。让众人咋舌不说,在昨天时。很多军营的人都认识过,热议过了。但排着这样整齐地队列,绕城齐声跑步,几里下来,还是丝毫不乱,这就让人震惊了。
五寨堡军队或是喊着口号,或是唱着军歌,在黄来福的带领下,二千三百战兵,动作如一,脚步声也是始终整齐如一。
“一,二,三,四……”
“日晕则雨,月晕则风。何方有阙,何方有风……”
口号声音越来越响,歌声越来越雄壮。宁夏镇城中地四个城门外,都驻扎有大批的大明军队,看着这只铁甲军队脚步声轰轰而来,却是始终整齐如一,各人都是拥挤在营房旁观看,各人神情不一,有人吃惊,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有人认为这只军队吃得太饱,有人则是敬佩不己。
就连城墙上的宁夏叛军,也是被惊动了,很多脑袋露出来,一些军将打扮的人,更是对着城下这只跑步的军队指指点点。
全副武装,绕城而跑,从东北方向跑到西门时,黄来福等五寨堡军兵,己经是全身大汗,不过众人还是动作阵形不变,脚步坚定有力。
在西门外驻扎的,是新任宁夏总兵官萧如薰带领地一部分大军,见这只军队绕城跑步cào练,他也是被惊动了,他吃惊地道:“这是哪来的军队,竟jīng锐如此?”
经过西门后,靠近南门的,驻扎着宁夏征西将军董一奎、董一元兄弟二人带领的大军,还有麻贵带领的大军,见五寨堡军队,身披铁甲,跑步整齐而来,董一奎吸了一口冷气,道:“难道这就是那只山西镇来的军队?”麻贵也被惊动,神情凝重。
经过南门后,这里是三边总督魏学曾、宁夏巡抚朱正sè统领的中军大营,还有甘肃巡抚叶梦熊领的数千甘肃援军,也是驻扎在这,连绵的军营,一眼看不到边。
看到黄来福,披着沉重地铁甲,一马当先地在前领跑cào练,后面是滚滚数千地铁甲人流,从东北方向跑到南门,己经跑了几里,虽是个个满头大汗,但整齐的队列一直不变。不说魏学曾和朱正sè直吸冷气,就是叶梦熊,也是不住地向外张望。
最后黄来福等人跑回了自家营地中,休息吃饭。吃过早饭后,又继续cào练。野外负重跑步,这只是五寨堡军队中司空见惯地训练课程,五寨堡众人中,谁也没当一回事,跑回就是了。
但这个事情,在城下的各大明军营中,引起的轰动反响却是深远的,好多天中,还是成为各人口中的热门话题。就是城内的叛军们,也是纷纷议论。很多城下大明军官也想效仿五寨堡军队cào练,但他们的士兵们营良不好,经常吃不饱,哪经得起这样的剧烈运动,只好作罢。
由于是攻还是抚,魏学曾和叶梦熊等人,还没争出个子丑寅卯辰,所以这些天中,城下一直平静,战火不动。而黄来福领着自家的军队,除了每天清晨绕城跑步外,平时只是在营地中cào练,不理会任何事。
不过虽说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练自家兵,但别人对他的议论却是不会完。现在山西镇兵的富有,早己传遍各个军营了,每天白米饭任吃饱不说,还餐餐有肉,他们旁边的宣府镇军可以经常打着“交流”,“增强双方友谊”的名义,过来骗吃骗喝,别的军队,就没有这个方便了。
看着自己士兵喝粥,别人却能餐餐吃饱饭,吃肉块。很多军营的军官们,都是不满,纷纷找到三边总督魏学曾抱怨。
魏学曾也没有办法,他道:“山西镇兵是自备粮饷,吃喝都是他们自己的,本督并末拨粮。反倒是你们,每次都需从本督这拨出大批的粮草。如果你们也能自备粮饷,再怎么大吃大喝,别人也不会说你们什么。”
那些军官们只能无奈而去,自己没有人家黄来福富有,有什么办法?魏学曾也感觉到城下缺粮,让军营中产生了一些隐患,不过各省的民夫们,他们运粮的能力己经是达到了极限,加上西北各省穷苦,魏学曾也变不出粮草来。
更让人眼红的是,到了每天下午时,那山西镇军中还有什么宣传队的姑娘们在唱曲,眼下镇城下的大明军营中,虽说也有一些营妓,但这些营妓,那比得过那山西镇中的宣传队姑娘们?
最后,五寨堡军队营房中,又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各军营“交流”军官们,每人身边都带着大批的亲将随从,而这些人吃喝的同时,又传回了更多的山西镇军消息。每天吃饱吃肉就不说了,还有什么每月足饷啊,军衣每季发放啊,什么抚恤制度啊等等,都是听了让人流口水,还有什么斩首制度,也是听人让人咋舌不己。很多士兵内心,都产生了跳槽的念头。就连三边总督魏学曾,听说了五寨堡午餐肉罐头的美名后,都派人前来,取走了十几罐。还有朱正sè和叶梦熊,也是派亲兵前来,取走了一批的午餐肉罐头,这些人都是理直气壮不给钱的。
在这样的“交流”下,黄来福吃惊地发现,自己营中本来能吃约十天的粮草,现在只能吃四天了。
最新全本:、、、、、、、、、、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127章 商队到达、众将群星、朱巡抚有请
? 还好,三天后,滚滚的五寨堡商队相继到来,他们带来了大批的粮草商品,解决了黄来福的隐忧不说,同时也在宁夏镇城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0m
从大明中期,商贾们和大明各边镇官兵们,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各边镇的粮饷草料,除了京运银,民远粮,民运草外,余下的粮草需求,就是靠商贾们解决。
不过象五寨堡军队这样纯用商贾们运粮的,倒还是大明历史中的第一次。在大后方灵州城,虽也聚着一些陕西,宁夏的商人们,但他们的胆子却不如五寨堡商人们这么大,并不敢跑到镇城下面来。
这也引起了三边总督魏学曾等人的注意,商贾运粮,虽说需要以市价或是高出市价的价钱买粮,看上去花费较大,但总体算下来却又便宜。
军运粮,民运粮,同样是耗资极大,路上消耗浪费极为严重。从陕西,甘肃内地运一石粮到宁夏城下,路上需要消耗四、五石粮。十万军队,需要出动几十万民夫,路上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粮食。而且民众同样也是怨声载道。这些民夫都是壮劳力,他们被抽tiáo离家后,家里的田地就荒废了。或许除了吃饱外,他们也拿不到什么工钱。
而用商贾运粮,这些因素都不存在了,又不会有滥用民力之忧。民夫的雇佣,路上的消耗,他们自然会有相应地谋划。路上的损耗,可说是直线下降。而且这些损耗,也不是朝廷的。朝廷大军,到时只需要直接买粮就是,万事不用cào心。
当然,用商贾们运粮。也是有许多需要注意的,比如说他们的运力问题,这些商贾们运来的粮,能不能满足十万大军地粮草需求?几个月下来,那是至少需要百万石粮草,他们有那么多粮吗?还有银钱问题,直接购买这么多粮草。朝廷拿得出这笔钱吗?
不过不管怎么说,用商贾运粮,都是非常有益的一个补充。
五寨堡商队,不断而来,他们靠五寨堡军队营地旁而驻扎,一下子,镇城下热闹了许多。城下缺粮,不过各平乱军队手上,还是有些银子的。
平乱几个月来,虽说运力有限。粮草供应跟不上,但在镇城下的平乱大军,军饷倒是按月发放。而且战时还是双饷。虽说层层克扣下来,少了一大部分,但各兵手中,多少还是有些银子,特别是那些拿银子的营兵们。
在黄来福身旁的宣府军,当下他们就向五寨堡商队买了几千石粮食。看到宣府军带头。许多各营将士,也是纷纷购买。
五寨堡商队中。除了粮食外。还有五寨堡各种食品。午餐肉罐头是主打。此外。还有大批地五寨堡豆腐皮、豆干。腐乳。豆瓣酱。盐蛋。酸菜。皮蛋。鱼干。火腿等。应有尽有。还有五寨堡菜油。五寨堡呢绒布匹等。也是运了一大堆前来。
只要能供应好自己军队地需求。黄来福不介意五寨堡商队和别人做生意。本来他带商队前来。也是有发战争财。打开市场地目地。他要让这些商人们知道。每次随军出战。他们只有赚。不会亏地。提高他们以后随军地积极性。
宁夏镇城下。各营地将士们纷纷购买粮草。还有五寨堡各种副食品也是供不应求。特别是前几天中。五寨堡地午餐肉罐头己经声名鹊起。更是众人地重点关注对象。富有军队就多买些。穷地军队就少买些。总要尝个味道。
不过随后众人也想到一个问题。自己是来平乱地。怎么购买粮草地钱还要自己出呢?他们就到三边总督魏学曾那儿去闹。要求总督大人“报销”买物质地钱。关于这笔钱算谁地。各方扯皮不休。
三边总督魏学曾和各人扯皮不说。他注意到五寨堡商队们地作用后。也是找到了商队首领渠源锐。要求向他购买十万石地粮草。双方最终以每石粮一两六钱地价格成交。
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当下商队中人紧急行动起来。向各地商人联系粮源。而生意做得这么大。这次bào赚是不用说了。五寨堡商队中。各人都是眉欢眼笑。而听到这样地商机。当地地宁夏镇商人们也是拍头不己。他们后悔之余。也是飞快地加入到卖粮地队伍中来。
五寨堡军营中,几个宣传队地姑娘们正在高歌。
眼下的五寨堡军营,己经成为镇城下平叛军队中最受欢迎的去处,只要能进来,顺带吃饱喝足不说,还可以听听军营内的姑娘们唱歌,真是一种享受。不过由于前些时间来的人流太多太杂,为了安全起见,眼下的五寨堡军营,除了外营的一些高级军官外,余者皆不得进入。
此时五寨堡军营内戒备森严,因为今天,可有好几个总兵级别的军官来访,这些人分别是宁夏总兵官萧如薰,宁夏副总兵官麻贵,还有他两个部将马孔英、麻承诏。还有征西将军董一奎,和他的兄弟董一元。还有宁夏副总兵官李,带着部将吴显、赵武、张奇等人。此外还有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也在一旁相陪。
这些人都是黄来福在历史上久闻大名地人物。那萧如薰原是宁夏参将,因和夫人杨氏坚守城池,抗住叛军数月地攻打而出名,被万历帝知道后,火线升为总兵官。此后萧如薰先后担任过大明七镇的总兵官,史书评价他,每守一镇,都表现得特别稳重,有很大地建树。
这位老兄不但打仗厉害,还非常善于写诗。可称为儒将,和当时很多文人墨客交往,此时黄来福看他,年在三旬左右,相貌堂堂,神情坚定。果是厉害人物。
还有那位麻贵,更是猛将兄。麻氏家族和李氏家族一样,都是军将世家,家族中同样都是群星云集,猛将倍出。当时就有“东李西麻”之称。
麻贵之父麻禄,著名地大同参将,后官至宣府总兵官。麻贵兄弟麻锦。同为猛将。
还有麻贵自己,更是不得了,不论是在宁夏之战,还是将来的朝鲜之战中,都是大放异彩。而且他的军功可说都是自己苦战而来的。
麻贵今年五十岁,满脸的风霜之sè,是一个老军伍了。明隆庆年间,他担任大同新平堡参将。鞑靼入侵边城,山yīn、怀仁、应州相继被攻陷,只有右卫城在麻贵与其兄麻锦带领家人与军民合力据守下得以保全。麻贵以功在明万历初年授大同副总兵。万历十年麻贵以都督佥事充任宁夏总兵,不久又tiáo任大同总兵。万历十九年被弹劾,谪戍边。宁夏镇乱起后。他又被起用,为宁夏副总兵官。
从年轻到现在,他可说是饱受沧桑了。黄来福特别注意他一些,不是因为他英俊,而是因为宁夏之战后,麻贵会升任为延绥镇总兵官。就在自己山西镇身旁,将来两人可能会有大把的合作机会。
至于董一奎,董一元兄弟。董一奎也是个人物,曾任都督佥事,先后镇守山西、延绥、宁夏三省边防,以勇猛著称。万历20年,他佩征西将军印,镇守宁夏。其时,叛军据守城池。董一奎不得入内。就在城外办公。八十多日昼夜不解铠甲,致使铠叶被汗水浸蚀透孔。在朝鲜之战中。也有不凡表现。今年约在五十多岁,是个耿直人物。
他地兄弟董一元,同样为猛将,现己年近五十了。嘉靖年间时,董一元任蓟镇游击将军。当时土蛮、黑石炭等部万余骑兵进犯,总兵官胡镇率兵抵抗,董一元功劳最高,升任石门寨参将。隆庆初年,他在bàng槌崖大破敌军,又是军功最高,升任副总兵,驻防古北口。万历十一年,董一元以都督佥事衔任昌平总兵官,不久移驻宣府。万历十五年后,又移驻蓟州、宁夏、延绥等地,朝廷进封他为都督同知,兼中府佥事。
万历二十年宁夏之乱时,董一元率部趁蒙古河套部后方空虚,出塞抄袭,捣其大营,斩首3000余级。最后积功升为辽东总兵官。他先后镇守边关要冲,军功卓著,与当时的麻贵、张臣、杜桐、达云并称边关虎将。
最后是宁夏副总兵官李,这位老兄前些时间,曾有代任过宁夏总兵官,也率部收复了河西47堡,算是劳苦功高,不过他的官运不好,由于久攻宁夏镇城不下,万历帝便让有突出表现的萧如薰担任宁夏总兵官,而让他继续做他的副总兵官。
这些军将们久经战阵,平时功劳都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个个都是高傲非常,平时的一般人,他们是不会看在眼里地。黄来福这么年轻的副总兵官,本来按各人的想法,肯定是朝中有人的纨绔子弟。
黄来福在五寨堡斩首蒙古人三千多,普通士兵可能不知道,但这些世家军将,个个都是耳目灵通之人,早己得知消息。本来他们还怀疑这里面会不会有水份,不过见了黄来福练出的军马后,众人都是改变了态度,这样的强兵,能大败虏贼,那是肯定的了。
既然都是靠真本事混出来的,军中最服勇士,各位中老将军也就对黄来福改变了态度,将他看为自己人。况且,今日前来,众位将军还是有求于黄来福的。
各军中缺粮,民夫军夫运力有限,每天到达宁夏镇城下的粮车都很少,有时就是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往日是没办法,不过眼下宁夏镇城来了五寨堡商队,每天都有粮食不断地运来。各将军心中都是起了心思,希望能从商队中购
1...7778798081...1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