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做千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老白牛
震天的炮响中。甘肃巡抚叶梦熊的炮车营不断轰击城头。四百辆战车中的数百门佛郎机火炮。不断喷出灼热的火光,炮手们都是大汗淋漓。快速地装填着子铳。
巨响连连,带着青sè烟雾痕迹地火热铁球,不断撞击在城头上,砸得城头铁石乱飞,让城头上的乱军,惊恐万状地到处乱窜。除此之外,战车中的“飞廉箭”,及“百虎齐奔”火箭,更是百箭齐发,焚烧城楼,覆盖城头。
喊杀声冲天,在炮火地掩护下,城下cháo水般的大明士兵们,抬着战梯,蚁附攻城。
这其中,叶梦熊部将,游击龚子敬率苗兵架梯强攻南关,董一奎攻城门,李如松也率着自己的家丁们架梯强攻。
城上的叛军们,知道己经到了生死关头,刘东阳见南城紧急,更是率全部jīng兵强将支援南城。还有拜,也集中了自己全部的家丁,到这里防守,与登上城头的大明军士撕杀。
一时之间,弓箭火铳横飞,还有擂石滚木,不住乱窜,城上城下,杀声一片。
在这里,李如松表现得非常惊人,他身为提督,统领几万兵马,竟然一马当先,他手持一把沉重的大砍刀,率先攀登云梯,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紧跟在后,他们的家丁也是蜂拥而上。
看到李如松奋勇的样子,他身后地黄来福也很受鼓舞,他大喝一声:“兄弟们,跟我上!”手持沉重的铁柄关公刀,抢上其中一个云梯去,江大忠等人,忙跟在黄来福身后。
随后五寨堡士兵们,也是滚滚而上。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黄来福身后的几百家丁中,除了全部披好铁甲外,还将骑兵使用的正圆形骑兵盾牌,套在各人的左臂上,以抵御城上飞来的铁箭。
终于,李如松和黄来福等人抢上了城头,城下一片欢呼,更多的大明军士,抢上城头来。
李如松三兄弟,在家丁们的护卫下,冲锋在前,势不可挡。黄来福全身重甲,身上脸上,到处是横飞的鲜血,他挥舞着沉重地铁柄关公刀,直上直下,所向披靡。江大忠等人,紧紧地保护在黄来福的身前身后。
只可惜,城上乱军势力太强,跟上来的大明军士还是太少,李如松和黄来福等人,最后又不得不退了回去,从云梯上下来。
此时己近中午,各大明军队都是吃午饭,趁着城下官军吃饭的工夫,承恩率死士缒下城来,将云梯全部烧毁。
七月六日。
城内的原指挥赵承光,联合了葛臣,姚钦,还有武生张遐龄,百户姚钦等五十余人,欲里应外合,以燃火为号,献出城门。
不过三边总督魏学曾害怕其中有诈,只是答应tiáo兵遣将,并未真正做攻城的准备。虽说黄来福从后世资料中得知这次的内应是真的,极力劝说魏学曾,但魏学曾还是犹豫不决。黄来福游说李如松,李如松也是怀疑有诈。
到了半夜,城中果然谯楼点燃,南门、北门火也燃起。最后城门大开,但城外官军却是不敢进城。黄来福害怕自己势单力薄,也不敢进城。这时,城内的叛军己是惊动,赵承光等人被抓回。最后,赵承光,姚钦等五十人被斩首,首级挂于南门城楼之上。
只有葛臣见大势已去,率领残部将城内粮库点着,一把火烧成灰。葛臣虽死,但城内粮草已是断绝。这让城内叛军锐气尽失。
七月七日。
甘肃副总兵官刘承嗣攻北关,穿凿地道,为刘东阳所破。李如松又领军攻城,以鸣镝与城上叛军攻射,各有伤亡。
到了这天,经过几日惨烈地攻城战,五寨堡军队死伤己经到了150人,这让黄来福心寒。他心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自己苦心练出来地jīng兵,不是无意义地消耗在这残酷的攻城战中地。
想到这里,黄来福心中己是有了主意。
最新全本:、、、、、、、、、、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135章 黄来福献计、三万蒙古兵来援
? 万历二十年七月八日,公元1592年8月15日。全/本小/说网
农历的七月八日,己经是秋天了,天气也慢慢转凉。放在五寨堡,想必此时己经全民总动员,开始了春小麦的收割。
不过放在宁夏城附近,却还是一片衰败的情象。断垣残壁,家园残破,人民流离失所。好在不久前,万历帝下旨免了陕西和宁夏两地的全部税粮,让两地百姓的日子不至于雪上加霜。
此时三边总督魏学曾,甘肃巡抚叶梦熊,宁夏巡抚朱正sè,正在宁夏城下巡视,他们身旁,跟着一大票的各军镇的总兵武将。不过提督李如松陪着监军梅国桢,却是没有跟来。
看着城下的情形,朱正sè叹了口气:“兵凶战危,古有明训,果然受苦的还是百姓。按在往日,宁夏向有塞上江南之美誉,guàn溉方便,土地肥沃,此时必是麦粒满仓,哪如眼前这般的满目疮痍。”
魏学曾也叹道:“只是战火不止,百姓终不得回归家园。”
叶梦熊皱着眉头:“就不知宁夏贼哪日能平,看眼前的情形,贼势仍是众大,要攻破城池,难啊。”
众人都是沉默不语,后面的各位武将也都是大眼瞪小眼,让他们上阵杀敌没问题,但让他们献计,各人就没有办法了。黄来福心中一动,他走上前去,抱拳施礼道:“总督大人,两位巡抚,末将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几个文官都是哦了一声,连众武将都是看向黄来福。魏学曾对黄来福印象很好,他微笑道:“黄将军有什么妙计只管说出来,老夫倒是很有兴趣听听。”
黄来福回礼道:“是。”
他道:“末将曾看过宁夏城四边的情形,该城正居釜底,城西北低下,观音湖。新渠,红花渠,金波湖,三塔湖环抱城池。大人试想,若是遣军士环城筑堤,到时引水guàn城。宁夏城破指日可待。”
众人都是吸了口气。黄来福这计好厉害。连身后地众武将们都是议论纷纷。
魏学曾抚须沉吟不语。朱正sè低头沉思。叶梦熊出声道:“此计倒也可行。只是引水攻城。只虑城中百姓会否死伤众多。有违圣上仁义心怀。”
黄来福心想。这水攻之计。历史上就是叶梦熊你想出来地。果然是你第一个赞成。
想到这里。黄来福笑道:“叶大人宅心仁厚。末将佩服。大人所虑末将也有想过。我军三面筑堤后。到时放水慢慢guàn城即可。水淹城墙。使墙根倒塌。虽水会浸入街道。却不会危及城中百姓地安全。”
魏学曾放下心来。道:“如此。倒也可行。”他意味深长地看了黄来福一眼。心道:“这个黄来福没想到打仗厉害。谋略也如此出众。”
朱正sè也道:“魏公。此计可行。”
甘肃巡抚叶梦熊看着黄来福笑道:“黄将军还真是文武双全,此计我等都想不出,没想到倒让黄将军想出了。”
黄来福看着周围的武将们都是用嫉妒的眼神看着自己,连忙谦虚道:“不敢,末将也是偶尔所得。”
叶梦熊道:“黄将军不必过谦了,如宁夏贼平,黄将军当记一大功。”
他忽然想起一事道:“对了,老夫久研火器。却没见过如黄将军标下如此犀利的火铳,不知黄将军那些火铳都是从何而来?”
旁边的各个军镇的武将们也是竖起耳朵,五寨堡军队彪悍地火铳,他们也见过了,自然也是非常关心。
黄来福道:“无他,只是让军匠们jīng心打制而以。试射不过关,器械有问题,严加查办,如此。自然器械jīng良。”
叶梦熊笑道:“原来如此。”
半响他又叹了口气:“jīng心打制。谈何容易。”
经过讨论,连李如松和梅国桢在内。大家都认同了水攻的方案。三边总督魏学曾将方案上报朝廷,朝议也认为决黄河水guàn城可行。眼下国库己经是支撑不住,大家都希望能速战速决。
很快,在第二天,魏学曾和梅国桢等人就分派将士,绕城筑堤,准备水攻。
不过在众人忙碌的同时,监军梅国桢却在写弹劾奏折了,他认为宁夏城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攻下来,是因为各将攻城不力,相互忌功,还有三边总督魏学曾无能。
他上疏劾诸将观望,并将宁夏军中所见一一上奏:“诸将心不一,但知忌功,不肯立功……诸将口虽唯唯,无有从者,由臣望浅权轻,不足慑服,坐辱君命,虽死无补。……诸将用兵不及游戏,因知从前捷报,尽属欺罔。”
他奏折中还反应了平乱军中缺少旌旗金鼓,各军中缺少粮草,军马病饿死过半,特别重要的的是军中缺箭。他还抱怨各将不听自己的,让自己不能全力任事:“臣之官为虚设,不若早赐罢斥,得离行间……”
看了梅国桢地弹劾奏折后,万历帝自然是大怒。此时原西北经略郑洛也弹劾魏学曾几点:擅启边隙,招抚玩寇,掩败不报,举止乖方。
朝臣方从哲也鼓动言官弹劾魏学曾招抚刘东阳,许朝,停军固原十日不进,坐失战机。李渡河迟缓,松山,河套被鞑虏所占,我军被动。
到了这时,万历帝更是怒火不可抑止,当下下令免去魏学曾的督抚职,改由叶梦熊代领。不久后,又令锦衣卫将魏学曾逮捕入京。
万历二十年七月十七日,公元1592年8月24日。
经过城下近十万官兵的努力,到了这天,环城大堤筑成,总长1700丈。刚好这天上午,朝廷圣旨到,罢秩魏学曾,命叶梦熊代之,也授予尚方宝剑。
由于事先朝廷已接到梅国桢的奏疏,弹劾诸将观望。万历帝念师久无功。都是因为主帅纪律不严。tiáo度失策,以至各将士皆不用命,jiān误国事。所以他下令将各路兵统于一,由总督统一tiáo度,监军专司监纪,无侵事权。
当时宁夏城下十二万大明军队。分为了几部,魏学曾统的西北四镇为一部、甘肃巡抚叶梦熊为一部、李如松领的宣府、大同等镇军为一部。督抚、监军各自为部,各有tiáo兵权。此时城下的大明军队,才真正的指挥统一。
当天下午,新督抚叶梦熊召集魏学曾、朱正sè、梅国桢,还有各镇军将们会议。叶梦熊与魏学曾大不相同,敢于杀伐决断,连一向跋扈惯的李如松也惧怕他三分,不敢不前来听命。
叶梦熊随后整肃军纪。颁布各种军令,城下地十余万大明军士,无不是肃然听命。
万历二十年七月二十一日。公元1592年8月28日。
叶梦熊下令决水guàn城,立时茫茫大水向宁夏城扑去。城上叛军惶恐一片,看着城外水位不断高涨,城墙根上也不断现出裂缝,堵都堵不住,城内的拜,李东阳等人都是手足无措。
拜急忙派养子克里益突围去向河套地蒙古顺义王力克求援。李如松得知后,命亲将李宁追赶,斩克力益等二十九人首级。拜求援未成。
拜不死心,随后又派出部下携带黄金、绣蟒等财物,去向河套部地卜失兔求援,请他急往灵州,占据下马关,阻隔官兵饷道。
这一次,拜联系到了卜失兔。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卜失兔决定出兵,他与河套部的庄秃赖联合。集兵三万,分两路增援拜。
一路两万人,由土昧、弭纠雷率领,进攻定边、小盐池。一路由打正率领,率一万蒙古骑兵,从宁夏后卫花马池西边的沙湃口攻入,进攻官军的侧后。
新督抚叶梦熊得知几万蒙古兵来援拜地消息后,兵发两路反击。
首先他命令山西副总兵官黄来福,领着自己标下的二千三百人马。还有宁夏副总兵官麻贵。领着自己标下的四千多人马。二人合兵近七千,阻击打正。二人还随带一些叶梦熊拨给的炮车相助。
此外叶梦熊判断河套部几万人来援。定然是后方空虚,他派遣董一元率兵五千,乘虚出塞,定要捣其巢xué。而且叶梦熊又派遣甘肃游击龚子敬,提苗兵八百人堵在沙湃口,到时断打正部地后路,并与出塞而回的董一元会合。
叶梦熊命令传下后,众人都是紧急行动起来。很快,黄来福和麻贵便集合自己标下的兵马,南渡黄河,往灵州城方向而去。
说实在,此次出战,是黄来福主动要求的,如果可以的话,他宁可与蒙古人野战,也不愿意再进行那残酷地攻城战了,自己的jīng兵,不是无意义地消耗在那的。
看到黄来福这么积极,主动去和蒙古人作战,城下各将都是惊讶,好好地在城下不好,去和蒙古人作战?那可是凶多吉少,连李如松都很惊讶。当然,看到黄来福这么勇猛,叶梦熊当然是很高兴,他大大地表扬了黄来福一番。
而听说自家大人要领兵出宁夏城到外地作战,五寨堡军队地各个将士们,从军官到士兵,个个都是欢喜得嚎叫。这些天,在宁夏城下,众人都是郁闷无比,这种攻城战,真是没一点意义,一点本领也施展不开,又拿不到军功,各人只想着什么时候可以痛快地到野外撕杀。
此时机会来了,众人个个都是摩拳擦掌,讨论着将来自己可以斩敌多少,拿到多少首级。这种好战的样子,看到城下别的军队眼中,又是一番感受。
这些天的攻城战中,五寨堡军队损失150人左右,为了补充兵源,黄来福从五寨堡辎兵中,挑选了150人补充进来。这些辎兵,虽说jīng锐度比城下许多大明军士要强,但却没有资格进入五寨堡军队战兵营中,此时他们被选进来,个个都是欢喜。
最新全本:、、、、、、、、、、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136章 石沟血战、宁夏平(1)
向书友们道歉,有些天没更新了,主要是这几个月来,jīng神非常不好,严重的神经衰弱,特别是这些天来,每晚都失眠,一直要到晚上三、四点才睡去。我多少次告诉自己晚上九点或是十点就要睡觉,但结果往往是十点躺在床上,却是眼睁睁的到三点也睡不去,结果白天起来后,头脑就晕得厉害,提不起丝毫的jīng神写作。
其实关于本书,写作前,连查资料连构思,专门准备了半年,本书后面的情节,从三大征,从北方到南方,主角如何发展,会引起什么变化,早己详细构思完毕。心中有一肚子的东西要写,也很着急想要把内心的东西阐述完毕,争取早日完本,就是坐在电脑面前身子发软,没有气力写。这两天,找了朋友开了一些安眠药,希望能让自己好好休息入睡,养养身体。算算本月竟欠了读者十章了,本月还有十天的时间,我争取把这些章节补上,在这里,向读者们表示歉意。
近中午,一阵风吹来,卷起一片的泥沙,扑打在众人的脸上。
过了黄河,从灵州城一直往南,河流水渠到处的景sè己经改变,到处是荒漠草滩,人烟稀少。这一带本来就荒凉,加上连年的大旱灾,车马行过去后,更是漫天的尘土。
此时,路上行来了一只神sè匆匆的军队,连驼马辎重军械在内,如一条长蛇般的蜿蜒约有近万人。看旗号。正是黄来福和麻贵领的标下人马。大热地天,虽众人没有披甲,但个个都是累得满头大汗,满脸的尘土,很多驼马也是直吐白沫。
根据探马回报,此次从花马池沙湃口攻入的一万蒙古骑兵,己经往下马关方向而去。因此众人去的方位,就是那边。
由于黄来福领的军队都是骑兵,因此他的军马大多位于前军。黄来福。还有他的三百家丁们,还有麻贵领的一些家丁们,还有一些旗手鼓手们,是位于中军。最后是辎重还有麻贵的大队步兵,位于后军。
此次出战,麻贵领地军马中,约有三分之一是骑兵。不是麻贵缺马,而是因为他带来的马匹中。由于在宁夏城下缺少粮草,因此很多马匹不是饿死,就是饿瘦,早己不堪大用,勉强只能找出一些马,让他的部分军士们骑马。
哪象黄来福手下的军士们,不论是人还是马匹,个个都是吃得身彪体壮,生龙活虎的。一路而去,不知引来了多少麻贵手下将士们的羡慕。当然,黄来福军队兵强马壮,这前军的重任。自然是由他军队担任了。
大队一路而去。探马早己四处撒开,一直侦察周边三十里的地带。
这时前方烟尘滚滚,一个全身披甲,背上chā着sè旗地五寨堡探马从前方急奔而来,到了黄来福跟前,他滚鞍落马,向黄来福抱拳禀报道:“启禀大人。前方再行进五里。就到石沟城了。”
黄来福点了点头,对身边的麻贵道:“麻老将军。我们加快脚步,到石沟城再休息如何?”
麻贵骑在一匹健马上,一路过来,他的脸上早己被太阳晒得通红,不过仍是jīng神抖擞,老军伍就是老军伍,虽说五十岁了,但骑在马上还是丝毫不见萎靡之sè。
听黄来福这样说,麻贵摸了摸自己满是虬髯的腮帮,道:“也好,看将士们也疲倦了,就到前方的石沟城休息吧。”
黄来福的马鞭凌空抽了一声脆响,马鞭一指,喝道:“传令下去,全军加快步伐,到石沟城休息。”
黄来福与麻贵的身前身后都是中军旗手,立时中军坐纛下的五寨堡督战令旗手将黄来福的命令依次传了下去:“将军有令,全军加快步伐,到石沟城休息。”
此起彼伏地传令声中,五寨堡军队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催动了马匹,往前而去。而麻贵的军队中则是传来了阵阵的埋怨声,很多士兵都抱怨走不动了。
消息传了回来,麻贵大怒,道:“有谁不听令者,军法从事。”
立时麻贵身旁的家丁们策马四出,提着马鞭与军棍,只是劈头盖脸地往那些拖拉地士兵们头上抽去,在一片惨叫声中,立时后队埋怨地声音消失,大家都是jīng神抖擞,滚滚向前而去。
见大军行进的步伐加快了许多,黄来福不由称赞道:“久闻麻老将军是边关虎将,治军严谨,今日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
麻贵看了前方默默行军,却是始终整齐如一的五寨堡军队一眼,叹了口气,道:“惭愧,和黄将军标下的军马比起来,我手下的儿郎们还差得远啊。”
黄来福微微一笑,心中也有些得意,他道:“麻老将军真是过谦了,兄弟是后进晚辈,哪敢和麻老将军相比。”
听黄来福这样一说,麻贵咧开大嘴笑了笑,心中会好受些,他的性情高傲,平时自诩为大明朝有数的勇将,也一向以自己手下部卒悍勇而自豪,自认为天下jīng兵之一,平时难得服人。黄来福这么年轻,就身位副总兵官,和他平级,这怎么能让麻贵服气?
不过黄来福治军成绩是摆在眼前地,就是刚才地传令,军队上下也是如臂使指一般,反观己方,由不得麻贵不服气。看着黄来福手下那些彪悍的兵马,麻贵嫉妒地同时,也感觉自己是不是老了。一个李如松己经够年轻的了,来一个黄来福,就更是年轻,或许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了,麻贵内心叹道。
黄来福沉吟了半晌,说道:“麻老将军,兄弟心中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麻贵道:“黄将军有什么话就说吧,我老麻是粗人,最喜欢的就是直来直去。”
黄来福竖起大拇指,道:“好,痛快,兄弟我最欣赏的就是麻老将军这种豪爽劲!”
他道:“此次我军兵强马壮,来犯地虏儿铩羽而归那是必然。不过有道是亲兄弟明算账,这斩杀虏人的首级,我们有必要事先讲明。以免到时伤了两军的和气。”
麻贵立时眼神炯炯地看向黄来福,眼睛亮得象灯泡,他摸着自己浓密的胡子道:“那依黄将军所言,这首级该如何分呢?”他身旁的部将马孔英和麻承诏,也是紧盯着黄来福。
黄来福道:“此次我两军亲密合作,协心戮力,共杀敌寇……嗯,前些时日。斩杀宁夏贼的那118具的首级分成,兄弟可以不要。此次如杀虏贼,由我军主战,麻老将军就在旁协助,首级我们就按四六分成,我六你四如何?”
麻贵大怒,道:“黄将军是认为我标下儿郎不能战不成?”
不过麻贵说是这样说,他也知道,如果遇到蒙古人。怕到时主战的真的会是黄来福标下地军队,自己手下有战力的,就是那些家丁,还有一些骑兵。余者。皆是不足一提。
马孔英和麻承诏,也是怒盯着黄来福。黄来福身旁的江大忠,自然也是赶忙怒瞪回去。气氛一时有些紧张。
黄来福内心暗叹大明的武将都是首级控,面上他却是哈哈大笑,道:“和麻老将军开个玩笑,兄弟知道麻老将军捍勇……这样吧,到时我两军协心杀贼。首级就按五五分成。麻老将军认为可好?”
麻贵转怒为喜,道:“这样才够意思。”
他越看黄来福就越顺眼。道:“黄将军,虽然你年轻,但我很欣赏你,你这个朋友,我老麻是交定了。”马孔英和麻承诏二人也是由云转睛,裂开嘴直笑。
黄来福笑道:“能得麻老将军这个朋友,是来福之幸。”
他道:“此次击杀虏贼,如得功而归,麻老将军官复原职那是肯定的了,说不定老将军tiáo到延绥镇做总兵,和我们山西镇成了邻居呢,那就更好合作了。”
麻贵更喜,嘴都差点儿合不拢,连声道:“承蒙吉言,承蒙吉言。”
黄来福道:“来来来,让我们共唱《友谊地久天长》。”不久,黄来福和麻贵的大军来到了石沟城下。石沟城,是一个驿站,据《嘉靖宁夏新志》记载,石沟驿在灵州城东南九十里,“石沟城:即石沟驿。北至大沙井六十里,南至盐池七十里。城周边三百步。驻军113名,百户一员领之。”
这个地方,不说眼前一片荒凉,就是在后世,此处的周边,也仍是多沙地草滩,不过却有一个千万吨级矿井群的采煤公司入驻,每年采煤无数。
不过由于宁夏乱起,石沟城位于从下马关到灵州城地重要粮饷要道,经常有粮队经过这里,休憩喝水,因此这个荒凉的地方,一下子重要了许多,驻军也增强到了数百,由一把总领之。
1...8182838485...1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