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她千娇百媚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明药
薛湄见状,和他聊了聊关于婚后生活。她表示,修竹的陪嫁里,还有两名粗使仆妇,会照顾他们的生活。
“……修竹还是要管理铺子。她成了亲就是妇人,平时多走动,没什么坏处。”薛湄说。
陆相稚道是。
薛湄又问他:“你呢?对于未来,你有什么打算吗?”
陆相稚被她问懵了。
没有科举制的年代,如果没资格被推举做官,就只能随便找个什么活计做。
“前途”是后世才有的词。
古人的选择性很少,跟他们谈论其前途,往往有点残酷。
“……若族学里不辞退我,我便一直在族学教书。”他试探着说,生怕这样讲不够稳重,“我还帮书局选书……”
“挺好的。”薛湄鼓励道。
成阳侯虽然不至于让陆相稚感觉亲切,但她言谈举止,也没有让陆相稚感觉自己被轻瞧。
陆相稚心里是很感激的。
锦屏和陆母一起,置办好了午膳。薛湄就说:“修竹也会做好吃的,因为戴妈妈会做特别美味的宵夜,她们几个都学了。”
陆母立马道:“哪里用得着她做饭?我身子骨还好,能照料好修竹姑娘,您就放心吧。”
“成了家,就是一家人。一家人是相互照料。”薛湄说,“您照顾她,她也照顾您,彼此的嘛。”
薛湄又跟陆母说,将来修竹还是要管铺子。
陆母也没有反对的意思,还说:“她有这个能耐,是她的本事。”
薛湄对陆相稚母子比较满意。
这对母子有点自卑,却又不是真的出身贫寒,身上没有那种怯懦到骨子里的卑微劲。到底是陆氏旁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比普通小市民是多些见识的。
薛湄觉得还不错。
当然,她觉得没用,修竹自己觉得好就行。
转眼,时间到了正月初八,也就是修竹出嫁前一天的日子。
依照习俗,这天需要铺床,就是把新娘子的嫁妆全部抬过来,将新房装点好。
街坊们都过来看热闹,包括李太太。
这天李艾艾带着儿子回了娘家,听闻今日就送嫁妆,也和母亲一起赶热闹。
神医她千娇百媚 第721章 丰厚陪嫁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医她千娇百媚最新章节!
第721章 丰厚陪嫁
古代“铺床”的规矩,每个朝代都不一样,但是规矩延续了很久,直到太空时代的某些星球上,结婚之前也有“铺床”的习俗。
至于陪嫁,提前一天或者提前几天,先送到新郎家里的规矩,倒好像是一致的。
铺床和送陪嫁,都是上午,一般要在午时之前弄完。
送陪嫁当天,新郎家里也是很热闹,族人、街坊们都要过来看,以及帮帮忙。
陆相稚娶成阳侯的丫鬟,有人说他贪慕富贵,居然娶贱民,此乃不知廉耻;有人说成阳侯的丫鬟早已抬籍,男人抬籍就是良民,那凭什么还非要说人家女子是贱民?
成阳侯的丫鬟,做了外面管事的,有钱有势,明明可以嫁得更好。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因为有争议,此事就有热度,这天一大清早,不少人专门抽空来了,要看看修竹的陪嫁,作为谈资。
屋子里坐不下,回头嫁妆要进来,故而院子里和大门外设了喜棚。
陆三夫人心善,特意派了两名管事妈妈、四名丫鬟,过来帮衬着,生怕陆相稚母子手忙脚乱。
李艾艾回娘家带了孩子,还带了一名乳娘。但凑热闹的时候,并没有把孩子抱出来,只是她和她母亲二人。
李太太嗓音最大,时不时讲述大户人家的规矩等,好像她什么都懂。
这附近人家的,还真没几个嫁得比李艾艾好,故而插不上话。
李艾艾也看到了人群里的陆相稚,心中一痛。
哪个少女,不喜欢像陆相稚这样的男孩儿?他几乎能满足少女们的全部幻想。
原本以为,自己跟他是一对苦命鸳鸯的时候,李艾艾还嫌弃过他穷,觉得委屈了自己,幻想撺掇他去陆家讨要些好处。
没想到,他居然不要她。
他找了个丫鬟!
丫鬟啊,一个贱民,若没有主子恩典,世世代代都是贱民,生出了的儿女也只能做奴仆。
而且,良民娶贱民,是要被官府下大牢的。
那个丫鬟命太好了,她主子居然肯给她抬籍。
抬籍说起来容易,实则花钱又费工夫。往往是为主人家做过天大恩典的下人,才有机会被主人家抬籍。
那丫鬟凭什么呢!
不管她贱民怎么得势,总归是不如良民的。
李艾艾没必要和丫鬟相比,她现如今是程夫人,又给丈夫生了个儿子。丈夫和婆婆很疼惜她,她过着人上人的好日子。
想到这里,她既自卑又自傲的心,一时让她抬起头。
远处的胡同口,想起了鞭炮声。
“来了来了,送陪嫁的来了。”
“大家让让,一会儿挤不下。”
“还挤不下?能有多少陪嫁啊就挤不下?”李太太很不高兴,因为她刚刚被人推搡了下。
“听说不少。”
“能有六床被褥,就算不少了。”李太太尖刻地说,“谁家不是这么嫁丫鬟的?”
旁人不说话。
李艾艾轻轻抚摸了下自己的头发,又去看陆相稚。
陆相稚已经不见了,他去外面迎接了。
“第一抬进来了。”
“我的天!”
“第一抬是什么啊?外面在喧哗些什么?”
“都让开,千万别碰了。”有人的嗓音特别尖锐,是陆三夫人身边的管事妈妈,“新娘子的第一抬嫁妆,是太子妃娘娘赏赐的玉如意。”
整个场面一静。
李太太错愕,李艾艾也震惊,母女俩猛然站了起来。
“听错了吧?”里面有人从震惊里回神,“是不是听错了?”
“是太子妃娘娘赏赐的……玉如意?不是说,娶的是丫鬟吗?”
“到底娶了什么人?”
然后,两名小厮在众目睽睽之下,抬进来大红的箱笼,里面摆放着一柄玉如意,喜娘在旁唱喏:“太子妃娘娘赏赐玉如意一把。”
喜娘是一边走,一边说的,故而没有听错。
“这怎么可能?”李太太脸色刷的变了,李艾艾也是非常意外。
其他人更意外。
然后是第二抬:庄王赏赐的玉珊瑚摆件一座。
第三抬:成阳侯赏赐的白瓷梅瓶。
街坊们静默之下,开始沸腾了。
李太太似乎还想要赶热闹,说几句难听话,李艾艾拉住了她的手,将她拉出了人群:“娘,别再去丢脸了。桐哥他是寻到好人家的女子了。”
李太太不甘心。
与此同时,丫鬟急匆匆往陆家三夫人跟前跑。
听说三夫人在老夫人那边,她又转身快步跑过去。
正好是早膳之后,陆家女眷们给老夫人请安的时辰,老夫人这边满屋子人。
丫鬟一路跑进来,气喘吁吁:“三夫人,三夫人……”
“怎么了?”三夫人倒是被吓一跳,“不是让你去桐儿那边看着吗,怎么回来了?”
“三夫人……”
丫鬟半晌没喘过来气,说不出话。
其他女眷们都笑了。
“今天铺床吧?是不是送的陪嫁被褥太少了,没铺满?”
“还是喜娘说错了词?”
“不至于,成阳侯的婢女呢,怎么说也不会寒酸的吧?”
三夫人看了眼几位说话的,只是笑了笑。
丫鬟终于缓过来这口气,急忙道:“不是、不是的,是陪嫁。”
“陪嫁怎么了?”
“第一抬陪嫁,是太子妃娘娘赏赐的玉如意。”丫鬟道。
陆氏众人:“……”
一时间,屋子里静了静。
三夫人震惊万分:“胡说什么!”
“是真的,夫人。前面三抬陪嫁,是太子妃娘娘、庄王和成阳侯送的。对了,一共三十二抬陪嫁,光铺子就陪了六间。”丫鬟又道。
陆氏众人:“……”
陆家嫡出的小姐们都有点眼红了。
京城寸土寸金,等她们出嫁的时候,有没有六间铺子的陪嫁都难说。至于太子妃赏赐的第一抬陪嫁,她们肯定不可能有。
陆家老夫人:“桐儿到底是咱们陆家的孩子,今日铺床,也是大日子,咱们都去看看吧。”
陆氏众人:“……”
因为太子妃赏赐的陪嫁到了,陆家老夫人出面,也不算自降身份。
到时候传到太子妃耳朵里,也知道陆家谦和,把太子妃放在眼里。
“我也想去看看。”大夫人搀扶了老夫人的手。
其他人纷纷跟上。
三夫人原本没打算去,毕竟依她的身份地位,去了的确不太好。现在嘛,估计首席都没她座位了。
明日大喜的日子,恐怕庄王都会来,到时候更热闹。
李太太死活不肯走,非要把修竹的陪嫁看完。看到最后,她都快要绝望了。
修竹的三十二抬陪嫁,把院子堵得满满当当。每个陪嫁的箱子,特别是衣裳那几箱,塞得特别满,手都插不进去。
“……有点臭钱。”李太太震惊,又酸溜溜。
李艾艾这个时候,心里已经非常不是滋味了,吃醋得厉害。
没人理会她们,因为修竹的陪嫁,并不是像李太太说的那样,大家都觉得李太太没见过世面,就不再捧着她。
“我听说,他们陆家嫡枝,嫁姑娘也才三十二抬陪嫁呢。”
众人议论着,突然门外又是骚动。
而后,一群衣着华贵、珠围翠绕的女人们来了,个个笑容满面。
“老夫人,是陆家老夫人。”
“天哪,他们家嫡枝老夫人带着诸位夫人和小姐来了。”
李太太:“……”
李艾艾:“……”
她们母女俩,这个时候灰溜溜走了;街坊们原本还想要酸,但因为陪嫁把陆相稚拔得太高,而陆家诸位夫人锦上添花,街坊们一时都酸不起来了。
这还怎么比?
比不了。
别说他们这些穷街坊比不了修竹,恐怕陆家嫡枝那些千金小姐们,也比不了。
谁叫人家身后的主子厉害呢。
神医她千娇百媚 第722章 理所当然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医她千娇百媚最新章节!
第722章 理所当然
修竹的婚礼,办得很热闹。
“娘家人”不好过去,故而薛湄没有亲眼所见,只是听庄王府去帮忙的下人回来说起,说喜棚一直搭了半条街。
“陆家本家去了很多人,男男女女都去吃喜酒了。初八夜里,三夫人临时叫人搭了喜棚、准备了肉菜、又给厨房拨了五个厨娘。”
陆家本家是很有名望的大族。
他们去陆相稚的婚礼,是给陆相稚面子;而吃喜酒是要随礼的,他们的随礼也非常丰厚。
故而,这场喜宴,陆相稚和修竹会赚不少。
三朝回门,修竹带着陆相稚回到了薛湄这里。
薛湄让戴妈妈出面,就像迎接自家姑奶奶那样,也在庄王府设宴,请了亲戚朋友们来热闹。
而后,修竹和新姑爷要在娘家住半个月,这也是本地风俗。
修竹私下里跟薛湄说了说她大婚的事。
事无巨细,她都告诉了薛湄。
“……陆家老夫人随了一千两的礼金,我回头送上香水、皮草等礼物去,大小姐您得破费了。”修竹不太好意思。
“戴景阁已经是你的了,你破费自己的。”薛湄笑道。
修竹:“……”
虽然这么说,但戴景阁所有的货源,都是大小姐发明的。
修竹从来没想过真正占为己有,她还是会跟从前一样,把盈利的九成拿出来给大小姐。
大小姐身边,还有好几位妹妹没嫁人,大家都要花钱。
“……三夫人说,我们现在租赁的这房子,原本是她娘家弟弟到京里做生意,临时歇脚的。
而后,生意没做好,她兄弟回家去了,这宅子转到了她名下。平时她也懒得打理,租出去也不值多少钱,她是打算卖的。”修竹道,“我想给陆家送回礼的时候,准备去问问价格。”
修竹他们住的宅子,在陆家旁枝们聚居的胡同。
那边,几乎都是族人,彼此照应;有些外姓的,也是像三夫人的弟弟那样,本身就是陆氏本家的亲戚,才有资格买到那边的房舍。
要是能卖,三夫人早开口了。
她现在这么说,是想卖个人情。
薛湄讨到了太子妃娘娘给的玉如意,的确是震惊到了陆家,以及街坊们。
“你想在那里住?”薛湄问她。
修竹:“那里离庄王府有点远,但距离戴景阁很近。况且,一家人住在一起,天经地义,桐哥和娘也是这个意思。”
薛湄:“桐哥?”
他不是比你小两岁多吗?
修竹:“……”
这些生活的琐事,薛湄觉得修竹能搞定。修竹虽然告诉了她,她却没有提出任何一句建议,只说由修竹自己做主。
而后,这件事慢慢扩散了。
不止是陆家知道,京里其他门第也听说了,甚至市井坊间也有耳闻。
“你们不知道,太子妃这些年旧病缠身,快要不行了。她在成阳侯那里住院了一个月,恢复了健康。成阳侯救了她一命,向她讨要一柄如意,她怎么也得给。”
“住院是何意?”
“这个是成阳郡主在梁国时候就有的。她不到你家里看病,要你转到她准备的院子里。期间,不许家人探望,病好了才能接回来。”
众人没见过这样的规矩,有些诧异,倒是更议论开了。
不过,舆论居然觉得能理解。
“……她那么好的医术,避着人,不肯叫人学了去,这很正常。”
“我从前病着的时候,家里人时不时到床前哭一会,我还得安抚他们,着实疲倦。若能有地方住着,静静养病,我倒是能快些好起来。”
“太子妃以前是什么病?”
大皇子回京几年了,从来不见柳氏露面。
那时候太子就说过,他的王妃生病了,在她娘家的老宅养病,孩子们也在外祖家。
到底什么病,大家都不知。
只是听闻,太子妃之所以进京,是因为成阳侯说自己能治。
太子妃回京之后,也是直接住到了庄王府。等她再次露面的时候,已经是个正常人了,只是略显得单薄清瘦。
原来是病了好几年。
说起太子妃,又说起庄王府跟成阳侯的时候,话题就多了起来。
正好又是正月,大家都需要走亲访友,话题不断。
修竹回“娘家”住,四下里走动。过年了,那些老主顾,她也要维护,上门拜年,给人家送新春的新鲜胭脂小样。
大家都知她成亲的事。
大户门第只当她是个体面管事,没想过和她走动,所以她成亲也没人送礼金。
只是后来听说,她的第一抬陪嫁是太子妃赏赐的,陆家也送了重礼,大家有点后悔了。
事后补礼金不恰当,但恭贺她新婚,送些首饰是适合的。
修竹第一家去的是裴宰相府上,裴家的四夫人乃是戴景阁大主顾。
裴四夫人亲自见到了她,夸她最近气色好,又对管事妈妈说:“我过年新打的那对镶嵌红宝石的金镯子,拿出来赏修竹。”
修竹道谢,直接褪了自己手腕上的镯子,把裴四夫人送的换上了。
她往其他人家走动,总有人夸她这镯子好看,问是不是戴景阁也要卖首饰,她就说是裴四夫人送的。
裴四夫人送的金镯子,加上太子妃娘娘赏赐的玉如意,让修竹行走更方便。大家多多少少会高看她一眼。
她收了不少的首饰,也送了好些东西出去。
薛湄对此,喜闻乐见:“你只管收下,我让戴妈妈记账,将来她们谁身边的丫鬟有喜事,我也会派人去送礼。”
修竹道是。
住了几天,修竹和陆家三夫人谈拢了买房子的事,和陆相稚回陆家那边去了。
而后,薛湄要每隔十天才能见到一次她。
她每十天来请安一次,以及跟薛湄说说生意上的事,顺便看着宝隆钱庄那边。
时如逝水,一年又过去了。
正月十五的时候,薛湄和萧靖承一人买了一张鬼奴面具,两个人手牵着手去逛夜市了,玩了个通宵。
而后,萧靖承要去见见阿梦,有点事要处理,他暂时离开了京城。
他一走,薛湄空闲下来,往自己空间去盘点。
“……咦?”薛湄突然发现,她的某样东西见底了。
这让她心里莫名咯噔了下。
也许,她该做点什么才好。
神医她千娇百媚 第723章 撺掇弥尘换一条路走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医她千娇百媚最新章节!
第723章 撺掇弥尘换一条路走
薛湄的空间里,原本有种零食,是她比较喜欢的巧克力糖。
这种糖制造并不复杂,但主要成分就是巧克力粉。
华夏没有可可豆,可可豆在墨西哥,需要跨过大洋。
“我记得有很多……”她有些失望。
薛湄并不是特别嗜爱巧克力,非要它不可。只是这东西她原本有,现在她没有了,而且永远失去了。
她明知道它在哪里,却得不到。
薛湄这个时候就有种挠心挠肺的不舒爽。
在空间里独坐了很久,薛湄想起了玄奘,也想起了郑和。
《西游记》是小说,但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却是真实存在的。
他从长安出发,游历了整个西域,最终到达印度,记载了西域28个国家的风貌人情。
而郑和下西洋,带回来不少奇珍异宝。
薛湄一时想到了弥尘法师。
“我能不能建一艘大船,然后撺掇弥尘去趟美洲呢?”薛湄心里嘀咕着。
这个时候,美洲大陆在哪里呢?
地壳运动完成了的话,美洲大陆上住的,也全部都是野人。
而那边有各种香料、食物,比如说土豆、玉米、可可豆,都是美洲的。
顺道去趟马来半岛,还可以把红薯找出来。
土豆、玉米、红薯,都是可以代替小麦、水稻的主粮。这不是为了增加主粮的多样性,而是麦、米的原始产量都不高。
后世的水稻、小麦之所以高产量,是改良过的。
但土豆、红薯就不同了,这两种农作物本就是高产出。而且,它们对土地的要求很低,再贫瘠的土地上也可以种出来。
“青阳县就是个特别贫瘠的地方,听闻红土特别多。种不了小麦、水稻,我可以种红薯啊。”薛湄忍不住想。
想到这里,薛湄赶紧在个人终端查了查最开始轮船的制造。
大型邮轮在地球时代的十九世纪末就有了,它的驱动力可以是最简易的发动机,以烧煤为原始驱动力。
想要跨越大洋去美洲,肯定需要这种邮轮;而去趟马来半岛,就未必了。
马来半岛上的红薯,薛湄很想得到。
薛湄出了空间,当即带上丫鬟锦屏,去了趟翠微寺。
弥尘在他自己的禅房里接待了薛湄。
茗香袅袅,弥尘自己喝了一口,轻轻舒了口气。
这段日子过年,而后就是上元节,翠微寺要点千盏花灯,是他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他马不停蹄,好些日子不曾停下来念经、参禅。
今日不是成阳侯拜访,恐怕他还是回不了自己的禅房。
“贫僧与侯爷,总是很有缘分。”弥尘道。
想要休息,薛湄就来了。
薛湄笑了起来。
她把过年时候,和戴妈妈说过的话,也跟弥尘说了一遍。
弥尘听了,觉得她这个因果很不错。建弘帝正是因为不拘一格用了弥尘,效果很好,才会进一步打破世俗,封薛湄为成阳侯。
两件事看似毫无关系,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侯爷找贫僧,单单说此事吗?”弥尘问。
“不是,我最近找到了一书。书是刻在竹简上的,我抄录下来,想要送给法师。”薛湄道。
“送给贫僧?”弥尘不解,“是佛经?”
“不是佛经,是一本趣闻书。”薛湄笑道。
弥尘:“……”
薛湄把自己抄录的,递给了他。
她的字非常不好看,看得出努力写工整了,仍是马马虎虎。
只见这书的书封上写:《西游记》。
弥尘:“……”
果然是一本游记。
他太忙了,每天正经的功课都做不完,哪有时间看游记?
“汉时有个和尚叫玄奘,他为了求得真经,从长安出发,横跨西域二十八国,最终到达天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