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神医她千娇百媚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明药
薛湄:“……”
太皇太后摆够了婆婆的谱,把薛湄说无语了,终于高兴了起来。
薛湄除了在宫里,也可以申请出宫,回趟自己的郡主府。
萧靖承虽然每天都进来看她,但他几乎不歇在宫里,薛湄也很想念他。
这天她出宫回家,往萧靖承的外书房去,却见贺方立在门口,似乎是望风。
瞧见了薛湄,贺方大声对里面说:“王爷,王妃回府了。”
这是给里面的人提醒。
薛湄:“……”
她不在家,这是瞒着她干嘛呢?
萧靖承里面打开了书房的门,薛湄非常机警往里面瞧,果然看到了人影,她心里咯噔下。谁在里面?





神医她千娇百媚 第894章 尾声(8)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医她千娇百媚最新章节!
人影要闪,薛湄便道:“站住!”
萧靖承也道:“站住。”
他既然开了门,就没有继续瞒着薛湄的意思。
于是,薛湄就看到他在书房里秘密接见的两个人。
一男一女。
男的略有点眼熟,女的薛湄认识。
“你们……”
“王妃!”两个人恭敬行礼。
这女人肌肤微黑,双颊有匈奴女人特有的高原红,薛湄一眼就认得出,她是扎合干的妻子。
而这男的……薛湄印象不深,应该是扎合干身边的亲信。
她肯定见过,却不怎么留心。
“你怎么在这里?”薛湄问扎合干的妻子,“扎合干呢?”
女人不知如何回答,却看萧靖承。
萧靖承:“你们先下去。”
两人急忙退了出去,薛湄没有阻止。
萧靖承揽住了她的肩膀:“你待扎合干像兄弟,所以我没敢告诉你。当年白崖镇也往匈奴派过很多密探,有些人是取代了匈奴整个小部落。
扎合干的妻子,她父亲和族人,都是咱们的人。当时派他们过去,只想要深入匈奴,并非刺杀。
她这次是借口进京给先皇扫墓,带着她的儿子到京城看看。主要目的是,她父亲去世了,临终意愿是把尸骨埋在自己的家乡。
她母亲去世很早,父亲和族人们从来没跟她提过家乡,她不知道在哪里,特意来问问我。”
薛湄:“……”
其实也就是说,扎合干的岳父和他的部下是细作,但他的妻子只是细作的后代。
她肯定知晓家族的秘密,却不是细作。
薛湄对扎合干,也谈不上手足之情,只是当初收服匈奴时,扎合干出了很多力气;他的妻子,也是薛湄救活的。
“……扎合干要是知道这件事,肯定会跟她离心。”薛湄说,“哪怕她不是,她也解释不清。”
“我没想过泄露他们的秘密。”萧靖承道,“现在没了匈奴,当初的细作,现在想回来是不可能了。他们唯一还有机会回来的,就是尸骨运回来埋葬。”
薛湄:“……”
她一直没怎么接触过细作的生活。偶然窥见一角,只有心酸和无奈。
提到了细作,萧靖承顺便告诉薛湄,他已经把甘弋江和陈微箬接回了京城。
甘弋江在他身边做事。
“我会安顿好他们。”萧靖承道,“甘弋江在成兰卿的事情里,是替咱们出力了的。”
薛湄点点头。
这天见到了匈奴旧部的细作,提到了甘弋江,薛湄接下来还见到了成家的人。
她和萧靖承大婚的时候,成老将军和成家老三、老四来喝了喜酒,只是薛湄在内院不知道罢了。
这次见到的,是成湛。
白崖镇的事情,算是彻底结束了,现在是陈将军驻守,成湛卸任回家了。
也是萧靖承招他回来的。
之前一直没有招他,是因为朝中并没有适合的官职给成湛。
随着萧明铮去世,有几位萧明铮的心腹大臣被迫辞官,兵部尚书的位置空了出来。
萧靖承打算让薛湄的二叔顶上去;而二叔原本的位置,让给了成湛。
“……扎合干托我带了一车的礼物给王妃。”成湛见到了薛湄,如此说。
薛湄:“……”
她有点心虚。
国籍不同,在和平年代还好,若是战争年代,他们就是仇敌。
薛湄和扎合干是化仇敌为朋友,现在却又知晓他的生活里,也有欺骗的影子。这些欺骗就是梁国人造成的,薛湄有点难过。
当然,这个不能怪任何人。
这是战争留下来的后遗症。
战争是一场恶疾,会死很多人。剩下的人哪怕侥幸活下来,也多多少少有被恶疾折磨过的痕迹。
它短时间内无法消除。
除非长时间的和平,慢慢修复。战争带来的畸形影响,才会代谢干净。
薛湄一时间很有感触。
而后,薛湄跟萧靖承说:“我希望不要打仗。如果我的孩子能在和平里度过一生,我就很满足了。”
萧靖承知道是因为匈奴残余细作的事,让她发此感慨。
他轻轻拥抱了她。
薛湄不太高兴,就不进宫去了,太皇太后戚氏催促了一次。
萧靖承进去了,跟太皇太后做了解释。
也不知他是怎么说的,总之太皇太后就没有再找过薛湄了。
天气一日日温暖,薛湄的肚子也一天天大了起来。
到了红薯丰收的时候,薛湄的肚子已经五个多月了。
她消瘦,古代衣着宽松,五个多月的肚子也只是刚刚显怀,不说外人也看不出来。
她活蹦乱跳的,身边服侍的人若是不用心,都记不住自家王妃是个怀着身孕的孕妇。
红薯成熟的时候,引起了梁国朝廷极大的好奇。
宰相是宋幕先,他是有名的博学、精明,官拜吏部尚书,是唯一一个不依靠家族而身居高位的官员。
他脾气不算特别好,不爱奉承,虽然很有能力却不得先皇的喜爱,而后跟先皇不和,辞官归隐;萧明铮想过请他出山,他拒绝了。
直到修朝登基,萧靖承亲自去请,这位归隐了十年的老先生,同意回来,现如今是一朝宰相,官居一品,四名辅政大臣之一。
就是他,说薛湄浮夸红薯的产量,会让百姓寒心。
他不怕太皇太后和萧靖承,自然也不会把薛湄放在眼里。
为了防止薛湄弄虚作假,宰相提出要自己去亲自“帮忙”。
他以为薛湄会拒绝,毕竟“帮忙”就有可能拆穿她的谎言。
没想到,薛湄听了,万分高兴,因为可以省下雇佣农户的钱。
她甚至问宰相:“宋大人,您家里有多少下人?”
“……算上老仆,一共九人。”宋幕先说。
薛湄:“这样吧,您把老仆都带上,我给您三亩地,三天内收完没问题吧?”
宋幕先:“……”
如此大方,这是搞什么鬼?
宋宰相打开了薛湄的新思路,薛湄让表妹在朝堂上帮她问问,还有哪位大人好奇。
如果好奇,带着家里能用得上的壮劳力,都去帮薛湄收红薯。
“工钱我也不给了,我一亩地只要五千斤,剩下多余就是酬劳。”薛湄如此说。
虽然她言行举止像极了吸血的资本家,但这些朝臣们求之不得。
每个人都好奇红薯最终的产量,很想亲自打薛湄的脸。既如此,很快大臣们就“承包”了红薯收获的任务,薛湄还不需要花钱,她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神医她千娇百媚 第895章 尾声(9)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医她千娇百媚最新章节!
朝廷休沐三日。
以往,每隔十天也要休沐一次,这次是把一个月的份量集中到了这一次,下面两次就取消了。
别说官员,百姓们也很好奇。
“真的能亩产五千斤吗?若没有,大将军王妃也不敢这么有底气。”
“怎么可能?”
“朝廷的宰相大人都带着人去收红薯了,听闻两宫太后也要去。”
薛湄弄得声势浩大。
到了真正开地那天,突然传出消息,说小皇帝也要去。
这下子,原本打算坐在家里看热闹的朝臣们,顿时不淡定了。
他们不用下地,但去郊县看个热闹,也是可以的。清晨,天色迷蒙,城门刚刚打开,就有大量的马车往城外涌,这是从前没有过的;而城门外,也聚集了大量的人,他们是早起挑东西进城卖的农户,或者是昨晚到了城外
没赶上进城的旅人。
瞧着这架子,城门外的人压根儿不知怎么回事,都懵了。
“……这是不是逃难?”
“我一年有半个月进城做买卖,还是头一回见城里这么多人早起赶路,莫不是城里出事了?算了,我今日不进城了。”
这老农的话,让路人忧心忡忡。
他们围观了片刻,城里的车马好半晌才走完;在门口的城外人,这个时候犹豫了,相互打听到底怎么回事。
城门口的守卫也是一头雾水。
开地之前,薛湄先挖了一块,告诉众人如何挖,才能不把红薯挖破。
“可以开始了。”她高声道。
大将军王府的侍卫们,开始发牌子,每个领了牌子的人,会被大将军王府的下人们领到他们各自的地头。
再一看,此处虽然延绵不绝几百亩好地,但插了五彩旗,到处旗帜飘扬,用来标注谁家是谁家的。
每位主动领了任务的大臣,薛湄都派一名小厮跟着,主要是领路。
指完了路,小厮不监督了,往田埂上一坐,拔了个红薯,擦干净就开始吃。
宋宰相刚刚起复,带过来的随从不多,他自己又一把年纪了。
突然真的要下地,对他的老腰是一种考验。
薛湄一开始说给他三亩地,而后觉得任务艰巨,因为他老人家和他家的那些下人,小的小,老的老,不是干活主力军,所以只给了他们一亩地。
这一亩地,要三天内挖完。
宋宰相对此事很热诚,每次挖一锄头,心里就感叹一下。
底下的红薯,一个个长得壮实,一棵藤下七八个,每个三四两,加起来份量不低。
宋宰相感觉自己上当了:“这东西太压秤了,可比大米、小麦压秤多了。”
挖了半日,他累得老眼昏花,问自家的老仆:“咱们挖了多少?”
老仆也不知道。
他叫了大将军王府的小厮。
小厮看了眼,数了数畦数,对宋宰相恭敬道:“您已经挖了一成,大人。”
宋宰相:“……”
快累死他了。
旁边是刑部尚书。
那位尚书大人端了小杌子,有下人撑一把油纸伞,他躲在伞下贪凉,地里有他家的二十名护院正在干活。
宋宰相快要羡慕死了。
很快,刑部尚书站了起来,往田里走。
路过宋宰相的时候,他主动打了招呼,并且道:“大人,我家小子们已经挖了一亩地,堆在那里。
我去称一称,您要不要歇歇,喝点茶,也去看看?”
宋宰相求之不得。
他这边还不知挖到什么时候去呢。
听说那边可以去围观,他当即放下了出头,跟刑部尚书走了。
堆积在地上的红薯,非常可观。
刑部尚书府的护院们,正在一筐筐装起来。这种竹筐,也是大将军王府提供的,他们家什么新奇东西都有,而且出奇的好用。
筐先称过了重量,每一只都差不多重,再装上红薯。
刑部尚书府的账房先生,拿着纸笔和小案几,在旁边记载一筐筐的重量。
每一筐装满,除掉筐的重量,都在一百零几斤。它既不会低于一百斤,又不会高于一百一十斤。
装完了、称完了,宋宰相手里两杯茶也喝完了。
“大人,装好了,一共五千七百七十斤。”账房统计完了,急急忙忙上前跟自家主子回禀。
他说话的时候,声音都在发颤。
他激动啊!
大将军王妃买的这些地,规划得很标准,一百畦是一亩,没什么误差。
他们刚刚挖过的地方,往回一扫就能看出,的确是一亩地;而这一亩地里,藏着数不清的红薯。
挖出来再装筐,五千多斤。
宋宰相愣住。
他既感觉震惊,又觉得是意料之内。
震惊的是,收获这么大,以后想要饿死人估计很难了;而意料之内的是,他刚刚挖了那么久,他已经估计到了产量。
真的有五千多斤!!
这边是一个统计出来的,立马嚷嚷了出去。
很快,不少人过来围观,而小皇帝和两宫太后,也亲自到了。
薛湄姗姗来迟。
在场众人看向她的目光,都带着崇敬。
有位大人府上的总管事,长得高大肥胖。他从小就没吃饱过饭,父母兄弟姊妹都是饿死的,只有他活了下来。
他后来得势,成了总管事,就报复性的胡吃海塞,把自己吃得很胖。
这么个胖子,噗通给薛湄跪下,痛哭道:“救苦救难的菩萨,您给我们带来了亩产五千斤的红薯,您这是渡天下人!”
说着说着,他就嚎哭了起来。
场面一时很静,众人都很感慨。
他们这次来,不仅仅亲眼看到了亩产五千斤的红薯,也亲眼看到了这些地。
这些官员出身都富贵,谁家里没有良田?他们一眼就看得出,大将军王妃的这些地,只能算二等,就是说并不是最肥沃的。
当然,也不荒。
不是最肥沃的地里,收成这么高,要是换到更肥沃的地里,或者种到那些不怎么产量的荒地里去呢?
大家想着,都有点激动了。
想想富农一年也只有半年能勉强吃饱饭,想想京城都有人饿死,粮食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了。
再颟顸的官员,此刻也心潮澎湃。
小皇帝修朝则惊喜看着薛湄,心想这是他的姨母,如此厉害!
“大家别挤在这里了,红薯而已。赶紧干活,我府上的人已经去做红薯宴了,等会儿你们会吃到各种美食,都是红薯做的。”薛湄说。
众人:“……”
王妃一点也不激动,王妃跟没事人似的。
王妃闲云野鹤,是真正的高人。
其实王妃这几天吃红薯吃太多,有点腻味了。啥玩意啊,地球时代都是喂猪的,还当宝贝呢。




神医她千娇百媚 第896章 尾声(10)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医她千娇百媚最新章节!
薛湄做了一顿红薯宴,款待众人。
今日来干活的,诸位大人加上他们自己带过来的,少说两百人;而小皇帝和两宫太后带来的,也有两三百人。
几百人的饭,不是那么好做的,幸好薛湄财大气粗,把小郡王几处酒楼的厨子全部叫了过来。
一共有四十名厨子,其中十人在戴妈妈的带领下,专门给诸位主子们做好吃的。
“第一道是烤红薯。”
“红薯饭。”
“红薯粥。”
“红薯粉做成的圆子,加了牛肉红烧,这叫红薯圆子烧肉。”
“红薯块炖排骨。如果有土豆更好,可惜我还没找到土豆,先用红薯代替,也能吃。味道可能有点鲜甜。”
“这是红薯派,加了牛奶和糖。这个都是我教的,也是用烤红薯的办法做成的。这个比较难,需要烤窑,我是临时做的烤窑。”
“红薯麻团,也是用了红薯粉,油炸的。”
“油炸的还有红薯条,外面沾的一层是白糖,油炸的红薯条蘸白糖好吃。”
“……”
薛湄站在旁边,喋喋不休,向太皇太后、太后和小皇帝,四位辅政大臣介绍起一道道端上来的红薯成品。
萧靖承坐在旁边,表情温柔,没有阻止薛湄。
薛湄今天弄了各种新鲜花招,小皇帝特别喜欢,一刻不停的吃。
她告诉众人:“红薯这玩意儿,穷有穷的吃法,能管饱;富有富的吃法,能上台面;
它对土壤和气候要求也低,肥沃土地能种,贫瘠沙地也可。寒的地方能中,热的地方也能种。
它熟了能吃,生的也能吃。容易保存,做成红薯干还能携带,比普通干粮还方便。”
众人都听住了。
这天,大部分的官员和太皇太后等人在午饭后,都回城了。
官员们的下人,还在帮忙干活。
修朝和奚宝辰乘坐同一辆马车,奚宝辰问他:“我看你胃口大开,吃得比平时多了一倍,这会儿胃疼吗?”
“不疼,好吃。”修朝道,“母后,那种红薯派太好吃了,让姨母教教御厨,朕要时常吃这个。”
“我回头问你姨母要。”奚宝辰道。
修朝:“姨母真厉害。太傅说,朝臣们都很怀疑红薯的产量,其实有点愚蠢。试想,若没有完全把握,姨母怎么会任由流言蜚语私下传播,毁她名声?虽然还没有亲眼所见,但太傅笃定姨母会赢。果然,姨母赢了,就连宰相都没话说。那老头太有意思了,朕看到了他偷偷啃生红薯,大概是他又不相信姨母说‘红薯能生吃’
。”
奚宝辰难得见修朝又活泼了点,还打趣宰相,忍不住笑了起来。
母子俩回城的时候,乐了半晌。
奚宝辰看到修朝又活泼了点,心中很高兴。
宋宰相却没有回来。
他老人家愣是带着自家的下人,把他那一亩地给挖完了。
他也在郊县吃了三天红薯。
红薯的确很好吃,可以代替粮食,也能管饱。他这几天没有沾油水与米饭,光吃红薯。毕竟这里的红薯管够。
他想知道,如果灾荒之年,兜里揣一个红薯能否保命。
三天下来,他发现的确可以,跟吃了三天白米饭的效果差不多——有点无力,毕竟没吃盐。
它扛饿的效果,比米面还要好。
宋宰相彻底服气了。
他那一亩地,因为地势比较低,得到的雨水丰沛,亩产过了六千斤。
剩下的一千斤,薛湄送给了宋宰相,还给了他一本小册子。
小册子上既有文字,也有图案,它一共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如何烹饪红薯,后来是各种食谱,都挺简单的。因为红薯加工,本身就不难。
第二部分,是如何种植红薯。怎么培养藤,如何插入地里,如何浇水等等。
第三部分,就是介绍如何储存红薯,可以让新鲜的红薯过冬。
这个引起了宋宰相的极大好奇,因为新鲜的红薯保存过冬,的确不太容易。
薛湄的办法,跟保存菜蔬差不多:挖地窖。
三天之后,红薯收完了。
薛湄早已安排了下人,各自分红,把红薯运回去,放入早已做好的地窖里存储。
宋大人临走的时候,特意过来见了薛湄。
“王妃,老臣以前怀疑您,真是该打!老臣在深山住久了,脑子混沌,不知王妃您从前的事迹,还贸然质疑,给您带来了麻烦。”宋宰相态度诚恳。
薛湄:“我有些时候遇到了新鲜事,也接受不了。您还愿意主动上门了解,而不是躲在官衙里,一边不理解一边骂我。”
宋宰相:“……”
“这几日辛苦您了。”薛湄又道。
“能见证这等奇迹,能为梁国百姓吃饱饭,我辛苦又如何?王妃才是真辛苦了。”宋宰相道。
薛湄跟他相互客气了一番。
接下来,薛湄又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
她要把今年丰收的红薯,自己留下一万斤,剩下的送给朝廷。
“……朝廷暂时还没有这个地窖,先放在我那里储存。等明年开春了,您可以派人去我那里拿。”薛湄对太皇太后说。
她建议,先由朝廷育苗,再把藤蔓给京城附近的百姓去种植。
因为多,每家每户种植半亩地,就足以让他们尝到甜头。
朝臣与太皇太后等人都同意了。
就在众人为此高兴的时候,突然听闻薛湄要南下。
她理直气壮告诉太皇太后:“我要回趟娘家。”
太皇太后:“你可是双身子的人。”
“没事,我坐船。”薛湄道,“况且胎儿健康稳固,别说赶路了,我跑步都没问题。”
太皇太后:“……”
其他人不是很关心薛湄的胎儿,只关心她娘家。
这个时候,他们突然意识到,薛湄是楚国皇帝封的成阳公主,她所说的“回娘家”,是回一趟楚国。
她要把红薯送一万斤去岭南,给建弘帝,顺便告诉他自己怀了孩子。
萧靖承在不涉及国政大事上,都随薛湄,故而他们准备好了船队,带上了礼物,又要回楚国去了。
薛湄还给大哥带了重礼。
“我也去,反正我闲得无聊!”小郡王说。
他急急忙忙赖上了薛湄。
1...155156157158159...1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