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又打翻了陛下的醋坛姜绾芸顾瑾渊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槿年陌雪
有监考的官员盯着,舞弊的情况,必然是不存在的,所有人此刻,都在认真答着题,片刻不敢懈怠。
只是…大家的表情,不尽相同罢了。
某些对边防战事所知不多者,连破题都很困难,更别说就此题作出什么好文章了。他们都是,一边擦着汗,一边艰难地往下写着。
一句一句的,憋得好不幸苦。
而那些对此事还算有些心得的,则是立马寻了个破题点,奋笔疾书地写着文章。
顾瑾渊目光在考生身上扫了一圈之后,每个人大致是个什么水平,他心中便有数了。
弯弯嘴角,露出一个意味深明的浅笑时候,他的目光,便又重新回到手中的文书上面。
“裴贤盛,笔。”抬手让裴贤盛重新递过朱笔之后,他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见她终于不再用那种吓死人不偿命的眼神盯着牧亦辰,姜绾芸也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
还好…他还算是有分寸,不然她今日,估计就没法儿跟歆涵姐交代了。
…
殿试只有一道测题,自然,所给的答题时间,也不是很长。
两个时辰之后,报时的官员便高声道,“时辰到,停笔!”
此话一出,冯琦均便立马站出来,主持大局,示意所有监考官把答卷按次序收好,送到他这边来。
收齐了答卷,冯琦均便转身向顾瑾渊请示,“陛下,这些答卷,是直接送去文华殿,还是先交由您过目”
按理说,皇帝陛下只需当着百官和众考生出题即可,没必要一直在这大殿上面等着。但这位,却把自己的公文都带来了,人家在下面答卷,他就在上面批奏章。
若不是为了第一时间看到考生们的答卷,何须如此
入仕三十余年,冯琦均自然不可能连皇帝这点儿心思都看不破。况且,这两日自己手底下的人,也办了不少事,对方那种心情,他还是能够理解的。
不过就算是现在看了又如何难不成,他还能凭着随便翻翻的观后感,就把三甲给定出来
“呈上来吧,朕看看。”稍一打量冯琦均,顾瑾渊便弯弯嘴角,示意裴贤盛领人下去接过答卷。
近三百人的答卷,堆叠在一起,足足分了三个盘子方才放下。
顾瑾渊起身,葱白的指尖自三个盘子边划过的时候,也凭着记忆,抽出了数份答卷,“别的你们便先送去文华殿吧,这几份,朕留下来看看。”
“喏。”
看着有人的考卷被皇帝陛下当场抽了出来,下面的考生,即是兴奋,又是紧张。《锦绣深宫:帝君娇宠寒门后》
第1568章 光是想想就热血沸腾
送去文华殿,便是由十二名读卷官批阅,初步定下名次。
虽说只是初步定下名次,后面还有再调的可能,但想要翻身,却不是那么容易了。
定下名词之后,答卷是会全部送到皇帝陛下那里去,但他们总共有近三百名考生,一人千余字,加起来也是三十余万字的量了。
皇帝陛下日理万机,每日处理政务尚且时间紧凑,又哪里会有时间,来通篇阅读每个人的答卷
最多,也就是随意抽出几份查看,然后评估他们的名次给得是否恰当。
恰当,此事便过去了,不恰当,便稍微给那不恰当的人调调。
至于其他人嘛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自陛下点头之后,也不会有人再管了。
毕竟,读卷官们通常是由朝堂上最顶层的一批人组成的,他们统一商量的结果,还是很有权威的。
一个人定名次,旁人尚可言他偏帮,但一群人共同商议的结果,除了皇帝,谁敢说一句不妥
说了,那便等同于和整个朝廷过不去。而旁人听见了,亦会笑一句“痴儿。”
顾瑾渊挥退了捧卷的太监之后,便当堂就着手上的数份卷子看了起来。他羽睫低垂,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这手里的答卷。
一篇看罢,他甚至还扬了扬嘴角,冲下面候着的读卷官们道,“这篇文章写得不错,你们也拿去看看”
他一说完,旁边的裴贤盛便立马上前,接过卷子,匆匆传了下去。当答卷落在手里时,一群人,甚至还没来得及点个头。
不过,他们点不点头,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皇帝陛下让看,他们难不成还能不看再说,迟早是要阅卷的,早一点儿晚一点儿,也没分别。
捧着答卷传阅的时候,除冯琦均外的一众读卷官,也很快明白了当下的情况——陛下这是兴致来了!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今科考生的情况了!
明白之后,他们阅卷的态度,便越发认真了。
说不准,陛下还会同他们讨论一番,若是阅卷的时候不认真,被陛下问住了,可就麻烦了。
读卷官们阅得认真,同时,他们于大殿之上阅卷所带来的的效果,也非常明显——所有的考生,都紧张兮兮地望着最前方的动向。因为前面几位手里拿的答卷,说不准便是自己的。
最重要的是,陛下方才亲自开口,说了那份答卷写得不错!
能得陛下开口赞赏的人,以后会有怎样的前途,还用说吗不说仕途坦荡无阻,至少,比一般人得重用的机会,要大得多!
那样的前景,光是想想,就叫人热血沸腾!
于是,悄悄张望前方情况的考生们,皆不约而同地在心底祈祷默念,被抽中的人,一定要是自己。
哪怕文章作得一般的,也想着,能在皇帝陛下面前露个脸,是件极好的事。
比起直接败下阵来,他们还是希望,能被那位看到一次。兴许,这不对考官胃口的文章,对那位的胃口呢《锦绣深宫:帝君娇宠寒门后》
第1569章 以战止战
那位出题的思路都不一般,赏析的水准,应当也与旁人不尽相同吧
他们满怀期望望着前方,暗中盯着皇帝陛下缓缓挪动的步伐,心中忐忑。但他们却不知道,自己这份期盼,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用。
顾瑾渊抽答卷的时候,看似随意,但却是算好了次序抽的。也就是说,他所抽的每一份答卷,其实都是他想看到的。
并不存在什么随意抽取几分,当场同考官们讨论的情况。
他手头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忙,怎么可能,有那份闲情逸致会花时间看,自然是说明,这几份卷子,值得他看。
很快,一众读卷官,也有了一个总结性的答案,“陛下,这篇文章破题在点,思路清晰,利弊分析也非常到位,确实是一篇值得认真阅读的佳作。”
“嗯哼。”顾瑾渊说着,又让裴贤盛把另外一份答卷呈给他们,“刚刚那份答卷,确实不错,不过还是太中规中矩了些。相比之下,朕倒是更喜欢这篇。”
他这回抽出来的,是牧亦辰的答卷。
虽然刚刚在考场上,看牧亦辰很是不爽,但一码归一码,对方所书的这份答卷,确实是他抽出来的答卷中,最好,也最合他心意的一份。
以战止战!
别的不说,就单单是这份魄力,便是多数在场之人都没有的。西北边关断断续续打了好几年,才停下战火,重归平静。眼下,自是没有人敢轻易提主动宣战的事情。
考生不敢,朝臣也不敢!
打仗可不是说着玩儿的,若是胜了,争回了失去的两城,尚且好说,但若是败了,再让敌军攻下几城,那提议的人,便该成千古罪人了!
如此,这主动开战的话,不经认真仔细谋划,谁敢乱说
可他们不敢,并不代表顾瑾渊没有这个想法。损失的两城,不仅是瑜国的面子,更是边境布防的重要战线。
敌军拿去了,没有多大的用处,但他们占领了,却可以联合周边防线,打造出一条比现在强数倍的防线。只有边境布防强劲,生活在边陲之地的百姓,才能真正安居乐业。
那两座城,是边陲百姓安居乐业的保障!
有这条件在前,他怎么可能不想再开战打回来真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直存着这心思的。
方才拿出来的几份卷子,虽然破题点都很正确,眼界和对未来诸方面的问题的考量也合情合理。但终究,是欠了几分火候。
简单来说,便是中规中矩,差了几分胆魄。
唔和现在的某些朝臣一个样吧。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事关重大,谨慎些也是应该的,只要不是胆小如鼠,他便能够接受。
至于偏向战的么,也有那么一两个,不过他们说话都比较小心,并没有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得太过明显。
唯有牧亦辰,直接提出了“以战止战”四个字,非常明确地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
啧,这么看,之前那胆小的评价,倒是给错了。他也算是个,有胆识的人吧。
第1570章 英雄所见略同
“这份…”当先接过牧亦辰答卷的,是站在最边上的工部尚书。听得陛下如此赞赏,他自然是想好好儿瞧瞧的。
然,他还没看上两行,便被那鲜明的主旨吓了一跳,“这论点…臣、臣…”
支支吾吾半天之后,他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单独给出意见,而是把这份答卷,顺手递给了旁边的户部尚书方振宇,“在下才疏学浅,只是个传胪出身,不敢妄下定论。”
“可方大人就不一样了,您是当之无愧的状元,您应该…有所见解吧”
方振宇瞧不出何佑天这老家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对方在官场混了也有二十来年了,是个老滑头。他这般推卸,多半是这份答卷有什么问题。
本来,方振宇是不想接的,他想找个理由推脱。但在他开口之前,顾瑾渊却先他一步,截住了他即将出口的推脱之言,“对,方尚书当年是状元,状元看问题,定然深刻。”
“不如,就由方爱卿来说说自己的见解吧。”
说着,他还抚掌大笑道,“没准儿,还能成就一桩‘英雄所见略同’的美事呢!”
瞧见方振宇转眼就被何佑天给卖了,顾瑾渊便忍不住想笑。这何佑天,虽说胆子小了些,但脑子还是灵光的,知道该怎么办事。
看在他机灵地把“包袱”甩给方振宇的份儿上,之前胆小的事,他便不与之计较了。
飞来横祸!
方振宇现在的心情,很是复杂。本来,这是大家的事情,只要所有人一起商议个结果出来,有什么问题,便可以大家一起抗。
那样,就算他们说得不对,陛下也不好太过分。
一次把九卿全部罚了,那哪儿行啊少年天子就算再有魄力,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可这何佑天…简直气死人了!把他是状元的事情搬出来说,还提议让他单独说意见。这不是…这不是给他找麻烦吗!
要是说得不对,所有的问题,便都砌在他一个人的脑袋上了!
方振宇越想越气,甚至有些想骂娘。
但气归气,事情总是要做的。咬牙切齿的同时,他也只能恭敬应上一声“喏”,然后老老实实地接过那份考卷开看。
不看尚且只是心中猜疑,但看了之后,他却是直接吓懵了。开题后不过几行字,“以战止战”这个观点,便被直接点了出来。
怪不得何佑天不敢随便发表言论,非要把这个烫手山芋塞给他!
若是别的地方,随便论论也就罢了,但偏偏是西北边关,是那个才爆发了几年战争,丢失了两座要塞城池的西北边关!
方振宇恨得牙痒痒,但在大殿之上,他也没法儿跟何佑天翻脸。无奈,他也只能老老实实地继续往下看。
可越看,他那颗心便跳得越快。这人写得,一句比一句吓人,且整篇文章都紧扣主题,一点儿偏题的情况都不在。
这要让他怎么说!
方振宇想临阵脱逃,可顾瑾渊却不给他机会,“方尚书怎么不说话呢”
第1571章 分明是在为难他
对方稍微答得慢了些,他就又立马补充了一句,“方尚书是觉得,朕看中的这篇文章,写得不怎么样,所以才不说话吗”
“那…方尚书以为,要怎么写,才算写得好”
方振宇:“…”
皇帝哪里是在认真询问他的意见,这分明…就是在为难他啊!
这份刻意,想不察觉都难。
“臣不是这个意思!”斟酌片刻之后,方振宇方才寻了句模糊的话说,“臣认为,这篇文章的破题点,还是寻得很不错的,观点明确,思路也清晰,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可见不是空想。”
他先是迎合顾瑾渊的说法,对牧亦辰那篇文章,进行了一番夸赞。但随即,他又一转话锋,露出了另外一副神色,“可这文章所书,放在当下,却不怎么合适。”
“哦”顾瑾渊挑眉,“怎么个不合适法”
他面上神情淡淡,嘴角甚至还微微上扬着,似乎一点儿都没为方振宇的反驳生气。
“打仗这两个字,可不是说说而已,打仗用兵用才用钱用粮,这对于瑜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大消耗。”
“虽然当下的瑜国,暂时还不缺这些,但这仗一旦打起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之后的消耗无法估计,国库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得住。”
“况且前几年才长时间打了仗,边境百姓,总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才行。”
“要是再战,恐怕…恐怕会失了当地百姓的民心。”
如果说他前面的话只是在附和顾瑾渊,那他后面这一席话,就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坚决站在了冯琦均那一边。
顾瑾渊也不跟他生气,只是勾勾嘴角,笑道,“方尚书不愧是户部尚书,张口就是民生,真是尽职尽责。”
说罢,他又从裴贤盛那边端过茶盏,淡淡道,“大家都看看吧,说说自己的意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