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又打翻了陛下的醋坛姜绾芸顾瑾渊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槿年陌雪
听闻顾瑾渊此言,方振宇终是放下心来,手里这颗烫手山芋,终于能扔出去了!
站在他的位子上答这问题,实在太不容易!
首先,这文章是皇帝陛下大力赞赏过的,如果他上来就说不好,持反驳意见,那不是等于当面和皇帝唱反调吗
那人可不是个任人欺的,若是他敢当着近三百考生的面,让他没面子,对方定然,也不会轻易放过他。
甚至很有可能,当场就把场子找回来。
他一户部尚书,没法儿跟皇帝正面斗,一场博弈,输的多半该是他。这个时候在皇帝面前撑不住,可不仅仅是丢脸这么简单。
那些考生又不个个儿都是书呆子,他们不会看局势的吗看到他明显斗不过皇帝,他后面,还怎么招揽良才
但他也不可能完全附和皇帝,毕竟他这一派,本来就是死站不战一方的。
而且他今日若是偏向了皇帝,回去…也没法儿跟岳父大人交代…
这两难境地,方振宇光是想想,就恨得牙痒痒。他甚至怀疑,那不站党派的何佑天,已经私底下站到皇帝那边去了!
不然,干嘛这么整他
第1572章 诛心!
方振宇如扔一个烫手山芋一般,在得了皇帝的旨意之后,立马把手中的答卷传给了自己右手边的人。
吏部、刑部、礼部的人一一阅过之后,都不约而同地闭上了嘴,一句话没说。这个时候,多说多错,他们急急忙忙的表达意见反而不好,不如等大家都看过之后,再商议定论。
反正,陛下也没有像为难方尚书那样为难他们。
直到梁印潮拿到卷子,粗粗看过一遍之后,便立马露出了赞许的神色,“陛下,臣觉得,这上面所书,确实不错,方尚书方才那番评判,实在偏颇!”
兵部向来是跟皇帝在一条战线上的,他们也是朝堂中的主战派。眼下,瞧见这么一篇“以战止战”的文章,梁印潮自然会大加赞赏。
当然,他这么一赞同,立马就跟方振宇站到了对立面。
“偏颇”方振宇冷哼一声,“那梁大人是觉得,要说打仗,才是不偏颇吗”
“梁大人在兵部,事事以战为先,在下不好多说什么。但在下身在户部,凡事优先看到的,都是百姓。”
“打仗你可想过,战事一起,边境百姓要怎么过日子”
这梁印潮,真是不识好歹。自己主战也就罢了,有什么意见,直接跟皇帝说,不就行了非要指名道姓地说他偏颇这恐怕,是故意跟他过不去吧
哼,一介兵部侍郎,不过是因着尚书暂守边关,才暂代尚书之职罢了。他还真把自己当成和尚书一个级别的人了
今日他不顶回去,颜面何存
“在下要说的,正是这一点!”被方振宇刺了一句不顾民生之后哦,梁印潮便立马抓住这一点,向顾瑾渊谏言,“陛下,方尚书口口声声都是百姓,但他却根本不知道,边境百姓过得都是什么日子!”
“臣虽不才,但也是上过战场的人,是亲眼看过边境百姓,是同他们一起生活过的人。”
“战事于他们来说,确实是痛苦的,但被敌国骚扰,被敌国抢掠,被敌国斩杀亲人,最后还只能背井离乡,于他们来说,才是更痛苦的!”
“国土一日不复,他们便要一日看着杀戮他们亲人的人,在他们的家乡逞威。”
“这种感觉,恐怕要比战时吃点儿苦,要难受多了!”
说完,他还冷冷看了方振宇一眼,“方大人口口声声民生,一句一个百姓,但你,根本不了解边境!”
诛心!
方振宇着实没有想到,对方竟也拿百姓跟他论。他大谈疼惜百姓性命,那梁印潮便讲百姓心中的信仰。
性命和信仰这俩东西孰轻孰重,还真不好说。
有人为了保全性命,苟活于世,可以抛弃自己的信仰,但也有一些人,愿意为了自己的信仰抛头颅、洒热血。
这只跟个人的想法有关,没有对错,活着重要,信仰也重要。
面色几番转圜,方振宇方才冷着声音道,“所以,梁大人的意思是,要让百姓们,为了信仰,去送死了”
第1573章 性命信仰孰轻孰重?
“怎么就是送死了”梁印潮明显不服对方的说辞,“方大人怎么就确定,我们一定打不了胜仗,将士百姓一定活不下来”
说完,他又立马道,“方大人没仔细看文章吧,我觉得这上面说得就挺有道理的。一次性把事情都解决完了,重新拉取一条更稳健的防线,才更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
“真是好话都让你给说尽了。”方振宇同样以一记冷眼回看梁印潮,“梁大人怎么不想想,一场战事,对于瑜国来说,有多大的损耗”
“你们只管领兵打仗,钱不够了粮不够了,就伸手跟朝廷要,但你们考虑过国库里的存粮存银吗”
“哼,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说完,他还补充了一句,“真是一点儿不知道替陛考虑!”
本来是两个人的争吵,但方振宇,却在紧要关头,把顾瑾渊给抬了出来。
梁印潮敢对他冷嘲热讽,但却没办法说顾瑾渊的不是。
国库毕竟是国库,不是他家的私库,他也没办法说“现在国库还有钱,不怕打仗花一点”这种话。
于是,他只能另找论点,戳方振宇的痛处,“方尚书既然这么会为瑜国省钱,当初怎么就没管好手底下的官员”
“他们贪污的那些银子,打一次仗,绰绰有余!”
“你!”方振宇被戳到痛处,立马大怒。梁印潮这狗东西,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他手底下损失的那些人,他到现在还心疼着呢。
这么多自己人被抄家问斩,没个两三年,根本缓不过来!
双方都已被对方的话语激起了怒气,这诛心的话,也一句句地往对方身上甩。
好在,这大殿之上,不止只有他们两个。别的读卷官,偶尔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插上一两句话,便不至于让两个已经怒气冲冲的人当堂扭打起来。
两名读卷官因为政见不合,在大殿上,当着两百余名考生的面就这么争执起来,本来应当是一件极丢人的事情。
但始作俑者顾瑾渊,却一点儿不为之生气,反倒是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端着茶盏慢悠悠地饮上一口之后,他便继续翻看手里剩下的答卷去了。至于下面那一群人,是吵是合,他似乎都无所谓。一边看答卷,一边听着就是了。
他这反应,周围伺候的人,都习惯了,谁让这位最喜欢的,就是坐山观虎斗呢
但第一次见这种大场面的姜绾芸,却是惊得目瞪口呆。她好不容易才维持住自己的面部表情,迫使自己不露出什么不合时宜的神情来。
陛下心也太大了吧下面都吵成那样了,他还有心思在上面喝茶阅卷那下面的人闹得厉害了,不仅丢自己的脸,也丢他的脸啊!
那么多考生,还在后面看着呢
暗中观察了一下争执的人,又偷偷摸摸地瞧了顾瑾渊几眼之后,姜绾芸心中的震惊,也渐渐平复了。
心境平和了,想法也就多了。
而越看顾瑾渊,她便越发觉得他是故意的。
第1574章 意外之喜
其实仔细想想,下面的人会吵起来,也是因为他要不是他之前在那边“挑拨离间”,问这个问题,又叫那个看的,几名臣子虽然意见不合,但也不至于当堂争执。
最重要的是,他明明知道那户部尚书和兵部侍郎政见不合,他却不阻止他们!
这种时候,让旁边儿那几位大臣斟酌着开口打圆场,是没有多大作用的,但只要他开口,把话题带走,这场争执,就能轻而易举地停下。
可是他没有。
甚至,还摆出了一副喝茶看戏的样子!
大致推断出顾瑾渊是刻意造就眼前的局面之后,姜绾芸的目光,便不由自主地黏在他身上了。
看着下面的人按照他的规划争起来之后,顾瑾渊的心情,便一直不错。而眼下,似乎还忽然收获了一个意外之喜
绾芸终于舍得把目光放在他身上了!
啧,自己可真是不容易,带媳妇来开开眼界吧,结果媳妇转眼就被外面的花花世界吸引了注意力,都不看他了。
他心里委屈,却偏偏因为这是朝堂之上,没法儿说。
那眼睛长在别人身上,他也管不住。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可时来运转,自家媳妇,忽然又爱盯着自己看了。
现在,他也算是双喜临门了
然,没等他心里乐上多久,姜绾芸的目光,就又从他身上,转到下方一众人等身上去了。
她先是偷偷看了眼考生们的反应,然后又瞧了瞧争执的朝臣,一圈看下来她的目光,终是被那一直不吭声的冯琦均给吸引住了。
这位冯首辅…着实奇怪,他后边儿那些人,都快一团乱了,他却也能如陛下那样,一声不吭。
甚至,面上神情平淡,一点儿着急模样都不存在。
冯琦均这样子,姜绾芸当然不可能认定他只是心大,觉得事不关己就可以高高挂起了。能坐到首辅这个位子的心,心中城府绝对不会浅。
他不可能觉得事不关己,毕竟方尚书,可是他的得意门生加女婿。他应当…只是不着急吧跟陛下一样,并不为此事着急。
越是在这种紧要关头,一个人的素质,便被彰显得越明显。
没深度心思浅的人,在这种时候,就容易着急上火,自乱方寸。但那些心思深沉的人,却往往能够做到不慌不忙。
所谓“沉稳”,总是在这种时候,才能体现出来。
虽然不懂那俩不动声色的人心里都在打什么鬼主意,但对于冯琦均,姜绾芸总算是有了一个较为直接的了解。
难怪像陛下那样的人,提起他,都总是恨得牙痒痒,总是一副欲除之而后快,却又不好下手的模样。
这个人…确实是个难缠的对手…
他跟陛下现在,除了盘算当前局势,盘算自己心里边儿的事,应当还在…猜对方的心思吧
这一点,姜绾芸确实是猜对了,两人确实都分出了部分心思,放在了对方身上。
顾瑾渊自然是有自己的计划的,但…他想要按照自己的心意来,还得提防着冯琦均才是。
第1575章 又在打鬼主意?
那老狐狸,总是喜欢坏他好事!
至于冯琦均那边,当然也是在琢磨着顾瑾渊的用意。
别的不说,就那份以“以战止战”为主旨的答卷,就让他很是疑惑。
在身后那群人争执的途中,他也把那答卷拿过来看了一遍。答卷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写答卷的人,却很有问题。
这张卷子,是牧亦辰写的!
他知道,那牧亦辰很有才华,这次会试不仅得了会元,甚至,还得了那位御笔朱批,给他详细指点了很多。
如此人才,不仅小皇帝欣赏,他也是极欣赏的。这段时间的诗会词会,他的人,也找了不少机会和那人套近乎。
只是,效果不太明显罢了…
千金难得有才郎,好不容易遇到个良才,他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让人跑了呢若是能把人提到自己跟前来尽心培养,再出一个方振宇那样的左膀右臂,不是难事。
听说…此人还未婚配,而他冯家,正巧有个进不了宫,却适龄的孙女…思琴虽然只是庶孙女,但到底是冯家的女儿,旁人还是比不得的。
嫁与一个初出茅庐,又无身份背景的少年郎,倒是对方高攀了他冯家!
只是…他的人明里暗里地跟那牧亦辰提了好几次,对方都以“尚且年轻,要以事业为重,无心儿女私情”这样的理由拒绝了。
结不了亲,交往也没多密切,那小皇帝把人引为己用的可能性就大了。
本来,他还在为此事发愁呢,可方才殿试的过程中,他却感受到小皇帝一直冷眼盯着人看。
莫非是…出了什么误会
他一直在想,是不是小皇帝的人查到了他的人三番两次接触牧亦辰,对其产生了怀疑
那真是值得大肆庆祝的喜事!
可之后,小皇帝为什么又那般赞扬牧亦辰的文章那夸赞程度,平日里可是很少有的,而且…听声音,也像是真心话…
信任这种东西,还能因为一堂考试就找回来就算如此,那牧亦辰在考场上,也老老实实的,什么都没做啊…
据他观察,那年轻人还因为皇帝不友好的气势太盛,而紧张得抖了抖手臂呢。
方才,他瞧其答卷的时候,也在行间,看到了一道明显墨迹。
答卷通篇干净整洁,唯有那一道墨迹是个例外。这墨迹,肯定就是那时候被吓到了,手抖了,才落下的!
到底是什么情况小皇帝这阴晴不定的样子,是要做给谁看想叫他误会误会什么呢
还是说…他又在打什么鬼主意了
身后的人不过争执了几句,他一闪而过的思绪中,就已塞满了猜测。只是这些猜测,多多少少都有地方说不通,他实在不知道该把事情落实到哪一种猜测上好,
善于揣摩人心的冯首辅,忽然觉得,自己在不经意间已经看不懂这位少年帝王了。
这可不是件好事!
还没等冯琦均琢磨出个前因后果,他便忽然觉得后脖子一凉,就好像,是有人在盯着他看一般!
是皇帝!这种感觉,肯定是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