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权色风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晨光路西法
酒宴散去,把中央的干部们送走了之后,徐君然陪着方正和费明两个人漫步在街道上。
“今天谢谢方书记了。”费明一脸微笑的对方正说道。
方正摆摆手:“我正好有空,要不是小徐给我汇报了,我还真就不知道这个事情。”
费明回头看了徐君然一眼,满意的点点头:“小徐同志还是很有觉悟的嘛。”
说完,他对方正苦笑着说道:“不瞒书记你说,我这身体啊,是大不如前了。前几天去医院查了一下,医生直接就告诉我,要想多活几年的话,最好戒烟戒酒,你说说,我们这个位置,烟酒是轻易能戒掉的么?”
方正愣了一下,这才明白到底为什么费明今天忽然邀请自己过来。
想到这里,他笑着对费明说的:“没什么不能戒的,为了身体好,控制一下嘛。”虽然不知道费明提起这个事情是什么意思,但是混迹官场多年的直觉告诉方正,费明肯定还有下文。
徐君然却是有些意外,费明这么说,难不成是想要靠向方正?(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权色风流 第八百三十一章 到底是谁?
. .
费明听了方正的话,意味深长的看了徐君然一眼,这才说道:“方书记选了一个合格的秘书啊。”
方正一愣神,有些诧异的看费明,他很不明白,费明这话是什么意思。
费明淡淡的说道:“我让秘书打了两个电话,一个是给省政府那边,一个是给省委。”
他这句话一出口,不仅是方正,就连徐君然也愣住了,方正更是诧异的看向了徐君然,他可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这费明葫芦里面到底是卖的什么药?怎么还玩起了这样的把戏呢。
就在方正疑惑不解的时候,费明笑了笑说道:“蒋省长很忙啊,秘书那边给我的回复是他要见外宾。”
方正更加迷糊了,不明白这费明到底想要说什么。
徐君然站在两个人的不远处,心里面忽然闪过一个古怪的念头,难不成这次的事情,是费明试探两位党政一把手的机会?
果不其然,就听见费明笑呵呵的对方正问道:“不知道省长对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人选,有什么看法?”
宣传部主持工作的常务副部长最近因为年龄到了退了二线,空出来一个副部长的位置,徐君然也听说了,省里面不少人都盯上了这位子。毕竟谁都知道,费明是省委常委,兼任着省委副书记,省里面的工作很忙,宣传部的事情他只是大体上把握方向,具体的工作还要常务副部长来主持,也就是说,谁掌握了宣传部副部长的位置,就等于是掌握了半个宣传部。
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几次书记办公会,因为讨论这个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事情,都发生了不小的争执。
蒋方重虽然在东海市的事情上面输了一局,但是却不代表他就会在方正的面前俯首帖耳,毕竟人家也有自己的靠山,再加上他在东海这边经营了多年,方正想要那么容易的在东海省掌控全局,本没那么简单。
更何况,原本跟蒋方重走的很近,却又对方正屡次抛出橄榄枝的常务副省长段文杰还在一旁虎视眈眈,这就让方正更加小心了。
听到费明的话,方正眉头轻轻皱了皱,却没有马上开口。
费明似乎早就聊到了方正的反应,转过头对徐君然笑着说道:“小徐同志,你知道我家住在哪里吧?”
徐君然一愣神,心道你不就是住在省委常委楼么?连忙点头答应着:“费书记,我知道。”
费明点点头:“那好,叫上司机,送我们回去。”
说着,他对方正微微一笑:“我淘弄了几两好茶,听说方书记你也爱喝茶,怎么样,去我家品品茶?”
方正自然是求之不得,笑着点点头。
很快几个人就来到了费明位于常委楼的家里面。徐君然知道他的情况,费明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出国了,只有儿子在东海市工商局工作,他妻子不在,据保姆的说法是去了儿子那边,家里就剩下费明一个人。
“小徐你去泡茶。”费明从抽屉里拿出茶叶,递给徐君然笑着说道。
等徐君然把茶水给两个人送了上来,费明和方正已经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了,保姆下班离开了费家,徐君然就勉为其难的承担起了给两位领导端茶倒水的工作。
平心而论,方正和费明志强共事了几个月,谈不上有什么深交。这样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于公于私来说,方正是省委一把手,费明虽然位高权重,但在方正的面前他是下属,除了省委常委会和书记办公会这样的场合之外,两个人之间见面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说到底,作为省里面中立派的费明,颇有自扫门前雪的架势,所以跟方正的关系属于那种不远不近的。
至于现在费明的态度,方正隐约能够猜到一点,很有可能是因为身体的缘故。
官场上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身体和时间,如果一个干部身体出现了问题,那不管他多有才华,最后的结果也都只能是黯然离开。就好像此时此刻的费明,原本他刚刚五十岁,正是一个副部级领导有机会更进一步的好时机,可是从他自己刚刚的话里面,方正已经听出了一丝弦外之音,那就是费明的身体出了问题,他需要静养休息了。
恐怕这也是为什么费明会主动对自己抛出橄榄枝的原因。答案很简单,既然没了进取之意,费明肯定需要找一个靠山的。
看了一眼费明,方正微微一笑道:“老费,我到咱们省也大半年了,说起来咱们一直没有机会好好的聊聊。其实我一直想着两个事情,一是到全省各地去看看,了解一下咱们东海的真实情况。二来就是希望能够跟班子里的每一个成员都交交心。”
费明不动声色的笑了笑:“书记这话就见外了,你刚到省里的时候,我们不是已经聊过天了吗?”
他倒是没说假话,每一个省委一把手走马上任的时候,班子成员都有机会跟一把手单独见面聊天的,他指的自然是那一次。
方正呵呵的笑了起来,喝了一口茶摆摆手道:“那个不一样。你我都知道,那种谈话是官方质的,说白了,就是认识一下而已。不管是你,还是我,其实都是言不由衷的。就好像那个时候,你肯定不会请我到这儿喝茶,对不对?”
他是怀着很大诚意的,从一开始徐君然报告自己说费明请自己参加接待中央文明办的同志,方正就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拉近自己和费明之间关系的机会。而随着费明说出自己身体有问题了之后,方正就知道,自己赌对了。
费明听了徐君然的话,点了点头,看向一旁垂手而立的徐君然,露出一个古怪的笑容来。
见费明看向徐君然,方正以为他是有话不希望徐君然听见,眉头顿时皱了皱。
徐君然也是聪明人,立刻就说道:“领导,我有点事情,能不能出去打个电话。”他是准备借着打电话的机会抽身而退,毕竟两位省委领导之间的谈话,他留在这里不太合适。
没想到费明却摇摇头,对徐君然说:“小徐同志,你坐吧,咱们也不是外人。”
这句话一出口,不仅徐君然愣住了,就连方正也愣住了,他没想到费明竟然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费明呵呵一笑,看向方正说:“方书记,你这个秘书选的好哇。”
方正愣了愣,随即笑起来道:“是啊,徐君然同志很不错,人聪明,而且还有才华,说实话,把他从中办要过来的时候,我可是费了一番力气的,这个同志放在我身边,有些屈才了。”
他这话就是有真有假了,别的不说,徐君然可不是他从中办要过来的,要不是曾文钦家的老爷子出面,方正才不会让徐君然到自己身边给他做秘书呢,只不过当着费明的面,有些话是不足为外人道的。
费明听了方正的话,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是啊,我们的很多同志,明明很有才华,却总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得不到施展,像徐君然同志这样还好,起码方书记你是知道他的能力的,以后还有机会。更多的同志,都被埋没了。”
他这话一出口,方正就知道费明肯定还有下文。
官场上的人讲究一个闻弦而知雅意,方正浸**官场多年,自然听的出来,费明夸奖徐君然的目的不是表面那么简单,他还有别的意思要说,看来自己今天是来对了。
领导夸奖自己,徐君然自然不能不吭声,他连忙客气的对费明说的:“费书记您过奖了。”
不管费明出于什么原因要在方正面前夸奖自己,人家总归是给自己说了好话的,让一个副部级的领导给你说好话,如果徐君然不表现出来一个受宠若惊的架势,那也太笨了。
费明看了一眼徐君然,又对方正笑道:“方书记恐怕很好奇,我为什么对这孩子这么看重吧?”
方正点点头,倒是没有隐瞒道:“是的,费书记似乎在京城工作过,不过那应该是十几年前了吧?”
不仅他好奇,就连徐君然也十分奇怪,要知道之前在自己跟费明之前可是从来没有过任何交集的,他看过费明的履历,虽说费明是京城人,曾经也在京城工作过好多年,但是那个时候,自己还没有进京城读大学,还在江南省,本就不可能跟费明有关系。至于后来就没有可能了,费明调到东海省的时候,徐君然已经在松合省工作了。
可以一点都不夸张的说,徐君然自问自己和费明那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但偏偏就是这位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的费书记,今天似乎格外的青睐徐君然,仔细一想的话,之前在省委大院碰面的时候,费明似乎对徐君然也很客气,言语当中多有勉励。那个时候徐君然还以为费明只不过是出于爱才或者客气,可是现在看来,他着实是有几分真心实意的。
难道他是孙家的人?
徐君然脑子里忍不住冒出这么一个古怪的念头来。(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权色风流 第八百三十二章 故人之后
. .
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自然也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徐君然不相信平白无故费明会突然对自己表示出关怀的意思,如果说方正让自己做秘书的原因是因为曾老出面,他不得不卖老领导一个面子的话,那费明今天当着方正的面这么夸奖自己,肯定也有着别的原因。
徐君然脑海当中的第一反应,就是费明难不成是孙家的人?
毕竟自己是孙老爷子外孙的这件事,方正是知道的,在京城某些人刻意的传播下,恐怕在东海省的高层当中也不是什么秘密。当然,像陈俊儒肯定是不知情的,否则他也不会在一开始的时候那么敌视自己。
只不过,当着方正的面,徐君然不好直接问,只能干笑着。
方正却是有些疑惑:“费书记,恕我直言,你认识小徐?”
费明摇摇头:“方书记说笑了,在他来东海工作之前,我还不知道他呢。”
这下子不管是方正还是徐君然,都感觉到一阵不解,既然不认识的话,为什么费明忽然之间对徐君然会这么感兴趣呢?
费明似乎也不打算再继续卖关子,走到自己的书房里面,拿出一个盒子回到客厅,放在茶几上,这才对徐君然说道:“打开吧。”
徐君然一愣,虽然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依言打开了那个盒子。
盒子一看上去就知道年头已经不短了,看得出来经常被主人放在手里摩挲,徐君然打开盒子之后,就看到一张老照片放在那里。
等到看清楚照片上的人,徐君然顿时就愣住了。
方正有些疑惑,探身拿过那张照片。只见上面站在六七个穿着绿色军装的年轻人,背景应该是京城的香山,而看照片上的日子,已经是距离今天将近四十年之前的照片了。
“这是……”方正一脸的不解。
费明没有说话,而徐君然却用低沉的声音开口说道:“这照片,我母亲也有一张……”
是的,徐君然没有说谎,同样的照片,在徐君然的家里,江南的武德县那里,也有一张。
小时候,徐君然经常看到母亲拿着这张照片流泪,用她的话说,那上面有父亲,有她的朋友,只不过她一辈子都没办法再回去了。
今时今日,没想到在东海省,徐君然竟然再一次见到了这张照片。
“你母亲?”方正话一出口顿时就愣住了,他知道徐君然的身份是什么,自然也知道徐君然的母亲是谁。自然是孙家那位离家出走的大女儿孙静雯,难不成,费明竟然认识徐君然的母亲?
“一晃已经三十多年了。”费明的声音缓缓响起:“当年在京城的时候,我和你母亲是同学、发小。我们从小算是一起长大的,那时候我比较瘦小,总是跟在她们的身后,没想到啊没想到,一别竟然是阳两隔。”
看着徐君然,费明指了指那张照片道:“你母亲恐怕从来没有告诉过你,她在京城还有朋友吧?”
徐君然沉默了一下,低声道:“母亲说,她在京城有亲人和朋友,只是她没办法再回去了。”
“是啊,回不去了。”费明低低的说了一句话,竟然眼中隐含着泪光。
他第一眼看到徐君然的时候,就觉得徐君然跟自己少年时代喜欢的那个女人特别的相似,开始的时候费明还以为自己可能认错人了,后来他听自己京城的某个旧识提起,说孙静雯的儿子到了东海,这才对徐君然注意了起来。
费明虽然不是京城顶级家族出来的,但是费家在京城也有不少人脉关系,他多方打听之后,竟然发现徐君然真的是孙静雯的儿子。
少年时代的费明并没有如今的春风得意,那个时候费明的父亲被斗倒,家里面的情况很惨,要不是孙静雯的照顾,他甚至在学校里面都要被人欺负,对于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来说,亦母亦姐的那种情愫恐怕是一辈子难以忘记的。孙静雯后来逃婚离家,费明着实伤心了一阵。而后他就离开了京城,一直到重新见到了孙静雯的儿子,让他再一次回忆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以后叫我叔叔吧。”费明看了一眼徐君然,笑着说道。
在他看来,徐君然就是孙静雯的延续,于情于理,自己都要照顾好这个故人之子。
方正在一旁都已经有点傻眼了,饶是他浸**宦海多年,也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难道说,自己就这么得到了一位省委常委的支持?原因是因为自己选了一个好秘书!
一想到这里,他看向徐君然的眼神就变得不同了起来,这小子还真是一员福将啊。
徐君然此时也有些发晕,他怎么都没想到,费明之所以会对自己青睐有加的原因,居然是因为跟母亲有旧。不过他并不怀疑费明是在说假话,开什么玩笑,人家一个堂堂的副部级领导,甭管是靠向方正还是靠向蒋方重,那都是要被看重的,犯得上骗自己这个小秘书么?
“那个,费叔叔,您在哪儿打听来的消息啊?”徐君然一脸不解,他还是不明白,费明从哪里确定自己是孙静雯的儿子的?
费明嘿嘿一笑:“我跟你三舅可是初中同学,虽说这些年联系不多。不过这回他调到云北省做省长,我肯定要打电话祝贺的嘛。”
就在不久之前,徐君然的三舅孙振邦被任命为云北省代省长,原因自然很简单,他在财政部副部长的职务上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再加上孙家适当的推动,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徐君然自然是知道这个消息的,当时孙振邦还特意给他打来电话,毕竟要不是徐君然提出的那个计划,他也不可能替国家从苏联人手里赚来那么多钱,现在苏联解体,卢布几乎就变成了废纸,上层对于那次的事情非常满意,论功行赏之下,孙振邦的升迁也就顺其自然了。
现在听到费明这么说,徐君然也就释然了。
呵呵一笑,费明对方正说道:“方书记,我这个侄子,有时候有点不懂事,你要多多担待啊。”这才刚认下亲戚,他就开始替徐君然说话了,这样的长辈,让徐君然心里面温暖不已。
方正听到费明的话,笑着答道:“费书记你这就见外了,咱们不是外人,小徐这个同志,虽然年轻,但能力却是出众的。说实话,我心里面一直在想着,是我耽误了他的发展,否则要是让他留在中办的话,现在说不定已经是一方领导了呢。”
徐君然连忙摇头:“书记,您过奖了,过奖了。”
开什么玩笑,方正这么称赞自己,还是头一次。虽然说费明算得上是自己家的长辈,但徐君然可不想在方正面前留下一个恃宠而骄的印象,这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的。
方正夸奖徐君然,费明道是不觉得有什么,他之前可是了解过徐君然所有情况的,对徐君然所取得的成绩自然也是了解的,所以倒是没觉得方正的话有夸张的地方,笑了笑说道:“君然现在可以说前途不可限量,可惜咱们东海省的官场如今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只看资历不看才华,不然的话,很多同志也不会怀才不遇了。”
听了费明的话,方正心中暗喜,看来这费明是有话要对自己说啊。
想到这里,他对费明笑道:“看样子,费书记你是有感而发啊。”
费明轻轻摇了摇头:“有感而发谈不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想法吧。”(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权色风流 第八百三十三章 筹码
. .
费明笑着对方正说道:“有一种想法,我不知道对不对,说出来和方书记你探讨一下。我们国家的体制是党和政两条线。我觉得这是最好的体制,最符合哲学神。哲学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宏观和微观。国外的议会制,议会管的就是宏观,政府管的是微观。不过人家这个宏观和微观,隔得太远了,很长时间才开一次会,而每次开会,因为议员太多,意见分歧太大,往往只是吵架,办不成事。结果,这个宏观,成了宏而不观。我们国家的党委制,是一个常设的权力机构,对宏观的管理,非常及时,而且有力,比议会制要优越得多。当然,这也就会出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宏观和微观界线的模糊。毕竟两者都是权力机构,而且,党委的权力远远大于政府,很容易产生跨界**作现象,党委手政府工作,也就是党委抓微观。同样,政府部门一直都在努力排除党委的牵制和约束,想尽一切办法,控制宏观。这两种情形,往往要看党政一把手,哪个人更强势。”
徐君然听着费明的话,顿时就一愣神,这样的说法他在后世的某个论坛上面看到过,讨论的就是华夏的政治体制跟西方政治体制的区别和优劣,现在听费明说出来,有种很奇怪的感觉。
他没什么反应,方正却是陷入了沉思当中,毕竟说起来,这些话针对的人是他这个省委一把手。
沉默了片刻之后,方正缓缓对费明说的:“费书记的意思,是咱们东海省的矛盾在于,不管是党委还是政府,都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费明呵呵一笑,不置可否的说:“蒋省长这个人,我跟他共事的时间长一点,对他还是有那么一些心得的。必须要承认,蒋省长是一个很有本事的干部,在工作当中认真负责,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他也希望能够把东海省发展起来。”
说着,他看向方正:“方书记,这一点你觉得呢?”
方正点点头,很干脆的承认道:“确实没错,必须要承认,方重省长还是很有能力的,否则中央也不会让他主持政府的工作。”
徐君然在一旁也深以为然的点头,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虽然对蒋方重这个人争权夺利的行为有些不满意,但是即便是他的政治对手也必须要承认,在关系到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蒋方重还是值得信任的。不管是发展东海省的经济,还是涉及他心腹的案子,蒋方重的表现已经让徐君然确信,这是一个个坚定,有追求的领导者。
费明笑了笑,继续说道:“当然,老蒋这个人也有缺点,他虽说没什么私心,不过总是喜欢把事情控制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之内,而且做起事来大部分时间他只相信自己的眼光,听不进去别的意见,不管这种意见是好的,还是坏的,在他那里都很难被听取。”
徐君然忍不住开口说:“这事儿我觉得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情况,现在我们很多干部都还保留着那老一套的思想,做什么事情不经过调查取证,光凭着老经验。”
说完这句话,他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大嘴巴,这个时候什么嘴啊!
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在上级面前胡乱显示自己的本事,说的好听一点叫恃才放旷,说的不好听一点,这叫目无尊长。
不过方正和费明倒是都没有在意他的话,费明笑着点点头道:“君然说的没错,老蒋当年上山下乡的时候,耽误了不少时间,对于一般工作还好,关系到经济方面的,因为没有系统的学习,他所倚仗的,大部分都是自己在工作当中钻研出来的。哲学上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我们透过表面的东西来看的话,老蒋这个人说起来就是有点讲不清道理,这样的人,跟谁搭班子都比较困难。”
方正默默的听着费明的话,半晌之后才沉声道:“那费书记觉得,我应该怎么面对这个情况呢?”
他很清楚,费明说的一点都没有错,不说别的,单单是自己跟蒋方重在省里面的几次冲突,说到底都是因为两个人之间的执政理念不同罢了,蒋方重这个人有些刚愎自用,听不进去旁人的意见,如果不是自己顾全大局的话,恐怕早就闹大了。
费明微微一笑,对方正的问题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淡淡的开口道:“我已经说了啊。”
方正一愣,随即笑了起来,他已经明白了费明的意思。
1...338339340341342...3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