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要做门阀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要离刺荆轲

    能用权力和手腕解决的事情,最好不要动刀子。

    这倒不是出于名声或者顾忌舆论。

    这些都是浮云!

    杨可活着的时候,天下人人诅咒。

    可有人能伤他一根寒毛吗?

    人家最好还不是风风光光的寿终正寝?

    桑弘羊操盐铁之权,用均输之制,士林舆论天天嚷嚷:请烹弘羊。

    他有掉过一根毛吗?

    所以,若张越的志向是拼命向上爬,那他就任的第一天就会挥舞屠刀。

    学习义纵咸宣王温舒等前辈的方法,二话不说,先砍光新丰县境内的豪强再说。

    这样做的好处是很多的。

    首先,豪强死光光了。

    他们的土地财富与牲畜就可以分给平民。

    如此,社会矛盾大大减少,贫富差距一夜拉平。

    其次,豪强们死光光了,地方上,自己就是皇帝。

    整个新丰都将成为他的一言堂。

    说叫百姓做什么,百姓就会做什么。

    下面的官吏,更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而他本人的政绩,也将飞快增长。

    上任一个月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半年就能‘百姓欢腾,皆号明公’。

    然而,这只能让自己升官。

    而不能让自己的理念和抱负得到施展。

    更别提建立什么利益集团,拉起什么小团队了。

    你都把人杀光了,谁还跟你玩啊?

    都知道你是个疯子了,谁还肯学你的东西?

    所以,义纵咸宣王温舒,无论他们曾经何等风光,何等显赫。

    但终究都是人亡政息,人走茶凉。

    他们甚至没有改变任何事情。

    他们曾经挥舞起屠刀,屠戮无数豪强的郡县,在他们卸任后,不过三五年,豪强们卷土重来。

    他们曾经的政绩,那些欢腾的百姓,那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风,转瞬之间消失无踪。

    与之相比的,则是儿宽的治理方式。

    儿宽当年担任左内史(现京兆尹)时,作为一个儒家大臣,他表现的根本不像历史上出现其他儒臣。

    他就任的第一天,不是去内史衙门上班。

    而是带着家臣和仆役,风尘仆仆的前往治下十二县巡查。

    他穿县过乡,去田间地头与乡中三老,地方名士以及官员交谈。

    询问他们地方的地理环境水土风俗。

    整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他走访了治下的每一个乡亭。

    然后,他回到长安,立刻上书,请求开凿六辅渠。

    就这一件事情,他立刻收获了治下十二县的民心。

    不拘阶级贫富,人人以为儿宽是西门豹一般的人物。

    儿宽当年究竟何等得民心?

    史书和原主的记忆,都明明白白的告诉了张越。

    据说,当年,国家对外用兵,军费吃紧,天子于是要求各地加紧征收赋税。

    儿宽却担心百姓生计,依然如往常一般,耐着性子,一个乡一个乡的收,以此确保百姓的负担在合理范围之内。

    于是,皇帝震怒,坊间有消息说,儿内史要被罢官了。

    消息传出去,整个左内史治下十二县百姓都激动了起来。

    几乎没有人组织,十二县的百姓就自发的挑着粮食,带着钱帛,来到了长安城,在左内史衙门门口排起长队。

    不过三天时间,整个左内史治下的赋税全部征收完毕。

    而且,无论是数量还是速度,全国第一。

    儿宽因此拜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但张越看重的却不是儿宽这样做带来的好名声。

    而是儿宽这样做了以后,儒家在关中的发展。

    在儿宽为左内史前,关中的儒生数量,一直不如法家和黄老学派。

    而在儿宽担任左内史六年后,关中儒生数量反超了法家。

    因为,地方豪强和地方的宿老们都觉得,儒家很不错。

    至少比起法家那些糙货强多了!

    张越很明白,若是想要自己的主张和理念被人接受,并且成为‘普世价值’。

    不仅仅得有皇室背书,还得有天下人,主要是作为统治阶级主力的地主阶级认同。

    不然就不可能成功!

    儒家为何能独霸中国两千年?

    除了儒家思想为统治者所接受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儒家与地主阶级,捆绑在一起了。

    甭管是公羊学派,还是谷梁学派,还是思孟学派。

    或者他们的徒子徒孙,理学心学泰州学派。

    几乎所有的成员,都来自地主阶级。

    哪怕偶有寒门士子通过科举混了进去,很快,这些寒门士子的家族也变成了地主。

    所以,不管怎样改朝换代,无论是谁坐天下。

    哪怕蒙元满清,儒家的地位始终不曾变动。

    也没有人能变动!

    只是

    儿宽的道路远比咸宣等人的道路要艰难辛苦。

    咸宣等人的成功,是可以简单复制的。

    而儿宽的道路,不仅仅需要自身有能力,还得有一大帮志同道合的文士官吏辅佐和协助。




第九十三节 建立班底(2)
    可是去哪里找一大群志同道合的可靠文士官僚?

    或许,太学那边可以想想办法张越在心里寻思了一会。

    太学虽然是儒家的地盘,但却是公羊儒的地盘。

    比起只会嘴炮的谷梁儒生,公羊学派的儒生,虽然脑子呆了一些,冲动了一些,但却都是肯做事的。

    有着二十八义的香火情在,张越觉得,哪怕挖不到太学生,挖几个太学生的兄弟,总该可以吧?

    但,这只能解决最基本的文吏。

    学生什么的,就算再有才华,文如贾谊,智迈晁错。

    但缺乏实际经验,却是致命伤。

    让他们去做些基本的事情,或许能行。

    但若是处理具体事务,就是力有未逮了。

    我得想办法,挖几个既有能力,还有理想抱负和节草的低级官员

    但这种人又不是大白菜,随随便便就可以找到。

    想了想,张越就关上窗户,然后吹熄油灯,等了一会儿没有发现有人靠近,才闭上眼睛,准备进入空间。

    但,片刻后他又睁开了眼睛,然后搬动案几放到门后。

    这样做或许可以作为一个缓冲。

    然后,他就复闭上眼睛,进入了空间。

    空间之中的作物,这几日虽然没有用玉果催熟,但生在空间,生长速度依然比外界要快两三倍。

    所以,此时空间的各色作物,都已经是一片葱葱绿绿。

    但张越没有时间去察看它们的生长情况,径直越过作物田,前往小山脚下。

    在山脚下,张越早已经在那里存储了十几卷竹简。

    这是他在去乡官邑前,借口要回家取些衣物,顺手放入空间的。

    他先拿起三颗指甲大的玉果,走到一株最矮小的瑾瑜木面前,将手里的玉果埋下去。

    不过须臾功夫,一株绽放着花蕾的瑾瑜木就出现了他眼中。

    张越拿起几卷竹简,放到它的身下,在奇香出现的刹那他闭上眼睛,在心中默念:检索《汉书。百官公卿表《史记。百官公卿表西汉中期名臣

    于是,无数信息和网页以及书页在脑海之中浮现翻动。

    当香气结束时,张越捡起地上的那颗足有鹌鹑蛋大小的玉果,面色有些古怪。

    我竟想不到,会是如此情况张越在心里叹息着,退出了空间。

    睁开眼睛,张越首先检查了一下门口的案几,发现没有被推动或者移动的痕迹,心里面松了一口气,在这宫廷里他最怕的就是被人发现自己的异状——虽然这未必是坏事。

    不会有人想将自己的形象与神神道道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将案几放回原处,张越找来一个火折子,重新点亮了房中的油灯。

    建章宫的宫灯,皆是连枝长擎灯,所以点起来有些麻烦,张越花了点时间才将之点亮。

    跪坐到案几前,张越找来一块竹简,回忆起方才回溯的信息,心里面却是感慨万千。

    想当年,当今天子励志革新旧弊,北击匈奴之时。

    天下风起云涌,无数英雄豪杰,此起彼伏。

    那时,文有汲黯张汤朱买臣公孙弘主父偃儿宽枚乘严助司马相如

    武有李广卫青霍去病赵破奴李息路博德

    一时间谋臣如雨,猛将如云。

    以至于东方朔都只能打酱油。

    司马相如虽有安抚西南夷之功,但到死也只是一个郎中,一个专门给皇帝拍马屁的文人。

    然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才开始出现了断档。

    更可怕的是

    翻遍史书,张越所见的名臣们,渐渐的从寒门士子为主,转向了豪强贵族子弟。

    昭宣之间的名臣们。

    霍光张安世萧望之赵充国

    俱是豪强贵族之后,名门子弟。

    等到了元成之际,满朝朱紫贵,竟鲜有寒门出身之人。

    连哀帝的宠臣董贤,都是名门之后!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吗?张越在心里想着,作为穿越者,他知道,后世也是如此。

    寒门再难出贵子!

    阶级固化,社会固化。

    好在,如今还吊着黄金时代的尾巴。

    所以,张越还是从繁多的资料与史料之中,找到了几个目标。

    将他们的名字与籍贯职业写到竹简上,张越先是想了想,然后划掉其中几个。

    因为,根据史料记载这些人现在虽然还不出名,但都已经出仕了,而且是在诸侯王那里。

    于是,剩下的就只有两个人。

    想了想,张越在竹简上,又加上一个人的名字。

    若有可能,必定要将此人拉入我的团队!张越在心里想着。

    只是,此人在史书上留下的信息和痕迹太少了。

    只有名字和功绩,却无籍贯师承,甚至连生卒都是不详。

    很显然,此人很可能卷入了后来波云诡异的政治斗争之中,落了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但统治阶级忌惮他的功绩,不敢太过宣扬,于是,就抹去了他的结局。

    而这也给张越带来了麻烦。

    单凭一个名字,就想要在茫茫人海之中找到一个人,这无疑是大海捞针。

    张越忽然想了起来,此人在史书上以农事闻名,那么,他现在应该是庞大的汉室农稷官群体的一员。

    而桑弘羊曾经担任大司农,主管天下农业。

    或许可以找他帮忙!

    若能找到此人,再有那两人相助,大事成矣!张越合上竹简在心里说道。

    他选的这三人,皆是能吏,以特别能做事,特别愿意做事和非常敢做事出名。

    而且,他们现在的地位都很低微。

    说不定,正过着贫寒的生活。

    基本上,只要勾勾手指,就可以忽悠走。

    以这三人为骨干,再用几个亲信心腹为鹰犬,从太学那边拉些满腔热血的年轻人。

    如此一个小小的团体就组成了。

    只要带着他们在新丰县,把事情做好了。

1...6162636465...10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