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YTT桃桃
犯不上。
俺们要倒买倒卖长白山上的山货,一年跑下来,不得挣至少五六百两啊。
咳。
阿爷,你咳嗽干啥,这不是关上门咱自家人在说话,你咳不咳嗽,它也是整好了能至少五六百两。
守着长白山,咱还有千里马运输队,既做买卖还有物流,一本万利。
“三舅,啥时候上山啊?再往后拖拖,天冷就封山啦,咱就挣不来好钱儿啦。”
宋福生再次搓搓脸。
到了会宁才三天,你们看他招消停了嘛。
那不得上山考察,一步一步来?
马老太嫌弃宋福生道:“你听听,家里一堆事儿。那千里马可是你自己牵头的买卖。最起码,你这个大县令,怎么也得让自己的买卖在这里扎下根吧。”
米寿用小手忽然拉住马老太的衣袖道:“奶奶,不成的,那咱家不就成了第二个万家?”
“这话是怎说的呢,咱家有欺负人吗?咱就不是那样的人家,嘚瑟不上天。”
“可是,会宁这里要是已经有镖局了呢,咱利用姑父官职之便给人家挤兑黄了,这就是在欺负人啊。”
“你就只寻思给挤兑黄啦,你就不能寻思寻思给他兼并喽?双赢,让他挣的更多,咱家千里马更大。”
“噢,也对噢,”米寿觉得还是奶奶厉害。
宋福生扶额,什么乱七八糟的,听了两耳朵就偏头与宋福喜他们私聊道:
“二哥,忠玉,你们明日该走就走吧,不用惦记。倒是那面的业务,接了不少单子,而你们这些镖局主要带队的都在这里,那面几十单活跟的全是新人,我实在不放心。”
“就留富贵和四壮能行吗?”
“没事儿。”
现在已经是手拿把掐的局面了,他不再被动。
宋福生站起身:“走啊?”
干啥。
宋福生说,从来了会宁,他就没有陪家人好好逛逛这里。
没空陪同逛县城,还没空逛这大县衙吗?
家人们明日就要回去一些,正好吃完晚饭,领着溜达溜达。
走。
王婆子一听这话很激动,扯着马老太回屋换衣裳。
脱掉做饭的衣裳,换上陆畔送她的那块料子做的新衣,美的呦,向头上直抹头油。
惹得马老太嗅嗅鼻子:“啥味儿呀这是。”
“忠玉他媳妇,那个败家玩意儿,以前在奉天那阵,让忠玉给我买的头油膏,这两口子都买完了,才告诉我。我不是有点儿自来卷嘛。”
王婆子长的白,自来卷,笑的漏出豁牙子:“你闻闻,姐,香不香,来,我给你也挖点儿,抹上。”
马老太躲开了,一边换上三儿媳在京城给她买的褂子,人家说啦,这是京绣。一边道:“你什么头油也要洗头发,不是我说你,妹子,要洗头发的,要不然抹的再香它也不好闻。”
关于这京绣褂子,其实是宋福生花钱张罗给老娘买的。
但是回头到家见到马老太,宋福生就说:“胖丫她娘,一听京绣高端大气上档次,就非要给你买,挡都挡不住。花了不少银钱。她自个啥也没舍得买,还是我非要给她买的首饰。”
马老太当即就摸着胖丫送的金戒指笑着说,“要多给你媳妇买首饰的,她是知县夫人,她穿的好也是你的脸面。你岳父以前给她买过不少,我瞧见人家有耳坠子啥的。逃荒都逃没了,你别忘本,慢慢给钱氏都重新置办上。”
反过头说王婆子那抹头发的香膏,事实上是王忠玉他们跟随在宋福生身边,有样学样,想给老娘买啥,就向媳妇头上安。
媳妇私下不乐意也不会太闹,老娘呢,还能平日里对媳妇更好。夹板气都不像以前那么频发了。
一大家子特意换上体面的衣裳,都洗洗脸。
阿爷还特意洗洗脚换上京鞋,拿出陆畔送他的玉烟袋夹在咯吱窝下,从后门走。
只有从后门绕到大前面,才能从县衙正门进。
路过附近的街道,就是宋茯苓和小右子交换信的那条街上,有老百姓身上背柴,站住脚激动道:“青天大老爷。”随着说话还要跪下。
宋福生摆手,“免礼,这是刚回来啊?快家去吃饭吧。”
宋福生他们一行人走出很远,这位老大爷还在原地处于激动中。
他老伴出来寻他,他说知县老爷和他聊了家常才耽误进门。
他老伴让他少扯犊子,一听就假的很,撒谎能不能撒些切合实际的。
……
哇,金宝这些孩子们开眼了。
三叔是县令,他们能将县衙当个景游玩了。
只看会宁县衙自南向北,照壁,大门,仪门,戒石坊,坊左右为六房。
六房是指什么呢,在宋茯苓眼中,对应的部门就是:县组织部,民政,文明办,人武,公安,建设。
吏办事之所叫科房,大公共办事的场所叫群室。
监狱居南,叫南监。
前衙就是升堂的地儿,里面挂明镜高悬的牌匾,外面挂“亲民堂”。
二堂叫治事之堂,这里配有花厅。宋福生可以办完工不去后院,在这里直接休息吃饭喝茶。
另外还有情治堂,勤慎清堂。
马老太扯着宋茯苓的手惊奇。
哎呀,那日到,直接赶车到后面,这是第一回见官衙,以前咱当老百姓更是没有机会见。
“胖丫,我怎么瞧着这大门墙壁呈八字形,前宽后窄。”
宋茯苓说,奶,你没看错,要不然能有那句话吗?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嘘嘘,你爹可是位好官。”
米寿此时是和金宝、蒜苗子他们站在大门东边的大鼓前,几个男孩子跃跃欲试想摸摸鼓。
吓得阿爷说,“别乱摸,那恐是击鼓鸣冤的。鼓一响,你们三叔就要立马升堂,是这样吧?”
宋福生点头,恩,正吃饭听见鼓声也得立即升堂。
就在这时,秦主簿离很远就笑着跑来,先和马老太她们行礼,随后就凑近宋福生说,“万禀义想单独见您。”
“吕县丞去过南监?没有下衙回家吃饭。”
“嗯,属下一直在看着他,他借着审别人,听说和万禀义说过话。”
宋福生心里就有数了,恐怕吕县丞眼下最恨不得万禀义死的,只有死人才不会咬人。
但是可惜,本朝不随便执行死刑。
而且在他看来,吕县丞小人之心了,如若他是万禀义还真不会咬吕县丞,要为自己的弟弟妹妹以及老母亲将来着想。
宋福生很抱歉地看向家人。
说好要陪着逛的,他明明也已经下班了却又要去忙。
没事儿,快去吧,用不着你,有的是人愿意领我们溜达。我们并没有舍不得你。
捕头亲自跑出来,脸上带笑说,他想要代劳。
“她娘?”
钱佩英挥下帕子,“去吧,一会儿我们简单溜达溜达就回后院了,你们这里都在忙着,不能添乱。”
宋福生这才离开。
南监重犯监牢里。
万禀义两眼通红,身带脚镣手镣坐在草垫子上,盯着宋福生的眼睛道:“明人不说暗话,我出不去了,是吗?”
“恩。”
“我给您一万两。”
宋福生一下子就笑了。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七百七十四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两章合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最新章节!
一万两。
真多啊。
他宋福生来古代也有个几年了。
商海沉浮。
卖过狼皮、熊皮,后期又和老隋倒动狐狸毛,貂毛。
开过大排档;三文五文钱出售过残次木炭;向各城推销过辣酱。
倒过军粮,制造过军火,跑过运输,不仅运货,而且现在千里马还运人。
为大义、为报恩,为避免生灵涂炭,脑袋别裤腰上,上过前线。
也为私利,为不得罪同僚,怕列巴奶砖的买卖被小鬼难缠,在仓场衙任职期间,收用过所谓合理的伙食尾子。
可以说,除去读书那段“清闲”的日子,他宋福生从未停下往家搂钱的脚步。
就这么折腾,涉猎之广,钻进钱眼里那么挣。
他宋福生,眼下家里的存款,去掉各地镖局房产,房产里还有一千两是占便宜,二堂哥不识字白给他的银票,再去掉家里这几年吃用,还得算上闺女那份放在空间里的银钱。
拢共,拢共,两千二百二十五两白银。
而这万禀义,开口贿赂他就是一万两。
万禀义是什么身份,巡检那种小民兵队长的月俸银就不要提了,家里不过是个县里的土乡绅罢了,万九姨娘又是去给柳将军做小,没什么聘礼,万两白银哪里来的?
全他吗的是民脂民膏,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大人,你是在笑我不自量力吗?
不,你可能是误会我的意思了。
眼下,只你知我知,我万某孝敬给大人万两,不是想让大人以权谋私于我。
呵呵,事到如此,我万某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您闹的那么大,一来就拿我当眼中钉肉中刺,欲除我而后快,想必我就是给您十万两,您也不可能回头来保我。
当然,我也没有。
这一万两,大人,我万某只拜托您一件事,将我两个弟弟轻判。”
万禀义提起弟弟就想起家中老母,还有恐是会受他连累的妹子,忽然潸然泪下。
他脚上带着脚镣,费劲用身体蠕动的姿势爬向宋福生:“这事儿,不过是大人您一句话,或左或右的事儿。又不是让大人马上放人,是做做样子判三两个月就放家去。”
又哽咽着继续道:
“我万禀义指定是不中用了,想必家里亲属,树倒猢狲散,眼下一团糟。现在心中只求,两个弟弟能及早回去给老母亲做主心骨,如若他们也被流放,母亲会哭瞎双眼甚至是没命的。您放心,大人,我万家再不是问题,更不会挡大人的路。日后,他们会带些银钱去外地过活。”
宋福生望着匍匐在他脚边,哭的忽然像个孩子似的男人。
“万禀义。”
“大人,罪民在。”万禀义满眼祈求又充满期望地仰头看向宋福生。
“你刚才所说,有两点错。
不是我非要除你,是你在命人拦路抢劫商贩那一刻,致使会宁物价过高,你有今日,就已注定罪有应得。
你的二错是,你连同你的两位弟弟该如何判,不是本官收下万两银钱就或左或右能决定的,是律令会对你们有最终判决。
该重就重,该轻就轻。
包括你们万家的财产,本县衙审核后,不是违法所得并不会没收。
但是违法所得,本官一文钱也不会放过。”
“大人,大人?”万禀义将头挤在木栅栏里,“那罪民要是能戴罪立功呢,可否考虑轻判罪民的两位弟弟?”
一万两白银都不要,这是万禀义没想到的。
那重大检举揭发呢,他只剩下这一条路。
“不过,罪民只对大人讲。”
万禀义冲宋福生刚才那番话算是品出来了,他虽栽在宋福生的手里,但是这位新知县敢做事,能做事,且不会干出听到什么不得了的会给人报信的事儿,然后那些人再报复他家。
很荒唐,他现在最相信的人,居然是新知县。
宋福生已走出很远的背影,忽然顿住。
——
秦主簿脸上挂着笑。
只看他正在与马老太陪小心说着话。
马老太一脸不乐意,逛个县衙还给找事儿,三儿怎么那么不中用。
念书念书用胖丫陪,现在审个破案子,也要让胖丫进去当文书。
那监狱,是什么好地方啊,烦人。
满县衙的人能用不用,给胖丫发文书银钱不?
“老夫人,您看,这?”秦主簿不得不再次催促,知县大人在里面等着呢。
其实他也不知道知县为何放着他不用,非命他出来叫千金。
马老太压根不管别人会不会瞧她,脱下京绣褂子硬要给宋茯苓套上,她没蹲过监狱也知晓那里阴冷冰凉,嘴上说着:“咋整,你爹非得叫你,那就去吧,奶这就回去给你烧热水,等回头咱再洗洗。”去去晦气。
速录师宋茯苓,就这样穿着奶奶的金色金鳞带大花的衣裳,去了南监。
一个非常幽闭的小间里,里面只摆有一张木头桌,两张椅子。
屋里只有仨人。
不停记录的宋茯苓。
在眯眼审迅的宋福生。
举着手镣正陷入回忆的万禀义。
整个记录过程中,宋茯苓在听说几年前,上上任知县掌管会宁时,会宁粮仓失火。
那年,从会宁几十万百姓手里收缴上来的粮食有过半数遭殃,她笔尖一顿。
在听到宋福生问道:“柳将军是否知晓这一切,柳将军是否有参与,你确定吗?”,她笔尖一顿。
在听说上上任知县家里有背景,这也是万禀义能和上上任知县狼狈为奸的原因。
她老爸审出背景人物那一刻,宋茯苓已经不是笔尖一顿了,而是情不自禁与她爸对视一眼。
毛侍郎大人,毛俊易。
上上任那位知县,是户部侍郎毛俊易的亲外甥。
而那年,粮仓失火是假像,实际上,在互市。
这位胆大的知县,利用会宁地理位置的便利,将粮食或贩卖或易物给了高丽人。
至于万禀义,他是盘踞会宁多年,狐朋狗友众多,循着蛛丝马迹半真半假猜到就去威胁。
那位胆肥的知县不敢动万禀义,因为万禀义的背后是柳将军,是能和柳将军说得上话的,柳将军又随时能上书给皇上,只能咬牙给了万禀义不少好处,且从此后,给万家行了太多方便。
那年,皇上还是燕王。
燕王曾派过御史钦差下来查会宁粮仓失火之事。
但隔行如隔山,燕王就怕派下来的人不懂,钦差们是从户部抽调下来的,钦差们到了会宁一看,再比一心想统一的燕王还了解细节,心知这位会宁知县是毛侍郎的亲外甥,又没调查出什么,也有可能是钦差里有人拿了好处,总之,这个事就过了。
按照正常失火算,责任人不过是一些守粮仓的衙役当了替死鬼。
宋福生挑了挑眉,压下这件事,望着下方跪地的万禀义,“还有要说的吗?再说说别人别的事吧。”
万禀义却摇头。
他对宋福生一笑,笑容中,带有一切尽在不言中的苦涩。
就不说了吧。
这么大的事,已经算立功,能让两位弟弟轻判。
至于自己,走到这一步就无所谓了。
而其他人,那些不过是些小人物,更是说不说也不可能再给他这大功向上累加。
倒是他万家已经倒了,实在遭不起被人踩几脚,少得罪一些小鬼,将来他两个弟弟带着母亲,还有他的儿子、媳妇,日子也能过的平安一些。
宋福生一点头。
“来人。”
在外面守着的宋富贵立马叫来衙役,让衙役们给万禀义带下去。
当晚,宋福生重新给皇上写信。
这回他不用偷偷摸摸的找杨明远递信了。
可以直接将信件交给府尹大人,府尹大人批示完再向上逐级递交,直到皇上手里。
夜深了,钱佩英披着衣裳坐在一边喝茶陪同。
“我说,她爹。”
“恩?”
“你觉得毛侍郎知不知道他外甥这事儿?”
钱佩英一会儿觉得毛大人应该不知道,一会又觉得或许知晓。
关于不知道。
因为毛大人那官,老宋说过,很好,是实干型。那就说明至多没管好家人。
你说咋管?亲属这么多,做官那么忙,还能手把手教吗?能教自己儿子,能教到姐姐家的外甥吗?
就造成了有的亲属狐假虎威,利用和高官的亲属关系胆大妄为。
然后一些官员,自作聪明,给这个面子,给那个开绿灯的,想着为交好毛大人。所以就弄的毛大人真有可能被蒙在鼓里。
至于知晓,甚至毛大人是主使,钱佩英是这样分析的。
“老宋,你记不记得天下粮仓那电视剧里演的,那个米大人,口碑老好了,老百姓都赞他一声清贫一世、两袖清风。
最后怎么样,他那个棺材里面全是金银珠宝,属他最贪。
哎呦,说的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这人哪,确实知人知面不知心。
毛大人在咱们这里是好人,在别处,他是恶人。这是有可能的。”
宋福生无奈地瞅瞅钱佩英:
“大半夜的,别过分脑补。
我只知道要就事论事,事实什么样,上报后,由皇上查吧,我一个小县令就干县令的活。
再说那天下粮仓,那位米大人不是贪,你看电视剧咋就记一块呢。
是那老米,想要死后给儿子铺路,让小米去检举揭发自己,这样小米才能走进皇上的视野,前途无量。”
瞧瞧,封建社会,没有电视报纸电话,离皇上太远,为了走进皇上视线,什么招都用。
钱佩英撇嘴站起身:“对,我就能记住一块,那我回去睡觉去了。”
“嗳?我错啦,你快回来。要不我自己没意思。”
……
当晚已经是后半夜了,钱佩英早已进入梦乡,宋福生却辗转反侧。
离床不远的书桌上,是他已写完封好的奏折。
宋福生睡不着啊。
毛俊易在他心中,说到底还是起了一些波澜。
毕竟对他宋福生不赖,还自掏腰包奖过茯苓一百两的银票。
宋福生一会儿琢磨着:
毛大人如若不知,那么这个奏折到了皇上手里后,处理结果就是老毛本该官升一级,却可能被降级处理。这么多年的辛劳,毁为一旦。
毛大人要是知晓,那不用说,极刑。整个家会被连根拔起。
他一会儿又琢磨,真得管好九族。
不止要教好米寿、金宝这些孩子,就连外甥姑爷都要管好。
将来,这些孩子再生孩子,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不行,往后九族都来了,要时不常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把这个传承下去,多给洗洗脑。钱可以少挣,这事却不能少。
第二日一早。
宋阿爷、马老太,钱佩英和茯苓,送王忠玉、宋福寿、田喜发他们离开。
有点恋恋不舍。
“到家看看咋样了,也别着急忙慌回来,看大丫成亲完,咱家田地收完粮食再回来,告诉他们,俺们挺好的。”
宋福生没出现,他只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起早被衙役们和四壮护送去了黄龙府。
黄龙府尹陶大人万万也没想到,第一回见到自己手下,会宁知县就又给他送了份特大礼。
真想再回府病一病。
陶大人一边掐着睛明穴一边看着信心想:这份奏折一旦交上去,会拔出萝卜带出泥。连同当年下来查案的御史钦差们都得遭殃,而那些人,家里还带着关系。
“柳将军知晓吗?”
“柳将军说,任何人不得影响办案。”
宋福生最反感黄龙官员的一点就是,怎么什么事都要问一声柳将军的意见。人家是带兵打仗的,官衙才是管事的,怎么就能如此不敢担事。总巴望二品将军给牵头。
陶大人听完柳将军的意见,才一咬牙,在奏折上扣了自己的官印。这就等于联名上书了。
……
宋福生来到会宁第五日,他才姗姗来迟召开县衙官员会议。
这一日,县衙无一人缺席,县尉瘸着腿也来了。
可以说,此时,他已将会宁领导班子完全掌控,没有人敢对他说“不”了。
宋福生特意命人,让将桌子合成现代长方会议桌,这样说话拢音些。
他坐在最前方道:
“别的知县,应是一到就和你们碰头议事。
我议的晚了些,所以咱们就不废话了,直奔主题。
整个会宁人口有多少,下面分布情况说一下。
去年,会宁县交税粮多少。
县里有多少秀才以上官身不纳粮。
有多少耕地。
去年,直接交税银的有多少人,以粮抵银的又有多少。
目前,咱们官衙的官吏,有多少人是填写立名文历领俸禄的。
县衙账目报一下。
县衙粮仓情况。”
宋福生说一句,下面负责的官员们就头冒汗开始找,所有的人,手边都摞着很高的册子。
宋福生却很不满意,露出了皱眉的表情。
一帮白吃饭的,来这里是混日子的?
作为各部门主管,这点儿数据都不能张口就来?
“行了,我先去后院,我希望一个时辰后再碰头时,我这面问,你们就能立马答出来。”照千里马差远了。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七百七十五章 现代人见你们会打怵?(两章合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最新章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