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YTT桃桃
宋福生这才明白媳妇为啥觉得丢面子。
人参好到一种程度,它到哪里都通用,会有市无价。这样的回礼很重。
不过,他一边稀罕的拿起人参闻了闻,一边安慰媳妇道:“没事儿,守着长白山,这里有好人参并不稀奇,大山里海了去。他家会有许多。”
估计连很多小将领小头头家里都有这种这东西。
巡山的时候,那就挖呗。
挖出好的孝敬给将领,这不是很正常。
在咱们这里很当宝的东西,在人家那里未必当回事。
“恩,说的跟挖蒜头似的,要像你说的那么轻松就好了。来,我再给你看看别的。”
钱佩英从后面拿出用锦缎包的包裹。
宋福生探头一看,不吱声了。
两块貂皮。
一块黑貂皮不稀奇。
一块雪貂皮。皮子本色乳白色,有点淡淡的黄。
“柳夫人说,这让拿回去给咱闺女做衣裳穿。”
宋福生摸着毛,应和道:“这东西指定得给闺女做衣裳,回头我就让老秦找会宁最好的裁缝上门。之前,我还让老隋寻呢,一直以来就想给闺女弄一件。”
尤其那雪貂,要是做成小披肩小帽子小围脖小手套,他闺女再配条粉色带小花的裙子,指定挺梦幻,就他闺女穿这种东西会很好看。
一看就知,柳府这两块皮子更送进宋福生的心坎里。
钱佩英告知:“还有四块料子和一些柳府的糕点,人家是凑四样礼呗。那料子有两块是柞蚕丝绸,有两块是虹缎,说是高丽那面的。”
“高丽?”
“恩,我听柳夫人那意思,每年秋收后,高丽国王都会派出使者带队给皇上进贡,还约我今年可以一起瞧瞧热闹。”
钱佩英说到这,凑到宋福生耳边,小声又说了些话。
宋福生听的频频点头,媳妇猜的对,一定是那样。
一走一路过,高丽那面不也得给柳将军进贡一些?以免柳将军总跃跃欲试要揍对面。
估计柳家库房摆满了高丽参、鱼子酱、帝王虾,家里的被褥都会是虹缎。
啥时候他家能这样啊。
让闺女能吃上正宗的鱼子酱和帝王虾。
宋福生又拽过钱佩英的耳朵:“媳妇,高丽还盛产珠宝。那面地理资源多,估计有好些没开发。”
赶车的马夫在外面脸都红了:“……”
知县大人和知县夫人不知在里面干啥呢,总是叽叽咕咕的小声说话,时不时俩人还传出笑声。
他都怕自己听见一些不该听的响动。
其实没说啥。
不过是宋福生笑着逗钱佩英:“有啥可回不起人情的,大不了,我下回再登柳府门,多带几块辣块。让他们涮锅子,煮个面条做水煮肉片,他们会种辣椒,他们会做辣块吗?咱卖的是手艺。”
……
前方没有打肃静回避牌子的衙役,也没有随队的小厮,素气的马车,低调的回了会宁县衙。
百姓们都不知晓今日大人外出了。
宋福生进县衙就问询告示贴出去了?伸手要名单。
又问让你们干的事都干完没?
“对了,今日让厨吏给万禀义做顿白米饭煮点肉,告诉他,会安排他今晚和家人见面。包括他两个在羁押的弟弟,都会见到。”
什、什么,大人?
宋福生心想:他不管别的官员是怎么做事,只按自己风格来。咱毕竟是从现代来的,讲究个人权,他希望有些好的方面要延续。而这里哪有人权,只有皇权。
万禀义要被提走了。
今日听柳将军那意思,要给皇上写封告罪书,然后由军方派人押运要犯。
万禀义在柳将军眼里不是亲属,只是一位涉及京城三品大员毛侍郎和户部许多要员的朝廷钦犯。
也就是说,万禀义回不来了。
眼下已经不是流不流放的事。
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见家人。
最后一次吃饱饭。
万禀义被审完后,好一点儿的死法是去试验新炮火。
古代这里专门有个部门负责管这种事情,就是新箭弩或是新炮火研究出来,为试验射程和杀伤力,会让这些死刑犯在临死前当小白鼠。
潘县尉急忙派出人手去万家通知。
目前,万家的账本都已经收了上来,听去那里的衙役讲述,盘踞会宁多年的万家,那真是一夜间就一片乱糟糟,万家老太太昏死过好几回,亲属间各房都打起来了,还有嚷嚷要脱离关系来县衙立文书的。
吕县丞望着去往后院的宋福生背影,忽然有些看不透这位新知县了。
秦主簿是忙着在监牢里对万禀义讲:
“你该知晓你会是什么结果吧。
你也当巡检多年了,有些话不用多提点。
你就想想哪位大人会像宋知县一般心肠好,不但真的应了你,给你两个弟弟轻判,而且还让你临走前见一见老母妻儿吃顿肉。
不是我说你啊万禀义,你有今日可不是大人在祸害你,是你命里有此一劫,时辰到啦。
你倒是该心中感恩宋知县,他可不可以不让你见妻儿老母?
所以,待会见到了,就和家人说说吧,真恨不着知县大人。”
万禀义含泪点头,“秦主簿,咱们认识多年,请帮我传话,我想再见见知县大人。”
秦主簿摇头,人家家里来贵客,没空来给你吃定心丸。
不是说了嘛?不会让旁人祸害你俩弟弟,流放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放。
是和柳将军交换一些罪犯。
你俩弟弟到柳将军那里去挖矿,挖两年。柳将军那面交换来的罪犯对会宁人生地不熟,会宁这里安排他们干活也方便。
所以说,行啦,别再想着见这个那个,你的事就算到此为止,“吃饱饭吧。”
……
而已回后院的宋福生,摸着国公府送与老娘的那些新家具,尤其是他的那把官椅,心里正泛起说不清的滋味。
宋福生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夜空。
姑父怎么啦?
钱佩英急忙将进屋的米寿拽走。
你姑父呀,他是一向标榜自己心肠硬的人,也确实很少关心外人,但他此刻应是想你小将军哥哥了。
该怎么形容呢。
对啦,你姐最近常放嘴边哼哼的那歌是怎么唱的来着?
突然好想你,你会在哪里,过得快乐还是委屈。
你姑父他是:突然好想你,你会在哪里,征战的是否顺利,没有他给运粮的日子,有没有饿到肚子。
恩,钱佩英想到这里,还点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七百八十一章 送礼分送谁(二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最新章节!
国公府的小丫鬟站在院落里:“啊啊啊,啊欠!”
“没事儿吧?”宋茯苓出现。
“姑娘,”小丫鬟被吓的噗通跪地。
她失态了,可是又被呛的不行,喷嚏没打完,跪下后心里急又打个嗝。
宋茯苓弯腰给丫鬟拍了拍后背,“打喷嚏怎么了,这是身体正常反应,我也被辣的不行。”
县衙后院,此刻正飘着辣椒香。
宋阿爷戴着口罩拉着风箱,炉膛里是通红的火光。
宋福生戴着小鬼面具在灶房里,亲自挥动着他家特制的长柄大勺,搅动辣油。
国公府的人,明日就要回去了,他要给带些礼物,火锅底料,打算炒出一坛子。
他好久不炒了,早已将手艺传给大哥。
整个宋九族,目前就大哥会熬这牛油底料。
但大哥不在会宁啊,所以他得亲自来。
“四壮,将那个递给我。”
四壮成了大师傅宋福生身边的小徒弟,切墩的。
国公府的几位嬷嬷站在屋前,望着灶房方向,恍惚能看见宋知县在油灯照耀下忙碌的背影。
与此同时,宋富贵和高铁头在秦主簿家老仆从的带领下,拎着灯笼敲开了一位老乡家的门。
他们在四处收猴头菇,松蘑,榛蘑,元蘑,山木耳。
宋福生嘱咐他们,只收好的蘑菇,乱七八糟的不收。
老乡家里多多少少都有。
开春或秋天,老百姓采蘑菇,家家屋前屋后晾晒,一晒就晒一院子,恨不得大街上都晒着,给收集好的买回来送给国公府。
“他说你家有灵芝?”
被敲开门的这家主人,看了眼秦主簿家的老仆从,点了点头,“恩那。”
老仆从一边引着宋富贵他们进院子,一边向主人介绍,“我说老瘸拐子,你怎么发愣呢,这是县太爷家的富贵爷,是县太爷家要买你家灵芝,你快些给挑些好的,颗大的。”
艾玛,县太爷家,主人这才反应过来。
一拍大腿,急忙招呼家里的婆娘点油灯、端糖水,又一瘸一拐的带着儿子去翻灵芝。
这面,富贵和铁头坐下等着,听秦主簿家的老仆从给介绍说,“这家人姓方,当家的瘸腿,就被外人叫声老瘸拐子。贵爷,别看他瘸,有点道行,他家收上的灵芝都能卖到挺远的外地去。”
“外地?哪里。”
“黄龙府城啊,正经有几家富户专门在他手里买灵芝,就认他卖的。”
宋富贵和铁头对视一眼:
原来府城就是挺远的外地。
真远啊。
秦主簿家的老仆从看出来贵爷对这话有歧义了,但他说的是真话。
府城还不远吗?那还能卖到哪里去。
要是再远,老百姓就要开路引。
一路舟车马顿更会极为辛苦。
再者说,跑出黄龙这一片,到了真正的外地,人生地不熟的,咱卖给谁去,很容易白忙,还不如去府城能挣点辛苦钱哪。
“二位爷,你们看看这样的灵芝行不?这是俺家最好的啦,全拿了出来。”
紫灵芝,个头正经都挺大。
“这玩意怎么卖,多少银钱。”
“二位爷,不要银钱,孝敬给县太爷吃的我还要什么钱。”
敢要吗?他疯啦。
宋富贵说,该收就收钱,给个实惠价就行。我们家也不是为吃才买,是要送人,送咱会宁土特产,你只要保证这玩意儿真好就行。
就在富贵带着灵芝和铁头预备出门时,老瘸拐子的小儿子迟疑道,“土特产?那我家有块石头挺好看的,爹,给县太爷拿回去看看,万一要是能瞧上眼呢。”
给老瘸拐子气的,儿呀,你疯啦?石头你都敢卖钱?
你老子我收下灵芝钱胆颤心寒,而你却真敢对那两位爷提钱。
要的还不少呢。
宋富贵问多少钱,老瘸拐子的小儿子说:“我,我,不瞒两位爷讲,我那阵想着回头去府城送山货拉着,想卖给那些富户二两银钱来着。”
宋富贵伸手接过这家婆娘递来的油灯,用油灯仔细照亮看石头上的纹路,看完直起腰和高铁头对视一眼。
俩人不约而同地认为:这石头确实挺好看。
色泽纯嫩,色呈豆绿和翠绿两种颜色,还有白和黑色的浅纹像碧波荡漾似的,层次分明。
按理说,他俩也不认识这些东西。
但前段日子陪宋福生进京赶考住进陆家别院,看见过那屋里的摆件。
还别说,那些高门深宅的屋子还真摆这些珍石异物,人家不摆金银什么的,他俩就开了眼。
那么,眼前这东西,国公府的老夫人能不能稀罕呢。
“这么的,我们先拿回去给你们县太爷看看,他要是喜欢就留下,我回头派人给你送二两银钱。要是不喜欢,再给你这石头送回来中不中?”
“爷啊,别听我小儿胡说八道。他年纪轻,脑子也打小就不好使。县太爷能摸摸都算是这石头的福气,算是俺一家子的福气。算我老小儿孝敬的,何必费事还要再送回。”
不要钱,别提钱,两位爷快将石头抱走吧。
所以说,宋富贵、高铁头还有秦主簿家的老仆从,仨人赶三辆车,拉回满满三车的蘑菇、木耳、灵芝,这些早就晾晒的干干的,以及一块大石头。
宋福生住的屋里,咱自家人,十来口子围着这石头看。
宋福生边用抹布擦手边走进来问道:“啥石头啊,二两银。”
马老太也啧啧称奇,在向富贵打听:“哪里捡的问了没有?你说人家怎那么会捡,怪好看的。”
要是能知晓是哪里捡的,将家里的孩子们都撒出去,捡完回头万一要是能遇见冤大头呢,一个石头二两,一百个就是二百两,关键这还是无本买卖。
就在这时,宋茯苓说话了,她又知道了。
“好像是松花石。”
“啥,啥石?咱家只有松花蛋。”
就那松花蛋,他宋九族也是独一份,一直说要大规模的生产大规模的卖,一直没空闲支起那一摊,只家里蛋多的时候放在点心店里代卖。
宋茯苓含糊道:“我也拿不准,没见过真物,只书上看过。”
事实上,她是在现代上班,坐办公室闲着翻报纸见过一则新闻,长白山出产一块取名为“万代江山”的松花石,拍卖价8888万。
她对这四个八印象很深。
宋福生一看闺女脸红就知道撒谎了,可能和现代有关。
不就二两银钱吗?这块石头留下,送给国公府。
并且特意单独问了女儿,“这松花石很值钱吗?除了好看还有没有别的价值,你还知道些什么,和爹说说。”
宋茯苓告诉宋福生,松花石还叫棕花玉,只这里有。
报纸上写,明末清初的时候才开始流行。
康熙用的砚台就是这种石头做的,说它是御砚。
还能磨刀,非常锋利。清代人特别将它当宝,因为助他们通关。
宋福生在女儿说这些的时候,就已经开小差。
磨刀,他可以让百姓们制作提供给军队,咱们不也刀锋尖锐了嘛,这都得是他的政绩。
然后他再弄个厂子,让百姓们做刮胡刀,做砚台,弄一个最好的进贡给皇上,想办法也让皇上夸赞出:这是御砚。
哎呀,那价格一炒就起,天下读书人都得追逐。
松花石就会成为他们会宁的特产。
到时全天下人只要想进货买这种砚,就会找他们会宁。
宋福生打发富贵,去给送二两银,再向那家人打听石头从哪里得的。
他要找出松花石的矿床。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七百八十二章 走的是人间道(一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最新章节!
宋家人站在城门前,送别国公府派来的一行人。
嬷嬷们坐在车上,不停对马老太挥手。
马队载着好些蘑菇木耳等会宁土特产。
那都是一大袋子一大袋子的。
马老太也使劲挥了挥戴金戒指的手给予回应,快回去吧。
回去好好和老寿星学学。
我们家人有多么平易近人,多么地热情好客。
我三儿多么能干。
当然了,这都不是主要的,这些闲杂人等可学可不学。
最重要的是,快回去说说,我小孙女有多么的孝顺和冰雪聪明。
最好能通过你们的嘴告诉老寿星,我小孙女出身虽然不高,但她生活在一个非常温馨的大家庭里,家里处处能感受到温暖,这样的孩子心里准保甜。
反正你们陆家自己掂量吧。
送走陆家人后,宋福生回了县衙就开始辞退人。
特意今儿将所有的衙役,卒吏,巡检队那些民兵通通叫来。
富贵站在旮旯,抱着米寿正人工扫瞄。
米寿一边看,一边在富贵伯伯的肩膀上画画,第几排第几人划个叉。
当他将那日不听姑父话的衙役全部认出画叉叉后,这张纸就被送到了宋福生那里。
宋福生再核对吕县丞写的人员资料,年纪大的,他也划掉。
然后吕县丞才开始拿着这张辞退单点名,第一排第四个站出来,第五个,第七个……
宋福生在吕县丞当坏人点名时,他当好人安慰道:
“在衙役这个行当里,经考核,你们不合格。
但不要气馁,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能人。
从即日起,你们不干衙役了,或许能在别的行当里更风光。
这话也不是哄你们的,算是给你们一个内部消息吧。
咱们会宁不日后,即将要召集许多敢拼敢干的能手。
心里存委屈的,觉得自己有一番抱负和真本事、本官辞退是看错人的,到时县衙欢迎你们再来应征。
另外回去和家人说说,没什么可抬不起头的。
这场辞退不完全针对你们,往后每年都有,每月考核。
不合格的下,行的上,也可以说,你们还有机会再穿上那身衙役衣。”
刚被征上来的新衙役们心中一紧,啥?他们有可能被退回去。
这些从贫苦家庭当选衙役的小伙子们咬牙。
绝对绝对不可以,他们一定会卖力表现,拼命占住这个位置。
“富贵叔,姑父为甚还要哄那些人?”
富贵领着米寿,边去往后院,边解释道:
你姑父刚上任没几日,不能太乱。
那些坏人被抓,旁人可能会觉得那是罪有应得。
但要是许多同僚对他心中埋怨,被辞退的这么多衙役也跟着怨声载道,那么日子一久,就会有人背后讲究,咋那么凑巧呢,会宁以前好好的,你姑父一来,会宁就变乱糟糟。
不明真相的,会认为是你姑父不好相处,要不然怎会有这么大的变动。
咱要圆融一些,不能做好事就猛干,到时再丢好名声多不合适。
米寿摆手,您不用说了,懂了。就是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的意思,做官要讲究为官之道。
……
“娘,你就别去了,我们走几天就回。”宋福生忙完辞退这事后,打算下乡,挑几个重点村转转。
马老太抱着包袱爬上车,不听那个。
她要是不跟着去,又会好些天见不到胖丫。
宋阿爷跃跃欲试伸腿也要爬上车,被宋福生一把给扶住,这位他可得给劝住。
岁数大,连续折腾容易闹病:
“阿爷,您不是要块地种菜吗?我让他们安排了,您老要去选地。”
一听心头好土地,老爷子就没再挣扎。
“那生娃,你早些回。”
“好。”
“雨披带没带?饱带干粮,晴带伞。”
“带了。”
宋福生带着老娘妻女、米寿,金宝,二郎,四壮,富贵,铁头桃花宝珠,以及秦主簿和另两位文书,十二名衙役,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坐在车里,听到女儿和桃花宝珠嬉嬉笑笑,他叹气。
说好是去考察,这又成了全家旅游。
第一站,一个叫两江村的地方。
当地的里正带着村里的壮汉们,引领宋福生一行人走在山林之中溪谷之间,探寻大人口中松花石的踪迹。
“大人,就是在这山凹里捡到的石头。”
村里人是很稀罕来这里捡石头的。
因为当地有个传说、
说这种石头,是天女不小心从天上掉落的,砸出长白山一个天池,然后又有了如此多好看的碎石出现。
宋福生手里拿着木棍当拐杖,沿着水流走啊走,就走到了浑江江边。
在一个水湾拐角站住,恩,这里的松花石格外多。
马老太偷摸拽拽茯苓的衣角,使眼色:胖丫,一会儿咱先抱走一些。
好哒,奶奶。
宋茯苓蹲下身摸摸其中一块大石头,应该将这个大的放进空间。
在两江村停留了三日,看了看百姓们种地情况,又问了许多话,宋福生他们就赶往下一个村庄叫安图村。
一进村,就感觉村民们各个都是一张麻木的脸,只村里的族长兼里正,脸上勉强带笑,恰好和热情的两江村形成鲜明的对比。
要知道在两江村,宋福生他们吃的好睡的好。
甚至因为这点,宋福生曾当着村民面前训斥过秦主簿:
“何为父母官?真来百姓家里当爹来啦?老百姓之所以叫咱们一声父母官,是希望能唤起我们为官者的仁爱之心。”
那时,秦主簿当即啪啪两下一拍袖子跪地,两眼通红郑重道:
“大人教训的极对,是属下办事不周。您一声仁爱之心,更是让属下醍醐灌顶。属下在您身边还有的学。”
搞的宋福生都训不下去了。
可是此时,秦主簿又摆起官架子,这安图村是不是太不拿知县大人当回事啦?
大人说,对你们要仁爱,那是大人心存百姓。
可你们有何资格敢对县太爷摆脸色?
臭着一张脸给谁看哪。
百姓们还真不是故意的,正愁得狠,你就是天王老子来,他们也是真笑不出来。
宋福生将材料收好,对这个村早就心中了然,递给拎包的富贵让将材料装起来,上前道:
“万家倒了,乡亲们是不是在犯愁收上来的蜂蜜该怎么处理?”
1...337338339340341...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