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宁中南
龚凡一想,是这个道理没错。
他继续看,时不时地,开口发问:“修建丁屋的一系列生意,建筑、建材、装修、家具等等,都由你们的人包揽,除去人力,基本上可以达到50的回报率,可似乎你们现在没涉及这些行业”
“只要你们中行点头,我们这边,不是问题,为了一百二十亿港元,一声令下,随时可以开动。”林晓光斩钉截铁。
龚凡又继续看,过一阵,目光从计划书上收起,盯着林晓光,又看着罗耀国,说道:“丁权男丁能否按时还款的核心,就是他们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你们需要进入大量行业,这恐怕难度很大吧”
林晓光一一解答:“我们是有计划的,丁屋家庭的年轻女性,可以去便利店和超市工作,我们下一步会扩大便利店门店数量,同时还会进军超市行业,需要大量员工,碍于港英政府的政策,国内的人以后很难再进来务工,正好由他们代替。”
“至于年轻男丁,他们可以去建筑公司和装修公司,建材和家具就不需要他们了,内地方面供应就行。”
“一起的丁屋开发,只有一百户,也就是五百万港元投资,对你们中行来说,毛毛雨啦,而且一百个家庭,一百个年轻女性和一百个年轻男性,这点劳动力,对我们华闰来说,根本不算是,有的是岗位安置他们。”
“怎么样龚经理,你们中行能不能提供这笔房贷”林晓光目光灼灼的看着他。
龚凡看一眼他,又看一眼罗耀国,见他笑眯眯盯着自己,顿时恍然大悟,这哪里是林晓光的灵光一闪,分明是蓄谋已久的,要是罗处长不同意的话,他一个助理哪里敢做决定。
“这个……”
……
第一八四章:唱双簧
林晓光趁热打铁,继续说。
“龚经理,咱们算个账,暂定一年存款利率2,不高吧,只要你敢放出话去,香江人就敢提着手提箱来存款,贷款利率45,也不高吧,只要你敢贷,我们华闰,一手包揽所以的贷款,上亿港元都不是问题。”
“一年存款两百万的利息,贷款有多少,四百五十万的利息,转手就是两百五十万的利润,是不是很划算”
“房贷利率更高,一年暂定45,一到五年475,五到二十年525,二十年到四十年6,五万块的丁屋总造价算,一年还清要多还2250块,五年还清多还11875,二十年还清多还52500,四十年还清多还120000。”
“年利率等同于年回报率,这可是躺着就把钱赚了,你们中行付出的成本微乎其微,实在是太划算了。”林晓光引诱着。
其实,他更想以香江的房价和物价为对比,综合计算房贷利息。
按照四十年6的房贷利率算,利润是120000,回报率240,看起来多,其实才24倍,但如果以房价上涨率计算,那可就多多了,要知道,去年,也就是1980年,房价是一平方呎一千港元出头,2020年差不多达到两万港元一平方呎。
四十年上涨二十倍,新界的房价比较低,但也有几千快上万港元,丁屋和商品房不一样,不过高于24倍的房价上涨率,也是很正常的。
毕竟随着物价上涨,房屋造价越来越高,港元还在不断贬值,银行房贷的利润也要保证。
这么一算,林晓光觉得五万港元的丁屋,四十年还清,本金利息总计十七万,不算差了,至少比起一两平米的棺材房,足够实话,这钱我还真不想让你们中行赚。”
最后,林晓光漫不经心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时,一直倾听二人说话,保持沉默的罗耀国,第一次开口,沉吟着,说道:“我已经找总经理申请,华闰万家另行注册公司,财务独立核算。”
“总经理也有意,对华闰的所有业务进行梳理,华闰实行集团制,单一行业和业务进行重组拆分,独立组建子公司,财务下放,自负盈亏,集团只负责监管,并且,总经理有意进行实体化经营,增加对港投资,完全脱离外贸业务。”
罗耀国这么说,林晓光当即充当捧哏,道:“对,说不定未来就会成立自己的银行。”
“招商局进行的是实体投资,他们现在成立结算中心,这就是未来的银行啊,还有中信,进行的是国际信托业务,与金融息息相关,成立自己的银行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龚经理,您说中信成立中信银行也就罢了,等招商局成立招商银行,我们华闰还会无动于衷吗”他目光灼灼地盯着龚凡,反问道。
闻言,龚凡竟然有些心慌。
中行是唯一负责外汇核算的银行,华闰只是负责具体外贸业务,外汇同样要交给中行,招商局和中信信托也是。
不过现在,招商局成立内部的结算中心,中信也一样,开始蚕食中行的部分业务。
这让龚凡不得不警惕。
思忖着,他深思良久,最终说道:“你们华闰的意见,我们中行会考虑的,这份丁屋开发计划书,我先拿过去,向上面汇报,我支持丁屋开发计划,一定极力向上面反应,但是我不能保证上面是否会同意。”
罗耀国顿时摆摆手:“咱们是尽人事,听天命,事在人为,剩下的就看天意吧。”
龚凡走了。
他不是傻子,先前还有些迷糊,后来一听就明白了,这二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跟他演双簧呢。
不过虽然他明白,但没办法拒绝,因为这事一旦做成,对中行和他,都很有利。
他人一走,林晓光看着罗耀国,有些激动,问道:“处长,这重组拆分业务,独立组建子公司这事,是真的吗”
罗耀国点头:“是,总经理是有这个想法,这次看到便利店项目成功,更坚定了。”
“那多久会出结果进行重组拆分”
“我也不知道,涉及到华闰大变革的事,我们都没有发言权,这要外贸部下决定,甚至还要参考国务院的意见,最快也得半年时间,你别管这事了,我现在拿着计划书去见总经理,你等待消息,一有消息立刻行动。”罗耀国脸色平静说着。
“好。”
离开华闰后,他立刻回秦淮,到了办公室,第一时间叫文咏恩过来。
文咏恩到秦淮兼职之后,开始忙起来,她来了有快两周时间,第一周林晓光交给她一个任务,对丁屋修建意向做一个调研,涉及范围比较小,以文山村为例,调研早就做完了,报告也都交给他。
第二周是新的任务,对新界有权修建丁屋的家庭,以文山村为例,做一个工作意向调查。
两个调研,前者主要看丁屋家庭是否有强烈意愿修建丁屋,改善较差的现有居住环境,后者主要看丁屋家庭是否有进取心,能不能及时还房贷,等等。
前者做的事相当于风险投资人,大撒网广捞鱼,进行天使投资。
至于后者,当然是典型的银行信贷风控。
最近文咏恩比较忙,学校要放假了,每到学期底都比较忙,各种论文和考试,而林晓光又布置给她任务,需要去文山村几十户家庭到处跑,不光学业,还有工作,不是一般的忙。
不过忙归忙,她却感到很轻松,因为压在心底的一块石头卸下了。
还是她老豆赌博借高利贷的事,林晓光找到处里,罗耀国和钟文璋见了一面,然后给他介绍一个字头里面德高望重的大佬,有大佬出面,这种事情自然迎刃而解。
五万块的高利贷,九出十三归,文咏恩老豆借了五万港元,只拿到四万五千,还的时候要还六万五。
但是这钱已经逾期,利滚利,越滚越多。
要不是罗耀国找人,到时候要还的钱,就不只是五万港元,而是十五万港元了,但找到字头大佬,就没按照规矩,只还一个本金五万块,这样高利贷借贷方也能赚五千,不算竹篮打水一场空,虽然不满,但也只能握手言和。
于是,高利贷的事,便彻底解决了。
文咏恩从学校出来,到公司时,差不多都下班了,不过林晓光依然等着。
文咏恩挺足后背坐在办公桌对面,一边解说着,一边时不时抬头看他一眼,说了半晌,她见后者并无表示,犹豫良久,才鼓足勇气,问:“林总,公司现在从事的只是食品饮料,但是如果您有心,以丁屋为契机,进入香江房地产业,完全是可行的。”
“为什么这么说”
……
第一八五章:教育
林晓光的回答模棱两可,既没有肯定说他要进入香江房地产业,也没有说不进入,又好像问的是为什么说难度很高。
文咏恩见他没有别的情绪,表情正常,便放松下来,继续说道。
“新界居民,或者称之为村民更合适。”
“他们过的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生活所需的主食稻米和一些蔬菜水果,自己就能通过种田来获得,剩下的生活必需品,卖掉一些稻米和蔬菜水果就能换得。”
这话林晓光认同,新界很落后,为什么落后,就是因为全部是农村,城镇只有很少数,更别说城市了。
二十一世界,新界也是整个香江最落后的地方,房价最低。
“但也就这样了,他们的生活可以维持温饱,却无法富裕,种田获得的钱,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足够,但要是想修建丁屋,却是完全不够,不说丁屋这个大宗经济消费,一些小的,比如供孩子上学,看病求医等,他们基本上都拿不出钱来。”
文咏恩继续说:“新界村民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子,生活很稳定,新界的男丁,普遍上进心不怎么高,就拿香江人力市场来说,他们宁愿要逃港来的内地人,也不愿意要新界男丁。”
“香江是移民城市,本地土著有土地有房子,移民过来的人可没有,因而他们最努力。”
这倒是实话,香江移民分为二战移民,大陆内战移民,逃港移民几种,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还有一定的资产,即便是身无一物的逃港移民,他们的吃苦耐劳也是众所周知。
香江四大家族的家长,基本上都是二战移民,邵爵士是战前来的香江,包船王是战后来的,金镛也是。
至于逃港移民,就更多了。
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期货教父”刘梦熊,著名作家倪匡、“乐坛教父”罗文、“金牌编剧”梁立人,等等,还有个壹传媒集团主席黎汉奸。
文咏恩见他不由点头,受到鼓舞,顿时信心大增,继续说道。
“如果您是想通过提供贷款,让新界村民修建丁屋,之后通过还贷,完成这一笔投资,难度很高,第一个秦淮没有银行,第二个,秦淮没有建筑上下游公司,第三个,秦淮没有可提供给新界男丁的工作岗位,第四个,新界男丁还贷风险很高。”
“其实,新界村民修建丁屋的意愿很强烈,但丁屋政策实行九年了,只有极少数一部分人修建丁屋,大部分人都没有。”
“整个七十年代香江经济发展迅速,一个男丁随便找份工作,一个月都有一千港元,一年就是一万港元,工作两年就能修建一栋一层的丁屋,五年修两层,八年修三层,然而并没有。”
林晓光也奇怪这一点,他常安老家,历史上包产到户后,三五年都修了新房子,要知道那里是一年一熟的关中平原,而香江可是一年三熟的亚热带。
怎么自然条件差的人,反而生活的比条件好的要好。
“新界男丁对外出工作比较排斥,整个新界的风气比较保守,只有很少的人才会外出,但这些外出的人,工作一段时间大多数都会选择回来,剩下留在村里的人,基本上都是无所事事混日子,不少人都变成额古惑仔,要想他们工作上进还房贷,那是不可能的。”
说到最后,文咏恩情绪变得激烈。
“别急,喝杯水。”林晓光一直听着,神色镇定,听完起身倒一杯水,递给她。
“谢谢!”
林晓光听到最后,终于对新界男丁有个大致的印象,这不就是窃格瓦拉嘛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会,就是混社会这种东西,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
话虽然这样说,不过他觉得应该还是有解决办法的。
“照这样说,他们对修建丁屋的意愿,其实也不怎么强大,那你说,他们最渴望的东西,是什么”
文咏恩一字一句说道:“教育。”
“为什么是这个”林晓光眉头微皱,若有所思。
“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文咏恩娓娓道来:“新界是最晚割让给英国人的,在此之前,它一直都是抗英前线,新界的村民天生就和港英政府不对付,这也是六七之后,港英政府出台丁屋政策,对新界居民进行拉拢的原因。”
“可以这样说,整个香江,港岛是英国人发展起来的,九龙是华人发展起来的,新界例外,它与香江社会比较孤立。”
“可是就目前而言,新界反而是整个香江最落后的。”
“新界村民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但是受限于各种问题,新界无法得到发展,如果您提出贷款修建丁屋的方案,确实会有一部分人接受,但这只是利诱。”
“教育却不同,发展教育,是全新界人的共识,也是当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您提出给新界修建学校,招聘老师,让新界男女儿童能上学接受教育,新界一百多万村民都会发自内心的支持您,您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文咏恩言辞恳切,目光真诚,说着:“您以诚待人,新界村民同样以诚待您。”
“要知道,港英政府是绝对不会给新界修建公立义务教育学校的,香江资本家也绝对不会,他们只会修建学费高昂的私人贵族学校,我是新界人,我很清楚新界人是怎样想的,我们爱憎分明,谁对我们好,我们将千百倍回报他们。”
“教育虽然是纯投入,没有任何回报的事情,但它的影响,却是久远的,只要您能发展新界教育,就是砸锅卖铁,新界人也会支持到底。”
“林先生,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这就是一百多万新界人的态度。”
这番话,说的是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林晓光为之动容。
文咏恩说的东西有限,但他思考的更多。
整个香江,目前而言有五百多万,不到六百万人,新界村民就占据一百万出头,比整个香江的人口五分之一还多。
这是很大一股力量。
后世为何香江会频频出问题,表面来看是阶级固化,香**年没有了上升渠道,房价又太高,其实说到底,是教育出了问题。
而现在,他似乎看到一个国家可以介入香江教育的机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