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宁中南
他想着,看着这位白人老师,缓缓点头。
见此,这位中年教师,才拿着试卷走下讲台,走到他座位前,将试卷一一放下,才嘱咐道:“如果你想去洗手间,你可以悄悄自己出去,结束后自己悄悄回来,对了,我的名字叫希克斯,你安静答题就行,我在前面批改作业。”
林晓东接过试卷,飞速扫一遍,这一看之下,顿感头痛。
竟然全部都是论述题。
他还以为有选择,有填空,有判断,谁料全都是论述题,三十道题,一道题一张a4纸,每道题都有正反两面的空白区域可以答题,粗略一扫,他都知道这两面下来差不多能写五百来个单词,甚至更多。
单单拿笔在纸上写,一道题差不多都要花七分钟以上,留下的思考时间,只有三分钟,对论述题来说,三分钟够思考个屁。
林晓光深思一口气,他总算知道这帮法克英国佬安得什么心了。
明面上,他们由于各种原因,没法直接拒绝他,但是心里并不服,就想让他知难而退,答辩就是一个,不过并没能难住他,或者说答辩就是幌子,杀手锏还是昨天才告知他的这个考试。
三十道论述题,五个小时,听起来时间很多,其实分到每道题上面,还真不多。
如果换成一个普通的77级清华毕业生,本科英语毕业,硕士读文学与文化研究,眼下的考试他很大可能没法通过,毕竟本科阶段接触文学与文化研究很少,而且还不专业,现在遇到专业及考试,折戟沉沙的可能性很高。
不过谁让他是林晓光呢,记忆力好,再加上前世读的书多,论文也不少,东拉西扯都能凑一份答案出来,而且还不偏题。
因而,粗略一扫,他心里暗骂法克英国佬之余,却放下心。
这只是一瞬间的事,他拿着试卷,抬头看着希克斯老师,问:“如果试题有问题,我应该怎么办”
“试题不会有问题。”
希克斯摇摇头:“如果你非要认为它有问题,你可以选择空着,顶多阅卷的时候,这道题给你0分,只要你其余29题答得好,其实不影响全局。”
他顿一下,摊开手,耸耸肩:“当然,如果你认为30道题都有问题,那你可以直接离开,我们会认为你自动放弃。”
“我不会放弃的。”林晓光嘴角噙着一丝微笑。
希克斯不置可否,作势离去,又问:“那你还有其他问题吗”
林晓光想了下,说道:“我想喝咖啡。”
希克斯看了下讲桌,他的杯子安静的放在那,里面就有咖啡,但是,思索着,他摇摇头,道:“你应该提前准备好的,我只是监考老师,不是咖啡厅侍应生。”
“考试时间是五个小时,没有人告诉我,只说是1点钟。”林晓光隐晦地表达着他的不满。
“ok!ok!”希克斯点点头。
“这样吧,校园外面有个便利店,叫华闰万家,我可以叫一些学生帮你去买那种叫漫咖的速溶咖啡,不过你要支付费用,还有小费,并且提前告诉你,没有多余的口味,只有特浓、原味和奶香三种,味道差劲得要死,不过你只能喝这个了。”
“可以。”林晓光点点头。
他心道,漫咖几种口味,还需要你来说他不知道漫咖味道好坏,还需要你来品他不知道你个法克英国佬。
不过,有了咖啡提升,这个春日的午后,昏昏欲睡的他,应该能撑过去了。
他爽快地掏了一大把港元钞票递过去。
希克斯面无表情接过,看一下手表,道:“在我们说话时,五分钟已经过去了,你还有四个小时五十五分钟可以答题,希望你抓紧时间,到时候没答完题目,我可不管。”
“放心,只要咖啡到位,我肯定能答完。”林晓光丢下这句话,才开始动笔。
光洁的a4纸散发着油墨清香,全英文的试卷看得人头昏脑涨,也只有夹杂在其中的数字,30、300、150,才让人精神一震,3道题,300分钟,150分,一道题5分。
林晓光看向第一题。
试论英国茶文化对英国文学发展的影响。
“f!”他不由暗骂,这第一道题看着很简单,不过题目的范围太大了,这个题目,写一本书或一篇硕士论文都够,现在让他在一张纸上作答,还要写出东西,言之有物,这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谁都知道,写长篇小说容易,写小小说难,浓缩的都是精华,就是这个道理。
这套试卷的出题人这纯粹是为难他,这第一个题目,作为文学与文化研究方向的硕士毕业论文都够了,更别说这是相当于本科毕业和硕士入学程度的考试,还只是三十道论述题中的一个,后面还有二十九道。
“法克英国佬!”
……
第二三〇章:
1977年,12月9日,西陕省高考第一天。
农历十月廿九,初冬,宜置业考试嫁娶出行,忌动土开仓掘井乘船。
早晨,天空灰蒙蒙的,有些阴冷,林晓光穿着蓝布中山装,里面是一件高领毛衣,穿得暖,并不显的冷。
他拿着笔和准考证,抬头看一眼前方,深吸一口气,随即一脚踏入常安一中考点。
半个多小时后,随着工作人员敲响悬挂在屋檐下的铁轨,“当当当”三声响之后,表示考试开始,监考老师开始分发试卷。
座位上,林晓光忍不住陷入沉思。
后世他是一名高中老师,经历的考试数都数不过来,然而从来都是当监考老师,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再次以考生的身份坐在教室里参加考试,而且还是高考,还是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高考,人生真的是好神奇。
没错,他是重生者。
从四十多年后,一夕穿越,一夜回到六十年代,变成穿着开裆裤的小孩。
重生回来,到今天,过去十多年,长到今年十五岁,又经历一遍孩提时代。
今年夏天,他刚刚高中毕业,本来是要下乡当知青的,被他硬生生拖到十月下旬,国家宣布恢复高考,今天高考第一天。
别人复习一个多月,他复习十多年,还有武功秘籍,尚海科技出版社64版的《数理化自学丛书》,而且他还有外挂,至今仍然似曾相识的高考部分原题,以及三十多年从教英语的专业知识,外加学霸表妹辅导,他不相信,这一次还像当年一样折戟沉沙,非要八年抗战才能蟾宫折桂。
长长吐出一口气,他看向试卷。
第一堂,是数学,满分100分,只有一页,十道题,第一二题是求值,前者代数式,后者三角函数式,第三题二次根式化简,第四题解对数不等式,第五题是关于三角函数的关系式求值,第六题是解答题,二次函数和几何知识的结合,第七题解析几何,第八题圆锥曲线,第九题解析几何,第十题平面几何,此外还有两道不计分的参考题,一个平面几何,一个方程式解答。
“考卷分ab卷,看来我的到来,没有改变历史!”林晓光大喜过望。
激动之余,他不由感叹,命题老师真是惜字如金,一张纸就把所有试题装下了,放后世,a4纸大小的试卷,不出二十多道题目,总计十几页试卷,命题老师都不好意思见人,哪有现在这样简单。
但这年头,各省自行命题、各自安排开考时间、自行安排监考制度,全国都一样。
林晓光是英语老师,但其实他的数学也不差,只因为学校缺英语老师,所以才教一辈子英语,对于数学他还算有天赋,这套原题好歹做过几遍,重生后对大题也有印象,更是复习多次,现在做起来不难。
确实不难,前面的几道小题随随便便就能答出,后面的大题有难度,但是他做过很多遍类似的题型,所以事情就变得很简单了。
两个小时答题时间,十道题,平均一道题十二分钟。
十道题仔细审一遍,没有再浪费时间,他先写上名字准考证号,然后才开始答题,几乎是一遍过,很少有停笔的时候。
一个小时后,他画上句号停笔。
审视着试卷版面,林晓光颇为满意,卷面上手写的赵孟頫楷书,苍劲有力,端正整洁,大气豪放,看起来真是令人赏心悦目,就凭这字,阅卷老师看到心情也舒坦几分。
时间还长,他便回去检查,至于参考题理都没理。
终于,挨过漫长的时间后,老师收卷,考试散场,满场的考生开始攀谈,问别人怎么答的,说自己怎么答的,还有对答案,等等,二十多岁三十出头的人,表现和后世的中学生一般无二。
林晓光考场中年纪最小,看起来很腼腆内向,也不说话,更没人打搅他。
在考场吃过午饭,中场休息一会儿,下午两点,便开始下一堂考试,政治,考完后,第二天才开始语文,下午理科考理化文科考史地,然后才是英语。
两天时间,安排的很紧。
政治是重中之重,有赖这个时代,没人不重视政治,林晓光也一样,顺利通过,虽然不能拿高分,但保证不拖后腿。
第三堂考试开始,拿到试卷,林晓光第一时间粗略看一遍试题。
这一堂是语文,满分100分,三道题,第一道题是作文,占70分,题目是难忘的一天,致全国科学大会的一封信,两个题目任选一个,第二道题是语法知识,15分,第三道题古文翻译,还是15分。
作文题目和原来一样,林晓光松一口气。
接下来就很简单了,先把语法知识答完,再把节选自《愚公移山》的一段文言文翻译完,然后他才审视作文两个选题。
难忘的一天,这个题目很难得高分,所以直接选后者,给全国科学大会的一封信。
很多高考作文,都与时事政治密切联系,就眼前来看,科学与民主,实事求是,这些都可以充当主旨思想。
但有一点需要谨记,不然一切归零。
作文是作文,政治是政治,高考卷上不能讲政治。
而且,作文是信件,收信人是全国科学大会,写信人是一个高考考生,这些需要牢记在心,不然可能会脱题。
林晓光思考许久,解题之后,才开始动笔,就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三个层面,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角度,来谈科学,既然是科学,就要讲究客观事实规律,同时也可以大胆抒情。
动笔之后,有参考的模板,也就变得很简单。
语文搞定,下午一点,开始理化。
物理六道题,化学四道题,加起来也是一百分,同样都有不计分的参考题。
数学、政治、语文、理化和加试的英语,一共五个科目,别的不担心,林晓光最担心的就是理化。
好在,看到题目,他直接放心。
不说他知道部分原题,单纯就题目而言,比后世的高考不知道简单多少倍,只要高考能考上三本,这套题随随便便都能拿个及格。
至于此时的林晓光,物理他还算精通,化学就比较差一点,不过答题也没多少难度。
答完理化,最后是英语。
一般人考政治、数学、语文和理化或者史地四科就行,填报志愿时有报考外语专业,就需要加试外语。
林晓光报了外语专业,所以要考英语。
这套英语试题简单之极,不拿一个九十五分以上,他都没脸见几十年的同事,好歹三十多年高中英语老师呢。
到此,林晓光为期两天的高考之旅,完美落幕。
“接下来,就耐心等待放榜吧!”
……
第二二九章:脑壳疼
三十道题,涉及到的考试内容范围地域很广,概述很深。
比如,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
这个讲的是,19世纪后半叶,全球范围的大规模移民,造成流落异国他乡的移民们从事文学创作,这就是流散现象和流散写作。
林晓光当然知道这个,从西方文学史的发展演变来看,流散写作有其先声,即早先的流浪汉小说,以及20世纪20年代欧洲的流浪者写作,他们都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而从当代文学创作的实践来看,近几十年来的不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基本都是流散作家,他们的创作不仅受到他们所出生的国家的批评家和研究者的关注,同时也对居住国的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可以深入研究。
又比如另一个题目,论美国文学与文化中黑人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也很大,而且研究者颇多,想要写出新意很难。
但这个课题,作为见证过历史的人,林晓光知道的太多了。
美国黑人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是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它表现生活在以盎格鲁-萨克逊白人种族,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中,黑人对自身文化身份认同的迷惘。
它不仅是一种生理特征的认同,而且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内涵。
黑人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不仅导致了美国黑人个人人性的压抑、心理扭曲和畸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国社会内部美国白人与黑人社会、文化冲突的重要根源。
黑人对于自身文化身份的困惑、怀疑和追求成为研究美国文学与文化的重要线索。
等等,三十道题,涉及到的内容,方方面面,不一而足。
带有比较主流关键字的题目有很多,比如,英国茶文学与文化,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的黑人文化身份认同,海外华文文学与文化认同,马修阿诺德与20世纪中国文化,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岭南香江文学与文化……
比较小众的,有民国文学开明派研究,小说《娇女》与美国黑奴文学,赛义德《东方主义》文学与文化批评,20世纪爱尔兰文学文化观,奈保尔与西印度群岛文学文化传统,越南汉文学文化研究,朝鲜韩国文学文化研究,诺斯罗普弗莱与加拿文化观,民国文学精神与文化品格,理查德罗蒂的文学文化,《源氏物语》与日本汉文学文化,美国犹太文学……
总的来说,题目并没有千奇百怪,不过涉及到的东西就非常多了,一般的人还真答不出来。
别说答不出来,就是书读的稍微少一点,马修阿诺德是谁,赛义德是谁,奈保尔是谁,诺斯罗普弗莱是谁,理查德罗蒂又是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