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户一二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朗朗明日
宋添财正想去泉州跑商,而买卖自然有买有卖。既然刘坤武也开始做买卖,那以后自然有机会合作。想到这,宋添财立马又热情了好几度,给刘坤武出出主意,如开业搞酬宾啊,搞个会员卡,只要来他们铺子买东西达到多少文就能便宜几文钱啊。宋添财脑子里经商的点子多的是,和刘坤武说的头头是道。刘坤武眼睛越听越亮,最后,恨不得拉宋添财入伙才好。
宋添财谢绝了,只说以后要是他能有好的进货渠道,再和刘坤武合作。一顿饭,多了个生财路子,宋添财很满意。而陈桂枝和宋桃子带着孩子在屋子里吃着,谈的也十分的起劲。
宋桃子嫁人快十年了,从小她就比较有主见,属于外柔内刚型的。算起来,她和刘坤武成亲,还是陈桂枝牵桥搭线的,她每年给宋大山和陈桂枝的礼绝对周到。不过,因为宋进宝的事情两家关系一度很僵硬,宋桃子也和叔叔婶婶疏远了。
宋进宝曾经在宋桃子家待过一段时日,因为宋大海指望他养老,那时待他甚至好过宋桃子这个亲生女儿。被分走了父母关爱,宋桃子能喜欢宋进宝才怪。宋进宝小时候看着沉默寡言的,可在宋桃子家可没少要宋桃子的强。家里好吃的好喝的,宋大海给他的,他从没有拿出来分一点给宋桃子的。
宋桃子是万氏肚子里掉下来的肉,她可不愿自己的女儿被亏待,对着宋大海捧着宋进宝十分的有意见,两人闹过不少次。最后,等万氏肚子里又揣上了娃,立马闹着把宋进宝送走了。
后来,宋进宝被宋大山收养,宋桃子却是不怎么和他相处,总觉得他太小气和抠门。对于陈桂枝迁怒她们家,宋桃子心里是明白的。也觉得自己爹多事了,可总是自己的爹,她不可能去为了堂婶来为难自己亲爹娘的。所以,两家自然走了远些。
而去年宋桃子回娘家的时候,万氏却对她说起了宋添财这个堂弟的好,说了陈桂枝和宋大山待宋添金还是不错的,给宋添金花了五两银子送进了酒楼做伙计。宋添金每月都能有一份稳定的工钱,比在家种地强的多,也好谈亲事了。
宋桃子对自己的亲弟弟自然是关心重视的,可她一个妇道人家,没什么本事。丈夫虽能干,可也没有太多能力来帮这小舅子。她本来打算等自己家和大伯子开铺子之后,再帮自己弟弟一把。
现在看来却用不着了,自己的叔叔婶婶关照,把宋添金弄进了酒楼里,现在还定了城里姑娘做媳妇。让她这个姐姐在婆家说话都要有底气的多,且宋添财是秀才,这买田又开茶水铺的,眼瞧着是个有本事的。和这样的亲戚多亲近亲近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以后,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搭把手。
所以,在宋桃子的娘告诉她宋大山家请她们一家吃席面,她就高高兴兴的来了。虽然刘坤武挺有本事的,待她和孩子都好,可却有个糟心的爹和小娘,时不时的膈应她们。好在大伯子明理,舅舅家亲厚,她们才过的舒服些。
可娘家兄弟少,让宋桃子还是有点心虚的。这要是打架都比人家吃亏几分,不过,好在宋添财中了秀才,现在又和她家亲近,堂兄弟也是兄弟。这样一来,娘家强了,她在那些糟心亲戚面前也能硬上几分。
两家人这顿饭吃的十分高兴,临走时候,陈桂枝看出大锁和小锁喜欢吃肴肉,给他们带了不少走。还让宋桃子帮着她打听打听谁家下了猪崽和羊崽卖的,给她捎个信,开春了她就去看看。
宋小宝和大锁小锁玩的十分乐呵,一看两个哥哥要走了,立马不乐意了。去拉着宋添财的袖子,强烈要求两个哥哥就在他家留下跟他玩了,有点不放人的意思。宋添财看着宋小宝这样乐了,摸摸他的头笑道:“小宝乖,等开春了,你添金叔叔给你娶婶娘了,你大锁小锁哥哥就过来和你玩了。到时候,咱们再留他们玩两天。现在过年,他们也要回去走亲戚拜年的。”
也不知道宋小宝听没听懂,反正是不缠着宋添财了,而是把自己兜里的肉松肉脯都给大锁小锁了,看样子是真的十分喜欢这两个表哥。要知晓,宋小宝可是护食的很,除了宋家人和赵言修,几乎是没什么人能从他手里骗到食物的。
刘坤武一走,收拾完桌子,陈桂枝就有些神色不属了。她心里怨自己娘家兄弟媳,可一直都是她包涵宽待这些弟弟弟媳的。现在乍一不给他们脸面,她心里也不舒服。都是兄弟姐妹,血浓于水,怎么就不能好好处了呢。
非得像现在这样闹开了,谁脸上也不好看。可若是让她就当事情没发生,她心里是怎么也咽不下那口气的。自己的儿子命在旦夕,被自己一直信任有加,照顾帮衬的弟弟袖手旁观。这要是她能原谅,她就对不住自己儿子和丈夫。
所以,这次,她是绝对不能先低了头的。
宋添财看着陈桂枝的模样就知道她心里在烦她娘家的那堆事情,今天初二,往年陈桂枝都是一大早的就和宋大山带着家里的孩子去娘家拜年。大包小包的,可谓给足了娘家面子,也算贴补一下弟弟侄子们。
毕竟,宋家的家境要比陈家好上很多,宋大山又是个大方的,对自己岳家那都是由着陈桂枝来。而大年初二这一天,都是轮流在两个舅舅家吃饭,舅母也会瞧着足足的年礼不复一般时日的阴阳怪气,对着宋大山一家总是要讨好上几分。
也因为如此,才让陈桂枝生出错觉,总觉得两个弟弟待她是十分不错的。就算弟媳们有些小心思,可也都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她这个做大姐的让让,也就没什么了,大家还是和和美、美的一家人。
可现实却扇了陈桂枝一个大耳光,让陈桂枝那么难以接受娘家兄弟弟媳们那样对她,甚至让她生了心病。若不是宋家的日子渐渐过的好了,宋添财又时常的劝解她,怕是她都得为此坐下病根来。
瞧着陈桂枝如此,宋添财才越发觉得自己两个舅舅有些不近人情了。他是个小心眼的,既然他们没把自己家当回事,那么以后也就别想沾宋家半点光。所以,拉开距离是必须的,告诉他们宋家不乐意搭理他们。既然已经做了选择,那么就要面对后果,即使再心疼陈桂枝,宋添财也不打算退让一步。
不过,宋添财还是不想让陈桂枝多伤神,让赵言修把宋小宝抱去睡觉,打发了宋大山小眯一会。才故作神秘的向着陈桂枝问道:“娘,堂姐夫要开杂货铺子,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啊。没想到堂姐夫家底这么丰厚,看来娘当当初牵线搭桥真是慧眼识英雄啊。”
宋添财想用这个话题分分陈桂枝的精神,果然,陈桂枝立马接话道:“添财啊,你这堂姐夫以前可没这么有家底。当年他娘去世后,他舅舅虽然给他争了十亩地和一半的铺子租金,可那铺子却没分,只道以后分家不得少了他那一份罢了。十亩地也就够吃够喝,那一半租金每年五两看着不少,难道他们家不要花用,能存下多少银子开得了这铺子。”





农户一二事 第21节
说完,陈桂枝就有些吊胃口的看着宋添财,脸上就差写满了“我知道内情,快来问吧”的神情。宋添财虽然没多大兴趣,可只要能让陈桂枝心情变好,他也不介意八卦一下。
于是,宋添财很从善如流的问道:“那是怎么回事?难道这堂姐夫在哪发了横财?”
陈桂枝听了摇摇头道:“他现在手里攥着的银子就是他家那间铺子卖的银子。听说那铺子地段好铺面又大,一出手就卖了两百两。刘坤武和他大哥一人分了一百两,两人这才有本钱开铺子了。”
宋添财听到这倒是听出了些兴味:“不是还有个小杨氏,听说她可是生了一儿一女,就是卖了银子有她这个长辈在,不说多分给她儿子,可也绝对不会少了她儿子的。这可有趣了,难道是她有什么把柄落在堂姐夫身上了。”
小杨氏名声再不好,作为他们的继母,也是长辈。刘大梁的家产她也是有资格去争取的,再说都是儿子,那么大一笔银子,这刘坤生也不会白白放弃的。所以,必然是他们拿住了什么把柄。
“可不是,那小杨氏光顾着得意了,当着刘家的家,瞧着多神气。等刘坤武一病倒,躺在床上说不出话来,立马闹着要把长子分出去,把家里的铺子都留给她的亲儿子。连刘坤武的那份都想吞了,可她却没想到,刘坤武和刘坤文一起请族里开了祠堂,言明这小杨氏乃是二房妾氏,老三刘坤生是庶子,家里的家产能分上两成就是仁义了。众人这才明白,当年刘大梁是想扶正小杨氏的,可这田氏娘家不乐意,不愿意出文书,这小杨氏就没能扶正。可这小杨氏就以为她是刘家唯一的女主人,自然也就是刘夫人了。闹了半天,这妾还是妾。没有原配娘家的许可,扶正根本就是妄想也不符律法。”陈桂枝解释道。
最后,她还补上一句:“小杨氏也可怜了,因为是妾,刘坤文和刘坤武根本都不用搭理她。她儿子也因为这妾生子的身份,分家只得了八亩地,铺子是一分没摸着。所以说,这好好的女儿家,说什么都不能去做小。不然,不仅自己糟践了自己,还得连累孩子。”
、第 44章 何必
宋添财可不觉得小杨氏可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她自己先和刘大梁勾搭的,后又苛待刘坤文刘坤武,最后落到这个地步可谓自作自受。刘坤文可是她亲姐姐的儿子,还不是照样苛待,也活该逼急了刘坤文联合了刘坤武狠狠的打了小杨氏的脸面。
要知道小杨氏的娘家也是刘坤文的外家,若是小杨氏待刘坤文稍稍好些,也就没有刘坤武这个老二什么事情了。毕竟,坏了小杨氏的名声,也是坏了刘坤文外家的名声,刘坤文这样做是准备不认舅家了。
不过,宋添财倒是挺佩服刘坤武的舅舅田大富的。本朝律法,嫡庶分明,要想扶正小妾,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如官宦人家,那就是妄想,可谓一日为妾,终身是妾,不然,乱了嫡庶,可是会坏了血脉传承的。
若是商户平民想要扶正,手续也是极其严苛的。必须得家中嫡出子女的认可还得有已过逝正妻娘家出示的同意文书,去衙门办理才能生效。不过,即使这样,若是这扶正的妾所生子女是在她做妾的时候生的,也比不过她做妻时候生孩子的地位,更何况是先头的嫡子。
所以,在本朝做妾真不是什么好选择,即使是二房贵妾,也是妾。村子里的人懂得少,更何况小杨氏一个妇道人家,肯定是以为她自己娘家出了文书她就能扶正了,却没想到必须还得要田家的文书。做得太过,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么一想,宋添财觉得刘坤武心机手段都够,他还是小瞧了这位堂姐夫,也许以后可以多多合作也不是什么坏事。有钱一起赚,只要对他胃口,不是那藏奸之人,他也是很乐意多几个人帮忙的。再说了,一个好汉还得三个帮呢,有现成的人选,知根知底的,多省事啊。
和陈桂枝闲聊了一会,陈桂枝果然不再愁容满面的了。瞧着未时已过一半,让宋大山套了牛车,喊上宋添财搬着年礼准备回娘家去。本来陈桂枝还想把宋小宝带过去给她娘看看,被宋添财拦了下来。这回去还不知道那两个舅舅什么态度,带着孩子多不方便,不要吓着宋小宝才是。
最后,母子两人就往着陈家村赶去。
陈桂枝的娘家在陈家村也就算中等水平,家里有两个弟弟,老大叫陈永常,娶妻刘秀贞,生有两子,长子陈智荣,幼子陈智华。老二叫陈永乐,娶妻冯四凤,也生有两子,大的叫陈智富,小的叫陈智贵。
家里老爹早没了,还剩下个老娘高老太,兄弟两个早早的分了家。只不过屋子连在一起,住在一个屋檐下罢了。高老太原本是跟着长子过的,老二媳妇不乐意婆婆帮着老大家带孩子,总是也把孩子送过去带。最后,养老的时候,刘秀贞开口,高老太每家待一年,轮流奉养。
初二这一大早,高老太就坐在院子里往门口瞧了半响,最后,只等来了小女儿,大女儿是没见踪影。陈永常瞧着自己老娘有些挂着的脸色,心中有些也有些不高兴。
陈桂月带着丈夫儿女到了娘家原本还想着遇见陈桂枝这个大姐,在她娘面前求一求,哭一哭,能让她娘帮着求情说好话,能再和陈桂枝摒弃前嫌,和好如初。最主要的时候,杨丽娘回去的时候可说了,宋家现在可发达了,顿顿有肉,每天茶水铺子几百个大钱是闭着眼睛睁,干一个月就抵得上他们干一年的了。
以往,年底的时候,陈桂枝办年货总是要给她家送去些。腊肉粮食都会有些,每年省着点,她都不用再买年货了。有时候她再去宋家坐坐,也总能要上一件宋添财穿不下的半旧衣裳回来改小了,给儿子穿也是极好的。正好连布钱都省了,过年时,给陈桂枝瞧见,也总是会给她凑出点布,过年后她儿子还能混一身新衣裳。
可今年什么都没有,陈桂月倒是再去过宋家一趟,可陈桂枝说话淡淡的。家里年货满满当当的,陈桂月眼睛扫了几遍,话暗示了好多,陈桂枝理都不理她,反倒玩笑似得问起陈桂月什么时候娶媳妇,话里话外也就是杨宋两家人,宋家不欠杨家的,也不打算再救济她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陈桂月再厚着脸皮也不好说什么,第一次上宋家门空手而回。知道把她姐得罪狠了,心中发虚,她夫家娘家也就这门亲戚能帮衬她。现在却不搭理她了,以后她儿子上私塾娶妻谁帮她。
为这事,她好好的揍了大女儿一顿。可人已经得罪了,只能想法子让陈桂枝消气。眼看着宋家越过越红火,自己家却在节骨眼上,怎么也不能让这门亲就这么断了。这才来娘家来求情,她大姐孝顺她娘,待两个弟弟也好,有他们帮她说话,她大姐也好太不给面子。
所以,初二一大早,她就和丈夫拖儿带女的来了娘家。还破天荒的准备齐全了四礼,给高老太买了几盒点心过来。
可到了娘家,她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她大姐初二早上根本没回来,看着两个兄弟有些气愤又有些尴尬想神情。陈桂月明白,她娘家兄弟也不知道干了什么把大姐给得罪了。
陈桂月觉得自己找到了陈桂枝这次发这么大火的原因,原来都是被娘家兄弟拖累的。早知道娘家不管用了,她也不至于买这么多东西过来。要知道去年年底没了陈桂枝的贴补,她家的日子可少了不少油水,还花出去这么一笔银钱,陈桂月的脸色不好看了。都想把东西拎着了,可两个弟媳妇可不是吃素的,早早的就把东西拎到屋子里了。
既然东西拎不走,陈桂月就打算吃回来。中午陈家桌子上的荤菜,她都给自己的丈夫儿子挑满了碗。结果,盘子里也没剩下什么了。陈永常和陈永乐是两家子人挤在一起吃的,也没分男女桌。
这陈桂月把荤菜都给夹走了,陈家的几个小子一瞧脸上就闷闷不乐了。老大家的两个都还算大了,不会直接说什么,老二家最小的孩子过年才十岁,因为是家里最小的,也最受宠,性子比较霸道。瞧着没了荤菜,立马不干了,扯着嗓子跟他娘要肉吃。
冯四凤也不是吃素的,只有她占别人的便宜份,哪有便宜让旁人占。立马上前就对着自己的小儿子动了手,手上的劲小,嘴里却骂道:“你这个小兔崽子,这荤菜是你吃的吗?这都是给客人来吃的,这么要肉吃,你是几辈子没吃过肉啊。在这给老娘丢人现眼,也不怕人笑话。”
大过年的,小孙子哭成一团,二媳妇指桑骂槐,高老太也没心思吃了。可她也知道不能去拦着冯四风,不然,家里肯定要大闹一场,到时候小女儿一家更难看。
陈永常和陈永乐也不高兴陈桂月的作态,好像没吃过肉似得,可来者是客,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一屋子人都听着冯四凤的骂声,杨百全脸躁的通红,瞧着堆满肉的碗也吃不下去了。陈桂月也没料到这冯四凤这么不给她脸,多年的贫穷生活养得她泼辣的很,平时在娘家她还不怎么发作,可今天先是白花了银钱,又被得知自己可能是被迁怒了,陈桂月早就憋了火气了。没想到吃个肉都吃不安稳,立马把筷子一扔道:“儿子,别吃了,赶紧走,这老陈家的饭我们吃不起。连多吃块肉都要被人骂,还吃什么吃。既然是待客,谁家肉菜不是紧着客人吃,收年礼的时候动作倒快,结果就弄了这么个全素席面,我挑肉都被眼睛挑尖了,还得受这气。”
这话一出,陈永常和陈永乐可是把脸都丢大了。被出门的姐姐这样说,传出去,他们家不要被笑话大了。冯四凤却好像找到了发泄口,立马转过头来呛声道:“是啊,哪家出门的姐妹回家不是带些东西给侄子侄女香香嘴。可你这个小姑姑就没一次带过的,怎么,今年难得一次带齐了礼就张狂了。我打我家的娃,你摔什么筷子。真要有能耐别跟孩子抢肉吃啊,你弟弟没本事,不能大鱼大肉招待你。你嫌弃就别吃也别拿啊,谁乐意有你这样的小姑子,一天到晚的只进不出,一毛不拔,谁跟你做亲戚谁倒霉。”
冯四凤也有气呢,大姑子陈桂枝往年都会送年货过来,不多但却够做几顿席面的。她每年还能偷偷的昧下点给自己娘家送去,就为这个,在娘家她才多了几分脸面。可今年一直等到腊月二十八也没见到大姑子人影,更别提年货了,这年底的东西本就贵,她们也只买了几斤来待客,家里的孩子都馋肉了。这个小姑子每年穷酸穷酸的,恨不得从陈家巴拉东西走,要不是她们两个妯娌看得紧,高老太的贴身银子还不早就被她骗走了。
这么大的人了,还跟孩子抢吃的,这做的是人事吗?还有大姑子,不就是没借钱吗?自己当家的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她就不能体谅体谅,还闹起了脾气,一个个的都长脾气了,谁顾着她们过。
陈桂月立马往院子里走,到了大门口就一屁股坐下来,拍着大腿大声嚎道:“我这命苦啊,大过年和当家的带儿拖女来瞧瞧我娘,在娘家吃顿饭都吃不起啊。被娘家弟媳指着鼻子骂,这嫁出去的姑娘果然是泼出去的水,一个外姓人也能糟践啊。爹啊,你走得早,没瞧见你女儿在家受得气咽的委屈啊。这日子过的,太欺负人了。”
陈桂月一嚎,把在家里吃饭的陈家村人都嚎了出来。这初二都是拖家带口的来拜年的女婿女儿,家家户户正好人多的时候。听见有人哭闹,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哪个不出来瞧瞧怎么回事,很快陈家就围上了一群人。
这里头大部分都是出嫁女,听着陈桂月这么哭闹,心中也跟着酸。这么一来,众人倒是指指点点陈家太没规矩了。高老太一瞧,都要气晕过去,瞧着两个还弄不清状的儿子。
立马对着冯四凤道:“你们还不把桂月拉进来,家里的四个小子都还没说亲昵,你们还想不想娶媳妇了。今天出嫁的闺女归宁,各村的都有,这是要把你们泼辣的名声给传到各自村子去,以后等说不上媳妇,看你们能去。”
被高老太这么一说,陈永常和陈永乐立马出去拉陈桂月进来,陈桂月哪能这么容易就罢休啊。往年这嫂子弟媳就没一个给过她什么好脸色的,这次要不把她们闹怕了,还以为她没用能让她们随意欺负呢。
陈永乐瞧着众人指指点点,陈桂月又不依不饶的,心里来了脾气,立马进屋拖了冯四凤过来给陈桂月道歉。冯四凤哪肯低这个头,死扛着就不说,陈桂月闹的越发的厉害,陈永乐狠狠心,一巴掌打下去,冯四凤都打蒙了。
瞧着陈桂月得意的眼神和周围众人对她的指指点点,眼前一黑就晕了过去。众人惊讶的看着,陈桂月以为冯四凤是装的,还想再骂了几句。可还没等话说完,陈永乐觉得不对劲,翻身一看,冯四凤脸色发白,赶紧抱着人进屋去。
陈家众人这才想起冯四凤有心悸,这也是平时众人不敢和她对上的原因。不然,真要把她弄出个好歹来,谁也付不起一条人命。高老太马上派人去请大夫,陈桂月瞧着讨不了好,立马带着丈夫孩子偷偷溜了。
宋添财驾着牛车带着陈桂枝到陈家的时候,大夫刚刚才送走。冯四凤也醒了,可嘴里直骂人,把陈家上上下下都骂了一遍,重点骂了陈桂月和陈桂枝这两个做姑子的。
宋添财刚刚进门就听见冯四凤正骂的起劲道:“你们陈家欺负人,一个两个出嫁的姑娘也能会娘家作威作福。大姑子像死人似得,知道娘家孩子多,花用多,都没想搭把手,自己过好日子了就忘了兄弟,也不瞧瞧没了娘家她还能这么有底气,这么没良心,还怪我们不借银子给她。就凭她这样的,我就是有再多银子,也不会给她一个子。小姑子…………”
陈桂枝也听到了这些话,手里拎着东西,脸都气白了。
、第45章 娘舅
宋添财哐当一声把门打开了,围在屋子里的陈家人都跑了出来,一看是宋添财和陈桂枝。脸上都闪现出尴尬的神情,陈永常这个大舅道:“添财,你们来了,快进来坐,进来坐。”
宋添财冷冷道:“舅舅,我娘何时对不起你陈家,大年初二的这么咒骂我娘。外甥上门拜年,就被这么说嘴。看来是宋家太没用了,都能被这么欺负了。我看陈家的门槛太高,我这个外甥高攀不上了。娘,舅舅舅母们看不上我们,咱们走吧。你有夫有儿的,没娘家也能照样有底气。”
陈桂枝把东西拎着,抹了把眼泪道:“添财走吧,我这么多年巴心巴肺的,就是个死人,成了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还来做什么。走,我从嫁出去这么多年在娘家连线头也没拿过,照样过的好好的。走吧,这娘家的门我是登不了。”
已经有人在远处往陈家这么瞄了,刚刚才被陈桂月这么闹了一场。要是再让陈桂枝和秀才外甥就这么走了,以后这陈家还在村上这么抬起头说话,几个儿子还要怎么说亲事。
陈永常和陈永乐眼巴巴的看着高老太,眼睛里全是乞求。高老太想想自己的四个孙子,心道:罢了,罢了,儿女都是债,怎么也不能耽误了陈家的孙子们。
于是,高老太上前对着陈桂枝道:“桂枝啊,你弟妹也是有口无心,被你妹子气着了,你是做大姐的,难道还要跟她计较。她身子有病,不能受气,你就多包涵包涵。怎么也看着你几个侄子的份上,原谅她这次吧”
1...2122232425...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