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户一二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朗朗明日
最后,宋添财还是觉得甜味的最好,芝麻,花生,豆沙和山楂,味道都不错。其他的就一般般,好在他没要多,倒是没剩下。不过,就是这样,宋添财也感觉自己有八分饱了。
这才开吃了今晚的第一个小吃,宋添财觉得他中午就不该吃饭的,那样就可以留着肚子吃小吃了。陈桂枝边吃边心疼,一碗两个就要两文钱,一个都一文钱了,这味道自己在家也能弄。不过,儿子难得的有兴致赏花灯,即使贵了,陈桂枝也不会开口扫兴的。
吃了汤圆,众人接着逛。宋添财边走边猜灯谜,可惜,没一个中的。反而是赵言修几乎是全中,那些摊主瞧着赵言修这么凶猛,都要哭了。要不是大过节的不好揍人,一个个非得胖揍这貌似砸场子的少年一顿才好。
宋添财跟着赵言修走在旁边,接受着摊主们刀子般的眼神,完全没丝毫感觉。这是凭赵言修聪明才智赢来的,又不是坑蒙拐骗弄来的,他只为自己小弟感到骄傲。至于那些人闷闷的眼神,宋添财表示,那绝对是羡慕嫉妒恨,他就大度的不计较了。而且,他们也没在一家猜,而是每个摊子上最多猜三次,可没让摊主们亏多少。
宋家人手上每个人都平均拿着三盏灯笼,连宋小宝都左右手各一个,陈桂枝直感叹赵言修厉害。还觉得一开始花钱买兔子灯实在是太不明智了,这儿赵言修光赢得兔子灯就有三个。连买的一个,都快能凑成一桌了。
宋小宝倒是开心,提着左手的兔子灯看看,又晃晃右手的荷花灯,就没有歇着的时候。因为一行人提的灯太多,一看就知道是战利品,没法子,有人一盏同样的灯买四五个吗?
所以,那些卖灯笼的小摊子们,一瞧见他们过去,立马收了挂着猜灯谜的纸条。宋添财和赵言修相视一笑,瞧着这些摊主做小动作的模样,有种恶作剧成功的得意。
走了一路,刚刚又吃了干汤圆,众人都渴了。可惜,这些摊子还真没有专门卖水喝的地方。宋添财干脆带着宋家人去面摊要了两碗面,又添了几文钱,让摊主送上了两碗面汤。
宋大山和陈桂枝喝一碗,宋添财和赵言修喝一碗。至于面,就都交给了宋家老夫妻,宋添财表示他真没肚子吃了。不然,他也不会只要两碗面,还顶着摊主的白眼带四个人坐下。好在自己另给了几文钱,不然,吃个面说不准都得被嫌弃。
灯也看过了,小吃也尝过了,掐着时间,宋家人就要回家了。晚上天气冷,宋家的牛车上早就钉上了车箱。虽然做的有些丑,也能挡风能遮雨就行了。宋小宝早就被小被子包好了抱在陈桂枝怀了睡了。
宋大山要驾车被宋添财赶回了车篷内,他自己出来驾车了。不过,天气也真是冷。带着大帽子,皮手套,风还是呼呼的往身上吹。而赵言修非得要坐在宋添财旁边,给宋添财搭了棉被挡风,怎么说也不进牛棚车箱内。
宋添财要说急了他,赵言修立马说道:“我有功夫,能扛得住。大哥,只准你在外赶车,怎么不准我在外坐着,这可不行。大哥,我也是男子汉大丈夫,你可不能小看人。”
宋添财难得的笨嘴笨舌,心中暖暖的。也不赶他了,两人挨着坐,互相挡风,用旧棉被挡着下面,果然暖和了很多。
等回了家里,不出意外,每个人都被灌了陈桂枝的爱心姜糖水。宋添财和赵言修是重点关注对象,一碗不行,还得喝上两碗,两个人都快喝的眉毛都皱了。不过,有陈桂枝在旁监督,宋小宝又看着,再难喝,两人还是喝的一干二净。不然,给宋小宝做了坏榜样,以后要是宋小宝不愿喝姜糖水,来一句:“爹爹,小叔也不喝。”他们一定会被陈桂枝念叨的耳朵起茧子的。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宋添财就爬起来做早饭了。昨天大家都玩累了,宋大山和陈桂枝难得的睡到现在还没醒。
昨天吃了汤圆,宋添财就熬了白米粥,又给宋小宝熬了个花生糊,怕都是稀的,不顶饿。还用昨天剩下的糯米粉蒸了最简单的糯米糕,瞧着家里有现成的黄豆,直接上锅炒了一会,端到院子里磨了成粉,沾糯米糕吃,特别的香。
饭刚刚上锅,陈桂枝就慌慌张张的跑出来,对着宋添财道:“快,添财,快去陈家村找陈大夫过来。小宝发烧了,烫得很。肯定是昨天着凉了,快去。”
宋添财听了心里一慌,这儿可不比现代,宋小宝才这么一点大,一个不慎就会出事。宋添财不敢大意,立马驾了牛车往陈家村赶。心里不断自责,他不该昨天带着宋小宝去镇上看灯的。小孩子那么小,抵抗力那么弱,他太不禁心了。
宋大山在屋子里用酒擦着宋小宝的咯吱窝和手心脚心,陈桂枝把屋子里的火添得旺旺的。瞧着宋小宝眼睛红红的,神情恹恹的,心中别提多难受了。对着宋大山道:“肯定是我昨天没包好小宝,才让他染了风寒的。这可怎么办,他这么小,多受罪啊。都怨我,都怨我。”
宋大山又不会安慰人,只会说:“是我不好,我昨天没看住他,让他玩疯了。肯定汗湿了,又被冷风吹了,一冷一热的才得发烧的。”
好在宋小宝发烧发现的早,又不严重,用酒擦了全身,用敷了半天的毛巾,很快就退了热。等陈大夫被宋添财接到宋家来,宋小宝已经不怎么发热了。陈大夫把了脉,点点头,对着宋家众人说道:“没事,就是邪风入体,肺气失宣引起的。这冬日天气冷,孩子穿得多,你们家炭火又烧得足。到外面去,再回家,一冷一热的,他也就冷着了。好在烧已经退了,我再开两幅药吃吃,也就大好了。这段日子你们给孩子吃点清淡的,最好弄些梨子我再配些药材一起炖。不然,等开春了,怕是会咳嗽。”
陈桂枝连忙点头,宋添财跟着就去拿药方,准备去镇上拿药了。知晓宋小宝没事了,宋添财才放下心来。他真是太大意了,忘记了宋小宝不是大人,没多为他考虑。如元宵节,这样人来人往的地方,他还带着宋小宝往前凑。要是有个人有风寒,就能把宋小宝传染到。
太失策了,宋添财心中满满的都是懊恼。忽然,宋添财一愣,他刚刚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现在终于想起来了。从早上到现在,他还没见过赵言修。不对,赵言修的屋子里绝对能听到陈桂枝的喊话。
而赵言修绝对不是那样袖手旁观之人,他没出现,那就表示他真的没听到,或是他听不到。这么一想,宋添财一惊,立马去敲赵言修的门。可惜没人应,宋添财赶紧推门进去瞧瞧。
赵言修脸都是红的,宋添财一摸他额头,滚烫滚烫的,吓了一跳。赶紧请了陈大夫过来瞧瞧。陈大夫把了脉,摇摇头道:“添财,这孩子烧得厉害,你先赶紧去找烈酒,帮着他擦全身。我现在立马去熬些药过来,呆会给他喝下。记住,给他浑身都擦上酒水,最好搓热了他身子才好。”
宋添财不敢耽误,立马抱出宋大山的白酒,倒在木盆里,用布拧湿了,脱了赵言修的衣裳开始给他擦。赵言修烧的糊糊涂涂的,嘴里一会喊着:“爹!”一会又喊“娘!”。宋添财心里听的一抽一抽的,想到赵言修不过才十六岁,一下子就失去了护着疼爱他的双亲,平时装得再淡定,再从容,可心里的伤却是一时半会消不掉的。
慢慢的给赵言修擦着身子,听着赵言修一声一声的喊着爹娘,宋添财差点掉了眼泪。为赵言修,也为自己。他是九岁没了爸妈的,其实,在那之前,他爸妈也就一年回来见他一次,又要出去打工了。
可在他爸妈没了的时候,宋添财还是感到惶恐无助,好像天塌了。但他没有时间伤心太久,因为他要生存下去。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家里的活计又重,学费,生活费,样样要钱。他只能力所能及的帮着爷爷奶奶做些事情,让他们能多歇会。
可每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也会想起自己的爸妈。想着他爸以往回来时候给他带的玩具,想他妈回来时把他背在身上带着去镇上给他买衣裳买好吃的。还想着,他考一百分得奖状的时候,爸妈摸着他的头笑得那样开怀。
可都没了,都没了。那个时候,宋添财虽然小,也从不在人前哭泣,只会在夜里想爸妈的时候,默默的流眼泪。为了不让爷爷奶奶担心,宋添财从不哭出声来,可心里的酸涩苦闷却从没少过一点。
再然后,爷爷奶奶也离他而去,他真正的成了孤家寡人。再也没有人会关心他饿不饿,冷不冷,再也没有人护着他疼着他。他一个人在外打拼,苦了自己受着,累了自己扛着,宋添财那个时候就对自己说,他要活的好好的,不然,对不起在天上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对不起,自己吃的那些苦头。要活就要活出人样来,不能给家里人丢脸。他一步步咬牙做到了,可心里却空荡荡的。
现在听着赵言修这样喊着爹娘,宋添财有些酸有些涩,更多的却是怜惜。他太明白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了,同时,也对赵言修更多了几分心软和包容,有种同命相连的感觉。他懂赵言修,更希望能让赵言修补上心了缺的那块。
擦了大半个时辰,陈大夫熬好了药送了过来。宋添财一口一口的喂着赵言洗喝下去,又不停的给他换敷着的帕子。到了中午,赵言修才退了烧,宋添财把他捂严严实实的,又喂了一碗粥才让他睡了。
因为在照顾赵言修,宋添财怕沾惹了病气,不敢去宋小宝那儿。也让陈桂枝夫妻两个专心照顾小宝,他就在这边照顾赵言修。不要让两边都感染了,那就糟了。
隔着门,问了问宋小宝的病情,发现没什么大事,吃了药喝了粥已经睡熟了的宋小宝,宋添财才放了心中的一半的心。
回去守着赵言修,就怕他再反复发热了。好在一下午,赵言修都没再发热,看样子是稳定了。等太阳下山了,赵言修才慢慢的睁开眼,就瞧见趴在他床头已经睡着的宋添财。
其实,他发烧的时候是有些意识的。只不过,心里烧的慌,又好像被压着什么东西似得,说话说不清楚。他知道宋添财帮着他擦身,也知道宋添财喂他吃药,更知道宋添财一直守着他。甚至,他能感受到宋添财为了掉的眼泪在胳膊上。
这还是除了父母,第一次有人能不计得失的护着他,关爱他。让赵言修不知该怎么表达,但却心里却是沉甸甸的,酸酸涩涩的。
宋添财也没睡得多熟,赵言修醒了,他也跟着醒了。一坐起来,伸手就摸了摸赵言修的额头,发现没热了,心里舒了口气。对着赵言修道:“言修,感觉怎么样?要不要喝些水,你睡了一天了,等待会我再给你拿些粥吃,填填肚子。”
赵言修喉咙有些沙哑,却还是道:“大哥,我没事了,你去歇着吧,你守着我一天了,也累了。不然,不要我病好了,又把你累着了。”
宋添财笑了笑道:“没事,我刚刚睡了一觉,精神好着呢。”
、第50章 开春
赵言修也不说话,就那么看着他,宋添财摸摸鼻子,赶紧起身避开赵言修的小眼神,然后,端了碗温开水给赵言修润口。喝了水之后,赵言修的嗓子好了很多,虽然还是有些嘶哑,可也就是感冒后遗症,没什么大事了。
宋添财这个时候才有心思开玩笑道:“你和小宝,就没有让人省心的时候。大夫说了,你先前大病了一场,虽然好了,可还要打打底子。像昨天晚上那样着凉确实要注意了,以后啊,不要仗着有功夫就觉得自己身子好。陈大夫给了开了药,这两天你先吃着。我想好了,你和小宝还是身子虚,要补。从后天起,家里开始炖汤,好好的给你们两个补补。”
在宋添财的理解里,身子不好除了生病就是体虚。那就最简单了,好好补补,炖汤做好吃的,吃食上到位了,休息足了,那就能把身子慢慢养回来。最好能弄些药膳回来,药补不如食补,把赵言修和宋小宝的身子调理的棒棒的,杠杠的。
赵言修扯了个笑,即使他脸色苍白,身子虚弱,可他这么一笑,楞是笑得有点动人心弦。宋添财站在床边被赵言修这个笑容狠狠的撞了一下小心肝,他暗道:好在赵言修是个男子,这要是个女子,还不得倾国倾城,祸国殃民啊。
摸摸自己的胸口,宋添财好笑的摇摇头,他想这个干嘛。样貌是爹娘给的,赵言修这样子也算天生俊帅难自弃,他羡慕不来的。再说,他也不差嘛,好歹也算斯文书生一枚,曾经媒婆也快踏断宋家的门槛了。
赵言修却是一听宋小宝也有事,立马着急了,开口道:“大哥,小宝这么了?要不要紧,是不是我传了病气给他的。这可怎么办好?他那么小,要是生病了得多难受啊。”
宋添财赶紧摇摇头道:“不是,言修你别瞎想。小宝就是发了点热,已经大好了。都是我昨天带他去看灯,吹了风。大夫说,咱们家屋子里火盆烧的热,孩子乍一出去就受不了了,和你没关系。再说,你发烧却是上次大病之后身子有些虚,也怪我大意。没想到这些,让你吹了冷风,着凉了。你可别把什么事情都揽在身上,孩子小,身子弱,是我们大人没带好。”
赵言修太实诚了,这传染的话题最是敏感。要是他是那些护犊子的父母,那还不得怨怪上赵言修啊。就如陈桂枝和宋大山,赵言修和宋小宝同时生病,这是他们没有感染这种概念,不然宋添财也不敢说他们心里就一点没介意。
他得赶紧打消赵言修的这些念头,不然,真给他娘信了,这不是破坏家庭和平因子吗。再说,他可不能让赵言修自责,这个小弟宋添财算是看出来了。什么委屈伤痛都喜欢憋在心里,是个开不了口诉苦的人。
赵言修和宋小宝都要吃些清淡些的,宋添财去鸡窝里抱出个老母鸡,宰了煨在了锅里。又在家里找了半天,弄了几个萝卜出来,切成细丝,滚了热油,放了调料,拌了一盘子萝卜丝。想想,又给宋小宝和赵言修一人冲了碗鸡蛋花。
宋添财记得前世他小时候生病的时候,爷爷奶奶就会给他冲这鸡蛋花喝。虽然他说不上有什么好处,但就觉得应该是很补的。不过,这东西要趁热喝,鸡汤熬着打算晚上给他们吃,现在却是用两个托盘,端着大米粥,萝卜丝和鸡蛋花去给宋小宝和赵言修吃。
先给宋小宝那儿端去,到了门口就被陈桂枝接手了。这次宋小宝生病可吓坏了陈桂枝,事事亲力亲为,就怕又有那边不到位,亏待宋小宝。宋添财瞧着有些憔悴的陈桂枝开口道:“娘,大夫说了,小宝已经没什么大事了。你也不要多担心了,以后我们大伙多上心些就好了。我熬了鸡汤,等会你和爹一人吃一些。小宝病了,你们可不能再病了。”





农户一二事 第24节
陈桂枝点点头道:“娘知道了,呆会就让你爹去盛。对了,言修这孩子没事吧,还是上次没养好,他身子才这么虚。等过几天,我让你爹每天杀只鸡给言修和小宝补补,好好的养养他们的身子。不然,开春乍冷乍热的,他们这个样子可叫人放不下心来。”
不得不说,陈桂枝和宋添财不愧是母子,病后处理后续都神同步。宋添财像找到知音般道:“娘,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也别老说吃鸡,也要弄些鸽子,鳝鱼什么的过来,给他们换着吃。把身子养壮了,以后就不那么容易生病了。”
把饭端给赵言修,监督他吃完之后又喝了两大碗药才让他睡下。这一晚宋添财不放心,干脆在赵言修的屋子里铺了张铺睡下,晚上起来看了三四次,确定赵言修没再发热,才松了口气。
等宋小宝活蹦乱跳了,赵言修也没事了。不过,心有余悸的宋添财和宋家老夫妻,可算是看牢了这两个人。家里的汤汤水水就没断过,陈桂枝更是改良了她的姜糖水,现在下锅熬的都是半锅姜三碗水,连糖都不放了。喝的众人愁眉苦脸,特别是赵言修,有事没事就被宋添财拉着灌一碗,都快把这当水喝了。
而宋家茶摊子也重新开业了,林小满按时来报道了,告知宋添财藕田那儿已经准备好了,就等放苗了。早先林小满和陈大石就已经把那十五亩泥地的地契给宋添财送来了,还找人挖深了,引了水,只等开春就开始放鱼和藕苗了。
而陈大石也不准备打猎了,除了自己家的田地,时间就都耗在了藕田上面。他和林小满过年也没闲着,从山上砍了些竹子回去,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把这藕田边上都围了一米多高的围栏,既防着熊孩子们冒冒失失的跌进去,也是以防万一以后会被人使坏。
宋添财去那儿看过,十分的满意,深觉自己找对了人。瞧着陈大石和林小满的用心劲,宋添财都在考虑是不是再给他们分些红利,好好的犒劳犒劳他们。
过完年没几天就开春了,路边山间的野菜冒头了。宋添财走在路上,时常能瞧见村里的妇人带着孩子在路边采野菜。瞧着绿油油水嫩嫩的小野菜,吃了一个冬天的萝卜白菜的宋添财也心动不已。
趁着宋家茶摊子客人不多,就让宋大山看着。叫上陈桂枝,林小满和赵言修一到去山脚下挖野菜回来吃。宋小宝想跟着的,不过,经过上次生病,宋家人也都不事事随着他了。
开春气温也不高,大人们去外面呆上一个时辰无所谓,可要小孩子却怕是要冷到了。所以,宋小宝就被留着给宋大山在茶摊子里自己玩自己的。甚至,连赵言修宋添财都想把他留下来陪宋小宝一道了。
开春的野菜满地都是,随手都能摘上一把。宋添财却不想和村子里的人一道,他们这一行人,三个大男人,去和那群妇人孩子一起,说出去也不好听。好在宋家有座自己的山头,几个人就去了那儿摘。
陈桂枝手脚最快,林小满也紧随其后,只有宋添财和赵言修笨手笨脚的,不是认错了,就是摘得老了。两人相互看看,都有些无语,宋添财前世小时候可是摘过野菜的。可去城市里面养尊处优了多少年,连野菜的模样都快记不得了。他吃的野菜都是厨子处理好后的美味。这么原生态的,倒是多年没见了。且除了一些常见的野菜,陈桂枝让他和赵言修挖的他以前根本没见过。自然也就手生,干不利索了。好在没多久宋添财就发现了他和赵言修可以另外干的活计——挖春笋。
宋家这片山头四周都种满了竹子,当年是陈桂枝压着宋大山用竹子围起这座山头的,可这么多年下来,竹子早就成了竹林。粗的竹子都快有成人大腿那么大了,高的见不得顶似得。
宋大山没事的时候,没少上山砍了竹子回去编篮子,席子,笼子。家里还有两个竹子编的凉床,夏天睡得可凉快了,而其他时节也可以在上面摆东西,一般农户人家在夏秋做酒席的时候,都要借上几个回去,专门做餐前饭菜的摆放地方用。
每年宋家也能卖些竹制品添些油盐钱,不过,宋添财却眼睛却不盯在竹子上面。到了山脚下,他才发现,他竟然漏掉了笋子这么好吃的玩意。太不应该了,他真是够笨的,冬天天天念叨着没蔬菜吃,可却忘记了有冬笋可以挖,白白浪费了这样一道好菜。
所以,今天一看见,他也不去挑那已经认不出多少的野菜了,而是拉着赵言修过来挖竹笋。他们又没有带什么称手的工具,徒手挖肯定是不行的。还是赵言修在旁边找了根尖尖头的竹子,宋添财拿着看了看,发现虽然挖的费力,可也能挖动,于是指挥并示范,但忙了半天才弄出一个竹笋。
陈桂枝和林小满已经摘了不少的野菜了,带了的四个大篮子和一个大背篓装满了各种野菜。瞧着宋添财和赵言修累的要死还没挖到什么竹笋,陈桂枝看不过眼了。上去三下两下就挖了好几个,看得宋添财眼睛里都是敬佩。
连忙出声道:“娘,你可真厉害。我和言修两个大男人都挖不过你。”
陈桂枝得意的说道:“那是当然,当年没生你的时候,我和你爹想攒钱买田地。可又没有别的营生,冬天卖柴,春天卖菜,哪样没干过。这笋在冬天可能卖个好价钱,一入冬,我和你爹每天一大早最少去扒百十来斤背到镇上去卖。这么干了两三年,才攒下了一亩地的银子。不过,后来日子好了,挖笋的日子太累,我就不让你爹干了。但这挖笋的手艺可没丢,只是笋吃多了,就不大乐意挖了。”
其实陈桂枝还有话没说,这做笋都得重油重盐有荤腥才好吃。不然,烧出来也是寡淡无味的,下不了口,还不如咸菜来的好吃方便。往年有宋进宝一家子花用,宋添财又要读书,陈桂枝也就不会弄笋回去烧。宋家瞧着殷实,可也没多少银钱,陈桂枝更舍不得在吃食上花银钱。倒是让宋进宝去卖过两回冬笋,冯金花为那卖来的银钱在宋家又闹了一出,宋家也就没再卖过笋,吃过笋了。
不过,现在陈桂枝倒是不会在吃食上节省了,就如宋添财说的那样,这些都是吃到自己家人的肚子里,又没糟蹋了。好好养好身子骨,少生病,不然,那些药钱都能吃多少好东西了,人还遭罪。
所以,陈桂枝又挖了几个,对着宋添财道:“我去给你们选那最嫩最鲜的笋子,回去用咸肉给炖了。保证你们吃的流口水,连小宝都可以吃几块。要是你们喜欢吃,等下午让你爹来挖一筐回去。他挖笋子可比我还厉害,找那鲜甜的笋子眼睛尖的狠。”
林小满在旁边也笑着说道:“添财,我会做笋干,咱们这笋子要是做成笋干可以在茶摊子上卖。做得多,一年四季都是道菜。”
宋添财听了来了精神,立马扔下手里那拖后腿的竹子,越想越觉得林小满的建议不错。开口道:“小满哥,你这主意不错。这山上都是竹笋,要是做成笋干咱们茶摊子也够用了。这样,小满哥,你做一斤笋干出来,我给你一文钱工钱,多做多得,你看怎么样。”
林小满没想到做笋干还能再拿份钱,他想法简单,他是宋家雇用过来的,帮着干活天经地义,再拿钱就有些不合适了。再说,宋添财帮他们不少,他也不能做事扣扣索索的,事事都谈钱。
林小满刚刚想推辞,就被宋添财截住了话头,告诉林小满,这笋干是要卖出去的,宋家不会亏的。这钱不多,就当是辛苦费,宋家给的奖金,不然,就不让林小满帮忙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林小满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不过,做事却越发的认真了,连挖笋子的活都和陈大石两个包了,不让宋家人费半点事。让宋添财直感叹自己找对了下属,这么全能周到,太该加工资了。当然,那都是后话。
1...2425262728...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