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朱慈烺顿时被气乐了,这姓范的谈判起来还一套一套的,真不愧是读书人啊,准备的够充分。
茅元仪呵斥道:“尔等建奴不过是夷狄旧邦,大明养奴,赖些许武力,割据辽东,谋逆作乱,妄称天命,以国自居,现在竟妄图搭上皇家血统,真是可笑!”
“朝鲜国是受我大明承认的藩属国,而你们不过是乱臣贼子,怎能与朝鲜国相比”
范文程义正言辞道:“请诸位不要忘了,朝鲜国现在是我大清的藩属国,我大清有资本与大明和谈。”
朱慈烺泰然道:“你放心,很快就不是了,朝鲜国比谁都清楚,到底谁才是爹!”
朝鲜常年受到满清的威胁与攻打,先后经历了丁卯胡乱和丙子胡乱两次蹂躏,朝鲜国王李倧被迫在崇祯十年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并接受册封为朝鲜国王。
虽然被迫称臣,但朝鲜上下都是瞧不起满清的,在文化上依旧信奉汉文化,除了上表时用满清的年号,内部一直偷偷使用大明的年号。
尤其是朝鲜王李倧,他是通过宫廷政变推翻伯父继承王位的,名义就是亲明排金,好不容易才获得大明承认其合法性,他倍加珍惜,被满清攻打两次,国都沦陷,追到海上被俘后才不得已向清称臣。
历史上,明朝灭亡后,朝鲜李氏王朝仍然一直使用崇祯年号,直到清末民国时期,累计用了二百六十多年。
在康熙四十三年时(1704年),朝鲜国王肃宗带领大臣们举行了“崇祯皇帝殉国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会上深切怀念明朝开国的朱元璋、对朝鲜有大恩的万历皇帝和末代崇祯
第357章 皇太极的决策
辽阳城中,皇太极正满脸期待的等着范文程的归来。
“皇上,范先生回来了......”内大臣遏必隆匆忙来报。
皇太极欣喜道:“把他请进来,真是让朕好等啊!”
遏必隆迟疑道:“启禀皇上,范先生......范先生他不是一个整人回来的.....”
不是一个整人什么意思皇太极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遏必隆忐忑不安道:“范先生的脑袋被装在盒子里,嘴里还叼着一封回信......”
皇太极站立不稳,险些摔倒,他快步走出御帐,只见他的肱股之臣只剩下一颗脑袋了,还被装在一个粗制的木盒里。
遏必隆将范文程嘴里叼着的回信呈了上去,悲痛之中的皇太极瞥眼一看,只见回信上写了一行方遒有力的大字:缩头乌龟、不堪一击!
皇太极顿时暴怒,喝道:“朱慈烺小儿,我要将你碎尸万段!”
皇太极喘着粗气,感觉亏大了,议和不成,反倒损失了一名重臣,如果知道朱慈烺那小子这么不按常理出牌,说什么也不让范文程去送人头啊。
然而现在说什么都迟了,皇太极转头一想,忽然道:“去把所有汉臣都叫来!”
......
御帐中,汉臣们济济一堂,看着桌案上范文程的脑袋,无不心惊。
皇太极挤了一些眼泪,转身身来看向所有汉臣道:“你们也看到了,南朝是如何羞辱我大清的!”
“朕自登基以来,尊重汉臣,重用汉臣,可是朱家小儿呢他居然把朕的首席汉臣,大清士绅的头给砍下来了!”
说着,皇太极表现的极为愤慨,又强行挤了几滴眼泪。
另一个大汉奸,内院大学士鲍承先道:“皇上,范先生是臣等的楷模,请皇上为范先生报仇啊!”
“请皇上为范先生复仇啊!”所有汉臣跪伏齐呼。
皇太极悲痛道:“朕不仅要为范先生复仇,朕还要更加的重用汉臣,传旨,所有汉臣皆官升一级,加两年俸禄!”
一个个汉奸感动的热泪盈眶,齐声呼道:“臣叩谢皇上隆恩!”
皇太极看着跪在地上的一群汉臣,心中舒坦了不少,范文程没白死,死后还起了凝聚汉臣的作用,不愧是我大清的忠魂.......
事后,皇太极为范文程在辽阳城中设了一座祠堂,还亲笔书写“元辅高风”四个字当祠堂匾额,作为对范文程的最高评价。
这一番操作,让他再一次收拢了汉臣们的人心。
不多久,皇太极得到前军报道,明军正向辽阳城进军,他匆忙登上城楼。
他用望远镜看向城外明军,只见独特的红色龙纛高高飘动,上面的金龙似乎要吞噬整个辽阳城。
天武军在行军数十里后,他们的军阵竟然丝毫不乱,仍然盔甲明亮,军容森然,远远望去,整个军阵有一股势不可挡的气势涌来。
皇太极眉头大皱,从小凌河到这里,数百里的征途,这么久过去了,天武军还是那么的气盛,这明显是一支极为精锐的强军才具备的气象。
在天武军军阵的两翼,还有其他的明军阵列,从旗号可以知道,他们是陕甘来的,同样难啃,西平堡一役就是他们打的。
不过皇太极心中隐隐放心,明军的精锐都在这里,东线和西线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皇太极眺望良久,不知在凝神细想什么,他忽然道:“遏必隆,传朕的命令,满蒙汉各旗,十四岁以上的男丁全部上前线,十日内还未持械入伍者,斩!”
他喃喃道:“朱家小儿,即便你有逆天之举,但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报!启禀皇上,盛京消息!”
周围八旗将领纷纷紧张了起来,唯恐明军偷袭了盛京。
皇太极也是心下一紧,道:“何事!”
盛京来的报信人瑟瑟发抖道:“启禀皇上,宫中消息,八阿哥......八阿哥薨了,宸妃娘娘有疾
第358章 大后方
辽阳城下,朱慈烺坐在高高的战车之上,后方不远就是高大的大纛旗,在龙纛周围则是一辆辆发出号令的大鼓车。
朱慈烺看向周围矫健的天武军将士,入辽数月以来,大战不多,小战不断,好在将士们的士气仍然高昂。
眼瞅着打进盛京在即,秦兵各营状态也是极好,尤其是陕西总兵贺人龙和临洮总兵牛成虎,二人更是嚷嚷着要打进盛京,抢了皇太极的婆娘。
朱慈烺对这对龙兄虎弟不太感冒,两人吹牛比的本事倒是不小,打起仗来顺风也猛,逆风就歇菜了,不过两人的乐观状态大大鼓舞了秦兵将士,朱慈烺也懒得找他们麻烦。
明军现在的部署,祖大寿守锦州,辽东总兵王廷臣守山海关到松山的整个辽西走廊,金国凤和蓟镇、密云三镇人马守义州,洪承畴统洪兵和宣大三镇人马守西平堡、三岔关一线。
周遇吉驻防盖州,吴三桂驻防耀州,防御金州和复州一带的东线清军。
天武军和秦兵主攻,先打辽阳,待破辽阳后渡浑河强攻盛京,能打多远就打多远。
为了保障各条战线,朱慈烺专门将几支强军分散驻守,锦州、义州、西平堡和盖州四个重要地方更是派出动手能力最强的主将镇守。
周遇吉、祖大寿、金国凤、洪承畴,这四个人,哪个都不会临阵脱逃,尤其是祖大寿和金国凤,老字号钉子户,雷打不动。
逃跑将军吴三桂驻守的耀州并不重要,他就算跑路了也不影响整个战局,周遇吉离他只有几十里,随时可以顶上。
明军扎营后,在营地四周挖掘深壕,建立壕营。
壕营的防御仅次于城营,要求壕沟底宽一丈二、口宽一丈五,深一丈以上,挖出的土堆于内岸排紧,高出地面四、五尺,以防止清军袭营。
天武军的壕营外,还设置了鹿砦之类的障碍物,如刺猬般的尖锐鹿砦,不仅骑兵无法突进,连普通步军都很难攻进来。
一连数日,天武军夜不收在城下叫阵,清军像是聋了一般,无人应答。
李少游策马上前,秀了一顿马术后,朝城头大喊道:“我天武军出一千人,你们八旗军出一万人,来战!”
城上的清军皆是愤慨,直骂这厮无耻,居然把皇上的羞辱明军的话原封不动的还回来了。
贺人龙最擅长羞辱人,他跑到城下,扯着嗓子用陕话辱骂,各种驴球子、你妈妈个毛,等口头禅不断从他嘴里飞出,把皇太极全家的女性全都问候了个遍。
担心鞑子听不懂,贺人龙还特地抓了个清军探马来做翻译,牛成虎也在旁边起哄嚷嚷。
城上的镶黄旗旗主拜音图气的浑身发抖,很想冲上去弄死这两个龟儿子,一想到皇太极临走时下达的死守辽阳的命令,他便没了脾气。
无论明军如何羞辱,拜音图就是不出战,明军靠近了城池他们就用城上的火炮轰,颇有一些当年袁崇焕守宁远的味道。
......
七月中旬,辽东狼烟四起,自西线的辽河至东线的盖州频繁发生中小规模的战斗,最前沿的明军夜不收和清军探马更是每日都有战斗发生,双方你来我往,都想进一步抵进探查对方军情。
辽东抚顺东北部的大山中,许多旗丁和包衣们正在满山的寻找野果。
洪武十七年,大明在高尔山下兴建抚顺城,明成祖朱棣谕赐“抚绥边疆,顺导夷民”,“抚顺”一名由此得来。
抚顺是满清的龙兴之地,赫图阿拉老城就在其境内,是满清的大后方。
抚顺周围山峦如海,耕种面积很少,这里居住的大多是建州部的老弱,年轻力壮的大多去了辽中、辽南等地定居,战时出征,过上了飞黄腾达的好日子。
自明军主动出关进攻,大明封锁了九边要道,盖州等地又被明军占领,满清各地处处缺粮缺盐,民众的生活越发的困难了。
好在这里山多水多,可以恢复女真人渔猎的本事,尽管山里
第359章 敌占区汉民(为堂主小飞毯加更)
一个破旧的小院中,崔英泰一家三口极为谨慎的将人参用一块干净的蓝布包裹了起来,然后小心翼翼的放在了屋内一处暗格中。
收好后,一家三口立刻傻笑了起来,脸上有种说不出的兴奋。
忽然间砰的一声,小院的简易木门被人一脚踹飞了,崔英泰吓了一跳,匆忙拐着脚出门看去。
只见十几个披甲兵鱼贯而入,在他们身后,本牛录的章京大人鄂退缓缓走了进来,还有他的主子巴吉。
“奴才给大人请安,给主子请安!”崔英泰麻木的跪下行礼道。
正黄旗的牛录章京看也不看崔英泰,径直走向崔英泰的老婆翠芬,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
崔英泰心中一下子紧张了起来,跛着脚走过去道:“大人......”
巴吉将他拉住,呵斥道:“崔英泰,你想死吗”
牛录章京鄂退微微摇了摇头,似乎并不满意,他转过头来,随意挥手道:“奉甲喇章京鳌拜大人命令,各牛录各家都要缴纳一百斤粮食!”
几名披甲兵见他手势,立刻闯进屋中开始翻箱倒柜的寻找粮食,不消片刻,屋中已凌乱不堪,几个提着粮袋的披甲兵笑呵呵的走出。
崔英泰一下子跪倒在地,磕头道:“大人,这些是奴才家里的所有粮食了,您要是拿走了我们一家三口该怎么过啊”
鄂退冷冷的看他一眼,两个披甲兵猛的将他踹到在地。
翠芬连忙将他扶起,紧紧的抓住崔英泰的手臂,显得很惊慌。
黝黑的少年惊恐的看着自家院子里的这伙强盗,只觉得浑身被什么禁锢住了,无法动弹一下。
鄂退瞧了一眼少年,又是一挥手,立刻又有两个披甲兵将这少年拽了过去,准备随粮食一起带走。
翠芬立马慌了,尖叫一声,死死的抓住自己的儿子,不让他们将之带走。
崔英泰也连忙从地上爬起,急急道:“大人,您这个干什么啊”
牛录章京鄂退道:“前线缺人,上面有令,男丁一律上战场!”
崔英泰大急道:“大人,他才十二岁啊,皇上下达的旨意说十四岁才上战场的啊!”
鄂退笑道:“十二岁不小了,听说明国的太子也只有十二岁,怎么人家能上战场,你家娃儿就上不得你的娃儿比明国太子还金贵吗”
“啊!不要抓走我的响儿,不要抓走!”翠芬死死的抱着崔响,眼中满是哀求。
“找死!”一名白甲兵抽出腰刀,放在翠芬的脖子上,喝道:“放手!”
崔响一下子跪倒在地,道:“求求你不要杀我娘,我跟你们走!”
“大人息怒,我有人参,有银子,请你们不要杀她!”崔英泰跪伏在地,又连忙起身,跑进了屋内。
几个呼吸的功夫,他又从屋内跑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块蓝布和一个花色小袋,他飞快的将蓝布中的人参拿出递给了牛录章京,又将花色小袋递给了那位持刀的白甲兵。
巴吉见状眼睛都直了,他怒道:“好啊,崔英泰,你小子竟敢私藏人参!”
崔英泰不语,只是紧紧盯着拿刀的白甲兵,唯恐他杀了自己的爱人。
那白甲兵垫了垫钱袋,颇为满意的收了起来,又将架子翠芬脖子上的腰刀收回鞘中。
牛录章京鄂退也是笑了笑,将人参揣进了怀里,对几个白甲兵使了个眼色。
刚刚收刀的白甲兵再次将少年提在手里,往院外拉,想要强行将他带走。
“大人!大人你怎么.......”崔英泰只觉得自己的脑袋一阵发懵,他将自己的所有财物都交了出来,没想到这帮人还要带走他的儿子。
“爹!”崔响哇哇大叫着,不愿跟满洲兵走。
翠芬飞快的追上,再次抱住了儿子,这次她说什么也不愿放手了。
崔英泰的额头在地上磕的咚咚响,连声道:“大人开恩啊,求求你放了我的娃儿吧,等过两年他长大了一些,奴才一定让他当旗丁。”
鄂退冷冷道:“那疯婆娘要是再不放手,直接杀了!”
“松手!”白甲兵再次抽出腰刀,架在翠芬的脖子上,狠狠道。
“我不!”翠芬涕泪横流,依然死死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