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朱慈烺随意的欣赏着这座寒酸的皇宫,一边向崇政殿走去。
一路上,众臣也都是一片轻松,徐盛更是笑道:“就这样还叫皇宫呢这也太掉价了吧!”
近几年,徐盛一直跟着朱慈烺,经常出入北京紫禁城,又驻防过凤阳禁垣宫殿,还住过湖广的楚王府,此时看到盛京皇宫这么点,差点笑出声。
蓟辽总督洪承畴上前说道:“殿下,奴酋的宫殿有很多违制之处,要不臣先命人将其拆除了”
朱慈烺摆手道:“不急,让本宫再逛逛。”
众人从中路一直走,来到了满清文武上朝的地方,崇政殿。
崇政殿的上首,有着一座通体金光灿灿的龙椅,这座龙椅透着一种令人迷醉的光芒,奢侈豪华,丝毫不亚于北京紫禁城里面的皇帝龙椅,可以说整个盛京皇宫中档次最高的就是这玩意了。
孙应元快步走上去,擦了擦龙椅,说道:“殿下,请!”
洪承畴等殿中所有明军文武将帅皆是面露异色,看向孙应元,又偷偷瞄向朱慈烺。
朱慈烺微微一笑,大步上前,稳稳的坐了上去,并道:“奴酋的龙椅也不过如此,还不如楚王府那尊太祖皇帝赐下的金椅呢!”
朱慈烺这么一说,把这尊龙椅比作了藩王的龙椅,完全堵住了旁人说他逾制的悠悠之口。
但洪承畴等人个个都是人精,如何看不出此间奥妙,皇太子那强大无比的野心已经表露无遗了,人人都在考虑,是不是要彻底站队了
朱慈烺的表露心迹,另天武军众将心中放心,殿下并非墨守成规之人,如若当今圣上对天武军有所打压刁难,相信他不会坐视不
第382章 庆功宴
明军大胜之下损失都是如此,清军的伤亡更加惨重,全国总动员后出动近三十万大军被打得只剩下不到十万。
八旗满洲只剩下皇太极的正黄旗、多尔衮的正白旗、济尔哈朗的镶白旗,被斩杀的旗主、王爷、贝勒、贝子不计其数。
八旗蒙古只有两白旗和镶黄旗的半数编制,外藩蒙古更是跑了一大半,脱离了满蒙联盟。
八旗汉军除了祖泽润的正黄旗归降了,其余几乎全军覆没,不是被消灭就是跑路躲起来脱离了汉军旗。
最重要的是皇太极花重金精心打造的乌真超哈炮营不复存在了,八旗军使用火器的部队也拼的没剩几个活人。
方正化统计的明军斩首级数在十万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天武军斩获的。
朱慈烺语声低沉,道:“将军百战死,马革裹尸还,青丹史书,会记下此战牺牲的将士们!”
方正化一脸悲色,也站起来身来,道:“将士们不会白白牺牲,咱家会向圣上如实汇报,将士们一定会得到应有的抚恤悼封!”
洪承畴面露沉痛,举杯道:“臣等愿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众将站起身来,齐齐举杯道:“愿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完,众人将杯中之久齐齐洒在地上,心有缅怀之意。
朱慈烺接着道:“这第二怀酒,本宫敬在座众将及不在此的全体将士,你们是大明的英雄,大家满饮此杯!”
众人皆是豪迈的一饮而尽,心中都有些触动,比起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们,自己真是幸福多了……
朱慈烺又道:“这第三杯酒,本宫敬那些为前线将士源源不断提供粮草器械的民夫们、筹集粮草军饷的官员们!”
说着,朱慈烺举杯对殿外遥遥一敬,又对在场的监军方正化、陈新甲和辽东巡抚邱民仰等人虚虚一碰。
方正化等人连忙躬身躲开,不敢相接,紧接着一口干了各自杯中之酒。
三杯已尽,朱慈烺缓缓坐下,心情有些沉重,其实这第三杯他最想敬的是那位因为筹集军饷粮草得罪一大票人的内阁首辅薛国观。
薛国观得罪了勋贵、太监和所有官员,才筹集了前线大军半年的粮饷,也因此搭上了性命。
朱慈烺以前有些看不起他,觉得他只会察言观色,揣摩圣意,溜须拍马,还喜欢贪墨。
直到得知薛国观干了这么多别人不敢干的事情,做出这么大贡献后,朱慈烺才对他刮目相看,甚至有些难以相信。
他想起了历史上的和珅,和珅虽然贪,但他会做人,也会做事,替乾隆摆平了众多事情还从不越权,乾隆放个屁,和珅都会立马脸红替皇帝遮掩,这样的官才是皇帝最需要的。
然而崇祯皇帝不会用,被人搞死了两个皇子就怕了,这明明是个阴谋,即便崇祯隐隐知道,他也不敢轻易触动那帮人,反而找薛国观背锅。
或许崇祯是担心自己的性命,连皇子都能弄死,那帮人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的正德皇帝和天启皇帝的死因,作为大明皇帝应该比谁都清楚,不然他也不会牢牢抓住京营的兵权,所用之人都是他最信任的人。
崇祯不敢对勋贵动手,也许他在怀疑掌握京营兵权的定国公徐允祯和英国公一家也参与了此事,朱慈烺相信,本性多疑的崇祯能有这种怀疑很正常。
然而,崇祯弄死薛国观已经触动到了朱慈烺的利益,薛国观是他在京师的重要布局,此人一死,加上薛国观的人遭到清算,朱慈烺在朝中的势力就被砍掉了大半,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朱慈烺下定决心,回去之后就要向这位皇帝老爹讨要些东西
第383章 争功
高邦的这一拳之威震得席间碗碟齐飞,随之传出一声巨响,让原本热闹的庆功宴忽然安静了下来,纷纷看向这边。
朱慈烺正与洪承畴说着什么,二人聊得正起劲,忽然听到声响,首桌之人也齐齐看向那边。
只见高邦正抓着吴三凤在那狠抽耳光,左一下右一下的抽的啪啪作响。
高邦是勇卫营老人,是黄得功和孙应元一手调教出的,无论行为还是性格都与黄得功类似,作战很是凶猛,吴三凤靠着吴家和祖家才得以快速升迁,哪里是他的对手。
见高邦大打出手,孙应元脸色一沉,喝道:“住手!”
他快步拿到高邦面前,扯开二人,呵斥道:“太子殿下面前,看你成何体统,还不坐下!”
打了人也不认错惩罚,就让坐下孙应元你也太护短了吧!众将脸色精彩,纷纷看向鼻青眼肿的吴三凤,又看向吴三桂和祖大乐。
吴三桂见自家大哥挨打,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他喝道:“吴三凤,为何与人发生争斗,究竟怎么回事”
皇太子在场,吴三桂不好当场发作,只能以退为进,先搞清楚原因,再找机会找场子。
吴三凤捂着嘴叫道:“二弟,他们把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与我等并肩而坐,还出手打我,简直是欺人太甚!”
高邦握着拳头喝道:“我兄弟拿了首功,坐在这个位置怎么了你这怂货,打仗屁本事没有,说起话来倒是阴阳怪气的,老子就不惯你那副嘴脸!”
吴三桂上前一步,冷哼道:“你说我关宁军没本事平辽第一战的乳峰山大捷是谁打的义州大捷、耀州大捷是谁打的”
祖大乐冷笑道:“不错,你天武军是打了不少胜仗,但也不能这么目中无人吧!”
高邦道:“两位总兵这是在消遣我等吗没有我天武军开道,你们在辽东敢打出小凌河吗还义州大捷,要不是你们关宁军的夏承德投敌,金国凤将军能战死吗还有那临阵脱逃的吕品奇,难道不是你们辽东一系的人”
“住嘴!”孙应元喝道,狠狠的瞪了一眼高邦,暗道这是什么场合,也是你撒野的地方。
高邦被孙应元一瞪,酒也醒了,也有些后悔刚才在太子殿下面太莽撞了一些,不过他心中依然有些不忿,关宁军一帮草包还有脸争功,真是厚颜无耻。
殿中的充斥着一股衙役的火药味,气氛有些僵硬,辽东一系,陕西一系都在各自小声议论,似乎不满天武军的作为,想要借机发难。
洪承畴依然一脸平静,陈新甲也是一样的深沉,方正化则端坐在那闭目眼神,看不出他们几人所想。
辽东巡抚邱民仰眼中带着一丝忧虑,站起身打圆场道:“平辽之战,大家的功劳都不少,今日是庆功宴,大家就少说几句话吧,别影响了袍泽之间的友谊。”
山永总兵祖大弼嘿嘿冷笑道:“我们可不敢跟天武军的人称为袍泽,高攀不起啊!”
朱慈烺眉头一皱,看了一眼,祖大弼连忙闭嘴,往兄长祖大乐身边靠了靠。
孙应元说道:“大家都是为国尽忠,也是一方总兵,为了这一点点的小事和虚名,至于吗”
贺人龙跳出来道:“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你们天武军的人确实有些狂傲了,你们是能打,但我们也不差啊,就说我们秦兵,在西平堡之战中直接打废了汉军两白旗,还斩了他们的固山额真,连满洲镶黄旗那个拜音图都被吓跑了。”
“还有洪兵和宣大的人马,防守西平堡一役,面对众多满洲兵精锐围城,更是坚守了下来”
孙应元皱眉道:“你意欲何为”
这事本来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这姓贺的不知安的什么心,这时候进来横插一杠。
贺人龙嘿嘿而笑,道:“我老贺只是就事论事,想告诉你们低调一些,这大明的军队,不光你们天武军能打,我们这十几万大军,也不是纸糊的!”
“你说什么”
“你他妈的再说一句试试!
第384章 放肆三日
宴会结束后,朱慈烺在皇太极和皇后哲哲住的清宁宫下榻。
皇太极的后宫建筑群很小,永福宫、关雎宫等整个六宫加起来还没有北京紫禁城的坤宁宫大,更像是个大四合院。
辽东之战已经结束,但拿下盛京并不意味着满清灭亡,皇太极逃亡距离盛京一百里外的抚顺,抚顺关外是一片广袤的大山,满清的第一个和第二个都城就在大山深处,距离盛京大概三百里远,再往北,还有上千里的土地在满清的掌握之中。
说到底,盛京只是靠近大明的桥头堡,朱慈烺现在打下这方圆数百里的大片土地,只是他的皇伯父天启皇帝曾经丢掉的,万历皇帝丢掉的萨尔浒等地,还在抚顺一带呢。
萨尔浒之战打完第二年,万历皇帝就归西了,景泰皇帝在位不到一个月也归西了,天启皇帝在位七年,丢掉了沈阳、辽阳、西平堡、义州这一大片数百里的土地,还让努尔哈赤干到了宁远。
崇祯皇帝虽然能力一般,好歹在辽东没丢多少土地,十几年来一直守着关宁锦防线,一直到历史上大明灭亡前的松锦大战结束,才丢了山海关到锦州的三百里辽西走廊。
朱慈烺并不打算乘胜追击,明军的后勤几乎断了,粮草仅供大军半个月的消耗,班师回朝需要一个多月,粮草供应已经很困难了,好在盛京中还存有一些清军的粮草,勉强够用。
在明军修整欢庆的数日间,盛京城内外一阵鸡飞狗跳,关宁军不知是发泄还是什么原因,在周围大肆劫掠,朱慈烺不仅没管,还下令准许各部放肆三日。
盛京被满清占领十几年,城内住的不是八旗贵族就是满人或者满化的汉人包衣,正经的汉人很少,周围的皇庄和八旗贵族等田地产业更是极多。
朱慈烺清楚,将士们连日作战,压力很大,加上明军各部缺乏粮饷,只能靠这种办法补充和发泄,不过朱慈烺同时下令,什么事情都能做,就是不许奸女。
在历朝历代,军队对外作战,所到之处杀人抢掠本就是寻常之事,不仅不算违反军纪,还能激发将士们的热血,只是妇人,相反就是大大的败坏军纪行为。
朱慈烺觉得,想要女人,尽管掠走就是,能合理分配一番最好,聚众胡乱私交不仅吃相难看,说不定还滋生性病传染,影响军队战斗力
历史上满清入关后,在北京城规定:内满外汉,也就是北京城内城不准有汉民居住,都分给了八旗和其他有功的满蒙王公贵族居住,一些资历老的八旗汉军才能入住。
一些有钱有点地位的汉人只能住在外城,也就是正阳门南面的一片区域。
朱慈烺不会圣母到坚持满汉一家,最起码在满清没有彻底灭亡之前,他是不会把鞑子当成是自己人的,他甚至还下达了驱逐盛京城中所有旗人的命令,并把盛京重新命名为沈阳。
命令下达后,明军各部欢喜不已,连吴三桂等人都没话说了,风风火火的开抢了。
天武军各部如往常一样修整,并没有参与狂欢,七杀令的军纪早已深入人心,即便是敌人的家属杀之无罪,他们也没兴趣动手,甚至有些不耻。
尤其是看到杀红了眼的关宁军,天武军的将士打心眼里鄙视他们,好汉不在战场上杀敌显本事,却在这里抖威风。
近日来,朱慈烺去了天武军每一座军营,与将士们同餐共食,气氛一片融洽。
李廷表亲自将传国玉玺呈了上来,朱慈烺惊讶之余仔细翻看了一阵,当他看到上面用汉篆写着“制诰之宝”四个字时,当众将之摔碎在地。
&nb
第385章 班师回朝
崇政殿中,朱慈烺依旧大大咧咧的坐在龙椅之上,与众人商量着班师之事。
曹变蛟貌似觉得打得不过瘾,说道:“末将以为不能任由建奴轻易北遁,应该趁势追击,彻底灭此朝食!”
方正化和陈新甲满脸期待的看向朱慈烺,也希望能再冲刺一把,能一股灭掉鞑清最好不过。
却听洪承畴说道:“小曹将军此言差矣,我军已然损失不少,八旗虽被打垮,但满蒙尚有几旗主力,击溃他们容易,想要追击歼灭,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皇太极带走的基本都是有战马的,更别说还有多尔衮的正白旗动向不明。”
洪承畴曾是曹变蛟的老上司,见他说话,曹变蛟不好反驳,但还是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可否率精骑追击,即便追不上,也可顺势拿下抚顺关。”
洪承畴摇了摇头,道:“没有两万三精骑追击,恐难以收复抚顺关,最重要的是后勤已经无粮草供应这么多的骑兵出战了。”
朱慈烺微微点头,道:“追击一事就此作罢,建奴遭此重创,北方又是苦寒之地,十年之内基本无力举兵犯境,待大明修养数年,再一股将其彻底荡平!”
殿中许多人轻呼了一口气,暗道终于可以松口气了,这位太子殿下的打法太刚猛了,一味的前进攻击,从预计的收复三岔河,到现在直接干到了盛京,别说建奴扛不住,就连自己人都吃不消。
其中洪承畴最为兴奋,暗道皇太子终于要班师回朝了,辽东这块地盘以后自己就是老大!
朱慈烺打断了洪承畴的幻想,问道:“洪卿觉得我军班师回朝借道蒙古如何”
“从蒙古回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