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后阵的新营火枪兵第一次野外列阵实战,表示的并不理想,好在前面有勇卫营扛着,没有出现恐惧崩盘的现象。

    清军阵中表现的就完全不同了,开始他们还算镇定,不过当前排的八旗军一排排倒下的时候,后面的人惊恐不已,明军的火铳太犀利了,只要命中就死翘翘了。

    八旗军的军阵中出现了混乱,前面清兵不愿等着被枪毙,又不能撤退,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往上填。

    在双方还有




第125章 清军北归
    阿巴泰领军逃到了新城四十里外的河西务,这里驻扎着六千清兵,在堤防廊坊和武清两地的明军,防止他们合围宝坻。

    当探马报道有大量大清兵被明军追杀时,河西务的清兵立即全部出动救援阿巴泰所部,并负责断后掩护。

    见清军有援军来,孙应元立即下令停止追击,全军返回新城,追了四十里路,明军早已人困马乏,再打上一场损失太大就不划算了。

    到了河西务,阿巴泰心里越想越上火,作为大清的贝勒,努尔哈赤的儿子,居然被明军追杀了四十里!

    对方的肮脏打法,让他心中憋屈异常,有种说不出的愤怒,在听到此战的损失过万后,阿巴泰直接两眼一黑昏倒在地不醒人事了。

    博和讬和其他的众甲喇、牛录见了都大吃一惊,赶忙找军医来给阿巴泰看病,军医又是捶背又是掐人中的,就差往阿巴泰脸上抽嘴巴子了,折腾半天好不容易才把阿巴泰给弄醒了。

    在开了几副药后,这名军医这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退下了。

    阿巴泰虽然病重,但也顾不上休养,连忙让人整军往宝坻撤退,并派人联系清军主帅阿济格,让他尽快准备出关的事情。

    这时阿济格正在宝坻城中,日子过得十分滋润,每天享受着汉人庖子做的山珍海味,喝着美酒,晚上还有明国官员的家眷侍寝,简直有些乐不蜀了。

    虽然清军往年也从明国抢走了不少人口和东西,生活习惯也开始像汉人靠拢,但直到这个时候,阿济格才算享受了一番明国上流社会的生活,他不得不承认,汉人真正的富贵生活确实是舒坦。

    别看汉人打仗不行,但享受起来,确实是有一套,住的宅子又大又宽敞,都赶上自己的郡王府了。

    而且汉人做菜的手艺就是不一样,同样是鸡鸭鱼肉,汉人做出来的那个味道就是鲜美,酒更不用说,又香又醇,这才是人过的日子啊!

    阿济格甚至想,现在明军根本就不堪一击,回去之后一定劝说皇太极,早日全面举兵攻明,入主中原,到时候自己就可以安度晚年,尽情享受一下汉人的生活了。

    但就在阿济格大发感概的时候,就得到了阿巴泰和扬古利在新城铩羽而归的消息。

    阿济格也不禁大吃了一惊,没想到有阿巴泰和扬古利两人压阵,又有三万大军,居然还奈何不了一座小小的新城,而且损兵折将上万人,其中还包括八旗满洲兵四千多人。

    阿济格恨恨道:“这个扬古利死了更好,他若不是八哥的心腹,本王早在涿州就将他斩了!岂能又让他损失我数千八旗精锐,还有我两白旗的人马!”

    阿济格对扬古利憎恨不已,同时心中害怕,明军居然这么猛,不仅把扬古利给宰了,就连一向狡猾稳重的阿巴泰也被打败了。

    阿济格再也不顾享乐,命人让阿巴泰速速赶来宝坻,当面询问这一战的经过。

    两个时辰后,阿巴泰赶到了宝坻,当面详细说了新城一战。

    看着脸色苍白的阿巴泰,阿济格久久不语,这样火炮众多,火铳精良的军队,加上主将那么脏的打法,输了也正常。

    阿济格沉思了良久,才道:“七哥,我们就这样回去了”

    阿巴泰点了点头,道:“从我们出兵到现在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抢到的东西、人口也已经不少了,而且战士们也都想家了,我看应该马上撤军回关外,回大清去吧。”

    他又道:“此次伐明,我们损失太大了,八旗汉军几乎全部丧尽,蒙古部落兵和野人部落兵也折损了大半,连八旗蒙古和我们满洲兵也损失极大,再打下去怕是十二弟你也不好过了。”

    阿巴泰感觉自己彻底的完了,此次伐明,各旗损兵折将太大了,这些满洲八旗的披甲兵、辅兵、跟役和包衣都是各旗主的私人力量,他回去之后都不知道如何跟各旗旗主交代。

    特别是正蓝旗旗主豪格,正白旗旗主多尔衮,镶白旗旗主多铎,这三旗损失最惨,他们都是亲王级的人物,会放过自己吗想到这里阿巴泰很焦虑。

    阿济格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毕竟多尔衮和多铎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两白旗的人马再有损失的话就说不过去了,会影响自己两个老弟在朝中的地位。

    在此次整个攻明的战斗中,清军损失的兵力约在四万人左右,而满八旗兵的损失只有数千人,总体来说,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皇太极八旗制度后,清军与明军交战向来都是先驱使炮灰攻城作战,第一波是八旗汉军,第二波是蒙古部落兵,第三波是东北各部落兵(满洲人称他们为野人),第四波是八旗蒙古兵,最后才是八旗满洲兵上阵,所以每次出战八旗满洲兵损失最少。

    两人商量确定之后,阿济格立刻下令连夜撤军,同时又命人去通知驻守平谷的清军与自己的人马汇合,一起北返,从冷口出关。

    第二日一早,朱慈烺就在新城内得到了清军撤退准备出关的消息,并已经从蓟州和玉田中间横穿过去了。

    朱慈烺顿时无语了,蓟州和玉田的守军就眼睁睁的看着清军大队人马从眼皮底下走了

    在蓟州的马如龙和祖大乐确实眼



第126章 天雄军
    天雄军,是明末最强的军队之一,这支精锐之师由卢象升组建,军中成员大多是老乡、朋友、兄弟、家人的关系。

    往往一个人战死,就会激发大部分人的愤怒,死死咬住敌人打到底,敌人不脱层皮没法跑。

    这种关系组成的军队也有个弱点,那就是如果有一个人逃跑,就会有很多人逃跑,导致战斗溃败,如后期的曾国藩部队。

    然而天雄军却没有这个顾虑,因为天雄军的主帅卢象升每次打仗都是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且善于驭下。

    有次军队缺粮,天雄军士兵三天没吃饭,卢象升同样三天没吃饭,甚至连水都不喝,因此天雄军的凝聚力很强,总体战斗能力也是极强。

    卢象升是个文人,也是个猛人,他力大无比,战时使用近百斤重的大刀,曾经率领他的天雄军,先战湖北旬阳六县,率孤军深入山谷绝地,九战九捷,消灭流寇马回回部数万人。

    两千天雄军击败高迎祥的上万重甲骑兵,用强弩射杀千余重甲骑兵,在确山、滁州连败数次高迎祥,追出五十余里,最终将高迎祥逼到了陕西,钻进了孙传庭的口袋中。

    崇祯八年,卢象升为“五省总理”,节制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并被赐尚方宝剑,五千天雄军在洛阳大破李自成,并一路追杀到滁州。

    卢象升率天雄军联合各路明军与三十万农民军血战,经一天一夜战斗,再次打垮李自成,迫使李自成逃往陕西。

    短短三年间,卢象升率天雄军历经大小百余战,先后击败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等部,被高迎祥、李自成称为:卢阎王。

    在新城城楼上,朱慈烺遥看远方,只见一杆巨大的“卢”字大旗迎风招展,向新城而来。

    不多久,卢象升身骑五明骥来到城下,他仰首而望,只见城头上旌旗招展,城楼上之上有着象征天子仪仗的四道明黄九龙伞齐齐排列。

    卢象升立即翻身下马,领着众人对着城墙叩拜行礼,道:“臣兵部右侍郎卢象升参见太子殿下千岁!”

    朱慈烺领着一群将官亲自下了城楼,来到他的面前道:“卢卿一路辛苦了!”

    卢象升此时三十七岁,白皙清瘦,实在让人不敢想他能扛着近百斤大砍刀砍人......

    卢象升忙道:“不敢当太子殿下如此降礼相迎。”

    朱慈烺笑道:“卢卿为我大明征战中原,剿除流寇,乃是我大明柱石,自可当之!”

    “多谢殿下抬爱!”

    两人寒暄了片刻,朱慈烺又道:“卢卿,你的战马好威风!”

    众人向卢象升的战马看去,只见此马全身深紫,鬃毛黑色,却有四只蹄子白如霜雪,肩上也有一片白毛象一轮皓月,这五处白毛,在光亮下闪闪发明。

    卢象升笑道:“此马名叫五明骥,曾救过臣的命,在数丈宽的沙河上一跃而过。”

    “宝马配英雄!”朱慈烺点点头,又看向天雄军阵容,微微一笑,赞叹道:“不错!”

    天雄军中的将官有些不满了,天雄军兵强马壮,军容素整,怎么就只得了一个“不错”的评价

    卢象升却不以为意,听到皇太子的赞赏颇为自豪。

    进城后,朱慈烺让卢象升休息两个时辰后再去中军大帐议事。

    天雄军刚在城内安营后天气就下起了大雨,众人感叹运气真是不错,再迟片刻就被淋成落汤鸡了。

    卢象升在小憩了片刻后就醒来了,他坐在案前翻阅着最近的塘报,了解清军的动向并构想作战计划,这是他的老习惯了。

    正当他震惊于皇太子所领四营人马近日的战绩时,忽然听到账外隐隐有操练之声,卢象升喊过账外的亲卫问:“下这么大的雨,还有军队操练吗”

    亲兵回道:“回大人,是勇卫营在操练,就在我们大营不远!”

    “去看看!”卢象升好奇之余在亲军的陪同下撑伞寻声而去。

    百丈外的勇卫营教场



第127章 追击清军
    曹化淳带着捷报传入京师后,崇祯皇帝与内阁有些不相信了,前几日的顺义、怀柔、密云等大捷共斩敌一万四千级已经够惊天的了。

    这才几天不到又来个新城大捷,斩敌一万八千级,还斩了建奴一个额驸,老奴努尔哈赤的女婿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许多大臣甚至都开始怀疑是皇太子开始杀良冒功了。

    第二日,当大量的首级运进了京师后,所有人这才相信,明军大胜!整个京师立马全城轰动了!

    崇祯下令将上万颗脑袋继续堆在西市之前的京观上,以供京师百姓观看,近日来西市俨然成了人流量最大的地方,百姓们挤破了头才能挤进去一览那壮观的巨型京观。

    皇明时报进行了专版宣传,所有报亭周围都围满了人,连茶楼酒肆都有说书人驻场开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口沫横飞的讲述各场大战,说的活灵活现的,就像自己亲身经历过似的。

    百官纷纷发挥出自己那秀翻天的文笔,一道道贺表如雪花般堆积在崇祯的龙案前,看着崇祯每天合不拢嘴的。

    每天的朝会上,百官时不时的来上一段文藻华丽的词对着崇祯赞赏一阵子,俨然将崇祯比作了圣君,在他的领导下大明要中兴什么的,太子党们也顺势赞扬了皇太子,

    只有温体仁等温党官员面露不愉,借着皇太子的声望,这帮太子党越来越不将他这个内阁首辅放在眼里了,几次朝会都有人当面顶撞自己。

    文渊阁内阁签押房中,温体仁独自一人来回踱步,他神色不愉,自语道:“再这样下去朝堂之上的第三种声音就会越来越大了。”

    温体仁趁着崇祯皇帝兴奋,找了个时间上奏道::“陛下,据前线战报,奴贼已经撤军准备出关,是不少让皇太子班师回京”

    崇祯点点头,当即宣布京师解严,心情很舒畅,建奴终于被赶走了,还损失惨重。

    正当崇祯准备宣布让朱慈烺班师回朝时,却收到前线催促朝廷粮草的奏章,按照奏章所言,目前朱慈烺已经率大军过了玉田,并要求户部将后续粮草于五日内务必运到玉田。

    “皇太子在追击建奴”

    群臣哗然,连温体仁都有些郁闷了,这皇太子怎么这么喜欢打仗他都立下天大的功劳了,还想怎么着

    朱慈烺在奏疏中表明了要给建奴一次深刻的教训,并夺回被掳走的百姓和大明的资源。

    在天雄军到达新城第二日,大雨刚停,朱慈烺就率勇卫营、新营、神枢营、天雄军共计两万四千人,只带十天干粮,一路急行军向冷口进军。

    他计划在清军出关前给予重创,夺回百姓和资源,因路途遥远和地势复杂,不利于拉运火炮,神机营不参加此次行动,负责留守新城。

    汪万年十分的沮丧,不过想想,神机营混的战功已经够多了,这次论功行赏自己怎么也得混个副总兵,说不定还能在五军都督府挂个都督的职位。

    清军一路过了遵化、迁西,清军精锐在前,掳获的人口物资缓缓在后,两地守军只是远远的跟在清军后面,丝毫不敢靠近追击骚扰。

    阿济格见明军畏清如虎,原本损兵折将的心情顿时大好,命人奏乐,并高举“各官免送”的木板,还让俘虏来的大明女子们装扮艳丽列于后军。

    永平监军刘景耀见此愤怒不忿,亲率永平守军出城夜袭,在



第128章 破营
    在清军的营寨外,一队队明军骑兵就呼啸跟来,他们绕着清军营寨肆意奔跑。

    “鞑子们!出来一战!”

    一队龙骧夜不收嚣张地舞着手中的长枪,对着清军营寨大声喝道。

    正蓝旗诸将个个脸色难看,被明军上门叫阵,大清兵何曾受过这等屈辱!

    愤怒归愤怒,却没人敢请战,这部明军的犀利他们可是亲自领教过,没有人在临出关前还愿意去送死。

    “阿济格!阿巴泰!出来受死!”

    在清军营寨外,纵马奔腾的明军骑兵越来越多,足有上万,他们在明军中军两翼绕圈而行,一片隆隆的马蹄声让大地剧烈颤动,腾起大片烟尘。

    “阿济格!阿巴泰!出来受死!”

    明军中军大阵前,红色旗海飘扬,杨其礼领着第一哨的龙骧夜不收纵马在那不断叫阵。

    “受死!”

    “受死!”

    “受死!”

    数万明军齐声呼喝,巨大的音浪一重接一重的涌向清军营寨之中。

    明军如此威势,让营寨上的鞑子们无不变色,鞑子将领们看着远处一片黑压压的明军大阵,特别是看到阵中的几杆巨大龙旗时,顿时脸色煞白。

    “是明国的太子追来了.......”阿巴泰心中发苦,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1...3334353637...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