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这位老者就是这位大明帝师、三朝元老、前内阁阁臣、兵部尚书孙承宗,他曾培养出袁崇焕、茅元仪等一干将帅,在辽东担任督师时构建了关宁锦防线,阻挡了建奴几十年,把努尔哈赤都熬死了也没啃动,现在皇太极还在啃。
如今孙承宗已经七十六岁了,已经把自己的才华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大明,现在退休在家数年,然而在他晚年的时候,清军打到了他的老家高阳县,还派人前来劝降。
孙承宗拿着拐杖赶走了劝降的使者,带着全家四十多口上城墙守城,准备迎接前来攻城的清军。
高阳是小城,城内没有守军,只有一些皂隶,也没指挥打仗的将领,更没有粮食,可谓是不堪一击。
在孙承宗的感召下,城中数千百姓无一逃亡,全部参与修固城墙,上城守城御敌。
高阳县令攀上高阳北门的城楼眺望远处,他惊讶的发现远处扬起了一大团烟尘,即便隔得很远,但他依然判断出笼罩在烟团之下的骑兵,他连忙下令示警。
听到急促的警铃声,城门外的工地上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开始一窝蜂的往两丈宽的城门涌进,好在没有造成践踏事件。
数里之外,高高腾起的一团团烟尘下奔腾出千余骑清军,他们头皮被刮的铁青,后脑仅仅余铜钱大小的位置留着头发,结成了一根老鼠尾巴粗细的辫子。
每个清军骑兵的马鞍两侧都挂着尚在滴血的头颅,还有的则挂着几只布囊,固定的绳子绷得紧紧的,应该是劫掠而来的钱财,瞅着分量不轻。
千余清军骑兵在高阳城外一里处停止了前进,一个矮胖的清军骑兵道:“章京大人,咱们一鼓作气杀进高阳,活捉孙承宗吧!”
为首的甲喇章京摆了摆手道:“不急,等后队的三千汉军跟上来,让他们先攻城,咱们只需要等城破冲进去抢粮、抢钱、抢女人就是!”
矮胖鞑子细长的眼睛喷放着贪婪的光芒,忙道:“是,是小人心急了!”
.......
半个时辰后,清军完成结集,吹角呜呜长鸣,战鼓咚咚作响,数千清军浩浩荡荡的开始攻打高阳城。
三千八旗汉军推着高大的云梯车,声势浩大的直扑高阳北门,跟在云梯车后面,缓缓向高阳城推进。
汉军旗打头阵的步兵几乎毫无阻力的冲到城门前,几个人抬的木桩在声声号子下有节奏的撞击着城门,每撞一次,便有墙灰石子扑簌簌掉落。
眼看着清军猛烈的攻城,高阳县令惊慌道:“孙阁老,您还是从南门撤离吧,南门没有鞑子兵。”
孙承宗重重哼了一声道:“老夫绝不会逃跑,誓与高阳共存亡!”
孙承宗知道,这是奴贼围三阙一战法,就是想让他逃跑,鞑子好利用骑兵的优势追上去活捉,逃跑被捉,那种耻辱的死法,他孙承宗绝不会去做!
他的次子孙鉁坚决道:“孩儿和父亲大人一样,愿与高阳共存亡!”
孙承宗的其余几个儿子也齐声道:“孩儿和父亲大人一样,愿与高阳共存亡!”
这句话掷地有声,看着十几个儿孙们,孙承宗干涸的老眼有点湿润了,他不是矫情之人,既然决定了阖家守城,就不会多说一些无用之话,很快开始了部署城防。
清军强攻高阳的攻势极为的猛烈,高阳守军已经感到很吃力了,坐镇城中的孙承宗令次子孙鉁集结所有家丁,又出钱在城中另募丁壮,凑齐五百之数,一并交与典史鲁之藩统一调配。
不多时,天上忽然降下大雨,让攻城的清军感到很意外,寒冬时节,忽然下起了大雨,真是诡异......
即便
第264章 请战、誓言
如此声势浩大的大军到来,让博野县守军脸色大变,一时间城楼上的铜锣敲的咣当响,搞的城内鸡飞狗跳的。
天武军各部在远离官道的宽敞地方安营扎寨,这里不仅宽敞,还有一条河流,下营的位置非常好。
过了一段时间,在搞明白对方是天武军后,博野县令特地前来大营觐见朱慈烺,朱慈烺则是让人将他打发走,并告诉他,大军不要当地百姓的一粒粮食,让他放心。
博野县令一脸懵逼的离开了,直到走出大营他才回过神来,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自从鞑子入关,每当有官兵路过,博野县令都是担心受怕的,唯恐客兵要粮,博野县没粮提供还要挨官兵抢,这次皇太子路过,若是要粮而自己又拿不出,那就要掉脑袋了。
对于皇太子这尊杀星,博野县令早有耳闻,这两年朝廷邸报上列出被他斩掉的大小官员就有近千人,自己这个小小七品知县,皇太子想杀的话,不过是勾勾小指头而已。
“皇太子真乃仁君,天武军也是仁义之师!”博野县令感叹了一声,兴高采烈的回城了。
守城官兵看到县令回来,也是长长松了一口气,站在城墙上等待的县丞,甚至已经在城中为县尊老爷定好了一口上等棺材......
........
在中军大帐内,顶盔披甲的天武军各将围坐在帐内,听着龙骧夜不收传来的情报。
杨其礼道:“据本部所探,奴酋多尔衮领着左翼军已经进入了山东境内,保定府内的鞑子主要是建奴右翼军的镶红旗和镶蓝旗,由奴酋岳托和济尔哈朗统领,人数有四万多人,满洲披甲兵一万余人,鞑子得知我天武军到来,已经陆续结集到一起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他对岳托的情报还是了解的,这货是礼亲王代善的长子,镶红旗的旗主,因为拥护皇太极有功,被封为和硕成亲王,后来又被皇太极给整了,降为贝勒。
这货虽然是多尔衮的侄子,却比多尔衮还大十几岁,再过一个月就四十整了,也算是半个老东西。
杨其礼又道:“高阳县内正有一股鞑子在攻城,高阳城内没有守军,怕是要被破了.......”
原本聚精会神听着情报的茅元仪身体剧震,他猛的站起身来,吓众人一跳。
茅元仪喝道:“奴贼有多少人”
被他这一吆喝,杨其礼也感到莫名其妙的,没好气的道:“满洲披甲兵一千,八旗汉军三千,共计四千!高阳县境内还有一股五千人马的鞑子兵动向不明,看行军方向应该是要南下。”
茅元仪对朱慈烺抱拳施礼道:“殿下,末将愿领麾下兵马,前往高阳救援,将这股奴贼杀个片甲不留!”
众人一惊,很是不解,姓茅的今天怎么这么激动,不就是个小城吗,又不是保定这种拱卫京师的重镇,他居然要领着一个旅五千人去救,想立功也不带这样玩吧
朱慈烺沉吟道:“你想去救高阳县是因为孙阁老吧!”
茅元仪颤声道:“是,孙阁老于末将有知遇大恩,末将将其当做是恩师,请殿下成全!”
说着,茅元仪放下了以往的傲气,对朱慈烺行了个大礼,跪伏在地,再次请求朱慈烺准许其救援高阳。
众将感慨,这出生书香门第的老东西平时狂傲,不把大家这些粗人武将放在眼里,没想到还有这么忠诚的一面,是个爷们!
周遇吉开口道:“殿下,末将同意茅旅帅的请求!”
朱慈烺沉吟了片刻,道:“准!把你的辎重旅也带上,凑一万人,解决完高阳的事情后,顺便把高阳境内准备南下的五千人也给灭了!”
茅元仪激动道:“多谢殿下!”
站起身后,茅元仪感激的看了一眼周遇吉,立刻离开了大帐,集合部下准备出兵。
朱慈烺原本只想派出一些骑兵去救援的,大军已经连续赶了近二十天路了,特别是进入北直隶后,更是顶着风雪连续急行军,早已疲惫不堪了。
按照时间来算,孙承宗怕是救不了,朱慈烺前段时间就传令过锦衣卫的情报人员,以皇太子的名义请孙承宗南下避开清军,但被他拒绝了。
孙承宗还回书一份给朱慈烺,大概意思是:如果臣畏奴而逃,那大明将会有更多的官员弃城而逃!
对于这位责任心极强的三朝元老,朱慈烺很无奈,他或许救不了孙承宗了,但卢象升他一定能救下,因为卢象升的绝死之地,巨鹿一带已经被孙应元收复了。
第265章 复仇狂将
大明崇祯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天气极冷,天上不时刮着寒风,还飘落一些血花。
距离高阳城三十里的一个村落外,周边的麦地早已被军马践踏过无数次了,村落中也再无一个大明百姓。
在朔风中,数千天武军整齐列阵,人不语,马不嘶,只有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在北风中席卷飘扬,发出猎猎做响之声。
身披鲜红战甲的茅元仪勒马停缰,遥遥望去的眼神充满了冷意。
一名夜不收策马奔来,在茅元仪数米外翻身下马道:“禀旅帅,鞑子已经到达我军三里外。”
茅元仪寒声道:“是攻打高阳的那帮鞑子吗”
夜不收回道:“正是,是鞑子镶红旗所部,人数约有三千余人!”
茅元仪微微点头,摆了摆手,夜不收连忙告退,继续前去侦查敌情。
不多久,东面隐隐有一大股烟尘滚滚而来,大地震动的声音越来越响,茅元仪终于看到了一大片红色的旗帜飞舞而来,旗帜下面,尽是身披红色棉甲的骑士。
茅元仪发出一声冷笑,喝道:“准备迎敌,杀光他们!”
“哗!哗!”
一声令下,天武军火枪阵中所有人取下火枪,开始装填子药,几十门佛朗机炮也有序的推到阵前,由炮兵在炮前列队遮掩。
这股呼啸而来的清军正是几日前攻下高阳的人马,在破城乱杀乱抢了一番后才尽兴离开,他们刚准备攻打下一座城时,听说有明军从后面追来,鞑子们顿时来了兴趣,为首的甲喇章京当即下令所有人马掉头迎敌,击溃这部胆大的明军。
清兵们很清楚,明军数量虽多,但一向不敢出城野战,即便是前来援救,也多是在旁边看戏,敢与八旗勇士肉搏血战的,实在找不到几个。
双方距离三百步时,清军摆出了一个迎战的阵势,领头的甲喇章京抖动着脸上的横肉哈哈大笑道:“明军真敢来送死啊,勇士们,准备屠杀吧!”
随着号鼓响起,清军率先发动了攻击,骑兵向天武军的阵地冲了过来,他们渴望狼群追着绵阳的感觉。
“开炮!”
“轰!轰!轰......”
在一连串惊天动地的巨大轰鸣声中,几十颗高速旋转的铁球对着鞑子骑兵们劈头盖脸的砸了下去。
一颗颗拳头大的铁球将鞑子身体洞穿打烂,或是头颅、或是胸膛、胳膊,还有一些铁球直接将战马身躯打出一个盆大的血洞。
高速奔腾的战马猛的跌到,将背上的鞑子甩飞出去好几米,跌的浑身骨折,幸存没伤的也被身后的队友践踏而死。
清军的骑军队阵中,不断有铁球射入,清军的骑士们纷纷人仰马翻,死伤无数!
一个白甲兵被一个滚烫的铁球命中,当场被打的尸首分离,四分五裂,惨不忍睹。
“开炮!”
又是一轮火炮齐射,整个战场凄厉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为首的甲喇章京脸色微变,过去和明军交战多次,也见识过明军使用火器的状况,但他还从来没有见到过,对方装填速度这么快,用火炮能够造成如此血火纷飞的惨烈场面。
不过在清军甲喇章京的计划中,三百步的距离,在战马的全速冲刺下,也就那么多点时间,冲过去就行了,这是八旗军所有将领的共识。
清军甲喇章京稍稍有些心安,同时也下令,命第二批骑军也开始发动进攻,好对明军形成连续打击。
在进入百步后,清军骑兵开始摘下了马弓,从箭壶中抽出了羽箭,搭扣在弓弦上,等接近明军的阵列六十步之后,就用弓箭反击,把明军射程刺猬。
然而计划是美好的,在清军进入百步后,天武军的攻击接踵而来,火枪阵开始了无情的射杀。
“砰!砰!砰......”
在一阵爆豆般的枪响声中,在百步开外的清军的骑兵阵列中,前来百十名鞑子应声从马背上栽落下来,接着迅速被后面跟上来的战马踏成了肉泥。
接着第二轮齐射、第三轮齐射、第四轮齐射.......
在天武军的阵地上,三千多支火枪一起开火射击,一时间枪声不绝,硝烟四起。
虽然火枪齐射的声势比刚才的炮击要逊色不少,但却是胜在又密又集,而且连续不断,实际的杀伤力有过之而无不及。
战马在
第266章 后悔来到大明的鞑子(为倾城残雪加更)
两个时辰后,负责追击的骑兵团把清军甲喇章京给抓回来了,战事全部结束。
除了骑兵团追击,这一战的交火全程不到半个时辰,清点战场后,清军除了被俘八百多人,其余全部被杀,天武军阵亡三十二人,近百人受伤,基本都是负责追击的骑兵。
茅元仪所统帅的第三师第三旅初战告捷后,全旅士气大增,虽然缴获了不少刀枪器械、盔甲旗帜等,但现在的天武军对这些东西已经看不上眼了,他们最在乎的是鞑子身上的钱袋。
那名指挥攻打高阳的甲喇章京被押往了军中大帐,跪伏在茅元仪面前。
茅元仪看着冷声道:“是你破了高阳城,杀了孙家四十口吗”
甲喇章京惊恐道:“我奉扬武大将军岳托贝勒之命,前来劝降孙承宗,被他拒绝了,贝勒爷这才命我攻破高阳,杀了孙承宗......”
茅元仪站起身来,从护卫身上拿过三棱刺刀,走到甲喇章京身边。
甲喇章京大骇,连忙道:“将军饶命啊,我没杀他啊,孙承宗是自缢而死的啊!”
茅元仪不语,一手抓着他的肩膀,一手紧握三棱刺刀刀柄,锋利的刀尖狠狠的对着甲喇章京的后颈插了进去,两尺长的三棱刺刀全部没入了他的身体之内,滚烫的鲜血沿着血槽不断上涌,染红了茅元仪的右手臂。
营中众将猛的一个机灵,这位茅旅帅在众人心中一向是文文弱弱的,没想到还有如此残忍血腥的一面,真好!
在擦了擦手后,茅元仪淡淡道:“可有哨探到岳托的位置”
旅直辖夜不收哨总连忙回答道:“回旅帅,鞑子没有固定驻地,奴酋岳托的具体位置一时间还未查探出......”
茅元仪冷声道:“从俘虏中挑两个牛录章京审问一下,半个时辰内给本旅帅回复,否则军法从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