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济尔哈朗点了点头,感慨道:“在天命六年的浑河之战中,明国的白杆兵和浙兵也很难打,折损了我八旗过万的精锐,最终被我八旗用火炮轰散击溃,现在对付这部明军,也只能如此,速战速决了!”

    八旗的几位王公贝勒皆是感叹,十七年前的那场仗打的真是丢人,八旗军数万大军围困明军七千人,还有过万八旗骑兵,最终被打的折损过万,还被明军活捉了不少将领,让八旗军元气大伤,至今想想都觉得可怕。

    那场仗可谓是辽左第一血战,战后老汗为了稳定军心,专门举行了祭奠亡灵的大会,自那以后谁都不愿提及此战.......

    济尔哈朗的命令下达后,进攻的清军如潮水般的后退,留下了宽敞的战场,以便调来火炮攻击。

    顶盔持刀的卢象升看着突然收兵的清军,自语道:“鞑子怎么忽然退了”

    自从新任宣大总督陈新甲上任后,就调走了杨国柱和虎大威所部的宣大兵马,卢象升身边只剩下五千天雄军,他悲愤之下,领五千天雄军找清军决战,不想被三万清军主力围困在安州。

    这场战斗没有任何悬念,必败无疑,面对如此困境,卢象升已然做好了战死的准备,五千天雄军亦是上下一心,与军中的亲人互相诀别。

    “大哥,不好了,鞑子调来了火炮!”卢象坤手拿着望远镜慌张道。

    这望远镜是崇祯九年与勇卫营合兵追击鞑子时,朱慈烺送给天雄军的,卢象升一直珍藏,还让人仿制打造了几个。

    卢象升闭上了眼睛,长叹了一口气,清军数倍于己,战力亦是不俗,现在还动用了火炮,天雄军危矣!

    天雄军的各将齐齐汇聚在卢象升周围,脸色露出焦虑之色,想听听督臣有何对策,死又何惧,他们最担心的是被火炮窝囊的打死!

    卢象升缓缓睁开双眼,对着所有将士拜了数拜,道:“诸君都是一路跟随卢某,敢于杀奴的强兵,然今日我等受困于此,已然无力突围,卢某愿意众兄弟共同战死沙场,以死报国!”

    仅剩的三千天雄军齐声呼喝:“我等愿追随督臣,以死报国!”

    卢象升道:“奴贼准备动用火炮,我等不能坐以待毙,唯有主动出击,殊死一搏,即便是死,也要拉几个奴贼垫背!”

    说着卢象升举起手中大刀,大声道:“杀奴!”

    听到卢象升的怒吼声,天雄军纷纷跟着高喊:“杀奴!”

    “杀奴!”

    “杀奴!!”

    怒吼声响彻四野,声音如奔腾的潮水般,向四周涌去,一浪高过一浪。

    一里外的清军兵马见明军气贯长虹的气势,皆是心中惊恐,这部明军要做绝死反击了吗

    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看到天雄军主动出击逼来,又惊又怒,他怒喝道:“围上去,击碎他们!”

    呜呜的号角声再度响起,清军步骑密密层层逼来,黑压压的旗号随风翻滚着,清军放弃了火炮支援,直




第272章 两军会合
    在两千勇卫营的护卫下,朱慈烺策马而来,见到卢象升后,他长呼了一口气道:“总算赶到了!”

    历史的变数真是神奇,卢象升没在巨鹿蒿水桥被困,却在保定府境内的安州被困,三万清军围杀五千天雄军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好在他来的即使,卢象升还在,天雄军也没有全部战死。

    卢象升见到朱慈烺亲身前来,深感意外,他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施礼拜见:“臣兵部左侍郎卢象升,拜见太子殿下,殿下亲自来救,臣不胜惶恐!”

    朱慈烺翻身下马,将身上还插着羽箭的卢象升扶了起来,道:“卢卿你身受重伤,怎可再行此大礼!”

    卢象升恭敬道:“臣伤的不重,多谢殿下关心!”

    卢象升看着朱慈烺身后的天武军,心中动容,当年天雄军与勇卫营一起作战时,勇卫营只有六千人,如今已经有数万人了。

    最令卢象升吃惊的是,天武军人数增加了数倍,军纪军容却没有下降,依旧如初。

    卢象升忍不住问:“殿下,恕臣冒昧,天武军现在有多少人马”

    朱慈烺道:“天武军正兵六万,辎重兵六万,算是十二万吧!”

    卢象升眼皮忍不住的抖动了几下,天武军各将脸色也颇为精彩,这种强军,如此数量,鞑子这次怕是翻车了。

    这时,曹变蛟策马而来,请命道:“殿下,我军是否追击建奴”

    朱慈烺道:“先不追,传令龙骧夜不收盯着他们,各部先行安营扎寨,稍作休整,军中的医疗兵都调出来,给天雄军的伤兵医治。”

    既然来了,还怕建奴跑了不成数万鞑子想跑也跑不掉啊!

    按照朱慈烺的推断,鞑子肯定也要在附近安营扎寨,期间会派人侦查和试探天武军,如果觉得天武军弱,肯定还会调头来打的。

    安营扎寨时,卢象升看到了天武军忙碌着运粮搭建营帐的辎重兵们,很是意外,他心中微惊:这些兵只是天武军的辎重兵

    这些兵光从体格和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就算是放在九边各将的家丁中,也是不弱的存在,怎么在天武军中仅仅是干活的辎重兵呢

    卢象升很是不解,决定找个时间向皇太子专门请教一番。

    ........

    在中军大帐中,众将齐聚,朱慈烺看向卢象升道:“让本宫给卢卿引见一下我军中将领!”

    朱慈烺说是引见,其实就是让军中各将自我介绍,他不会真当自己是客服一一介绍的。

    周遇吉率先道:“末将周遇吉,是天武军第三师师帅,见过卢大人!”

    天雄军众将有些好奇,不知道师帅为何职,但卢象升学识渊博,他一听就懂,天武军是仿夏商周实行最初的师旅制,军职的名字无所谓,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军队兵种分配和最终的战斗力。

    紧接着各师的旅帅先后做简单的介绍,天雄军的各将也做了自我介绍,卢象坤和卢象同朱慈烺早已见过,他们在历史上都和卢象升一同战死在了巨鹿。

    不多时,一名夜不收高呼捷报,迅速进入帐中,他单膝下跪喘着粗气高声报道着:“启禀殿下,茅旅帅从高阳发来捷报,我军第三师第三旅全歼镶红旗全部人马,共斩敌八千,斩杀镶红旗旗主岳托、副将杜度!”

    “什么奴贼镶红旗被全歼了”

    “岳托被杀了”

    帐中所有人皆是震惊,有些不太相信,岳托是此次伐明的右翼军统帅,地位仅次于多尔衮,甚至比郑亲王济尔哈朗还高,怎么就被斩了

    连朱慈烺都感到很意外,这茅元仪干的也太利索了吧!这简直就是抢活啊!

    朱慈烺接过战报仔细看了一番,茅元仪先是团灭围攻高阳的三千余鞑子,后又全歼了镶红旗的五千满洲兵,朱慈烺瞬间明白了,孙阁老应该没救下来,茅元仪才发的狂,将镶红旗连根拔除了。

    卢象升接过战报认真的看了两遍后,脸上的震惊和兴奋难以掩饰,他大声叫好:“打得好啊,斩敌八千,其中包括两个贝勒,三个贝子,茅将军大振我大明军威啊!”

    他站起身来道:“为大明贺,为殿下贺,为天武军贺!”

    营中众将齐呼:“为大明贺,为殿下贺,为天武军贺!”

    朱慈烺道:“好,全营设宴,一是庆祝击退鞑子,二是庆祝歼灭镶红旗!”

    随



第273章 崇祯的恐慌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六日,冬至刚过,还有两天就是腊八节了。

    整座京师被凛冽的寒风包裹着,随着北直隶难民的不断涌入,京师中每天都有大量百姓冻死饿死,全城没有丝毫的节日的喜庆。

    乾清宫暖阁中,崇祯皇帝包得跟粽子一样,面对各地呈上来的奏章,显得一片焦头烂额。

    孙承宗全家四十余口战死,朝野震动,群臣内心惊惧交加,崇祯在得知消息后足足怔了半晌,然后才痛心疾首的下令抚恤。

    不久后,天武军大捷的消息传来,朝野上下又变得喜庆了起来,崇祯心中却越来越担忧。

    在战情直转而下时,大明各军无力阻挡清兵的攻势,眼睁睁地看着一座座城池陷落,只有太子的天武军可以力挽狂澜,如此下去,太子的威望.......

    思绪间,杨嗣昌前来觐见,他恭恭敬敬的向皇帝行了个大礼,然后老老实实趴在地上等待圣上示下。

    杨嗣昌虽恩宠正隆,但从不张狂,不仅做事谨慎,还颇有能力,对皇帝更是格外恭敬,这样的臣子崇祯如何不喜欢呢

    “爱卿免礼!”崇祯一见到杨嗣昌心情就会莫名的好很多,就好像杨嗣昌是他的超级英雄似的。

    杨嗣昌再度叩首,这才起身,恭恭敬敬的垂手站在一旁,站姿比乾清宫的小太监还标准。

    崇祯问道:“孙阁老的追赠和谥号礼部议出来没有”

    听到此话,杨嗣昌身躯一颤,道:“回禀陛下,礼部的初议是,追赠孙阁老为太师,至于谥号,臣觉得不必追谥。”

    见崇祯面露疑色,杨嗣昌接着道:“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经纬天地曰文,危身奉上曰忠,内外宾服曰正,孙阁老在致仕期间身亡,朝廷不应赐下谥号.......”

    崇祯闻言,叹息道:“此事就由礼部去办吧,建奴现在到何地了”

    杨嗣昌回道:“建奴镶蓝旗和正红旗三万大军正在保定府安州与太子殿下数万人马对峙,奴酋多尔衮领正白旗和镶白旗在黄河以北的山东境地,有渡河攻打济南府之意。”

    崇祯道:“山东重地万不能失,无论如何也要守住,将奴贼大军封锁在黄河以北!”

    杨嗣昌立刻躬身领命。

    崇祯忽然道:“你刚刚说什么太子有多少人马”

    杨嗣昌认真道:“数万人马,太子殿下亲领三万,正在安州与奴酋济尔哈朗对峙。”

    崇祯皱眉道:“朕从未下旨让太子总督天下兵马吧他为何有三万人马是卢象升还是陈新甲的兵马归他管了或者是关宁军”

    杨嗣昌道:“回陛下,都不是,三万人马是太子的天武军,自凤阳府北上而来的........”

    “他现在有三万人马了”崇祯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杨嗣昌硬着头皮道:“陛下,不止三万,茅元仪领着一万人马在高阳,孙应元统领四万人马在真定府境内围剿建奴,皇太子此次北上一共带了八万人马!”

    “什么!八万!!”崇祯大骇,忽然变得有些不正常了,他惊慌道:“他哪来这么多人马啊!”

    杨嗣昌道:“应该是近两年太子殿下在江南训练的,具体的情况臣不知.......”

    崇祯此刻的心情有些乱,他曾经虽然听过太子在江南练兵的消息,但一直以为新建的天武军只有数千人,加上之前的勇卫营,最多一万人而已。

    崇祯出于想彻底剿灭江南的流贼才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万万没想到这逆子居然练出了八万大军!

    崇祯从龙椅上站起,他是真坐不住了,数万大明官兵被建奴打的四处躲避,而太子的天武军一万人就能将镶红旗的八千人马全部斩杀,此间的差距傻子都能看出。

    现在天武军有八万之众,而且距离京师只有三百里,太子若是想提前上位,只怕是一个眼神就能解决了。

    崇祯心中很是担忧,两年没见那逆子,也不知道他心长野了没



第274章 谁跑谁是孙子
    在安州境内的白洋淀附近,扎满了密密麻麻的清军镶蓝旗和正红旗营帐。

    营帐绵延数里,不时有身披红色棉甲和蓝色棉甲的军马从营中奔出,散向四处,打探着周围明军的动向。

    中军大帐之中,头顶拖着一绺小细辫的清军将领们很是安静,人人脸色难看,相顾而视,皆是不语。

    在不久前,他们刚刚得到镶红旗被灭的消息,听到消息后,清军众将先是不信,在派出几路探马前去镶红旗的营地查探后,满地八旗将士无头的尸体证明了消息的真伪。

    各人内心发冷,开始对明军起了敬畏之心,特别是对那部灭了镶红旗的天武军,更是心惊胆寒,这得有多大的战力才能把镶红旗打得一个不剩啊!

    良久,郑亲王济尔哈朗叹道:“明军只出动一万人就让镶红旗全军覆没了,这事本王不信!”

    济尔哈朗打气式的开场,让帐中个人面面相觑,不知该说点什么。

    固山贝子硕托率先搭话道:“我也不信!我八旗将士勇猛无敌,怎么可能有此惨败!”

    硕托是礼亲王代善的次子,也是镶红旗旗主岳托的弟弟,一个爹妈生的,在得知兄长战死后,三十多岁的硕托还是忍不住流了几滴眼泪,心中对大明充满了愤怒,还一口气杀了几十个俘获的大明百姓泄愤。

    正红旗的旗主是礼亲王代善,代善今年将近六十岁,加上常年征战身上有不少暗伤,现在已经是半截身子进土,离死不远了。

    此次伐明,代善坐镇盛京,把正红旗人马交给了次子硕托,希望他能多多立功,和兄长岳托一样优秀。

    硕托代父执掌一旗,地位自然高,众将见他说话,也都纷纷附和,有几个贝子还出言安慰了几句,现场还没有哪位不开眼的跳出来拆台分析当时的战局。

    贝子博洛道:“不错,一定是明军隐藏了兵力!”

    博洛是阿巴泰的第三子,在崇祯九年,他的阿玛阿巴泰和二哥博和讬都战死在明国,这次博洛专门向皇太极请命出征发明,为父兄报仇。

    济尔哈朗点点头,道:“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替扬武大将军报仇,不过我听探子来报,与我军对峙的是明国太子的天武军,而围攻镶红旗的也是这天武军,我们不得不小心!”

    博洛狠狠道:“明国的小太子怎么了我单手就可捏死他!”

    博洛知道自己的阿玛和兄长就是死在这个明国的太子手中,因此他恨透了朱慈烺,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

    济尔哈朗道:“崇祯九年时,明国的太子手中只有五六千的精兵,现在却有数万,如果任其发展,明国的力量不可小觑啊!”

    济尔哈朗越想越可怕,他长叹道:“现在双方兵力相当,我们并不占优势,想要灭杀明国太子,不容易啊!”

    闻言,硕托道:“王叔,你这是长明军威风,灭我八旗的勇气!皇上曾经说过,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更何况我们现在是三万人马!”
1...7576777879...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