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八旗汉军打赢了仗还能分点战利品,朝鲜兵只能干瞪眼,看着别人分粮、分钱、分女人,属于真正的炮灰。
徐盛看着满眼的俘虏,感叹道:“怎么有这么多二鞑子啊,如果也能让鞑子帮我们打仗就好了!”
朱慈烺惊奇道:“咦,你的想法不错啊!”
让八旗兵打八旗兵,以彼之道还之彼身,挺不错的想法!
朱慈烺意味深长的问向身后诸将:
第280章 圣旨到
在通往安州的官道上,浩浩荡荡的旗牌仪仗在前面开道,后面宽大的车马仪仗周围跟着众多亲卫随从,仪仗后面更是有一大堆文臣武将。
在仪仗中,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杨嗣昌,正摩挲着黄绸包裹的锦盒,猜想着皇太子接下来的各种表现。
宣大总督陈新甲得到消息后,特意出城二十里迎接,还派出自己的两千督标营随车护卫。
其实压根不需要陈新甲派人护卫,随杨嗣昌而来的还有高起潜等关宁军各将,关宁军数万人马也远远吊在仪仗后面。
杨嗣昌在众官员的簇拥下,缓缓从车轿上下车,进入了安州城。
朱慈烺正在巡视军营,杨嗣昌和高起潜领着一票人前来拜见,朱慈烺打量了一番他,只见杨嗣昌胡须乌黑,头戴梁冠,腰悬玉带,身穿一身蟒袍官服,看起来很威严。
朱慈烺不是第一次见杨嗣昌,两年半前,杨嗣昌被调往兵部,在朝会上朱慈烺就经常见到他,那时候的杨嗣昌很低调,也没这么精神。
朱慈烺暗叹,看来权力真能滋润一个人啊。
在杨嗣昌身侧,身穿蟒袍的高起潜笑着走出道:“老奴见过殿下!”
朱慈烺认得高起潜,这个太监在宫中的地位不低,与曹化淳,王承恩、王德化等深受崇祯皇帝器重,开始只是崇祯皇帝的内侍,因为时常吹嘘自己知兵,崇祯才多次让他到各地监军。
在数年前,高起潜还在东宫挂职,作为内侍辅佐太子朱慈烺,可见崇祯对他的信任。
高起潜也仗着这层关系对朱慈烺表现暧昧,一见完礼就跑到朱慈烺身边,还拉着他的手,唠起了嗑,扫向众将尤其是看向卢象升时,满脸的得意之色毫不掩饰。
高起潜的意思很明确,我跟皇太子老早就认识了,关系很铁,你们日后要小心伺候咱家!
“高伴伴一路辛苦了。”对于高起潜的热情,朱慈烺笑呵呵的随意应付着,不着痕迹的将他的脏手拿开。
见皇太子还算热情,高起潜脸色笑意更甚,他呵斥关宁军众将道:“还不速速前来拜见太子殿下!”
一片甲叶声响,关宁军诸将都是单膝下跪,双手抱拳,向朱慈烺行礼。
朱慈烺沉声道:“众将请起。”
朱慈烺打量着关宁军各将,这些人脸上皆表现出骄横之气,让他很好奇,一帮子逃跑将军有什么好装逼的
眼前这个密云总兵唐通,一直担任宣化总兵、密云总兵等要职,手握兵权,举足轻重,崇祯皇帝曾召见他并赐蟒袍玉带,对他寄予极大的希望,可他在松锦大战逃跑不说,还先降李自成,后降多尔衮,典型的贰臣卖国贼。
那个朝自己偷瞄的蓟镇总兵白广恩,流寇出生,被洪承畴打服投降了,跟随曹文诏镇压流寇,屡立战功,混到了蓟州总兵,和唐通一样在松锦大战时跑了,也是先降李自成,后降多尔衮。
还有那个一脸猥琐的山海关总兵马科,和白广恩履历一样,也和唐通一样,都在事关大明和满清国运之战的松锦大战中跑路了,先降李自成,后降多尔衮。
不过这些都是后事,朱慈烺不可能因为这个就砍了他们,不说他们不服,崇祯也不让啊,关宁集团更不让。
朱慈烺扫了高起潜和关宁军诸将一眼,他在心中已经预定了几颗脑袋,准备找到机会就动手。
杨嗣昌的目光看向大教场上的数万精锐之师,天武军军阵黑压压的一片,铺满了整个大教场,他们列队整齐,肃立恭候,在酷寒中无人稍动,散发出百战余生的气势。
“这就是皇太子的天武军”杨嗣昌心中震动。
杨嗣昌也是领过兵之人,这种军队他还是第一次见过,感觉这气质完全不像大明的军队,大明的军队应该是那种在寒风中缩着手,用胳膊抱着武器缩着头的样子
杨嗣昌感觉很不习惯,心中也隐隐有些担心,即便是洪兵和秦兵到来,能制得住这帮人吗陛下训练精兵的计划能练出这样的军队吗
忽然间,朱慈烺
第280章 圣旨到
在通往安州的官道上,浩浩荡荡的旗牌仪仗在前面开道,后面宽大的车马仪仗周围跟着众多亲卫随从,仪仗后面更是有一大堆文臣武将。
在仪仗中,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杨嗣昌,正摩挲着黄绸包裹的锦盒,猜想着皇太子接下来的各种表现。
宣大总督陈新甲得到消息后,特意出城二十里迎接,还派出自己的两千督标营随车护卫。
其实压根不需要陈新甲派人护卫,随杨嗣昌而来的还有高起潜等关宁军各将,关宁军数万人马也远远吊在仪仗后面。
杨嗣昌在众官员的簇拥下,缓缓从车轿上下车,进入了安州城。
朱慈烺正在巡视军营,杨嗣昌和高起潜领着一票人前来拜见,朱慈烺打量了一番他,只见杨嗣昌胡须乌黑,头戴梁冠,腰悬玉带,身穿一身蟒袍官服,看起来很威严。
朱慈烺不是第一次见杨嗣昌,两年半前,杨嗣昌被调往兵部,在朝会上朱慈烺就经常见到他,那时候的杨嗣昌很低调,也没这么精神。
朱慈烺暗叹,看来权力真能滋润一个人啊。
在杨嗣昌身侧,身穿蟒袍的高起潜笑着走出道:“老奴见过殿下!”
朱慈烺认得高起潜,这个太监在宫中的地位不低,与曹化淳,王承恩、王德化等深受崇祯皇帝器重,开始只是崇祯皇帝的内侍,因为时常吹嘘自己知兵,崇祯才多次让他到各地监军。
在数年前,高起潜还在东宫挂职,作为内侍辅佐太子朱慈烺,可见崇祯对他的信任。
高起潜也仗着这层关系对朱慈烺表现暧昧,一见完礼就跑到朱慈烺身边,还拉着他的手,唠起了嗑,扫向众将尤其是看向卢象升时,满脸的得意之色毫不掩饰。
高起潜的意思很明确,我跟皇太子老早就认识了,关系很铁,你们日后要小心伺候咱家!
“高伴伴一路辛苦了。”对于高起潜的热情,朱慈烺笑呵呵的随意应付着,不着痕迹的将他的脏手拿开。
见皇太子还算热情,高起潜脸色笑意更甚,他呵斥关宁军众将道:“还不速速前来拜见太子殿下!”
一片甲叶声响,关宁军诸将都是单膝下跪,双手抱拳,向朱慈烺行礼。
朱慈烺沉声道:“众将请起。”
朱慈烺打量着关宁军各将,这些人脸上皆表现出骄横之气,让他很好奇,一帮子逃跑将军有什么好装逼的
眼前这个密云总兵唐通,一直担任宣化总兵、密云总兵等要职,手握兵权,举足轻重,崇祯皇帝曾召见他并赐蟒袍玉带,对他寄予极大的希望,可他在松锦大战逃跑不说,还先降李自成,后降多尔衮,典型的贰臣卖国贼。
那个朝自己偷瞄的蓟镇总兵白广恩,流寇出生,被洪承畴打服投降了,跟随曹文诏镇压流寇,屡立战功,混到了蓟州总兵,和唐通一样在松锦大战时跑了,也是先降李自成,后降多尔衮。
还有那个一脸猥琐的山海关总兵马科,和白广恩履历一样,也和唐通一样,都在事关大明和满清国运之战的松锦大战中跑路了,先降李自成,后降多尔衮。
不过这些都是后事,朱慈烺不可能因为这个就砍了他们,不说他们不服,崇祯也不让啊,关宁集团更不让。
朱慈烺扫了高起潜和关宁军诸将一眼,他在心中已经预定了几颗脑袋,准备找到机会就动手。
杨嗣昌的目光看向大教场上的数万精锐之师,天武军军阵黑压压的一片,铺满了整个大教场,他们列队整齐,肃立恭候,在酷寒中无人稍动,散发出百战余生的气势。
“这就是皇太子的天武军”杨嗣昌心中震动。
杨嗣昌也是领过兵之人,这种军队他还是第一次见过,感觉这气质完全不像大明的军队,大明的军队应该是那种在寒风中缩着手,用胳膊抱着武器缩着头的样子
杨嗣昌感觉很不习惯,心中也隐隐有些担心,即便是洪兵和秦兵到来,能制得住这帮人吗陛下训练精兵的计划能练出这样的军队吗
忽然间,朱慈烺
第281章 针锋相对
杨嗣昌回道:“殿下,经纬天地曰文,危身奉上曰忠,孙阁老既无经天纬地之才,又不是在朝奉上时殉国,加谥号为文忠怕是不妥。”
还未等朱慈烺开口,茅元仪就忍不了,他喝道:“杨嗣昌!你算个什么胆敢侮辱师相!”
帐中众将大惊,当面呵斥皇帝身边的大红人,茅元仪是吃错药了吗
作为杨嗣昌的铁杆小弟,陈新甲指着茅元仪怒喝道:“茅元仪,你敢以上犯上!”
杨嗣昌本人更是脸色铁青,入京以来,还从未有人敢当面呵斥自己,就是当初的内阁首辅温体仁也不曾如此啊,他茅元仪算个什么
还不等杨嗣昌还嘴,只听茅元仪又道:“师相是景泰和天启两朝帝师,你说他无经天纬地之才你将两代先帝乃至神宗皇帝置于何地!”
孙承宗最早是万历皇帝安排给太子讲课的,泰昌帝登基一个月就走了,后来孙承宗又给木匠皇帝当老师,教完了爹再教儿子,真可谓是诲人不倦。
两朝帝师,谁敢说他无经天纬地之才敢说这种话的,保不准能被群臣喷死在朝堂上,杨嗣昌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一时间变得无言以对。
茅元仪接着道:“师相督师辽东时,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十万亩,安置难民近百万,迫使奴酋努尔哈赤退兵七百里,如此功勋卓著,当不得大才吗”
“己巳之变,京师告急,危殆时刻,师相蒙诏起用,起家陛见,议守京师,出镇通州,调度援军、追还溃将,重镇山海,袭扰敌后,迫敌出塞,收复四镇,再整关宁,如此大功,当不得文忠的谥号吗”
茅元仪越说越激动,他心中清楚,杨嗣昌这奸诈小人本身就与师相有怨,在崇祯四年时,师相巡视辽东松山、锦州、山海关等地,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就有杨嗣昌。
那时候的杨嗣昌刚刚上任整饬山海关内监军兵备道,因办事不利被师相训斥过,一直怀恨在心。
见大哥被怼的脸色发青,陈新甲怒道:“茅元仪,你真是太放肆了,本督定要参你一本!”
茅元仪虽然统兵,却也是文人出生,论诗词歌赋、即兴发挥怼人丝毫不比这些文官差。
只听他又指着陈新甲呵斥道:“以夺情不祥之身参与军机要务,你陈新甲就是其中一个,守孝期间,身穿红袍官服,你的孝呢你有何资格参我”
茅元仪这句话可谓是毒啊,一句话把当场守孝期间的四个人全骂了,杨嗣昌、高起潜、陈新甲,还有卢象升,还是当面怼。
不过除了卢象升仍然身穿麻衣孝服,其他三人无一不是穿的花里胡哨的,尤其是陈新甲,大红官袍很亮眼、很骚气。
朱慈烺饶有兴趣的看着两个文化人打嘴炮,天武军的众将暗暗伸出个大拇指,为茅元仪点赞,这文化人平时怼武将一套一套的,没想到怼文官也这么猛。
宣大和关宁军的众将则是目瞪口呆的,这姓茅的哪来的路子有点野啊!
杨嗣昌像是憋了好大一口气,终于启口道:“茅元仪,本官告诉你,不说谥号之事礼部已经封档完结,陛下也知晓通过了,就算是在议,你也无权置喙!今日之事本宫必然要上报圣上,治你个以下犯上之罪!”
知道这姓茅的如今是皇太子的人,当着皇太子的面,杨嗣昌也不好办,只能放句狠话等回去之后再报复茅元仪。
见朱慈烺准备说话,杨嗣昌连忙掏出另一份圣旨道:“圣旨!”
众人还没听的尽兴,忽见圣旨展开,连忙再度行大礼听旨。
&nb
第282章 关宁军天下第一
中军大帐中,众将忙分左右站好,开始正儿八经的议事。
最上首坐着朱慈烺,在他身边则是杨嗣昌、陈新甲、高起潜、卢象升,在主座后面两侧的屏风上,还分别挂着一把尚方宝剑。
朱慈烺和陈新甲一人一把,如果洪承畴在此的话,就是三把了,可以说大明在外督师的文臣几乎是人手一把尚方宝剑。
杨嗣昌迟疑道:“殿下,您看着”
朱慈烺如何不知道他的意思,随意摆了摆手道:“既然父皇让陈新甲担任督师,那就让他主持议事,本宫只是在旁出耳听听。”
杨嗣昌和陈新甲皆是松了一口气,杨嗣昌递了个眼色,陈新甲会意,忙咳嗽了一声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前段时日,太子殿下于安州大破奴贼三万大军,杀的奴贼溃不成军,此番奴贼卷土重来,怕也只是色厉内荏,哪位将军愿领兵为先锋,杀一杀建奴的锐气”
说完,陈新甲捻须微笑,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
然而,现场一下子冷场了,无人接他的话,引得杨嗣昌一阵咳嗽。
陈新甲顿时觉得脸上无光,他瞄向了杨国柱,杨国柱是宣大一系,理应支持他这位宣大总督。
谁知杨国柱硬着头皮来了一句:“敢问督师,此番前来的鞑子有多少人”
多少人我哪知道啊!
陈新甲看向宣大几个将军,几人都是一脸茫然,表示不清楚。
陈新甲倒也干脆,直接道:“具体人数不清楚,怕是有千人,说不定人马过万。”
山西镇总兵虎大威扯着嗓子道:“鞑子人数都没摸清楚,那还打个球啊,老子从山西过来勤王的,不是来送人头的!”
大同总兵姜襄也道:“老虎说的不错,鞑子人数没搞清怎么打万一跟他们干上了,有数万鞑子围上来,那怎么办”
杨嗣昌和陈新甲皆是脸色阴沉,狠狠的看了一眼这两个粗野武夫。
陈新甲道:“我大明在安州的驻军将近十万人马,即便鞑子有数万人马,那又如何咱们的优势还是很大的!”
朱慈烺忍不住出来补刀,道:“来安州的鞑子有两万三千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