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我怎么知道,你去问陛下吧。”孙应元隐隐指向崇祯皇帝的方向,汪万年哑然,顿时没了脾气。
辰时时分,出征仪式正式开始,崇祯皇帝在祭坛上亲自主持了盛大的出征仪式。
钟鼓司开始演奏《炎精开运之曲》:炎精开运,笃生圣皇,大明御极,远绍虞唐......
宏大的乐章响起,朱慈烺一身戎装,站在崇祯身后,孙应元、周遇吉、曹变蛟、杨国柱、虎大威等所有出征的将领,全都全副武装,一起祭祀。
另外有蓟辽
辽总督洪承畴,兵部右侍郎兼宣大总督陈新甲,监军太监方正化,都要随军出征。
祭天、祭地、告庙后,钟鼓司二奏《皇风之曲》:皇风被八表,熙熙声教宣,时和景象明,紫宸开绣筵,龙衮曜朝日,金炉袅祥烟...
第325章 进军辽东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崇祯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黄道吉日,诸事皆宜、不避凶忌、吉祥如意。
德胜门外的大教场周围人山人海,到处挤满了京师百姓。
如此规模的出征,在大明已经好多年没有发生了,而且还是由皇太子代天亲临边关,前来看热闹、送行的人比出征的将士还多。
教场之内,天武军、天雄军、秦兵、洪兵、宣大军、蓟州、密云........十几万大军个个甲胄齐全,整齐肃穆的站立,形成一大片看不到尽头的方阵。
天武军居中军,一个个高大威武的形象自是不说,旌旗林立,铁甲铮铮,让人看着惊叹。
张世泽、汪万年等众京营将领来都是无比羡慕的看着出征的大军,很遗憾,这次出征,没他们什么事情。
汪万年一脸悲愤,凑到孙应元面前道:“孙老弟,你真幸运,这样的大仗都让你赶上了,我们怎么没机会呢”
“我怎么知道,你去问陛下吧。”孙应元隐隐指向崇祯皇帝的方向,汪万年哑然,顿时没了脾气。
辰时时分,出征仪式正式开始,崇祯皇帝在祭坛上亲自主持了盛大的出征仪式。
钟鼓司开始演奏《炎精开运之曲》:炎精开运,笃生圣皇,大明御极,远绍虞唐......
宏大的乐章响起,朱慈烺一身戎装,站在崇祯身后,孙应元、周遇吉、曹变蛟、杨国柱、虎大威等所有出征的将领,全都全副武装,一起祭祀。
另外有蓟辽
辽总督洪承畴,兵部右侍郎兼宣大总督陈新甲,监军太监方正化,都要随军出征。
祭天、祭地、告庙后,钟鼓司二奏《皇风之曲》:皇风被八表,熙熙声教宣,时和景象明,紫宸开绣筵,龙衮曜朝日,金炉袅祥烟...
第326章 山海关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皇太极看向郑亲王济尔哈朗,想听听他的意见。
济尔哈朗作为皇太极的狗腿子,犯下再大的错误也会被包容的,仅仅被降了一级,济尔哈朗感恩戴德,更加忠心皇太极。
济尔哈朗见主子看来,连忙道:“启禀皇上,此番明军倾国精锐而来,若是没那天武军,我八旗军也不惧他们,就怕.......”
“明军倚仗天武军,必然兵威极盛,后面的仗不好打啊,我大清一旦输了,就会有灭国灭族之祸........”
济尔哈朗提心吊胆道,他是真被天武军打怕了,如果不是多铎怕他分去功劳,说不定他早就和多铎一起被弄死在明国了。
殿中各臣也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不少八旗将领都遭过天武军的罪,很难啃,是个硬茬子,主要是很难摸到......
见皇太极眉头紧皱,济尔哈朗继续道:“此战关乎我大清国运,请皇上御驾亲征,倾国一战!”
多尔衮却道:“那天武军善于火器,我大清也有火器军队,并不弱于他们,以往是长途跋涉入关千里,无法携带,如今就我大清的门前,定让南蛮也尝尝我们火器的威力!”
说着,他不动声色的看向孔有德等汉军八旗固山额真。
孔有德一愣,这多尔衮平时一向看不起自己,也瞧不起他的乌真超哈火器部队,怎么今天脑子抽风还赞扬起自己了
不过他脑子一转,就想通了其中的因由,多尔衮在朝中的势力已经废了大半,是想拉拢他们这些汉将呢
孔有德想买账,却不敢表现的太露,他道:“皇上,我大清有红衣大炮数百门,火铳手万名,若是能拉到前线,臣不惧他们!”
正黄旗固山额真耿仲明、镶蓝旗固山额真尚可喜也连连称是,声援孔有德,三个汉奸一直抱团取暖,共进退。
其他几个汉军的固山额真势单力薄,则是不开口,他们旗中的火铳兵和炮兵训练的很一般,根本
第326章 山海关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皇太极看向郑亲王济尔哈朗,想听听他的意见。
济尔哈朗作为皇太极的狗腿子,犯下再大的错误也会被包容的,仅仅被降了一级,济尔哈朗感恩戴德,更加忠心皇太极。
济尔哈朗见主子看来,连忙道:“启禀皇上,此番明军倾国精锐而来,若是没那天武军,我八旗军也不惧他们,就怕.......”
“明军倚仗天武军,必然兵威极盛,后面的仗不好打啊,我大清一旦输了,就会有灭国灭族之祸........”
济尔哈朗提心吊胆道,他是真被天武军打怕了,如果不是多铎怕他分去功劳,说不定他早就和多铎一起被弄死在明国了。
殿中各臣也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不少八旗将领都遭过天武军的罪,很难啃,是个硬茬子,主要是很难摸到......
见皇太极眉头紧皱,济尔哈朗继续道:“此战关乎我大清国运,请皇上御驾亲征,倾国一战!”
多尔衮却道:“那天武军善于火器,我大清也有火器军队,并不弱于他们,以往是长途跋涉入关千里,无法携带,如今就我大清的门前,定让南蛮也尝尝我们火器的威力!”
说着,他不动声色的看向孔有德等汉军八旗固山额真。
孔有德一愣,这多尔衮平时一向看不起自己,也瞧不起他的乌真超哈火器部队,怎么今天脑子抽风还赞扬起自己了
不过他脑子一转,就想通了其中的因由,多尔衮在朝中的势力已经废了大半,是想拉拢他们这些汉将呢
孔有德想买账,却不敢表现的太露,他道:“皇上,我大清有红衣大炮数百门,火铳手万名,若是能拉到前线,臣不惧他们!”
正黄旗固山额真耿仲明、镶蓝旗固山额真尚可喜也连连称是,声援孔有德,三个汉奸一直抱团取暖,共进退。
其他几个汉军的固山额真势单力薄,则是不开口,他们旗中的火铳兵和炮兵训练的很一般,根本
第327章 绝情的祖大寿
锦州境内,一个个身穿盔甲手持令旗的哨骑来往不断,前方情报频频传来。
在锦州城南乳峰山一带,明军夜不收遭到大量清军探马的围攻,前锋大军也频繁遇到清军骑兵的拦截骚扰,吴三桂请命率关宁铁骑前去迎战。
洪承畴有意拉拢吴三桂,力荐他为前锋大将,朱慈烺也想看看吴三桂到底有多少斤两,就同意了他的请战。
其他人皆无意见,觉得理所当然,吴三桂今年刚当上宁远总兵,又是几大总兵中最年轻的,这种累活当然让他这个新人去做,这是各行各业的潜在规矩.......
关宁铁骑是孙承宗所建,由袁崇焕整编成型,袁崇焕被杀后,关宁铁骑一直由祖大寿掌管,不过那时候还不叫关宁铁骑。
崇祯八年中原流寇严重时,祖大寿的家仆祖宽率部入关剿寇,祖家军的善战之名即在关内传开,到了崇祯九年时,有人开始以“关宁铁骑”称呼祖大寿所领的以家丁为主力的祖家军。
吴三桂是祖大寿的外甥,常年跟随他舅舅祖大寿,深得祖大寿的喜爱,也掌握了不少关宁铁骑。
吴三桂出兵后,很快传来战报,在乳峰山击溃大量清骑,斩首二百余级。
首战告捷,众人振奋,洪承畴建议将吴三桂列为首功,以此激励各将。
朱慈烺险些翻白眼,斩首二百人都能列为首功,这洪承畴的格局也太小了吧,他没有回复。
正在这时,天武军的夜不收传来消息,皇太极亲领八旗大军十余万人,正在猛攻锦州城,清军阵中还有大量红夷大炮,目测不下百门。
不多时,又有前线情报传来,锦州城内的蒙古将领吴巴什、诺木齐等人密谋充当内应,被祖大寿发现,及时派兵剿灭了。
众人听后虚惊一场,感觉锦州的情况很不妙,万一锦州城破了,辽东局势将对明军将会大大的不利。
朱慈烺立刻下令大军继续前进,先消灭乳峰一带的清军,继而渡过小凌河,解锦州之围。
锦州城在小凌河北面,是大明在辽东的桥头堡,十几年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多次亲领大军围城,皆是没打下来。
大军想要到锦州城与祖大寿会合,必须渡过小凌河,而在小凌河之南,还有乳峰山要塞,那里居高临下,中峰如盖,东西十二麓,悬崖有窦,方深丈许,寒溜如乳,是扼守锦州的要地,不久前被清军攻下。
前锋大将吴三桂收到进攻乳峰山的命令后,一时间头大不已,不过他不敢阵前抗命,只得硬着头皮下令两万宁远兵发起进攻。
在乳峰山一带的是济尔哈朗亲领的镶蓝旗,吴三桂打得很吃力,他的嫡系战兵都是勉力抵抗,清军的勇猛如当头棒喝一般将吴三桂打醒了,一度心生撤退之意。
正当他琢磨着跑路后如何向皇太子和洪承畴交代时,宁远兵的压力忽然一下子消失了,济尔哈朗竟然先跑了
清军的突然大举撤退,让吴三桂很是郁闷,不过还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至少这一仗算是有惊无险,报上去的话算是胜仗。
眼见鞑子的情形不明,吴三桂显得很谨慎,不敢提兵追击,仅仅派出了一千人马装模作样的追击,一旦发现不妙犹可从容撤离。
这一仗虽然赢得有些莫名其妙,但吴三桂还是遣人飞马回报皇太子,乳峰山一战大胜,济尔哈朗惨败溃逃。
想来这次胜利一定会极大的鼓舞明军的士气,洪督臣也定然会极为满意自己这一次的表现,也总算没有辜负了他对自己的提携。
洪承畴得知此事后激动莫名,同时也怀着深深的疑虑,清军奸狡诡诈,千万别是奴酋的阴谋。
其他几个总兵听闻后,大腿都拍肿了,暗叹吴三桂这小子踩了狗屎运,第一仗就立此大功。
朱慈烺眉头紧锁,他不是那种承认别人优秀很难的人,他是不解,皇太极明知大军到来,乳峰山的战略位置极重,为何只有派这点清军守呢
佯装败退,让明军追击再反击那他失算了,吴三桂这个人狗的很,不会轻易冒进的。
让明军携胜利之威渡河,来个半道而截亦或者玩一个空城计,让明军疑心重的主将不敢冒进,给他们赢取攻打锦州的时间
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隐藏自己的战略意图,去迷惑敌人,调动
第328章 试探性进攻
三月十六日,小凌河边杀声大作,铳炮声不绝于耳。
“援军来了”
锦州城墙上,祖大寿很意外,他对外面的局势格外的关注。
这几日清军对锦州城疯狂进攻,简直可以用丧心病狂而来,然而今天却好像退兵了一般,城外的清军明显的少了,也不过来送人头了,反而是城南的小凌河那边隐隐传来激烈的厮杀声。
祖大寿登上城中鼓楼,用望远镜向小凌河看去,那边有火光浓烟,明显是明军已经打到河边了。
几位守将皆是喜形于色,这次的援军真是给力,看来朝廷要玩真的了!
锦州参将欣喜道:“大帅,我们杀向河边吧,给鞑子们来个前后夹击!”
祖大寿摆了摆手,道:“没你想的那么简单,让兄弟们老老实实守着锦州城就行!”
参将迟疑道:“大帅,这次领军来援的是皇太子啊,就在外面眼皮底下,我们要是不去帮忙,以后.........”
祖大寿瞪着他道:“让你守城就守城,废什么话!传令下去,谁要是敢私自出城迎敌,就地处决!”
参将吓了一跳,连忙告退。
祖大寿眼睛盯着清军所在的营地,抚恤轻哼道:“想引老子出去做梦呢!”
说完,祖大寿哼着小调,负手而去。
.......
小凌河边,数万山海军和宁远军在搭建浮桥,杀向河的北岸。
在关宁军数里外的河边,宣大三镇人马也同样在搭建浮桥,这种临时性桥梁,架设简便,成桥迅速,在渡河作战中经常用到。
朱慈烺收到祖大寿派人送来的一份书信,祖大寿非但没喊救命,请求援军速速替锦州解围,反而在心中提醒援军不要冒进,要小心敌人陷阱,而且说他还能撑个一年半载的。
朱慈烺无语,猛人就是猛人,难怪这么多年满清都没啃下锦州,祖大寿不是一般的顽强啊。
要是换作别的将领,锦州城孤悬小凌河外,见大军围城,估计早就跑路了。
不过朱慈烺认为,无论对方怎么布置,有没有阴谋,大军肯定要渡河的,这次来的目的不是旅游的,也不是解锦州之围,而是要杀进盛京的,这还没出大明国土呢,岂能止步在小凌河边
见关宁军和宣大军渡河吃力,朱慈烺下令收兵,此战主要是试探清军的防御和九边的作战能力。
大明九边将士不是不能打,更多情况是主将既怯战,又想保存实力,一人跑,全军跑。
通过试探,朱慈烺断定,皇太极不敢承受明军主力渡过小凌河的后果,一定会在小凌河北面调集重兵拦截,双方也会在河边大战。
朱慈烺看着锦州和松山的地图,眉头大皱,这鬼地方的地形也邪门了,在锦州的北面,乳峰山的北面,这本是最好的进攻地点,小凌河和女儿河两条河流硬生生的将之分开了。
两条河流交叉口就在锦州城的正南方,朱慈烺想拉开战线,在远离锦州的地方渡河北上,让清军强行分兵,要么继续围困锦州,要么堵截渡河明军主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