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搞建设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风中蝴蝶
绿豆糕口味是苏式的,是郑钰铭家乡口味,作时添放了蜜糖、油脂,口感松软、细腻。田王后尝过一口后,立刻就爱上了这种点心。
“大王!这里还有。”田王后见吴王笙已经将一碟点心吃完,连忙将自己手中碟子递上。
吴王笙盯着碟子看了一会,才万分不舍地摇了摇头:“不行,孤不能吃了,明跟孤约定,一天孤只吃一碟甜食。”
田王后一愣,低头看着点心:“这种点心很难制作吗?所以公子让大王节制?”在田王后的的意识里,只有珍贵稀缺的东西,君王才不能尽情享受。
“明说吃东西得节制,孤太会发胖,甜的东西不能多吃。”吴王笙盯着碟子吞唾液,他希望新娘子再献一次点心,如果田王后再献,他为了不让新妇失落,就勉为其难地多吃点。
”既然明公子这么说,妾就不献给大王了。“田王后没看出吴王笙眼睛里的渴望,只是将碟子端回,一小口一小口的把点心吃光。
“...”吴王笙眨巴了两下眼睛,眼睁睁看着最后一点绿豆糕进了田王后的嘴巴。
田王后吃完绿豆糕,一抬头看到丈夫眼巴巴的样子,不由抿嘴一笑。
吴王笙失望情绪没有保持多久,侍者和侍女就给新婚夫妇上了晚膳。如今王宫内的厨房都由苏妇管理,菜谱也由苏妇制定,晚膳上的佳肴,有许多是田王后没有见过的花式作法。田王后用晚膳时,一边吃一边注意着吴王笙的喜好。
吴王笙用过晚膳后,困意袭来,摇摇晃晃上了床榻,头一挨枕头就进入梦乡。田王后站在床边愣了一会,才轻手轻脚帮吴王笙将外衣脱去,自己也脱了外裳挨着丈夫躺下。丈夫即使是个傻子,也是她在这个陌生王宫中最有力的依靠。
元宵左右,吴国王都康城比春节还显得热闹,得到二月二提拔人才考试消息的有识之士,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涌来。
第126章
吴国王都二月二的提拔考试分了文武两类。文试有对答、策论、明算,对答由太傅出题,策论是王颉,明算则是郑钰铭。武试除了武艺比试,还得考对答和明算,不过武试的对答和明算考题要简单点。
对答考的是考生对学过书本的理解,策论考的是考生对当时的时政、议题的品论以及提供出自己的意见。明算是自然科学。
二月二的考试日子定得比较仓促,在交通不便的时代,一个多月的时间,并不能让王庭渴求贤才的消息传遍全国,有的人即使得到消息了,因为行路困难,也赶不及到康城参加考试。古时,远游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因为考期定得仓促,提拔考试没有进行预考,到了二月二这天,只要在二月一日傍晚五点前赶到王都考试报名处报名的考生,直接进考场参加考试。考场设在了原来的太子府,现在的北学院。二月一号到王都报名的考生有三百多人。
其中非贵族考生只有三十七人,吴国国籍之外的考生有五十多名,他们来自卫、唐、楚、陈、许、燕、齐、鲁。最多的是卫国人,共有二十多名,他们大都是流亡到吴国的卫国贵族子弟。
从达城、南埠、山谷三地来的考生最多,有六十多名。其中有十六名平民,十一名山谷奴隶少年,占了总考试非贵族人数的绝大部分。
王颉带在身边的二十一名门徒,有九人报名参加了考试。他们是王颉游历诸侯各国收下的。距离吴国遥远的许、燕、齐、鲁诸侯国考生,就是因此而有,这九名考生如果不是跟随老师周游到吴,跟老师一起留在了达城,在自己国家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消息及时赶来参考。
到了考试这天,吴王笙亲自到场主持了开考典礼。吴王笙虽号称是亲自到场主持,其实他只需要坐在搭建的彩台上,朝参加考试的考生微笑就可。典礼贺词由郑钰铭、楚朝辉和太傅应付。开考典礼时间不长,只半个时辰就告结束。典礼结束后,三百五十三名考生手持号牌,进入了考场对号入座,负责考场安全和纪律的护卫迅速清场,除了监考官,谁也不许进内,禁止民众在考场周围大声喧哗。
第一天考对答和明算,第二天文武考生分开,文类考生还是在北学院考策论,当天就能结束。武类考生要去军营校场比试射击、刀枪棍棒和马术,比试时间要长点,需要三天才能考较完。
考生考完三天后就可以在王宫宫墙处看到结果。考榜会将文武考生成绩的各前五十名贴出,前十名由王庭斟酌录用,后四十名可以进入南、北两学院进修,学员食宿免费,困难者每月还可申请2金生活费补助。
二月八号这天,是考试出榜日,郑钰铭迷迷糊糊醒来,只见卧室中光线不明,可窗外却隐隐有人声喧哗。
“这么早起床干嘛?”楚朝辉发觉怀中空虚,闭着眼长臂一捞,将刚小心翼翼脱离他控制的郑钰铭又搂进怀中。
“应该不早了吧,外面人已经有走动声。”郑钰铭睡在里床,拿不到床头柜的机械手表看时间,看窗外天色,又弄不清现在到底几点,阴天的冬季早晨光线很昏暗。
床头柜的机械表还是原来被传送到山谷戴在手腕上那支,郑钰铭对于古老的计时器很不习惯,蔚山大军控制了王都后,能工巧匠收罗一空,有三分之一的工匠全家大小被送到山谷,分配到各个厂坊使用。别墅中找到的一支旧式机械表交给能工巧匠拆开研究,郑钰铭希望这些聪明的匠人能山寨出机械手表,好将原始计时器淘汰掉。
“是吗,我看下时间。”楚朝辉抽出抚摸郑钰铭光滑背部的手,拿起机械表凑到眼前看了一下。“才五点多,还早着呢,今天是发榜日,外面喧哗,应该是那些考生聚在宫墙边发出的议论声。”
楚朝辉说完,将机械表往枕头旁一扔,翻身压到郑钰铭身上,两手顺着腰际往下抚摸。“时间还早,我们正好有时间可以再做一次。”
“真的只有五点多?你可别又害我晚起!”郑钰铭不相信,一只手挣扎出被窝想去拿手表确定。
“当然是真的,骗你罚我睡外间。”楚朝辉将郑钰铭的手拖回被窝摁住。开玩笑,手表哪能给郑钰铭看到,那手表上的秒针再转三圈就到六点了,每天为自己固定在六点一刻起床的郑钰铭,如果看清时间后,肯定不会愿意再来次亲热。
以往亲热完,楚朝辉都习惯抱着郑钰铭再温存一会,今天奋战刚毕,楚朝辉没有赖在爱人身上,而是勤快地起床先为郑钰铭清理,还体贴地帮郑钰铭穿上内衣,将出门的外衣放到床边椅凳。
“你不冷?”郑钰铭睁开疲惫的眼睛,盯着光溜溜在卧室跑来跑去忙碌的楚朝辉狐疑。
楚朝辉呲牙一笑:“我晚点不要紧。”
武考的名次已经定下,楚朝辉到了九点只要去庭议处,在王榜上盖上大印就行。而文考还有个策论名次有争议,需要庭议才能定夺,所以郑钰铭必须在八点左右赶到庭议处和大臣定夺。
吴国的王榜发布,民生方面,必须吴王印和郑钰铭的总理事印同时加盖才能有效,军事方面,则是吴王印和楚朝辉的大将军印同时加盖才能执行。
“什么是你晚点不要紧?”
郑钰铭猜到什么,慌忙将手表拿起瞄了一下,瞄完时间,抬头冲着楚朝辉就大吼:“楚朝辉,你今天晚上给我睡你的大将军府!”
吼完还不解气,跳下床抬脚对着楚朝辉的两腿踹了两下才罢休。
楚朝辉的大将军府也就是军事总理事府,是他处理军务的地方,楚朝辉压根将那当成办公室,一天都没有在那睡过一晚。
楚朝辉抖抖腿,郑钰铭的两脚踢上去,对他好似一点影响都无。“你可不能罚我,我看手表时真没到六点,才五点五十七分。”
郑钰铭也没空跟楚朝辉多罗嗦了,慌手慌脚的往身上套外衫。他本来想七点前就赶到王庭议事处,跟几位大臣碰下头,确定文试第一名,可现在衣服还没穿好,时间已经快七点,显然赶不及了。
“哎!我看手表是五点五十七分,是没到六点,怎么能罚我。”楚朝辉一边往身上套衣服,一边闲闲的劝说:“我觉得最好不要将思中顶到第一名。”
郑钰铭穿鞋的手顿住:“为什么?”
楚朝辉带出来的卫青、曾游、周成,如三颗新星一样在吴国王庭升起,特别是卫青,年少英勇机智,逝去的西侯曾对卫青大加赞赏。
西侯在蔚山小道口,就是因卫青的接应才脱的险,卫青可以说有救王驾之功。王庭曾有人提议直接封卫青为伯爵,被楚朝辉用年纪太小为由否决。
霍思中霍思华兄妹、范津是郑钰铭亲手带出,这次考试,霍思中和范津都参加了。两人的对答、明算都排在了前五,霍思中是第二,范津是第三。两人的策论也在前五,因为对策论争议很大,名次未能排列先后,今天庭议,策论名次定下后,两厢综合,王榜的前五名次也就出炉。
郑钰铭眼热楚朝辉带的人取得的成就,心里为在幕后奉献的霍思中和范津不平,想为两人争取王榜一二的名次,让他们两人能有扬名的机会。
郑钰铭今天想早去王庭,就是想争取得到太傅和王颉对范津和霍思中的支持,让两人的策论能拿第一或第二,这样的话,计算综合成绩,霍思中和范津榜首一、二的名次就跑不掉了。
“文试王榜前十是到各郡县当郡守县治,咽喉口瞿城那里又不是最重要的郡县,思中只要能名列前三即可。”楚朝辉边往身上套着短裤边说理由。
“思中的民生策论本来最出色。”郑钰铭有点不平。
“那是我们认为的。”楚朝辉朝郑钰铭挑了挑眉毛。
郑钰铭听了有点泄气,参与评卷的人中,王颉是最开通的,但他对霍思中的民生策论也只是持欣赏态度,认为要成为真实,比较不现实。
“唉,只能妥协吗?”即使是从南埠经济模式中获利的蔚山贵族,也不能理解郑钰铭同时要发展农业和工业的经济主张。
“不能说妥协,只能说让各自达到自己的目的。”楚朝辉披上上衣走到郑裕铭身边,围住他的肩膀安慰:“那些贵族以为东海之滨才是吴国最重要的钱库,可是在我们心里却很明白,瞿城、咽喉口和周成的唐国边境处、蔚山,东海之滨都一样重要。”
东海之滨是吴国原来最重要的钱袋子,一向被认为是吴国最重要的对方。除了蔚山的少数贵族,其他贵族的眼睛都盯在那里。
这次文试王榜第一名,被他们认为最有可能去当东海之滨的郡守。
其实郑钰铭没想让霍思中去东海之滨,他想派霍思中去西北的瞿城、咽喉口,那里有卫青和曾游,霍思中到那里行政最有武力支持。
东海之滨的盐场以后会成立盐业总公司,直属总理事府管理,所以东海之滨的郡守并不如王庭百官和贵族们想象的那样权重。
楚朝辉觉得,既然王庭许多大臣以为东海之滨的郡守份量最重,那就让他们如愿,这样还更能显示郑钰铭的大公无私,让提拔考试成为公正客观地青云之途。
郑钰铭沉默了一会就想通其中关节,回抱住楚朝辉,将脸埋在楚朝辉赤裸的胸脯蹭了蹭:“是我激进了,思中的策论前五名已经肯定,这次庭议就是被评最末,思中的总名次也有三、四,足够他去西北地区了。”他还是应该徐徐渐进来改变这个世界。
“现在是不是不急着去庭议了?”楚朝辉胸前被郑钰铭蹭得心猿意马,又开始蠢蠢欲动:“你索性跟我一样,到八点以后赶去盖个章得了,这样我们还可以挤出半个小时再亲热一下。”
郑钰铭一听,立刻抬起头,双手对着楚朝会使劲一推,然后头也不回地转身打开房门,径直往盥洗室走去。
楚朝辉没有防备,被郑钰铭推得倒退了两步才停住,看着郑钰铭一瘸一瘸的走路姿势哈哈大笑。
吴国第一次的官员提拔文考,第一名是吴国二十五岁的世家子弟韩实,他的对答和明算是第一,策论被庭议定为第一,韩实在策论中提出了依法治国的主张。以两个第一的绝对优势高居王榜首位,也无可争议地被任命为东海之滨郡守。
第二名是范津,范津没有去地方任地方官,而是担任北学院的副院长兼行政总务。
第三名是王颉的弟子,他将被派到周成那里,担任周成军事管辖之地的民政官,行政府设在小海湾处,行政地定名为东南郡。
第四名才是霍思中,被指派到瞿城和咽喉口,那里合并称为西北郡。
进入文考和武考前十名的,蔚山地区一共有四人,除了范津和霍思中,还有两人来自达城贵族世家,他们的名次是武考前十名。
南埠和山谷的平民奴隶考生,进入前十名不多,考进前五十名的却很多,一共有十九人数,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到南、北学院进修,这也是郑钰铭让他们参加考试的目的。三年之后全国提拔考试,这些人将成为王榜前十的有力竞争者。
第127章
三月中旬的一个中午,吴国北部的祁门山脚,树木刚刚换上绿色新装,沟壑边的野花摇曳 ,阵阵微风将花草芬香传送进人们的鼻尖。
一只野兔蹲在小路旁的草地上啃着嫩草,突然,野兔停住动作,‘忽’地一下跃跳进灌木丛中,片刻便不见踪影,而野兔原来啃草的地方,跑来一只背部深棕色、颈项黑色、四肢毛色灰白的大狼狗。
大狼狗在草地上嗅了嗅,抬起狗腿撒了泡狗尿,留下自己的气味后,欢快地跑回草地一侧的小道上等候主人。
小道上行有一队骑马的行人,人数有十二、三人,全是年轻健壮的男子,打扮精练,胯下的马匹看起来相当不错,队伍末尾还有三辆装载货物的骡车。山脚的小道是上山山民走出来的自然道,不宽,勉强能容纳两匹马并排行走,也勉强可以通行骡车。
“大牛,这里离大贤的居所还有多远?”马队最前位置的年轻人长得非常俊美,一身青衫将他的肌肤衬得如玉如瓷,骑着一匹很矫健的白色骏马,这人却是应该呆在吴国都城的郑钰铭。
他们这队人马外表装扮成收购草药的商贩,郑钰铭是东家,黄钟扮成管家,大牛和马仁、护卫化妆成脚力和伙计。而大狼狗木头,是楚朝辉要求郑钰铭带在身边的,木头已经长成威风凛凛的模样,可以起到保护到主人的作用了。
“走路大概要一天,骑马也要三、四个时辰。”大牛听到郑钰铭问话,连忙纵马上前回答,大牛就是在祁门山脚下的居民,长到十岁就经常进山,他对这一带太熟悉了。大牛嘴里的一个时辰指的是两小时。
“这么说来,天黑前不一定能赶到?”郑钰铭抬头看了看天空,眉毛不由皱了起来。
早晨上路时,天空还是万里无云,到了中午却云层厚厚,将太阳也挡住了,而且东南风的力度也加大,中午的温度似乎比早晨还要冷。
“最快也要戌时之后才能到大贤居处。”在山区小道骑马并不比两腿走路快多少,只不过人骑着马走路省力多了。
“俗话说春冷必有雨。”郑钰铭担忧地看看了天空。戌时是晚上七点,他怕还没赶到大贤住处,马队的人就得淋得像落汤鸡。现在的气温不高,人和牲畜淋了雨很容易生病,要是感冒转成肺炎可是要命的事。
穿到古代搞建设 第73节
“大人,我们是不是先找个地方安营,等明天清晨再启程去拜访大贤?这样就不必急着行走。”黄钟在郑钰铭身后建议。
如果天黑前下雨,势必阻挡他们行路,这时候的人们没有人敢在夜间行山路,他们得尽快找个适宜的地方安营。荒野晚上处处有危险,选择营地地址很有考究。
“禀大人!再往前走一个时辰,那里有处废弃的木伐之地,有几间破旧屋子,我们可以到那里去安营过夜。”大牛原来在祁门山伐木,对周围地形了如指掌。
“那正好,估计等我们安顿下来,这场雨也要下了。”郑钰铭抬头看了看天空,天空已经阴了下来。
做了安营过夜的决定后,马车队便加紧速度往前赶,希望早点赶到扎营地扎好帐篷休息。他们从王都来祁门山,已经在路上走了三天,第一天晚上有驿站可以休息,第二天晚上是夜宿在一座小村落,今天是第三天,只能野外夜营。
郑钰铭对天气的顾虑是对的,傍晚时分,天空飘起了细雨,刚开始还是飘飘扬扬,渐渐地开始密集起来。马队因为提前找到宿营地,人和马都避免了雨淋。
在郑钰铭一行两个多时辰前经过的小道上,又来了一队十二人的骑马商队,这群人虽然披着雨蓑抵挡细雨,衣衫还是被细雨打得潮湿了。
“主公!这雨势越来越大,估计不会停止,我们得找个地方避雨才行。”一位二十几岁的壮汉摸着脸上水珠建议,即使人披着蓑衣扛得住,坐骑却吃不消,壮汉将自己的坐骑当成第二生命。
“可!找找附近有没有山民住所。”马队中央一人气宇轩昂,也是二十五六年纪,披着雨蓑,这人即使额头头发被细雨淋湿得有些微狼狈,依然不掩与生俱来的贵族气息。他骑的一匹黑马毛发油光乌亮,没有一丝杂毛,比郑钰铭的乘骑要好上一个档次。这人不是别人,是赵国的太子赵轩,那年轻壮汉是赵武宰伯耀。
“这里有车印往树林后拐去,那里肯定有村落。”商队领头的护卫忽然跳下马,翻开路边岔道上的茅草,那里有几道交错的车轮印子。
“汝循着车轮痕迹前去,找到住家,多赏他几金,叫山民让出房间给主公歇息。”伯耀立刻命令。
“诺!”护卫领命翻身上马,循着草地上的痕迹追去。
伯耀目送护卫远去,才勒马转到黑马前面,低声说道:“主公,会不会是游士庄夸大其词了,吾看此处山色一般,道路不便,百姓贫穷,大贤怎么就甘居此地将近十年之久?”
“庄有真才学,真才实学之人尚且对大贤赞不绝口,怎么会胡乱夸大?”赵轩摇了摇头,他亲自考较过那位叫庄的游士才学,是饱肚书墨之辈,谈吐不俗,赵轩极欣赏。
“其实主公只要吩咐微臣来请大贤就足够表达诚意,主公亲自潜进祁门山相请太危险了。”伯耀认为,大贤面子再大,也不会大过赵国太子的面子,由他这个赵国重臣,带着赵轩的亲笔书信和厚礼上门相请,已经给足大贤面子。
“奇才难得啊!为才这点冒险不足为道。”赵轩叹气,从游士庄的嘴里,他可以判断出祁门山的这位大贤是绝世奇才,精通天文气象和机关之术,人是非常有真本事,性格也一样,相当的傲。
“主公求贤若渴,礼遇贤才,吾赵国称霸中原就在眼前!”伯耀敬佩的看着自己效忠的未来大王。
赵轩微微一笑,赵国称霸大秦之志是赵王对赵轩从小灌输,如今,赵国在他们父子的治理下,正一步步往这条路上行进。
治理国家需要贤能的大臣协助,赵轩在王都的太子府,天天有去投效的士人,只要士人上门,赵轩都让手下人好好招待,可惜士人中庸才占了多数,能辅佐他的,赵轩觉得相当的缺少。
当赵轩听到游士庄对去年在祁门山偶遇的大贤才智赞不绝口后,不由动了请大贤出山的念头。不过那时候正好碰上吴国王庭内乱,赵轩想借机扩张领土,得领兵作战,分身乏术之下,求贤之事就此耽搁。等赵吴两国签订了和平协议,赵国退兵回都,赵轩将争夺来的土地安排妥当,可以抽出时间时,已是三月份。
国土面积越大,赵轩越发觉得能用之人太少,想请祁门山大贤出山辅佐的念头越强。三月有空闲后,赵轩就带着武宰和十个护卫,装扮成贩卖货物的商人,通过咽喉口城池,转道瞿城,从瞿城要道进入祁门山区。
赵轩一行沿着车轮痕迹走了一刻时间,探路的护卫回来了。
“主公!前面没有山民屋舍。”
“啊?那车轮痕迹是怎么回事?”伯耀郁闷,没有山民在前面居住,代表他们还得继续淋雨,直到找到避雨处。
“那是一处废弃的伐木场,有五间破屋,已经被数十人的行商者占据,路口还放了只恶狗防备。”护卫骑马骑到伐木场入口处,发现伐木场前停了十来匹马和三辆骡车,护卫本想走近问话,却被一条狼一样模样的大狗给拦住,那条狼狗太凶狠了,马匹受了惊吓,护卫好不容易才控制住惊马赶回报告消息。
“虎贲们,去唤商人避让地方。”伯耀大手朝后一挥,跟随赵轩出门的十个护卫都是千里挑一,武力逼迫下,商人哪有不妥协的。
“不可鲁莽!”赵轩出声阻止。“汝前面带路,孤和他们商队东家协商一下,大家挤挤共同躲避下雨水就可,千万不要起什么纷争。”
这里毕竟是吴国土地,再说大贤就在附近不远,举动还是要谨慎,可能会影响到大贤,据说大贤最恨仗势欺人,以强凌弱。
“诺!”伯耀和虎贲们都躬身领命。
“在商人面前,大家不可称孤为太子,要换成东家!”赵轩扮的贩卖皮毛的商人,有外人在时,赵轩就是商队主家。
赵国十二人赶到伐木场,天快要擦黑,郑钰铭一行刚刚安顿停当。
伐木场的五间屋子虽然破旧,不过有五分之四的地方能遮挡雨水,而且房屋框架牢固,不用担心塌方,岩石砌成的墙壁也能阻挡下山中野兽。
马仁指挥手下将五间屋子清理了一下,将野外营帐搭在破屋内,在破屋外伐了些手腕粗的小树,为马匹搭了雨棚架,雨棚顶盖上树枝和野草,为马匹遮挡雨水。趁着外面雨点不多,收集了许多枯枝树叶当燃料,升起火堆,准备烧热水和做晚饭。
听到木头朝着赵国探路的护卫狂吠的声音,马仁立刻骑上马到道口查探情况。
将一个废弃两三年的地方整理得可以呆上一宿,要花费许多人力,负责警戒的任务就交给了木头,这样可以多出两位哨兵搭马棚。
“大人,刚才有一骑马的人窥视我们驻地,现在已经返回报告同伴,他们共有十二人,马匹装载着货物,看着似大商贩。”马仁走进破房禀报,郑钰铭正坐在简易板凳上换鞋布鞋,骑马他穿的是靴子,穿靴子没有穿布鞋舒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