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南枝
不知是不是因为是少年时代的爱情,而且是初恋,所以皇帝才那么无法自拔,在他眼里,没人比季衡更好,季衡身上似乎就没有他不喜欢的地方。
而季衡,虽然说了三年之期,但是他以为的是,皇帝在这三年内,身边定然会有很多美人相陪,他见多识广了,就不会对自己有所依恋,眷恋自己不放了。
季衡是喜欢皇帝的,而且是带着怜爱的敬重,只是,却很怕他对自己说爱情,说他的心意。
这三年,季衡也时常给皇帝写信,季衡有前世的记忆,所以对引进农作物很有些前瞻性,他对皇帝做出过承诺,说要考察引进农作物之事,就真派人去做了,而且写了很多报告书。
于是,几乎每个月皇帝都会收到季衡这样的报告书,这报告书可说是几种农作物详解大全,而且还配着很多幅季衡作的画,然后就着实物一起送进京来,而且里面会写这些农作物的种植方法,适合种植的地方,产量,食用方法等。
附带着,季衡会问两句皇帝的身体状况,就再无其他了。
皇帝每次都让人誊抄这个报告书,然后将誊抄版送去户部,原本就自己留着,甚至包括农作物的实物,皇帝也会有兴致观赏,因为他觉得这个实物,季衡定然也曾这么观察它,甚至抚摸过。
柳升的声音响起,“皇上,江苏的桂榜送来了,礼部的代大人在外面候着,可要马上宣他进来。”
皇帝正在用笔舔墨,听了这一句,手里的毛笔竟然抖了一下,一滴墨汁滴到了砚台外面。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第97节
皇帝道,“宣他进来。”
柳升应了一声就出去了,礼部侍郎代肃岚快步无声地走了进来,跪下行了礼,皇帝道,“平身吧。”
“谢皇上。”代肃岚起身后,就恭恭敬敬地说道,“本是要等几地的秋榜都送来了再来送与皇上审阅,不过皇上之前有吩咐,让江苏的尽快送到,所以微臣自作主张,江苏的到了,就赶紧送了过来。”
皇帝神色无异地淡淡“嗯”了一声,让代肃岚代大人也不知道皇帝这到底是高兴了还是不高兴呢。
他将手里的榜单呈了上去,皇帝打开一看,瞬间就是一笑,那是真高兴的笑,代大人这下知道自己是做对了。
便紧接着说道,“此次江苏解元是季阁老的长公子,这个季衡,十七中举,虽然算不得是最年少的举人,但是也是少年英才,十分出色了。当年季阁老也是二十出头就中了进士,位居二甲前列,季衡这是虎父无犬子,且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了。”
皇帝喜欢听人夸赞季衡,就说,“他果真是不负朕望。”
皇帝用手指轻轻抚摸那榜上季衡的名字,一直看了好一阵,笑了好一阵,才收敛了脸上的表情,又一脸深沉起来,将榜上其他人给扫了一遍。
说,“可是将他们的答卷送上来了?”
代大人说,“正在誊抄,等誊抄完就送来给皇上过目。”
其实皇帝哪里有时间看这种答卷,不过他对季衡实在是十分关注,只要是关于他的事,都能让皇帝感兴趣,说,“将各省的解元卷都送来给朕过目,既然江苏的已经送到了,就将季衡的先呈上来吧,将原卷送来。”
代大人恭恭敬敬地应了是,又说,“季大人恐怕已经知道了长子一举夺得解元之事,微臣见到他,只见他眉宇之间全是飞扬色彩。”
皇帝抬眼多看了他一眼,说,“季衡作为朕的伴读,这样夺了解元,即使是朕,也是与有荣焉,更遑论是他的父亲呢。”
代大人又连连应是,然后才退下去了。
很快代大人又将季衡的答卷原卷送来了,季衡的字挥洒在卷子上,竟然是一蹴而就,丝毫没有任何迟滞,也没有任何增改,从头到尾流畅至极,皇帝看到他的答卷,就像是看到了他的人,将这份卷子从头到尾地看,又从尾到头地看,看了两三遍,已然全都记在心里了。
他又望向窗户,心里想着,“你可像我期待见你一样期待着见我呢。”
又看看卷子,想,“三年时间,你也该长大了,你变成了什么样子,可是长高了很多,完全褪去了少年模样吗?”
皇帝发了一阵呆,又叫柳升,说,“让人去宣季贵人前来,正好陪朕用午膳。”
柳升应了之后就出去让小太监宣季贵人去了。
季贵人者,就是季衡的三姐,季家三娘季清瑛。
在昭元十年的选秀时,季三娘虽然已经十八岁了,算是选秀之人中年岁较大的,但是皇帝看了她一眼就选了她。
当年选秀,一并入了宫的还有另外几人,其中现在风头最盛的是平国公徐家的嫡孙女徐璃,徐璃当年只有十四岁,长相只能是中等偏上,绝对不及季三娘的端庄美丽,但是她年岁小,且娇俏可爱,为人稍稍活泼,但是又不过分,便很讨一直处在沉闷皇宫里的皇帝的喜爱,自从她一入宫,皇帝就待她很好,很快就封了妃不说,现在,她又是后宫里唯一一个怀有身孕的宫妃,还是皇帝的第一个孩子,可谓是羡煞旁人了。
徐妃气势很盛,徐太妃自然也是十分高兴,俨然已经要压过太后和皇后了。
后宫这个女人的地方,季三娘虽然出身低,只是庶出,但是因为温婉大方,也很得皇帝的看重,从最初的昭容晋位成了贵人,在一起入宫的几个女子里,她也算是比较惹眼的了。
季三娘倒是谁都不得罪,因季大人在前朝稳妥,她在后宫里日子倒不难过,虽然季三娘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但也有交情更好一些的人物,例如年岁较小的徐妃。
徐妃现在怀着身孕,但是年龄也只得十七岁,要比季三娘小了三四岁,所以她平常私底下还称季三娘为姐姐,有些依赖她的样子。
皇帝跟前的内监去传季贵人的时候,季贵人正在徐妃的端阳宫正殿里,因季贵人和徐妃的关系好,皇帝就让季贵人也住在了端阳宫里的侧殿琼瑛殿。
因为怀了身孕,徐妃是个爱吃的,这时候也由着自己吃,所以就发了些胖,本来是鹅蛋脸,现在则吃成了圆脸,她坐在椅子里和季贵人说话,道,“最近宝宝十分好动,时不时就要踢我,有时候睡觉也睡不舒坦。”
季贵人就安慰她说,“这是殿下活泼,殿下活泼才好呀,生下来定然是个皇子。”
徐妃则道,“上次母亲来,倒是说活泼的更可能是公主呢,不过生什么都好,反正我还年轻着呢。”
季贵人笑道,“是呀。”
徐妃又看向季贵人,问,“姐姐你也要加把劲呀,皇上最近不是总找你吗,你也赶紧怀个孩子才好。”
季贵人还是笑,说,“这是要看福分的,我现在还没有那个福分呢。”
徐妃掩着嘴小声嗤笑着说了一句,“姐姐你倒是好的,皇上看重你,时常点你。怀上孩子只是个早晚问题,那昭明宫里的那位,皇上连初一十五都不愿意过去看一眼的,想要怀上,那是不可能了。听说她家里在宫外给找易受孕的方子,但是皇上都不去洒龙精,再有方子也没用呀。”
季贵人轻声说了一句,“皇后娘娘近来脾气差得很,今早过去请安,就又板着脸呢,身边宫人放茶杯磕出了一点声响,其实也不算有什么声响,就硬是被拖出去打了板子。”
徐妃道,“她这是吃药吃多了吧。”
说完又觉得这是个很好笑的笑点,就又笑起来。
季贵人倒没说什么,眉宇之间略有愁绪,皇帝的确是时常召她去的,但是总是坐着聊天,也不在她身上留下种子,她想要怀个孩子,还不是千难万难,但是这话还不能同人说,只能有苦自己咽下去,所以她倒是不嘲笑皇后的。
徐妃正笑着,她的贴身女官来说道,“娘娘,贵人,皇上身边的小安儿来了,说传贵人您过去。”
季贵人这下就和徐妃告了辞,回去收拾了一番,带着两个女婢随着林安去了勤政殿。
133、第二章
季贵人到了勤政殿,皇帝还在书房里和一个大臣说话,她就被带到旁边的西阁去等着了。
季贵人坐在那里,目光放在自己的手指上,她是个美丽娴雅的长相,看着就端庄高贵,但是,她的手指却并不是特别修长美丽,至少距离“指如削葱根”有很大的距离。
她记事较早,三四岁时候的事情至今记得很清楚,她的四妹只比她小两岁多,当四妹出生后,照顾她的丫鬟婆子就要去照顾她的妹妹了,到她四岁时,她也能帮助母亲看顾妹妹了,她时常就守在妹妹的摇篮边上,只要妹妹一哭,她就摇摇篮,妹妹两三岁时,因为饿了哭,亲娘和奶妈丫鬟们都不在,她记得那天是季衡出生的时候,大家都守到太太的院子里去了,她守着妹妹,看她哭怎么也哄不过来,只好去用暖火炉烧了水要给她冲玫瑰露和藕粉,水开了,她提的时候太烫不小心就打翻掉了,脚和手指都被开水烫到了,她也哭起来,是后来四姨娘回来才发现她被烫了,用了好些药,手指和脚上的伤处才算是清掉了痕迹,但季贵人看着自己的手指,就总觉得自己的手指不够好看。
皇帝一会儿就到了西阁,季贵人见他进来,就赶紧起身行礼,皇帝对她柔和地笑了一下,说,“瑛娘,免礼吧。”
他在榻上坐下了,宫人很快就送上了热茶来,然后退了下去。
季贵人谢了恩,就隔着榻上小桌在另一边坐下了,柔柔望着皇帝笑着说道,“不知皇上遇到了什么好事,今日这般高兴。”
皇帝愣了一下,问道,“看得出朕很高兴吗?”
季贵人抿着唇笑,点头,“怎么看不出呢。”
皇帝道,“的确是好事。而且也是关于你的好事。”
季贵人想了想,说,“这个,可容臣妾猜一猜是什么事?”
皇帝轻轻抬了抬手示意,“你猜。”
季贵人说,“臣妾想,是衡哥儿的事吧。现在也该下榜了,他是榜上有名是不是。”
皇帝笑了起来,说,“瑛娘,你总是这么通透。”
季贵人也笑了起来,说,“我算着日子呢,知道是最近就要下秋闱的榜了。衡哥儿一向学习勤恳,从不贪玩,似乎是从七岁入京,就没见他有过孩子的淘气时候,要是他这样儿的还不能上榜,那臣妾可不知谁人能够上了。”
皇帝端着茶杯喝了口茶,似乎是陷入了回忆,想到第一次见季衡时,是中秋在凤翔殿,那时候季衡才岁,但是已经是十分老成,虽然神态说话老成,却是一张白白嫩嫩的包子脸,黑眼睛大大的,像是星辰闪着光,皇帝想得心旌荡漾,过了一会儿,他才点头道,“的确如此。他不仅是榜上有名,而且是这次的江苏解元。”
季贵人说,“父亲母亲定然会很高兴。”
皇帝说,“季家的确是人才辈出,朝宗做事稳妥,也是十分得用;你的父亲,现在贵为次辅,实是朝中栋梁;君卿……,君卿呀……”
君卿到底如何,皇帝却没有说,只是又看了季贵人一眼,对她一笑。
季贵人总觉得皇帝对待自己,就如同季衡对待自己这个姐姐一样,虽然她的确是比皇帝大了一岁,但是她是他的后妃,是他的女人,不是他的姐姐。
季贵人端端庄庄地坐着,目光不时瞄到静坐深思起来的皇帝身上去,皇帝很快就是及冠之龄了,已经完成是成人的样子。
她记得她刚进宫的时候,皇帝虽然十分老成稳重而深沉,但是面上还是带着少年的样子的,这么两三年过去了,他是完全彻底地长大了。
他的身上已经是显出大男人的宽阔的肩膀和宽厚的胸膛,脸部线条也显出坚毅来,眼神更是深沉莫测,他并没有守成之君的福态,反而是开疆扩土的开国之君一般的气势俨然。这大约是因为他年少登基,一路走来甚是辛苦吧。
皇帝留了季贵人同他一起用午膳,午膳后,皇帝要休息一会儿,季贵人也留了下来,为他轻轻揉捏肩膀,皇帝在榻上似睡非睡,只觉得自己所枕着的腿不是季贵人的,而是季衡的,这种恍惚的感觉让他抬起手来,将季贵人的手拽到了手心里。
皇帝少年老成,所以就像是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行止和威仪,即使是和自己的正经宫妃,也很少做出亲昵之态,这般拽上季贵人的手,倒让季贵人有些受宠若惊了,皇帝将季贵人的手捏了捏,然后拿起来放在了自己的眼睛上,轻声说道,“朕要催他赶紧上京来。”
季贵人低低地“嗯”了一声,知道皇帝说的这个“他”是指她的弟弟季衡。
季贵人轻声说,“三年了,不知衡哥儿长成什么样子了。”
皇帝闭着眼睛想象,一个男孩子,从十三四岁长到十六七岁,是变化最大的时候,以前的季衡漂亮得男女莫辨,声音也嫩嫩柔柔的,这么三年过去了,恐怕就会完全不是以前的样子了吧。
皇帝没有继续说季衡,反而说道,“你的表弟许达川,这次也是榜上有名,京里的榜单前几天就下来了,朕看了,他不错。”
季贵人又“嗯”了一声,说,“父亲对我们都教导严格,许家表弟自从住到我家,就没见有什么玩乐的时候,也是为难他了。”
她又想到已经出嫁的四姐儿,四姐儿当年是属意许七郎的,想和他婚配,奈何太太没有这个意思,而且许家也觉得四姐儿是庶出,并不愿意让四姐儿做儿媳妇,所以四姨娘也就只好让季大人给另外看了人,四姐儿倒是因此而难过了一阵子,而许七郎却是个一门心思放到诗书上,越发用功读书了,对四姐儿的心思是一点也不知道,甚至他家里要给他说的几门亲,他也都是拒绝了的。
许七郎是他家唯一的嫡子,又从小在姑姑家里寄养,他家里很觉得对不住他,又宠爱非常,自然是什么都由着他,于是许七郎是到现在都还没有定下婚事。
皇帝似乎是睡着了,季贵人要拉过一边的毯子给他盖上,这时候,皇帝又发出了声音来,“齐王的小女儿今年及笄,正好没有说亲,前阵子守道还和朕提起过此事,朕想,给许达川赐婚,如何?”
守道是齐王第二子杨钦桉的字,皇帝当年留了几个宗室子弟在京城里,之后就择优为他们在京里安排了差事,虽然此事也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说违反了祖制,不过皇帝却不想听他们说这些,由着他们吵,然后借着当年吴王一案的后续风波,将一部分大臣又处置了,以事压事,这阵争吵才过去了。
杨钦桉因此就在京城留了下来,在宗人府做事,皇帝有时就会传他进宫,而且有时候又有家宴,季贵人竟然因此倒是见过这位宗室子弟几次,也就知道了他。
季贵人不能理解皇帝为何要为不相干的许七郎赐婚,心里想的是皇帝要拉拢江南大商贾么,但是皇帝完全没必要这么做。
她说道,“那这真是七郎莫大的福分了。”
皇帝休息了一阵子就起身了,季贵人也就告了退。
皇帝一向是周到的,之后就让人去传了说让季贵人的亲娘入宫来看她。
许氏回了扬州照顾季衡,京城里就让四姨娘管家,而许七郎,许氏则是派了专人照顾,怕她走了,许七郎要学坏。
隔日,四姨娘收拾一番,就带着五姐儿进了宫来,一路到了季贵人住的琼瑛殿里。
见到母亲和妹妹,三姐儿十分开心,让人端了不少宫中特有的点心出来让母亲和妹妹品尝。
五姐儿已经是个十四岁的大姑娘了,已经在看亲,但是还没有定下来。
五姐儿长相清丽,又是十四岁的年纪,正是一朵含苞待放的娇艳的花朵,自然是好看的。
她的生母六姨娘行事一向招人诟病,五姐儿作为她的女儿,倒是一点也不像她亲娘,反而很是温柔大方,做事也十分细心懂事。
在宫里用了午膳,五姐儿看三姐和四姨娘有私房话要说,便也就找了个借口,到外面廊檐下吹风赏花去了。
正看着花,就听到一个声音,原来是身体日渐沉重的徐妃出门来走走,正好看到了她,就着人来问了,五姐儿之前也进过宫来看姐姐,所以认识徐妃,就上前去行了礼,徐妃说,“是季家的五娘子呢。我知姐姐这里有娘家人来,皇上对姐姐可真是真心,不时就让娘家人进来陪陪。”
五姐儿笑着说,“娘娘说笑了,娘娘肚子里有着小殿下,才是一等一的恩宠呀。”
五姐儿陪着徐妃散步,徐妃不时看她,又说,“季家的娘子都长得好看,你多在皇上跟前露几面,说不得也就可以留在宫里陪着你姐姐不用出去了。”
她这么说完,五姐儿脸色就白了白,道,“娘娘千万不要开这等玩笑,小五可不敢有如此想法,再说,父亲已经为小五看好了亲事了。”
徐妃看五姐儿果真是无意皇宫,这才笑着说起另外的打趣五姐儿的话来。
而琼瑛殿内室里,四姨娘语重心长地拉着季贵人说话,“你当年要死要活地要进宫来,这下真进宫来了,每日里清清冷冷,又有什么好呢,你这孩子,就是太有自己的主意了。”
季贵人道,“娘,我很好,他待我也好。”
四姨娘摇了摇头,说,“皇上待你好,那你这肚子怎么不争下气。四姐儿已经有五个月身孕了,明年就能给我添个小外孙,你看你呢,还是冷冷清清的。”
季贵人笑了笑,也不应。
要怀孩子,自然不是她一个人努力就行的。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第98节
过了会儿,她才轻声说道,“我看皇上对谁的兴致都不高,反而是心心念念地想着衡哥儿回京来。”
她才说完,四姨娘就轻叱了她一句,说,“现在京里谁都不许再说这事了,你怎么还乱说。你父亲现在听人提起此事,依然是暴跳如雷呢。”
季贵人不再说这事,只是道,“衡哥儿中了解元了,什么时候上京来呢。”
四姨娘道,“太太的信倒是还没到的,再早也该十月才行吧。”
季贵人说,“太太回来了,娘,你会不会觉得更辛苦些呢。”
四姨娘拍了拍她的手,“太太不是个苛刻的人,又一心守着衡哥儿,我倒是和她没什么矛盾,只是老六的日子恐怕要难熬一些。太太回来了也好,我就要轻松不少,老六又会被她压着,也不会在家里倒腾事情了。”
季贵人想了想,就笑起来,说,“六姨娘是太太让许家舅舅送上京的,这倒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四姨娘却不以为然道,“太太心思深着呢,六姨娘虽然是不好管束,但是她是个什么都要嚷嚷开的人,有六姨娘在,即使太太远在扬州,谁也都不敢做什么小动作,连老爷这么些年,都没有再纳妾了,家里也没有再添丁。”
季贵人一想也果然是,然后又说起皇帝要给许七郎赐婚的事情。
四姨娘说,“老六还想着让五姐儿嫁给七郎,看来也是空打算盘了。”
134、第三章
九月末,京城里已经冷下来了。
季衡不仅已经穿上了厚厚的冬衣,甚至将轻裘都裹上了,他这几年身体虽然没有出什么大毛病,而且也没有如他恐惧的一般变成女人,但是他的畏寒之症却比以前更加严重一些。
从码头进城的马车里,许氏握着季衡的手,揉了又揉,搓了又搓,十分心疼地说,“你的手怎么这么冰凉的。”
季衡对她微微笑道,“母亲,我没事。我并不觉得手冷。”
许氏说,“不冷才怪。就是在码头上,让你不要去吹风,你偏偏不听,要去检查东西,那不过就是一盆菜,要是坏了,送别的给皇上就是,你却要这般上心,这下把自己冻着了,要是你不生病还好,若是病了,你看我还让你出门。”
许氏虽然言辞里全是责怪,语气却是无奈和心疼,季衡只好连连告饶道,“我知道,好了,娘,别说这个了。”
季衡和许氏是早上就到了码头,不过下船花费了些时间,两人回京带了不少东西,又有许家主母秦氏跟着一起上京,她的东西更多,于是就更是花费时间,留着让仆人们卸货装车,主人先走,这也是到了中午才从码头进城。
许氏又拿了补血气的阿胶膏做成的糖给季衡吃,季衡不大喜欢吃这个,许氏就又念叨起他来,“你就是越大越不听话,又挑嘴,这个又不带苦味,怎么就不吃了。大夫都说你是气血不足,要补气血,这是上好的阿胶,又加了很多的药材,特地做给你的,你倒要挑剔起来。”
许氏算不得年纪大,不过是四十岁,因为保养得益,倒是风韵犹存,但是季衡所见,她已经是一张婆婆嘴,话比她年轻时候多了两三倍不止。
季衡愁着眉道,“母亲,我不能吃太多这个,到时候要变成女人。”
许氏轻叱他道,“胡说八道。大夫才让你不要吃那些大补益阳之物,吃了就流鼻血,你就是因为总流鼻血才变得气血虚,你就该吃温补的东西,我是再不会听你的胡言乱语了,你才是要把你自己的身体折腾垮掉。”
季衡无奈地看着她,只好吃起许氏拿给他的阿胶膏来。
如此一路进了京城,秦氏坐在另一辆马车里,她已经是五十岁的年纪了,家中孙子也有好几个,不过都是庶子所生,她的亲生子许七郎也已经十岁了,不过因为被惯坏了,给他说了好几门亲他都是不愿意,这下子他考上了举人,让许家十分高兴,秦氏也就把扬州的宅子交给别人管,自己什么都放下了,甚至不在意自己不适应北方的天气,一心要来京城里照顾儿子,要给他说门好亲,让他赶紧成婚生子,她也就好抱孙子。
跟着秦氏的,是一直伺候他的丫鬟婆子管事们,她还带了一个女儿在身边,就是十一娘许晓馨,许晓馨因为长得美,十四岁时候就说了人家的,没想到她还没出嫁,未婚夫竟然是在船上狎妓时不慎掉进水里了,虽然被及时救了上来,却冻病了得了肺病,之后就因此而过世了。
1...6162636465...1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