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南枝
所以,皇帝就十分期待地想过,要是季衡是女人,那么,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占有他,还可以将他纳入后宫,如果他是自己的皇后,那么,两人一定会更加亲密,一生一世,白头到老。
这对皇帝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所以,他只想让季衡成为女人,只是,他还没有想到一个让季衡放弃男人身份的法子。
即使坐在一起,相隔仅仅只是咫尺,甚至握着手的两人,想法却是南辕北辙的,在这个时候,两人至少是绝对不会愿意妥协对方。
在麒麟殿里坐下了,季衡有好几年没有来过这里了,麒麟殿里有了不少变化,这里在这三年间做过一次翻新粉刷,所以看着要比以前新一些,家具和摆设也有了些变化。
宫人送了茶和点心上来,皇帝就让他们都退下了,不要人在身边伺候。
季衡拿着围棋盒子在棋秤边上放好,又对皇帝说,“猜子先行吗?”
皇帝却笑着说道,“朕让你两子好了。”
季衡愣了一下,没有问原因,只是点了点头,“嗯,谢皇上。”
皇帝兴致勃勃,在季衡摆子的时候,又拿了一块糕点喂到季衡的唇边去,说,“朕记得你很喜欢吃糯米点心,来,你尝尝这个。”
季衡实在不想接受皇帝这样的相亲相爱,但是对上他笑意盈盈又期待的眼神,又实在不好让他失望生气,在看了皇帝两眼之后,他只好伸手要去接过皇帝手里的点心,心里想的是,这可真是又腻歪又不卫生。
不过皇帝却不给他,只是要喂他,季衡有些要冒火了,皇帝却还是只是笑。
季衡只好张了嘴,吃了皇帝喂过来的糯米点心,要是平常尝起来,应该会觉得很美味的东西,季衡此时却只觉得味同嚼蜡。
皇帝看着季衡,发现他唇色微浅,唇瓣却如花瓣一般柔嫩,不由觉得口干舌燥,在一番计较之后,他就放纵了自己的血气沸腾,身子倾过棋秤,一只手直接突然搂过季衡的颈子,人就亲了上去。
对接吻一道,皇帝实在是没有什么经验,不过又是乱含乱舔一阵,只是,才刚亲到季衡,季衡就使大力气将他推开了,而且面色黑沉地瞪着皇帝,皇帝被他瞪得有些心虚,不过面上却是大大方方,甚至微微带了笑容看着季衡,略有些抱歉和讨好的意味在。
季衡直接起了身,对皇帝说,“皇上,微臣告退。”
转身就要走。
皇帝吃了一惊,愣了一下飞扑过来将季衡从身后抱住了,季衡反手就要给他一胳膊,这些年季衡疏于练武,皇帝却是勤学苦练,轻轻松松就制住了季衡,然后将他一把扛了起来就又放到了榻上去,因为暖阁外面就是候着伺候的人,季衡也不好和皇帝闹起来,两人就无声地在暖阁里对垒着。
最后还是季衡输了,被皇帝压在了榻上,季衡这下是真着急了,真想和皇帝发火。
季衡断断没有过被人喜欢和追求就要避开这个人的想法和打算,但是现在他真是想要从此都对皇帝退避三舍了,不过,即使有这个想法,却也知道办不到。
他不能因为一个皇帝,就改变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目标,再说,他也不能弃家族不顾,所以,他只好另想办法了。
好在皇帝知道不能把季衡惹得过于生气,所以只是将他按在了榻上,并没有敢再做什么亲昵的行为,季衡这时候说道,“皇上,您是九五之尊,做这种事也太过荒唐了吧,你把我放开。”
季衡说得十分冷静,是声音又冷又静的样子,皇帝知道他是真生气了,就只好放开了他,说道,“你才刚来,朕怎么能够放你走,你别和朕犟。”
季衡心想我可不是有犟脾气的人,是你做事太没有人性。
季衡没有回答皇帝,总算是爬起了身,整了整衣裳,又摸了摸头发,发现头发没有乱,就看向皇帝道,“你不是要下棋吗,皇上,咱们还是下棋吧。”
皇帝哦了一声,将刚才被扫到榻上的棋子捡了起来放好。
两人开始下棋,皇帝完全感受得到季衡的怒气,所以一边落子一边就说,“君卿,若是朕不是皇帝,你会答应和朕在一起吗。”
季衡想也没想就说,“不会。”
皇帝有点受伤的样子,继续说道,“为何。”
季衡道,“我是男子,不是女人。”
皇帝则道,“即使是男子,也能在一起。”
季衡将一枚棋子狠狠落在棋秤上,说,“但我无意如此。皇上您是太强人所难了。”
皇帝叹息了一声,不再说话,开始专注下棋。
季衡以前下棋都是平和温文的,这次却是杀气腾腾,以前季衡都是让着皇帝,皇帝才能勉强取胜,这次他让了季衡两子,所以毫无悬念,没过多久,皇帝就下无可下,只好认输了。
皇帝道,“君卿,没想到你回了扬州三年,棋力有了这般大的长进。”
季衡恭敬道,“微臣不敢,都是皇上让着微臣之故。”
皇帝看季衡一板一眼,就苦笑了一下,说,“还在生气呀。”
季衡说,“微臣不敢。”
皇帝就又故意要凑过去,小声道,“那朕再亲一下。”
季衡瞬间抬起头狠狠瞪了他一眼,皇帝讪笑着坐了回去。
季衡又问皇帝还要不要下棋,皇帝点头说还要,季衡便开始收子要继续,这次皇帝就要庄重得多了,既没有给季衡让子,落子又很谨慎,然后突然说道,“君卿,你可还记得已伏诛的吴王的第三子。”
季衡抬眼看了皇帝一眼,点头道,“臣记得,可是有了他的消息?”
皇帝神色已经变得深沉而郑重,道,“之前南边海患,贼人们只是小股侵扰,不成气候,这两年却人数越来越多,而且渐成军队之势,临海百姓深受其苦。”
季衡皱了眉头,道,“皇上的意思是,吴王的第三子,和他带走的钱财和人马,现在控制了这些海贼吗。”
皇帝点点头,“南方打探回的消息,有人被抓进了海寇窝里,回来说,里面的确有一个声称是大雍皇族的,而且准备在海外岛上立国,只是还没有实施。所以,南方海患,必得在近年内解决掉,不然再等下去,敌寇势力只会越来越大,君卿,你可有什么想法。”
季衡道,“臣认为,海患问题,不只是吴王第三子的问题,也不是打退现有的海寇或者倭寇的问题,而是要有一个利于千秋的海防政策。”
皇帝本来要落下的棋子顿住了,说道,“君卿,你再细说。”
季衡便从前朝的海患问题说起,然后讲到当朝的海患问题,其主要思想在于,现在的海患问题的来源,第一就是海禁问题带来很多人没法生存,海边居民有些人家儿子出海为寇,居民自己包庇海寇,以至于朝廷的打击每次都治标不治本;第二就是海防废弛,这几年的水师建设也还不够,而且没有一个完整的海防方案。
季衡便道,“增加通商口岸和建立更完善的海防都是必要的。对付海寇,若是能以招揽为主,比追击穷寇倒是更好的法子,若是能够招揽,之后以海寇对抗吴王第三子的势力,海寇对海外岛屿更加熟悉,这个法子就要好得多。而海防政策,臣私以为,增加水师,控制海上岛屿,建立出海巡逻制度,将海寇抵御于远海,比起禁海保疆的政策要好。增加了通商口岸,让渔民可以近海捕鱼,都能增加收入,这些收入不仅可以用于建立强大的海防,还能够有更多上贡朝廷,而海洋之上,若是控制了近海岛屿,倭寇海寇于远海茫茫大洋之上要远道而来袭击近海水师,长途跋涉,力量也将弱小很多,于我军有利。控制岛屿,设立卫所,迁百姓到大的岛屿上设置郡县,比起将这些岛屿让与海寇,是更加妥当和急切之事……”
季衡放下棋子,开始和皇帝做深入的探讨,海防是大雍的一大难题和当务之急。
皇帝也早就收起了所有的狎昵心思,开始和季衡细细讨论。
甚至亲自去拿了纸笔,将棋秤上的棋子一扫,铺上纸让季衡写起来。
皇帝惊讶于季衡能够将大雍的海防线全都画出来,甚至能够标出几十个重要岛屿的位置,然后他将自己的海防思想写在了旁边,又同皇帝说道,“虽然大雍一直以自己为世界中心,实则这个大地是圆的,在大雍之外,有更广阔的天地……”
季衡开始讲西方的国家,他们那里的君主,发展的脚步,甚至说,“一个国家如若只在内部发展,其发展都是有限的,总会被人从外部击破,所以要向外看才行。微臣所想,以后一定要走出大雍,到外面去好好看看的。”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第112节
皇帝目光幽静地看着他,一时没有说话。
季衡道,“西方现在的国家,其发展很快,远远超过了大雍,其一是他们在国内于生产力上的发展,还有就是思想的开放,就像是有人用肩挑水入田灌溉,有人却用水车抽水入田灌溉……”
季衡又在纸上快速画了简易的一个人挑水的情况,然后又画了一个水车,有人踩踏水车让水入田,季衡说,“皇上,用肩挑水之人,挑一桶水的量时,用水车之人已经灌入了几十桶水,这就是差别,还如,在地里种了麦子,麦子秋种春收,之后就种上大豆或者花生,但是大豆或者花生的产量并不高,若是间种番薯,番薯的收成就要高很多,百姓就能有更多的粮食,番薯是从别的地方传来的,要是没有从别的地方引种,我们就不知道还有更能饱腹的东西。所以,和别的地方有更多的交流,就能知道更多,就能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去创造更加省时省力,更加方便的方法,创造更多可能性,这些都是给一个国家带来生机和发展的机会,当然,还有更加容易的发展之法,就是从别的地方掠夺,正如海寇,只是几天的掠夺,就能够有一年两年的积蓄。不过作为礼仪之邦,咱们不能也做寇贼,但是有别的国家就是在这么做。一是从内发展,二是向外发展,都是带来一国生机的方法。但是我们现在对内朝中大臣安于现状,内斗严重,对外又只开通了广州一埠,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现在风调雨顺,国家倒还稍显安宁,要是出了天灾,国家势必要乱。”
皇帝盯着季衡手下的纸看,季衡于是拿出那张画着海防图的纸,将整个大雍的地图都在皇帝的眼下补全了,又说,“皇上,您现在是这么富饶而广阔的一国之君,你的荣耀无人能敌,这里的土地和百姓都是您的,但是,您也要承负起这一国之责,实在是一份重担。”
皇帝刚才几乎是屏息静气地听,此时才出了口气,然后点了点头,不再对季衡有任何狎昵心思了。
季衡又说,“去了解他国,互通有无,让朝臣,和百姓也对这天下有所知,我觉得也是必要的。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不是好事。如若皇上什么时候要派遣人去他国考察联络,微臣就先在这里自荐了。”
皇帝深吸了口气,道,“朕在这宫墙之内,比起你来,实在算是井底之蛙了,是吗。”
季衡吃了一惊,觉得自己刚才肆无忌惮,说不得会得罪了心思敏感的皇帝,就赶紧说道,“皇上博古通今,为天下之主,怎么会是坐井观天,您这话让臣惶恐。”
皇帝伸手放在了他的手背上,道,“君卿,朕无气恼之意,只是也对外面的天地向往罢了。你别这么战战兢兢的,不然朕都不能对你畅所欲言了。”
季衡看了皇帝的手一眼,现在皇帝对他已经完全没了调戏之意,即使放在他手上的手,也是规规矩矩的,季衡也感受得到皇帝的正经,所以也就不再在意。
皇帝和季衡一番谈话,早就过了午膳时候,皇帝也感觉得到了饿,这才叫了在外值守的柳升,柳升说方才见皇上没有示意,没敢进来打搅,现在时辰已晚,想来皇上和季公子都饿了,所以马上让摆午膳。
季衡用过午膳后就说要回去了,皇帝这次没有留他,因季衡不乘宫轿,他就将季衡送出了麒麟殿,远远看着季衡的背影消失在前方,然后才又回到麒麟殿,看着季衡画在纸上的图画和写上的策略,皇帝觉得自己曾经那样想季衡,真是太过分了。
季衡一心天下,自己却徘徊于儿女之情的苑囿之中,说是井底之蛙还是客气,至少井底之蛙还会抬头看天,而他,连头顶之天,都没看了。
皇帝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小心思,而且不好伺候,但是季衡觉得他有成为一代明君最优秀的品质,那就是听得进直言,知道自己的不足,和愿意接受新事物。
154、第二十三章
季衡回到家的时候,季大人他们一行已经先回来了。
季衡先问了人季大人是否在前院,得知季大人去了后院,他便也回了后院去。
进了正房,见只有许氏一人在和管事们交代事情,筹办春节时候的一应事务,许氏见季衡回来,就朝他招了招手,季衡走到她身边去,任由她拉住手,说道,“母亲不累吗,要是累了,就午睡一阵吧。”
许氏笑起来,说,“这大冬天的,睡什么午觉。我哪里累呢,趁着现在赶紧再看看可还差些什么东西。”
季衡道,“儿子也来帮忙吧。”
许氏笑道,“你能帮什么忙?赶紧下去换身衣裳,好好休息去吧。你大舅家里让人来传了话,说让咱们家明天去他家里吃团圆饭去。”
季衡点头应了,发现自己对家里的杂务的确是帮不上许氏什么忙,也就回了自己的房里去。
收拾一番后,他就去找季大人去了。
毫无悬念,季大人果真在东院璎哥儿房里,只是没想到六姨娘也在。
季衡进去,六姨娘看到他,就笑着道,“是衡哥儿来了呀。每次进宫都能被皇上另眼相待,一般人可办不到,也只有咱们家衡哥儿有这样的福分。”
季衡被她说得很不高兴,说道,“璎哥儿还小,六姨娘比起说这些话,教导璎哥儿一些正身立世的道理,才是好的。”
璎哥儿虽然年岁小,也知道六姨娘总是尖酸刻薄,和五姐儿一样,他经常因此羞赧,但是毕竟是自己的亲娘,他也无话可说。
六姨娘道,“大少爷这话我可就不懂了,你是做大哥的,行为不端,让季家蒙羞,连族长大人都写信来斥责老爷了,我一个妇道人家,那样教导儿子还不对吗……”
衡哥儿气得脸色发红,璎哥儿嗫嚅着要拉六姨娘,而坐在旁边的季大人则是脸色黑沉了下去,朝六姨娘道,“老六,你到底会说话吗。这个家还是我做主,季衡也是之后的一家之主,既然你知道自己是妇道人家,你又懂什么,出去,赶紧出去。”
六姨娘愣愣地觉得委屈极了,但是看到季大人对她怒目而视,她还是只得一甩手绢,人就走了出去。
季衡没有理她,只是对季大人道,“父亲,儿子有事情要和您商讨,是皇上的吩咐。”
季大人于是拍了拍璎哥儿,说,“去太太那里问问好,做儿子要明白孝顺的道理。”
璎哥儿正为自己亲娘得罪了季衡而难堪,此时听季大人这么说,他就嗯了一声,又对季衡行了个礼,这才出去了。
季大人和季衡也一路走去了前院,在书房里坐下来,季衡就和季大人谈论起海防海患以及吴王第三子的事情。
季大人的一个好处也是思想并不狭隘,而且因为许大舅的关系,他对广州福建一带也很了解,对海患问题也有很深的认识,季衡和他谈起来,倒是有很多的共同语言。
只是季衡的认识更趋于大方向上,季大人在官场浸淫已久,且亲力亲为处事,所以对实际的问题更加了解和明白。
两人讨论了一个下午,之后几天又不断讨论完善,季大人花费了整个年假的时间,写成了治理海患增开商埠和建立更加完善的海防制度的折子。
写成后,又招来张先生反复斟酌商讨,增改不少,最后定稿也有数万言之多,等着呈交皇帝。
六姨娘拿话堵季衡的事,当天下午就被许氏知道了,许氏不动声色就给了她小鞋穿,而且于大冷天让她去寺庙里上香吃斋为家人祈福,要大年三十才能回府。
六姨娘哭哭啼啼地要找季大人告状,季大人沉迷于国家大事没有管她。
五姐儿跑到季衡跟前去求情,季衡这次没有帮忙,说,“祸从口出这个道理,想必五妹你也是知道的,六姨娘在家里如此倒没什么,但是季府现下很受人的注意,谁都想要来打探点消息,六姨娘还不知收敛,胡言乱语,这怎么能行。这次母亲让她去庙里念经倒是好的,要是她再乱说,说不得到时候只好送她去乡下庄子里住着了。”
五姐儿很有些惶恐,不好再说,只好走了,回去安抚六姨娘。
第二天季府一家就去了许家府上,这次四姨娘也没去,只是许氏带了季衡璎哥儿和五姐儿,然后季大人也跟着一起,上了许府。
许家府上距离季府并不远,乘坐马车的确只需要两刻钟不到,许七郎亲自在门口等,季衡的马车到了,他在门口跳上了季衡的马车,跟着他们一起坐进院子里去。
季衡和季大人乘坐的一辆车,许氏则和五姐儿璎哥儿一起。
于是许七郎一进马车发现里面有季大人,神色就僵了一下,季衡觉得十分好笑,就伸手拉了他一把,道,“你父母都在这里,你也不庄重点。”
许七郎其实不是怕季大人,只是觉得他在一边他就得规规矩矩的,很没意思。
他坐在季衡身边,说,“我哪里不庄重了。”
又对着季大人问了好,就和季衡说道,“我母亲让家里原来的南戏班子进了京,里面有好几个好角儿,一会儿咱们去听。”
季衡道,“你知道我不是很好南戏。”
许七郎看了季大人一眼,就说,“我知道,就听听嘛。”
许家的宅院很阔大,里面院子套着院子,又有假山花园,荷塘池水,虽然这个时节水都结了冰,但是红梅艳丽,衬着也是十分美丽。
许氏带着五姐儿和璎哥儿到了许太太秦氏的院子里去,坐在温暖的房里说话,季大人和季衡则跟着许七郎一起去许大舅的书房里说话。
许大舅是见多识广之人,美人更是阅了无数,却也在心里赞叹季衡是难得一见的奇人,身体那个样子也就算了,主要是还能长得这么好看,他想,大约还是季衡现在年岁不大,只有十七岁,大约等上了二十多岁,说不得就不会如此了。
季衡这幅长相,带给季衡的,自然是有好有坏。
许大舅知道季衡的见识和聪慧,所以倒是觉得他能慢慢变得长相普通,才是一件好事。
许七郎是天不怕地不怕,他的爹娘他也是一概不怕的,就怕季衡和许氏,所以此时季衡在,他在书房里倒是坐得规规矩矩的。
季大人和许大舅谈论事情,他和季衡也就坐在旁边好好听。
之后就直接说到了许七郎的婚事,许大舅说,“这个孩子,这也看不上,那也不愿意,他娘又什么都要让他满意,现在都没定下来呢。”
季衡就看向许七郎,许七郎有些心虚,说道,“都是些没见过的,也不知道到底是圆是扁,性情如何,就让如此成婚,我心里哪里愿意。”
许大舅说,“你这是强词夺理。”
许七郎却做出冥顽不灵的样子来,许大舅叹了口气,拿他没办法了。
季衡道,“的确是要打听好女子性情才好。”
许七郎于是就笑了一下,道,“看,衡弟也是这个意思。”
许大舅看许七郎这样就摇了摇头,说,“让你娘和你姑母去商讨此事去,我是管不住你的。”
许七郎不想在书房里继续闷着,就拉季衡出了门,去了秦氏的院子拜见了秦氏,秦氏的屋里十分热闹,除了许氏五姐儿璎哥儿,还有十一娘子,以及之后上京来的十三娘子,十五娘子,女孩子们都是娇俏得很,特别是十一娘子,小时候十分羞怯,长大了,倒是个很会说话的。大约是跟着秦氏学了很多管家的事儿,见的人多了,办的事多了,多了爽快,也就没了以前的那份羞怯。
反而是十三娘子和十五娘子对着季衡娇怯得很。
秦氏又把季衡和十一娘子许晓馨拉在一起,看着两人都是十分漂亮,于是心花怒放,道,“这两人真是长得像,太像双胞胎,真不知这两人到底是怎么长的。”
许氏也是笑,说,“是呀。要不你把晓馨给我做干女儿,我把她带回家里去。”
秦氏赶紧摇头,道,“这可不成呀,我现在离了她还不成呢。家里这一摊事情,都是她在帮着拟。她说不嫁人,要留在家里做管家呢。”
许氏对十一娘子道,“这可怎么成呢,以后这份家是要等着七郎的媳妇来管的,你看到时候你的嫂嫂可是会像你母亲这样疼爱你,让你管家?你这可真是小孩子的想法呀。”
许氏这话是说的真心话,当年她小的时候,也是跟着兄长管理商铺看帐,又管理家业,把一切都打理得好好的,看到姐姐们出嫁后日子都过得不如意,所以就很是怕嫁,觉得要是留在娘家管家就好了,不过许大舅却是要娶妻的,且妾室也是多得很,她渐渐看清了事实,还是得嫁,有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
十一娘子赶紧说自己就是胡言乱语罢了,娘亲心疼她,所以往心里去了而已。
许七郎看着自己妹妹和季衡,突然道,“要是衡弟是女孩儿,我就不求娶不到老婆了。”
他这话一出,大家都看向了他。
155、第二十四章
季衡一听许七郎说这种浑话就心沉了沉,他是这段时间被皇帝惹得实在是怕了,所以很怕许七郎这不管不顾的乱说。
要是让家里知道许七郎是在怎么乱想,以后梁家恐怕会生出些罅隙的。
季衡赶紧说道,“你可真是胡言乱语,是你娶不到妻,还是不愿意娶。看舅母为你操心这事,你还好意思如此说?”
1...7172737475...1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