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南枝
许七郎又从许氏和秦氏身边挣脱离开了,又回到床边去,低头仔细打量季衡,看到季衡脸颊消瘦了很多,眼睛下面还有憔悴的青影,实是十分心疼,说道,“衡弟中状元,这倒是意料中的事情,衡弟学问做得那般好,要是不能中进士,我都是不信不服的。不过,中了进士,中了状元,也没有什么好的,衡弟身体不好,去做这官,为朝中事殚精竭虑,身子也不能好好将养,在我看来,除了光耀了门楣,又有什么好,反而是他病了,更让我担心,我本就是说的心里话。”
他说着,还又伸手拉住了季衡的手,道,“衡弟,你说是吧。”
季衡无声地笑了笑,又摇了一下头,许七郎的这种真性情,正是季衡最喜欢的。
秦氏则是又斥责起许七郎来了,说,“你这孩子,又在胡言乱语。”
许七郎回头看向她,道,“我才不是胡言乱语。我本就是不在乎做官的,不然我就这么白白错过了殿试,那还不得要怄死了。”
季衡轻轻拍了一下他的手,说,“三年后还有机会的。”其实他还记得多年前,小小的许七郎高兴地对他说,“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时候的那种豪迈和势在必得。他不知道是时间和时事改变了许七郎的价值观,还是他刚才说的那话,也只是为了安慰他。
许氏也安慰道,“是呀,三年后还可以再考。七郎年岁还小,三年后也只得二十二三岁,那也是少年进士的。要是再考个状元出来,那才叫好呢。”
秦氏笑着说,“倒是借了妹妹你的吉言,不过我看他能够上个三甲就不错了,他可没有衡哥儿的聪慧和天分,也没有衡哥儿的刻苦和毅力。他就是个高不成低不就的。”
许七郎被秦氏贬低了,他也不气恼,反而也是笑,道,“三年后的事情,三年后再看吧。”
秦氏一拍巴掌,也说,“是。三年后的事情三年后再看结果。”
说着,就又拉了许氏,道,“你大哥在广州给七郎看了一门亲,让我带着七郎回去,让去相一相,七郎也是老大不小了,即使要考状元,那成家立业,也是先成家后立业,该给他先成了家,再让他来博功名。”
秦氏这么一说,许七郎的神色上就显出了痛苦,然后目光一眨不眨地看向季衡,季衡也略微有些吃惊,因为之前完全没有听到任何一点消息,也没有任何一点迹象,许大舅竟然是要在广州为许七郎说一门亲。
季衡于是先于许氏说道,“舅母,是说的哪家的女儿呢。”
许七郎嘴唇动了动,似乎是想自己说什么,最后却没说,他看向了秦氏,秦氏目光从季衡和许七郎身上扫过,最后落在许氏身上,和许氏说道,“妹妹应该是知道的,也是做海上生意的,姓宋的宋之晟的女儿。宋之晟虽然家业做得大,除了原配之外,又纳了有十来个妾室,却无论如何求不来儿子,膝下竟然只有一女,这女儿今年刚及笄,据说是个贤淑而蕙质兰心的姑娘家,你大哥托人去问了他家的意思,他家对七郎甚是喜欢,已经是私底下对了八字了,也是十分相合的。不过我们不想让七郎不欢喜,所以就让他去看一看那姑娘家,要是他不愿意,那也就罢了,要是他愿意,那就定下来,就这两年也就把亲成了。虽然他是个男儿家,但也不能拖着总不成亲的。”
许七郎这次没有和秦氏闹,想来是已经妥协了,他又看了看季衡,季衡对他笑了笑,说,“你的确是不小了,也不要总让舅舅舅母担心你,是时候成家立业了。到时候带着嫂嫂一起上京来,我要是成婚有了儿女,正好和你的儿女指腹为婚,我们结亲,如何?”
许氏和秦氏都因季衡的话笑了,许氏说,“两个都还没有媳妇的小子,就想着要将儿女指腹为婚了。”
秦氏也是笑这个,但是说,“这倒是一件妙事,七郎和衡哥儿关系好,对衡哥儿依恋得很,以后做儿女亲家,倒是最相合的事情了。”
许七郎却没笑,只是目光深深地看着季衡,季衡又问了许七郎一遍,“你是什么意思呢。”
许七郎眼睛眨了眨,勉强笑着说道,“那自然是好的。”
之后许氏就借着事情将秦氏拉走,说是要去说私房话,就故意将季衡这里空间留给了季衡和许七郎两人。
两位母亲都走了,许七郎就坐到了床头去,神色上略微有了点忧伤,对季衡道,“你身体总是这么差,我怎么放心走呢。”
季衡听他这么说,不由一怔,侧头看他,只见许七郎神色沉静,眼神幽深,又带着深深的忧虑,季衡有些恍惚,心想许七郎以前何曾有过这种神色,他已经完全长大了呀。
季衡道,“你不走,又能对我的身体起到什么帮助。别傻了,你长大了,得离开我去做你自己的事情了。”
许七郎因他这话有些许动容,道,“我想明白了,我的确是需要去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来,衡弟,我不能总是依赖你。更何况,本就是我是哥哥,我比你大。”
季衡觉得许七郎这话里总是带着伤怀,让他很不习惯,就笑着拍了一下许七郎的肩膀,道,“打起精神来吧,你是回广州去成婚,又不是去入龙潭虎穴。”
许七郎果真笑了笑,道,“是呀。”
然后又突然说道,“我们来之前,是皇上来看过你了吧。我们在街上转角处,我看到从你家离开的马车像是皇上的。”
季衡说,“嗯,他来过了。”
许七郎叹了一声说,“衡弟,我的心意从不曾改变过,如若你愿意和我在一起,我是愿意为你承受一切的,你不愿意和我在一起,我也并不愿意让你为难。不过,如若皇上让你为难了,不做他的官,你到我的身边来,我也能让你一生顺遂安乐的。”
季衡有一些惊讶,不过紧接着就是感动,他说道,“你真是长大了。”
他这话让许七郎又显出了孩子气,许七郎恶狠狠地强调道,“我本来就比你大,我是哥哥。”
季衡笑起来,说,“我知道,你别这么大声,好像我听不到一样。”
许七郎道,“我知道你听得到,但是你从不将这往你心里去。等我下次回来,你要叫我哥哥,不许叫我七郎。”
季衡好笑地点头,“嗯,好。”
季衡没有问许七郎为什么要借发水痘而不参加殿试的事,也没问原来一心要许七郎进入官场,而且也一直只在官宦之家为许七郎找妻子的许大舅,怎么现在一下子就为他找了一个商户人家的女儿,而且还是海商的,种种疑问,都在季衡的心里,但他觉得这不是问的时候,或者是问了许七郎,许七郎大约也是不清楚的,反而会让许七郎回去问他父亲或者母亲,打草惊蛇。
季衡低烧退了之后,身体就渐渐好起来了,又过了好些天,他也就养回了些精气神,可以出门了。
而这时候,朝廷里的任官文书也发下来了,毫无疑问,季衡中规中矩地要去翰林院做修撰。
皇帝是勤学好问之人,几乎每天都会招翰林院的翰林们入宫陪他读书,为他讲学解惑,季衡做了修撰,被皇帝召入宫的概率就会很大,而且还是名正言顺地被召进去。
季衡对这个授官没有任何意见,而且也在准备去入职。
而对皇帝这个人,他的确是很失望了,希望自己在翰林院做一阵子就能够外出为官,先解开和皇帝之间的这个结。
在五月中旬时,赵太后在宫中暴毙,但是给出的官方说法是她之前就病了,经过治疗无效,所以只是病逝。
165、第三十四章
太后薨逝,自是要治丧。
太后死前,皇帝已然和她的关系十分不好,太后在凤羽宫中居住了几十年,从她入宫为后开始就在这里,皇帝却在年后就将她迁到了太后应该去的景福宫,景福宫在皇宫西北方向,这里要比凤羽宫冷清很多了,给太后的配给也减少了很多,而且实是将她彻底监禁了起来,平常谁都不能进去看她,她也不能传出消息来。
太后是个风光了太多年的女人,自然无法平复这种一遭沦为阶下囚一般的心情,故而身体就开始不好,病病歪歪起来,但她即使病了,却也得不到好的照顾,身体自然就不好,不过她的死却并不是自己就那么病死的。
皇帝已然要提拔赵致礼起来,所以在此之前,他就要将太后处理掉。
这天傍晚,他到了景福宫里来。
太后正歪在榻上看窗外的夕阳,五月天气已经要热了起来,开着窗,吹一吹风也是好的。
只是盯着窗外的风景,只剩下天空飘过的白云,院落里只有几株桂树,还有两缸子荷花,因为景福宫没有经过大的修缮,已经有些旧了,外面的雕栏上彩绘油漆则经过时光的腐蚀已经脱落变得斑驳。
太后想到当年她刚嫁给先皇时,也经常来景福宫里也老太后请安,当时的景福宫要比此时热闹得多。
这时候,外面响起了太监的唱礼声,“皇上驾到。”
太后听到了,她愣了一下,随即就平静了下来,心想赵家已然被皇帝处置了,而她的结局也不过是个死,最近她的身体很差,而且越发意识到自己老了,倒不是很怕死。
所以她不惧怕皇帝来,皇帝来最多就是赐给她一杯鸠酒,而这杯鸠酒,太后并不怕,说起来,在先皇时候,她就不怕这杯鸠酒,所以才将赵家的荣耀保持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
不过她随即也不得不想,这世间没有永远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即使是皇家的江山,也是一代一代地,自有其更迭,更何况只是一个公侯之家的兴衰。
所以赵家的败落,太后在面对死亡已然能够镇定淡然时,自然也是能够看得开的。
她坐在那里,对皇帝的到来毫不动容,嘴里轻轻吟唱着: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伺候太后的宫侍在外面恭迎皇帝,然后结香女官才进了内室里来,低声道,“太后娘娘,皇上来了。”
太后瞥了她一眼,说,“再如何哀家还是太后,难道要哀家出去迎接他,而不是他前来请安吗。”
结香女官还想说什么,皇帝已经自己进来了,道,“的确是如此,正该儿臣前来给母后请安。”
太后冷哼了一声,又看向皇帝,她已经有好一阵子没有见到皇帝了,她以为他年纪轻轻已然将权利牢牢握在了手心里,而且还将她这个大仇人逼迫到了如此境地,将赵家也处置了,他会是个得胜者的姿态,必定是豪气万千而沾沾自喜的,没想到皇帝只是平平淡淡的样子,面无表情,看到她就像是看到任何一个人一样。
要是皇帝在太后跟前狂妄,太后反而会高兴,因为这个小子也不过如此,但是皇帝是个这样的平淡的姿态,却让她很是不满了。
因为在这样的皇帝跟前,她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皇帝既然那么说了,便还真规规矩矩躬身给太后问了安,说,“儿臣给母后请安,不知母后身体可安泰否。”
太后盯着他,冷笑了一声,“哀家这里是什么情况,难道你还不知道。”
皇帝看了屋子里一眼,跟在他后面来的柳升就赶紧端了个凳子放在了皇帝的身后,皇帝便就坐下了。
然后他对柳升示了意,柳升就请结香女官和自己一起出去了。
房间里只剩下了太后和皇帝,皇帝才对太后说道,“母后这里是什么状况,儿臣的确是知道,不过这个时候才来看你,却是儿臣的失职了。”
太后看皇帝竟然能够将这样的话说得这么坦荡,就更是生气,心想这个没心没肺的东西,嘴里也骂道,“皇帝还知道失职这个词,你那般恨哀家,此时来这里,又是什么事。”
皇帝神色还是平和的,嘴里却说道,“只是恳请母后前去陪伴父皇罢了。”
因他这句话,太后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声音尖利地说,“你以为哀家会怕死吗,哀家什么也不怕。你要哀家怎么死,当年你的生母易贵人,喝了哀家赐的鸠酒,据说是疼得在地上翻腾了好一阵子才死了,你这又是为哀家准备的什么。”
她以为自己这么说,定然会看到皇帝勃然变色,没想到皇帝还是那副平淡的模样,连眉毛都没皱一下,太后在心里说,这个没心没肺的,连自己的生母都不知道心疼。
皇帝看着太后,因为他太平静,倒让本来激动的太后也激动不大起来了,太后再次骂他道,“连自己生母的死都不在乎吗,你就是个没心没肺的怪物。”
皇帝轻叹了一声,道,“朕怎么会不在乎娘亲的死呢,只是,即使在乎,娘亲也是不会再活过来了,而朕也将好好报答死去的她。父皇先前并无和母后你合葬的意思,当时除了修帝陵,还为你在后妃陵园里为你修建了后陵,但你却自作主张,在父皇帝陵旁边又重新修建了后陵,想要和父皇合葬。既然母后你要死了,此事,你自然也就不能做主了,朕还是会将你葬在后妃陵园里的,将娘亲封为慈圣皇太后移到你修建的后陵里去和父皇合葬,这也算是对她的报答了。”
太后因他这话气得不轻,一声大喝,“你敢!你敢!你敢这般做!”
皇帝看太后气血上涌,一双眼睛要从因为消瘦而变得凹陷的眼睛里凸出来,他却依然能够笑出来,道,“母后呀,你是知道朕敢,所以才这么害怕不是吗。你说朕敢不敢呢,这么点事,朕怎么会不敢。”
太后厉喝道,“朝臣们不会答应的。”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 第121节
皇帝道,“朝臣们没有不答应的。不然你修建的后陵要怎么办,作为空陵么。”
太后气得直接从榻上跳了下来,想要给皇帝几巴掌。
太后本就是武将之家出身,脾气其实是暴躁的,但这么要亲自动手打人却是没有过的,此时她是气得狠了才这般。
皇帝却对她的暴怒毫不以为意,甚至是以冷眼旁观看笑话的神色看着她,这就更让太后生气了,太后还没有打到皇帝,皇帝抓住了她的手将她一攘,直接把她攘到了地上去。
太后气喘吁吁,面颊绯红,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皇帝然后走到了门口去,又对外面唤道,“结香姑姑。”
结香宫女进了房间里来,对着皇帝行了一礼,皇帝又坐回了位置上去,然后说道,“将太后扶起来。”
结香赶紧过去将太后扶了起来,太后因为太生气了,要推开结香,而且还给了她一巴掌。
结香挨了打也并不动容,只是说道,“娘娘,起来吧。”
太后尖利地大骂,“滚。”
结香没滚,还是将太后半拖半拉地扶了起来,让她在榻上又坐下了。
皇帝没有让结香出去,而是对太后说,“等你死了,朕会让结香姑姑到麒麟殿去伺候朕,本来朕是早有此意的,只是结香姑姑念着和你的旧情,不愿意过去早早过去罢了。”
结香女官微微弓着身子,并不言语。
而太后因皇帝这话自然是明白了,她眼神锐利地射向结香,道,“好啊,你是从什么时候背叛主子投向了他的。”
结香讷讷并不回答,太后于是道,“背叛于哀家,你休想有好结果,你们都给哀家陪葬,都陪葬。”
皇帝笑了一下,说,“母后,你都要死了,又说什么陪葬的事情。结香姑姑,你说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投向朕的。”
结香神色平静,眉宇之间却自有坚毅和看透世情的淡然从容,说道,“娘娘,奴婢同陛下生母易贵人其实是双生姐妹,因为家中贫困,母亲又无法哺乳,就将奴婢送给别人养了,没想到养父母家里遭难,我就被卖为了奴婢,后来辗转被卖到了赵府,幸得娘娘您赏识,做了您身边的婢女,甚至跟着一起到了皇子府,又入了宫。虽然如此辗转,但奴婢知道我有一个双生姐姐,且和她之间有一种牵系在,第一次在宫里见到她,我就知道我们是姐妹,姐姐也有和我相同的感受。她心痛,我也会跟着心痛,她恐慌,我也会恐慌,她高兴,我也会高兴,反之,我的感受于她亦然,这是多么玄妙的一件事呀,就像是我们是同一个人,她死的时候,我也痛得生不如死,之后好了,就像是失了魂,只是我受姐姐所托,要好好护着陛下,这才有了生气一直活下去。而奴婢知道娘娘待我亦是不差,所以娘娘失势,奴婢也不愿意就此离去,定然要伺候娘娘到最后时刻才好。”
太后听得眼睛怒瞪,张目结舌地看着结香,心想这么多年来,她最信任的人,跟随了自己几十年的人,其实一直是在骗着自己,这事情让她完全不能接受,她突然一口血吐了出来,眼前一片发昏,但她又赶紧稳住了自己,结香看到她吐血就赶紧上前伺候,又拿手巾为她擦拭,又端参茶给她喝,但太后一巴掌打开了那参茶,又狠狠给了结香一巴掌。
皇帝只是坐在旁边冷眼旁观,看着太后那气怒又不可接受的神情,心中却也并无太多快感,他自知自己的情绪总是变化太快,对太后的恨是早就没有了的,太后在他眼里,只是一个身份,想要她如何,就要她如何,因为没有了深刻的恨,看她如此,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欢欣的。
皇帝发现自己除了对季衡,以及与季衡有关的事情有很大的情绪波动,对其他的事情,几乎都是冷静到让他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的程度。
没了季衡,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转动的机器,一个皇位上的机器,不是一个人。
他此时又不可遏制地想到了季衡,想到了那晚他在他身下像是一团光,将整个人都照亮了,他从没有如此兴奋幸福过,自然也从没有如此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是个人。
皇帝又想到了季衡那要刺向他又偏开的短剑,他露出了一丝笑来,然后对太后说,“朕是娘亲的儿子,但娘亲和朕姨母是如此亲密的姐妹,朕也是姨母的儿子。慈圣皇太后走了,朕还有姨母可以孝顺,所以母后你倒是可以安心地走的。”
太后怒不可遏地大喝一声,“贱婢所生,你安敢如此。”
她骂完就又吐了一口血,结香为难地又要伺候她,皇帝却说,“姨母,你不要去伺候太后了,她这是怒极攻心,将胸口郁结吐出来,也就好了。”
太后听他这么说,更是气得很。
皇帝又说,“朕还有件事忘了告诉母后你,你觉得为何赵家会败得如此一塌糊涂。”
太后胸口起伏,怒瞪着他已经说不出话来。
皇帝笑了笑,说道,“因为季庸表哥实在是对朕不错,他因你们为他安排的婚事不满意,所以早早投诚到朕的身边,你们所做,朕哪里还有不知道的呢。母后呀,你最喜欢的侄儿都是如此,你说朕能没有如此运势吗。”
太后眼睛瞪得溜圆地看着皇帝,嘴张了张,想要说什么,最后却是身子一歪,一下子倒在了榻上。
皇帝微微勾起了唇,是个冷静而嘲讽的神色,静静看着太后。
结香宫女在旁边站着,看到太后这样,犹豫了瞬间走过去要扶起来,但是发现太后身子却是突然变沉了一样,她一惊,伸手去探了探太后的鼻息,紧接着就是一惊,看向皇帝。
皇帝这时候却起了身,道,“太后心胸即使宽广,想来也无法忍受自己最信任的人从最开始就不可信任,寄托最大的人其实早就背叛。”
结香宫女一下子给皇帝跪下了,皇帝看向她,说,“姨母,你想如何,朕都会允你的。”
结香道,“让奴婢为娘娘守陵吧。”
皇帝眼神动了一瞬,然后又恢复了幽深冷静,道,“朕允了。”
然后转身就出了房门。
当天晚上,宫里的大钟被敲响,正是太后薨逝的钟声。
166、第三十五章
太后怒火攻心呕血而死,在皇帝心里是死得其所。
虽然太后和皇帝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但皇帝对待死去的太后却没有太苛刻。
太后虽然果真是被葬到了后妃陵里,葬礼却没有太减省,而是对得起她太后的身份,而且给上了谥号“寿显皇后”,这个谥号也没有显得刻薄。
朝中大臣们都以为以皇帝苛刻和狠辣,且太后死得突然,脱不开是皇帝下的手,皇帝对死了的太后一定不会好,没想到皇帝倒是挺大方的。
这个大方,对死了的太后自是没有影响,却会影响还活着的赵家人。
朝臣官员们的心思都是十分活的,揣测人心更是有一套,特别是揣测上意,更是发挥到了极致。
而皇帝则是故意让他们揣测的,以太后的葬礼规格来知道他的意思,他对赵家,的确是没有斩尽杀绝的意思了,而要派赵致礼南下浙江福建扩建此地水师做好海防也是确确实实的事情。
有了这个猜测,之前一直觉得皇帝心冷不念旧情的大臣,也对皇帝些微改观了,知道赵致礼毕竟曾经做过皇帝的伴读,两人从小一起长大,还是有情分的。
皇帝对待赵家二房那么狠,对赵家大房却只是恩威并重,没有要让赵家大房同二房一样结局的意思。
这下,本来门可罗雀的原定国侯府,现如今又有了些人愿意和赵家大房走动了。
虽然皇帝派赵致礼南下扩建水师,但是当初本是赵家麾下的军队,却全都被皇帝收回手中派了另外的人接管了,且调动军队之权,只握在他自己手里,这次赵致礼南下所用的人,则是另外的人。
而赵家原定国侯赵化淳因为赵家被皇帝逼得走投无路心灰意冷,在年前就大病了一场,一头黑发几日之内尽皆变白,身体大不如前,在赵太后过世后,他更是显出苍然老态,无法过问事情。
赵家的几位庶子,老大已经战死,老二却要庸碌很多,现如今赵家能够顶起家中梁柱的只有赵致礼,后面几位弟弟,除了老五稍稍好些,其他两个便也是庸碌得很,根本不堪用。
1...7879808182...1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