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欢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浮生七世
“唉。”华姑姑也忍不住叹气:“是啊,也不知道是不是应了大师的那番话,这上好的姻缘估计都要受些波折吧。”
“大师!”何皇后一个击掌,惊喜的看着她说道:“对啊,如果有大师出面,兴许这事儿就不这么难了,若是老天都得让桢儿娶了怡儿,那宗室总要退让几分吧?”
华姑姑笑着说道:“应是如此,只是朝堂之事奴婢也不清楚,不知道大师的话能否抵了那口谕去。”
“唉,你说的也是,这口谕能有什么办法抵了去,怕是大师的话也做不得数的。”她失望的叹了口气。
华姑姑没再说话,只安静的陪着她。
待乐怡再次见到他时,知道事情还未有个结果,便宽慰道:“这本就是大事,花些时间也是应该的。”
只燕子桢心中的歉意无法诉之于口,只有深深的抱住她。
若不是父皇的阻止,他才懒得去理会那些老迂腐,不过!哼,既然给脸不要,那就别怪他来阴的!
他的脸孔此刻变的阴森,一股戾气发自眉间。
被他抱着的乐怡感觉不对劲,只当他心情不好,便轻轻的拍着他的背。
用力的闭上眼睛,再睁开,已然和平日一般无二,他不想吓着怀中的小姑娘。
日子一晃就到了年底,数九寒月,天空无数飞舞着的雪花,迈着优雅的步伐一步步一点点的降落在京城的各个角落,那仿若永恒不老的松树也披上了一层层的银白,远远看去很是美丽。
这样的日子并不适合出门,可收到了皇后的懿旨,柳氏按品级梳妆好,冒着大雪去了宫里。
这个时候去宫里,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老夫人捏着佛珠的手就没停过。
待傍晚柳氏进了家门,她这才停了捻珠,殷切的看着进门后脱了披风的柳氏。
“今儿天可真够冷的,赶紧先喝口热茶暖暖胃。”冯氏也一直陪着老夫人等着,见她回来了,亲自将茶端了给她。
“谢谢大嫂。”柳氏接过杯子一仰而尽。
喝完茶坐在了老夫人的下首,有些欲言又止。
“唉,说吧,你这表情啊,我看着心慌。”老夫人眉心跳了跳。
“母亲,是我不好,也没什么大事。”柳氏歉意的说道,她就是藏不住心事,什么都在脸上。
“那,娘娘都说了些什么?”冯氏担心的问。
柳氏的笑容没了,低低的说道:“娘娘说,这段时日,太子殿下和皇上闹的很不愉快。”
老夫人和冯氏对视一眼,冯氏问道:“是为了...亲事?”
“嗯。”柳氏打起精神,一鼓作气的说道:“宗室不同意,太子殿下也不退让,还因此和皇上有了争执。娘娘这是急不过了,才将我召进宫的。说是...说是宗室提了两个办法的,只太子一个都没同意,这才一直拖到今天。”
“什么办法?”
“一是,让怡儿做小,以孺人的身份入太子府。二是,取缔两位侯爷的封号。”快速说完,柳氏重重的舒了口气。
厅中一时寂静无声,老夫人的佛珠又转动了起来。
“那娘娘的意思?”老夫人看着柳氏。
柳氏神情不虞:“娘娘其实什么也没说,只是将这件事告诉我们。”
娇欢 第186章 为难
“那也就是娘娘的意思了啊,这是让我们择其一呢。”老夫人起身活动下身子,在厅内走动。
柳氏觉得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冯氏也坐在椅子上皱眉沉思。
思虑来思虑去,柳氏还是开了口:“娘,大嫂,若是让怡儿去做小,我...我倒是不愿意的。至于这侯爷的位置,更是没有道理让了出来,这可是父亲、大哥和夫君拿命拼来的,凭什么他们说拿就拿了。这件事越想越让人生气,您说说,都是几十年前的老黄历了,也不知道他们翻出来做甚!是故意为难皇上娘娘呢,还是故意针对我们杨家?”柳氏越说越激动了起来。
“弟妹先莫急,我们听听娘是怎么说的吧。”
老夫人回头看了她们一眼:“说这些又能如何,或许是为难,或许确实有这么个事,刚巧又被我们碰上了。不过你说的没错,咱们杨家唯一的嫡女没必要去给人做小,即便那人是太子。至于侯位,也是如此,但这事还是得跟两位侯爷通个气,在外面遇上事了好有个谱儿。”
“是!”冯氏柳氏齐声应道。
“还有,若这事只有这两条选择,那么你去侧面问问怡儿。”老夫人顿了顿,想到过生辰那日太子过来后他和怡儿之间,唉,怕是怡儿也是很愿意的!
“算了,我看怡儿的心思也是属意太子的,还是等两位侯爷回来再商议吧。”
“好。”
是夜,用过晚膳,柳氏带着女儿回了西跨院,说起了悄悄话。
乐怡也正想问问白日娘亲进宫,娘娘都说了些什么,母女俩携手进了内室。
对于女儿的问题,柳氏说了些无关紧要的,主要是因这么久还没能定下亲事,娘娘感到歉意,这才让她进去好好说了会话。
看着女儿点点头,她偷偷松了口气,好在白日里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要不然她还真不善于在女儿面前隐瞒。
母女俩闲聊着,柳氏将话题带到了若是不能和太子订亲,她要怎么办?
看着女儿先是迷茫的看着她,接着脸色微微发白,到后来恢复了正常告诉她,不和太子订亲也没什么,反正她还小呢,婚事再过个两年完全来得及。
看着女儿单薄的小身子没入了夜色中,柳氏心里一抽一抽的,心疼啊!她刚才分明还反过来安慰起自己来了,但先前那发白的脸色让她难过的不行!
从书房出来的杨启安拍拍她,夫妻两坐下来说话,柳氏将女儿的反应一五一十的说了,杨启安的眉头就没松开过。
‘咯吱咯吱’声在月夜的雪地中格外的明显,乐怡一步一步的慢慢走着。
“小姐,我们还是走廊下吧,您再这样走下去一会鞋袜该湿了,很容易受凉的。”采香和采碧着急的劝道。
“唉,你们别管我,好不容易有这么美的雪,就让我走一会儿。”她回头看了眼还想说话的两人:“不要这么扫兴好不好,我的身子没事,好了,你们快去廊下吧。”
说完,继续一脚一脚的往自己的院子走去。
采香和采碧却觉得小姐的心情并不怎么好,也不知夫人和她说了什么,两人自不会丢下小姐一个人在雪地中行走,于是默默的跟在了身后。
虽然是在夜晚,灯光昏暗,但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反而看的很是清楚。
方才在屋内,娘亲那松口气的神情并没有瞒的过她,本以为是娘亲不想让她担心。可后来说到的那个假如,让她前后这么串联了起来。看来,娘娘召娘亲进宫必是说了什么,甚至是让家人又开始为难了!
想到这儿,她立刻加快了步子,等回到临湖居,换下有些湿了的鞋袜,召了樊嬷嬷过来。
樊嬷嬷听了她的吩咐,忙应是,随后出门打听去了。
等第二日晚上,仍没打探出什么来,乐怡惊讶祖母娘亲她们的保密工作做的这么好,不过更加确定这婚事又有什么变故了。
要不要给燕大哥递个信呢?算了,万一他不知道娘娘召了母亲去,若问了什么不妥当的,也许会惹了事情出来都说不定。再说了,她一个女孩子总不能不停的问婚事儿吧。
心烦之际,她干脆去了卫夫子处。
卫夫人和连姑姑知道她的事,也都在暗暗为她着急,但明面上两人一句话都不提,只吩咐卫玥儿乖乖听姐姐的话。
这边燕子桢知道了母后的所为后,俊脸沉沉。他知道母后这么做的原因,是不想看到他和父皇起争执。但父皇的意见不是他所想,自然不能同意!但他知道,真正让父皇生气的,是他觉得自己太过儿女情长罢了!抬头深吸了口气,他穿上外衣,抬脚出了书房,去了武平侯府。
今日沐休,又值大雪纷飞,武平侯府一家子都聚在了老夫人处,陪着她说话,一屋子热热闹闹的。
老夫人看着重孙,又看看吴慧的肚子,笑的合不拢嘴。
“你媳妇身子重,你可得好好照顾着些,不能惹她生气。”她笑呵呵的对杨文华嘱咐。
“谢祖母。”吴慧不好意思的笑笑。
“祖母,您就放心吧,一定将您的孙媳妇和重孙女照顾好了。”杨文华咧着嘴。
吴慧轻轻的推了推他,一天到晚的都说这胎是个女儿,若到时是个儿子该怎么办。
“哈哈,好,好,生个姑娘好。”老夫人直乐。
“唉,我现在又觉得吧,其实还是生个儿子好。”杨文林感叹道。
“咳咳,亲事都还没定,就急着儿子女儿了?”杨启安不满的瞪了儿子一眼。
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
杨文林对于这事已经有了一定抵抗力了,也跟着笑。
“四弟不是一直说姑娘好么,怎地突然又变了。”杨文德问道。
“以前是这样想的,可现在一想到小妹就要嫁出去,唉,我这心那!”他故作心伤状。
乐怡见四哥又扯到她身上来了,笑道:“四哥想生儿子便生呗,何苦拿我来说事。”
杨文德杨文康几人哈哈笑着。
可老夫人和冯氏柳氏的笑容淡了下去。
就在这时,有丫鬟来禀,太子殿下来了。
娇欢 第187章 就此作罢
燕子桢进来时,没想到杨家人居然全都在,他向老夫人问了安后便同杨启安去了前院的书房,其他人继续陪着老夫人说话。
乐怡有些心不在焉,他来单独寻了父亲,必是有事,不知道一会有没有机会问问他。
燕子桢在书房和杨启安呆的时间不长,约两炷香的时间,就走了。不走也没办法啊,他提出想和乐怡单独说说话,奈何未来岳父大人板着一张脸给拒了,连留下用膳的机会都不给!可怜一贯极少受拒绝的太子殿下只好无可奈何的走了。
乐怡这边也没等到人,有些失望,不过在大家面前倒是不显,只是她那不停往外瞟的小眼神,让这屋子里关心她的都瞧的清清楚楚的。
杨文德兄弟几人对于她和太子的婚事也很是焦虑,只不过为了不让小妹难受,都掩藏的很好罢了。
书房中的杨启安却坐了很久很久。
太子的意思表明的很清楚,是认定怡儿了,这点让他非常的意外也很感动。能够对自己女儿一心一意的人,他如何能不喜欢?更别提,他还保证会妥善的解决这个问题,只是需要给他一些时间。
宗室提出的折中办法第一个他是绝不会同意的,至于第二个!他想了又想,或许该他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了。
偏厅里,老夫人和杨启成听了他的想法一时都沉默不语。
“必须如此吗?”杨启成摩挲着茶盏。
“大哥,我这么做原因有三:第一,一府两侯爷本就打眼至极,若是怡儿和太子订了亲,未来做了皇后,那岂不是...”这话他没有说下去,意思大家都明白。
“第二:为了这事,皇上现在都不与太子说话,皇后娘娘也很难做。现在最麻烦的还是朝廷,毕竟太子这么做,朝廷上那些老迂腐们已经在诟病了,说殿下太过重情,以后指不定会怎么说怡儿呢!第三:我们杨家就乐怡一个女孩子,能嫁她想嫁的,嫁个对她好的,对于我这个自私的父亲来说,比什么都重要。故尔,还请母亲和大哥同意,反正我对这侯爷之位本就可有可无,能保住大哥的便成,然后择日我们分府出去单过。这样,乐怡就不再是公侯之女,那帮宗亲也不能说什么了,他们总不能太过为难未来的帝王吧。”
杨启安说完,有些殷切的看着老夫人和杨启成。
半响之后,老夫人这才说道:“是啊,这事儿即便不成,但对于怡儿的名声也是个很大的打击。老二说的没错,不能什么都得了,一府两侯爷再出个皇后!唉,你们爹这条命啊也值了!但任何事都过犹不及,老二这个做法我赞同。”
“谢谢娘,那大哥呢?”见母亲同意了,杨启成心中一松。
杨启成闭上了虎目,重重的叹息一声,沉默的点了点头。
“谢大哥,那我明日便去找皇上。”杨启安起身给老夫人和杨启成鞠了一躬。
“我不同意!”门口一道急切的声音传了进来。
厚厚的挡风帘子被掀开,乐怡绷着着一张脸走了进来,面色有些苍白。
“怡儿?你怎么...”
“爹,这么大的事,又涉及到我,难道我不能知道吗?”
“你年纪还小,很多事还不明白。”杨启安看着女儿的面色很是心疼。
“年岁小又如何,这以后的日子是要我去过的,所以,祖母、大伯、爹,我不同意!”她的语气坚决。
“为何?”老夫人问道。
“婚事没了,可以再找,可爹的军功没有了,如何去得?这武安候是爹应得的,女儿不要!”
“婚事没了,可以再找?”老夫人冷静的看着孙女:“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怡儿知道。”她抬头坚定的看着他们:“这门亲不结了!”
“傻孩子,殿下是不会同意的。”杨启安正是因为今日和燕子桢有了一番交谈,才做的如此决定。
乐怡垂下了眼帘:“女儿自会去与殿下说明的。”
“好了,别做傻事,你和太子的婚事很好,爹很赞同,咱们家要那么多的侯爷干什么,有你大伯一人便够了。这些事你就不要操心了,有你祖母、大伯和父亲呢,快回去吧。”杨启安知道这是她的孝心,但孝心这会儿没必要用。
“爹!女儿心意已决,若是你们执意如此,即便爹没了这个侯爷的封号,我也是不会嫁的!”乐怡丝毫不让。
“你...你这孩子,怎地如此倔强了?”杨启安瞪大了眼看女儿。
“爹,并非女儿倔强,你们为了我舍弃这么多,可有想过我如何能心安理得的去享受?”袖子中的手捏的死紧,她要自己保持冷静,虽然眼眶好热。
她这般说,杨启安竟无言以对,一时间,偏厅又陷入了沉默。
“怡儿,其实这件事虽说有你一半的原因,但另一半想必你也听到了,我们杨家没必要出如此大的风头,不如退一退。”杨启成的声音透着安抚人的力量。
乐怡一笑:“即便只有一半,怡儿也承受不起。”
杨启安猛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怒道:“你有什么承受不起?爹的还不都是你的?你哥哥们是男儿身,要什么靠自己打拼去,你是个姑娘家,不靠爹娘,靠谁去?不靠爹娘,就是不孝!哼!”
‘哐当’一声搁下茶盏,“赶紧回自己的院子去,娘、大哥,我先走了。”说完怒气冲冲的摔帘而出。
杨启成正要开口,乐怡福了福身子,低着头说道:“祖母,大伯,怡儿也先回院子了,明儿再来请安。”说完也疾步走了出去。
“这...”难得见此情形的杨启成看着晃动的挡风帘,再看看母亲,有些哑然。
“且随他们去吧,都是为了对方好,唉,等他们自己商议好了再说。你也先回去吧,我累了。”老夫人一边说一边起身。
杨启成上前扶住她,将她送到内室,这才回了东跨院。
出了老夫人的院子,乐怡的眼泪再也忍不住的滑落了下来,走在她身后的丫鬟们并没有发现。
待进了自己的院子,她哑着声音说道:“我进屋休息会,谁也别打扰。”
采香采桑这才听出不对劲,急道:“小姐,您怎么了,可别吓奴婢啊。”
“没事,让我安静的呆会,还有,锁了院子的门。”说完,进了内室关上了门。
采香和采桑面面相觑,掩饰不住的担忧。
“怎么办,采香,小姐哭了!”采桑哭丧着脸:“小姐长这么大,我怎么记得小姐都没哭过的”
采香拍拍她:“好了,小姐哭,你就别再哭了,赶紧做事去,将热水烧好,再备些点心。”
“我们不告诉夫人吗?小姐这个样子,我好担心。”采桑擦擦眼泪。
“刚才小姐说了,让我们锁了院子的门,意思就是都别出门了,小姐怎么舍得让夫人担心。”
“那好吧,我去烧水,点心也热上。”刚要抬脚走,想想又说道:“我就说和太子殿下在一起一点都不好,你瞧瞧,这事儿一波一波的,都把小姐给弄哭了。”
采香吓得赶紧打了她一下:“你小声点,你是希望被小姐听了去还是被别人听了去,小姐听了会伤心,旁人听了万一乱传话怎么办!真是的,都这么大了,做事还是这么莽莽撞撞的!”
采桑噘了嘴:“我知道了,我这不是着急吗。”
“着急归着急,难道我就不着急了?但不能添乱。”
“好,我知道了,那我去了。”
“嗯,快去吧,我去吩咐门房上锁。”
两人分头去做事。
屋内关了门上了门栓的乐怡脱了厚厚的外裳,换上家居的衣服,坐在梳妆镜前,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又掉了下来,她趴在了妆台前。
因为她的出现,很多事都有些乱了,但最大的乱怕就是她和他的婚事了吧?若没有这事,父亲也不会想着去卸了这武安侯的侯位。可这是父亲拿命拼来的,以后三哥也要继承侯位的,再以后还有三哥的孩子,凭什么因为她就这么生生的断了!
她哭了,哭她的无能为力,哭她必须要做个决断,家人如此掏心掏肺的待她,她不能就这么理所当然的享受着。父亲这么多年从未对她生过气,更别提发火,今日这般,她知道,那是故意的!故意生气给她看,好让她放弃这个想法,她怎能不懂?既然懂,又怎能做到无动于衷。
而燕大哥,她僵直了身子,好一会才慢慢放松。身为东陵太子,有多少人都想嫁给他呢,以后这三宫六院莺莺燕燕的倒是不愁寂寞,或许现在会难受一阵子,过了段时间便也就过去了。
抬起头,抹了抹眼泪,看着左腕上散发着温润光芒的镯子,她取了下来,放在了妆台上。
起身去了书房,闭上眼睛深深的吸了口气,拿出纸,提笔开始写。
写了撕,撕了写,写了又撕,撕了又写。
乐怡干脆放下笔,静静的坐了好一会儿,坐到手脚都冰凉,才又提了笔开始写,这次一气呵成。
她苦笑着看着不过寥寥数句,却好不容易写完的信,待墨干了,折好放进信封,最后将撕掉的纸就着烛火烧了。
回到屋内,找出盒子,将镯子放了进去,和封好的信封一起摆在妆台上,这才出去吩咐她们打水洗漱。
采香和采桑都准备好了,只不过点心用不上了,乐怡一点胃口都没有,梳洗完后,让她们早些休息,自己便熄了灯上床睡觉。
睁着眼了无睡意的一直到了后半夜,好不容易睡过去又很快醒了过来。
待天亮了,派人将东西送了出去,这才坐了下来食不知味的用着早膳。
还没用两口,便匆匆的去了西跨院。
杨文康和蒋宜婷也在,两人是过来请安的。
“怎么这么急匆匆的,可是有什么要事?”杨文康见妹妹小跑着进来,诧异的问道。
“慢着些,这雪天路滑的,摔了可怎么办?”柳氏说道。
“娘,大哥,大嫂安。”她福了福身子,接着问道:“娘,我爹呢?”
“他在换朝服呢,得去上朝了。”
“我去找爹。”忙又跑了出去。
“这孩子,怎地今日如此慌张。”柳氏拦都拦不住。
“兴许是有什么事找公公,一会等她过来便知道了。”蒋宜婷笑着说道
“嗯,那我就等一等。你们没什么事就先回去吧。”柳氏慈爱的看着两人。
“没什么事,母亲,我们也陪你一起等等小妹吧,万一有什么事呢,也免得惦记。”杨文康近日没多少公务,颇为清闲。
“那也好,都坐吧。”
刚穿好衣裳的杨启安见女儿跑了进来,先是一乐,接着赶紧变了个脸,严肃的说道:“这一大早的,慌慌张张的干什么。”
乐怡缓了口气,没走就好,她担心父亲去了朝堂那就来不及了。
“我是来告诉爹一声,我已经给太子送了信了,这门亲事就此作罢,爹去了朝堂什么都不要说。”
杨启安挥着袖子的手立定不动,整个人呆住了。
太子府,小李子将一封信和一个锦盒捧在手心,笑眯眯的向书房走去。
太子向来起的早,除了练剑、练拳外,其余时间就在书房看书,接着用早膳,然后去上朝。毕竟太子府离皇宫很近,不用像很多朝臣一般,要走很早才行。
这杨府五小姐送了信和东西过来,殿下瞧了一定高兴。
果然,燕子桢听说是乐怡送来的,眉眼间都带了笑意,小李子开心的放在书桌上,退了出去。
迫不及待的拆开信封,微笑着看着这极是好看的字。
短短几行字,却让笑容凝固在了脸上,不可置信的再看一次,一时眸子亮的吓人。
他就这么静静的站着,屋内的空气如被封存了一般,一丝一毫都没有给人喘息的机会。
直到他自己重重的咳嗽了起来,一时咳的难以自抑。
“殿下?”门外的小李子吓的冲了进来:“殿下这是怎么了?”
殿下的脸好白,他正要高呼‘叫太医’
被燕子桢如寒冰般的眼神给吓住。
“滚!”雪白的薄唇说出一个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