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海蓝之夜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伟德山
    2月10日,已进去农历腊月,寒冷的天气预示着大年的到来,一个月前下的一场暴雪已经融化得差不多了,马路上流淌着脏兮兮的雪水,汽车一过,留下一条条清晰的轮胎印。

    林雅住进了海蓝市妇幼医院,林若然找到了最好的妇科大夫。张芳华也闻讯赶来,细心照看着这个“干妹子”,这使林雅又一次感动得流了眼泪。

    很快,林雅生产了,顺产,母子平安,家里添了一个公子,把林若然乐得合不拢嘴。当然,他倒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带把儿的不带把儿的,都一样是自己的宝贝疙瘩,心头肉肉儿。

    孩子出生的当天晚上,林若然就翻出了楚辞。这孩子取名是有讲究的,女诗经,男楚辞,从这两本经典书籍里出的名字,那可是带着古风韵味的。

    嘉树,即佳树,美丽的树,取自屈原的《橘颂》里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林嘉树,林中有佳树,不错。

    这孩子虽是腊月二十六出生,可是二十四节气上已经立春了,所以属猪。林嘉树的出生,最高兴的当属林雅。不但生活中有了一个伴儿,精神上也有了依托,伴随着他的呱呱落地,林雅漂泊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林嘉树就是她的希望,可以为他拼命,可以为他做任何事情,他的降临是老天给自己最最好的礼物。

    那个一直以来安静无声的屋子顿时有了生机和活力,初春的阳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那样的柔和,那样的美丽。他就是一个小天使,降落在人世间,脱胎换骨化为精灵,用他的哭泣和笑声感染着身边的母亲,让她变得伟大,让她变得高尚。

    林若兮到底没有管住自己的嘴,林雅的事情在一次和王文静拉家常时说漏了嘴,在老太太的追问下就索性全说了,本来老两口在婷婷的小嘴儿里就得到了只字片语,这下好了,真相大白。

    当天晚上王文静把实情告诉了林勋,这下不得了了,老爷子听了后气得浑身发抖,看来真是动怒了,如果林若然在眼前,肯定会一巴掌掴在大逆不道的儿子的脸上!

    林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老了老了,自己一向治家严谨的名声竟被自己的小子给毁了,传出去就是丑闻一件,邻居街坊怎么看,张家上下怎么看,所以老爷子的肝火上升是不无道理的。

    可是,王文静可不是这样看待这件事情的。

    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这个向来凌厉强势的老太太身上根深蒂固,她的确喜欢婷婷,可是每当看到老街坊们领着孙子们里出外进,她总会投去羡慕的目光。

    大胖小子,这四个字自带耀眼的光环,只要是带把的,无论孩子是胖是瘦都会冠以这样的称呼,听着顺耳,听着熨帖。

    当她从林若兮那里得知自己凭空得了一个孙子时,她的心情是激动万分的,难以掩饰喜悦心情的她真是恨不得能够马上见到孩子,所以在这件事情上第一次应了自己的名字,她的态度出奇的文静。

    为此,她降低姿态一遍又一遍地开导老伴一定要想开点儿,木已成舟,米已成炊,逢事要向开里看,生气动怒只会伤了自己的身体,已经上了岁数的人了,万不可急火攻心。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子都是当爸的人了,就随他去吧。

    老爷子终于把事情压了下来,没有找林若然的麻烦。可是她知道,事情并没有完。

    瞅着老爷子一次外出溜达,她把林若然叫到了家里,仔细询问着林雅的情况,毕竟林雅是外人,可是孙子是自己的,她分得清清楚楚。林雅如何安置,如何摆放那不是她该操心的事情,而孙子如何能够尽早来到自己的怀抱,才是她关心的问题。

    当她从林若然那里确认林嘉树就是自己亲孙子时,她是无比高兴的,恨不得马上见到那个孩子。可是,林雅无名无分,她这个婆婆也是所谓的婆婆而已,直接去见那是名不正言不顺的,看来这件事情的确需要从长计议。

    嗨,张芳华如果能为自己生个孙子,自己就没有这方面的苦恼了,看来烦恼真是自己找的。

    再次做父亲的林若然,掩饰不了内心的喜悦,如今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经过一段时间犹豫后,终于下定决心跟着妹妹到林勋那里负荆请罪。

    如他所料,他当场得到了老父亲的一记耳光,因为在老爷子看来,儿子出了这样的事情,他真的没法跟张家交代,直到现在,老人家心中那个坎儿都跨不过去,儿子的做法既丢了林家的脸面,又败坏了社会的风气,绝对是一件伤风败俗的坏事!

    还好,在王文静和林若兮共同劝慰下,老爷子虽再次消除了怒火,但扬言事情并没有完。

    脱了身的林若然一边抚摸着已经恢复原色的左脸颊一边回味着老爷子的话,嗨,老子就是老子,儿子就是儿子,两辈人的年龄差距是永远填不平的沟壑,是迈不过去的门槛。

    给孩子落户成了林若然急需办理的事情,也是林雅的心事。他向林雅要了身份证,户口本,出生证明,委托代理书后便去了街道办事处,根据《婚姻法》相关条款的规定,在缴纳了一定的社会抚养费后,林嘉树的户口居然落到了林雅的名下,事情办理的如此顺利,令两人都感到高兴。

    为了感谢张芳华一直以来的帮助,上了班的林雅办了两张瑜伽卡,两张美容卡,她挑了一个合适的日子把其中一套送给了张芳华,并跟她约好了一起健身美容。

    当张芳华不客气地收下礼物时,林雅意识到自己已经被这个大姐所接纳,她很高兴啊!

    她觉得此时她所拥有的都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本就心存感恩的她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了。她对生活没有太多的奢望,长期只身漂泊在外,她终于感到了家庭里被爱的温暖。

    其实,生活常常就是这样,在不经意间给了你微笑,用这份微笑抚慰有些受伤的心灵,让你感到活着就是上天恩赐的最好最棒的礼物。

    天气随着太阳的北移变得越来越暖和,大街上已经不见了雪的痕迹,它们早已化身成了蔚蓝的海水,衬托着海蓝市本就有的洁净。

    海边闲逛的人又多了起来,海风虽然还有些力道儿,但已经是刚中带柔,没有了往日的刺骨和冰寒。

    元宵节刚过,蛰伏了一个来月的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远在他乡的人们也早早地在初七初八就返回了这个去年打拼的小城市,继续实现着自己的梦想,或工资更多一些,或按揭付上楼房的首付,或职位上一个新台阶。

    他们为了实现目标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推动着海蓝市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他们是一群真正平凡而伟大的人。

    刘锦城,林若然,刘裕后,林若兮……他们其实仅仅是他们中的微不足道的几个。这个不到两百万人口的小城市,犹如浩瀚的大海,把他们揽入自己的怀抱,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看到自己小小的成就。

    这就够了。




第020章 十万块钱
    生活就是这样,如果平淡如水,就会单调乏味,自然就没有了激情,也就没有了活力、目标和追求。

    所以,生活需要涟漪,这样才能有波澜,才能有曲折,让人们看到色彩,感到情趣,闻到花香,听到故事,触摸到自己的灵魂的颤动。

    生活本就丰富多彩,也正应了那句老话儿,忙点好,是的,还是忙点儿好。

    开年一上班,刘裕后开了分工会,张德仁率领的工程部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因为他的手下本来就有六七个精兵强将,特别是刘锦城,让张德仁的压力减轻很多,工程部这个班子在他的得力领导下,搞得井井有条,没有什么工地和工程能难得住他的。

    可是林若然就不同了。

    公司的业务有百分之八十来自他的运作,百分之十五来自刘裕后,百分之五来自张德仁和其他人,所以公司需要正常运营,健康而稳步发展,他要付出格外的努力和精力,他的压力可想而知,用一句话比较时髦的话来形容,压力山大。

    林若然也通过朋友,亲戚,还有网上信息,招聘了四五个业务员,但成效甚微,要么太年轻,要么太油滑,几乎全靠吃底薪维持生活,这是他很不满意的,觉得自己的领导力亟待提高,急需打造一支优秀的营销团队成了他的工作侧重点。

    靠底薪维持生活是林若然最看不起的,作为销售经理,他深刻明白业务经理要靠订单,靠业绩才能在收入上有根本突破和根本改观的道理,只有这样才有一单暴富的可能,如果靠那点微薄的底薪,是万万不能成就自己的财富之路的。

    中产阶级,不是那么好跨进去的。

    这就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正是靠着这一信条,如今的他已经步入小康水平,所以他也把这种理念灌输给自己的班子成员,不过短时间内还是没有显著成效。

    近一段时间,林若然被林雅和张芳华的事情烦着本就有些憔悴的心情,这不喘口气的档口儿,自己分管的销售部出了纰漏,搞得他措手不及。

    其实,这个纰漏也不大,就是10w块钱的事情,可是说起这10w块钱的来历,就又是一个故事了。

    是的,故事无处不在,有的故事扣人心弦,有的故事惊悚诡异,而这10w块钱的故事反而让林若然有所惭愧。

    江伟,四十五岁,岩树市人,中等身材,干净利索,一双黑色皮鞋擦得锃亮,是林若然认为较有业务经验和经济头脑的一个业务经理,以前做过售楼员,又给一家塑料管材厂做过销售,所以做起工程业务这一块还是得心应手的。

    进入裕达公司不到两个月,江伟很快发挥出了他的特长,虽然是外地人,而且操着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可是有业务经验做底子,陆陆续续揽了几个工程,业务提成让这个中年人在海蓝市尝到了甜头,发誓在这里干一番事业。

    生意场里,多的是业务员,他们穿梭于客户和公司之间,而有的业务员忠诚于客户,也忠诚于公司,这样的业务员是好业务员,中规中矩,没有什么歪门邪道,拿底薪取提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有的业务员虽然忠诚于客户,但不忠诚于公司,他们穿梭在相同行业不同公司间,有了客户有了订单的时候就货比三家,哪家公司给的提成高就把客户介绍给哪家,不为名只为利。

    既得利益永远高于一切,江伟就是这样一个人。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对江伟来说再合适不过。

    作为资深业务经理,江伟对市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业务就是纽带,是桥梁,本就是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我联系了你,你联系了我,才有了生意,才有了生财之道。这种联系不能是单向的,也不仅限于双向的,而是多向的合作模式,而且,这种合作模式有时效性,或长或短,合作对象也是亦敌亦友。

    所以,抱着一个公司不放的思维模式在他的人生信条里是行不通的。

    他虽然在裕达公司挂了名,可是私下里他跟宝元,万有还有2004年下半年破产倒闭的方力都有联系,他用厚厚的名片夹编织了一个无限大的网,他就是那只躲藏在暗处的蜘蛛,sideran,追逐利益是他的本性,授予嗜血猎手的称号当之无愧。

    可以见得,他与林若然有着本质的不同,只要能撮合成一单生意,谁做东家对自己有利他就撮合谁。立场,在他而言,那是虚无的名词,没有实际的意义,而能够拿到手里的oney,刀勒儿,真金白银,才是真正的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白天他基本不在公司,他也没有自己的私家车,他宁愿坐上各路的公交车在市区和郊区转,订单是跑出来的,他相信厚厚的钞票是自己用脚步踏出来的,欣赏车窗外路过的风景,搜寻属于自己的猎物,也别有一番味道。

    这就是他,有着比林若然更为敏锐的业务嗅觉,有着比李闻更为执着的获利信念,走在海蓝市不太宽敞的道路上,挖掘着一桶又一桶属于自己的黄金。

    当然,为了防止穿帮,他做起事情来还是很谨慎的,已过了四十不惑的年龄,他深知暗箱操作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孙道义手下的业务员进进出出的也不少,不过专职的很少,兼职的居多,因为他一直贯彻落实着“不养人”的顽固思维,眼看儿子孙明理马上就来接班了,他更不想有更多的生面孔充斥在公司里。

    赵信任是和李闻同期进去宝元公司的,不过一直做兼职业务,他有自己的生意和店面。

    他经营着一家海产品干货店,什么虾米啊,鱿鱼丝啊,烤鱼干啊,淡干海参啊,蛤蜊肉啊,虾酱啊,只要是海里出的,什么都卖,别看铺面也就四十来平米,可是各色干货应有尽有,在他老婆的经营下,一年下来也是小十万的买卖。

    赵信任跟江伟混的很熟,二人虽说是招投标时作为对手认识的,可是几年里彼此互通有无,信息共享,也共同赚了几笔雪花银子,交情自然深了些。

    江伟当然知道林若然在裕达公司的分量,他是支柱,是主力,是游资,而自己就是枝杈,是散户,所以虽然是专职的他也干起了兼职的买卖。

    生意场上,信息就是情报,就是金钱。在这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生意场,用情报一词来形容商业信息再形象不过了,否则就没有首席情报官这个称呼了。

    有的业务员从设计院绘图时就开始入手,上到院长,下到设计师,或者请客吃饭,或者邀请参加新产品发布会,总之关系处理后把自家的材料啊,设备啊的各类参数暧昧地写进施工图的设计说明,自然在工程招投标中赢得先机。

    而有的业务员呢,则从政府官网上的土地拍卖信息入手,谁家参与了竞拍,最后地块花落谁家,谁早知道了这些,谁就能在第一时间把握机会,为最后的胜利赢得时间。

    可见,一手信息是多么重要!而江伟在信息交易中自然充当着唯利是图的角色。

    兼职的好处就是进可攻,退可守,作为公司并不重要的角色,冲突发生时能够置身事外,做到全身而退。

    不错的角色。

    “江总,听说过凯旋城项目吧”一个电话打了进来,惊醒了公交车上正在打盹儿的江伟

    “哦,赵总啊,在哪里忙啊凯旋城什么凯旋城我怎么没有听说”

    “今晚上我们唠唠老地方,怎么样我请客,您老哥可一定要来哦。”

    “好,有日子没见了,晚上我来请客,七点吧,老地方,不见不散。”

    “老哥太客气啦,那好,不见不散。”

    晚上,德胜楼一个僻静的包间里,江伟见到了赵信任。二人寒暄着落了座,没有其他外人,赵信任直接叫来服务员上酒上菜。

    “最近在哪里发财,江总”

    “哪里发财啊,最近哥们儿脚都磨烂了,也没有跑到一单生意,地皮越来越少了,市场越来越小了,这你也知道,老哥正烦着呢。”

    “是吗您还是老风格,用脚走遍海蓝,用嘴吃遍海蓝啊!小弟我佩服,佩服。”比江伟小五岁的赵信任连忙奉承道。

    “别说了,这种方法不灵了,太辛苦,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

    “我倒觉得还是老传统好,干我们这一行的,没有点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不行的。”

    “也是,也是。来,先喝口酒,这海蓝纯生啤酒现在喝正是时候啊!”江伟举起了酒杯。

    二人碰杯后一饮而尽。

    “来来来,老哥,吃菜,这温拌鸟贝不错,还有这,芥末海蛎子,壮阳,大补。”

    二人接连喝了三杯啤酒,肚里有了酒也有了肉,终于转入正题。

    “说说吧,老弟,又有什么新鲜信息啊”

    “怎么,没有信息老弟就不能招呼老哥吃顿饭啦”

1...3031323334...3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