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海蓝之夜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伟德山
    “说说吧,我太了解你了,别卖关子了,快点。”

    “还是老哥了解我啊,那我就说了。你听说过明岛那块地吗”

    “明岛,哪个明岛不会是西区西北方向那个荒废的小岛吧”

    “神了,老哥,一说就着,就是那个鸟不拉屎的小岛。”

    “怎么,有商机”

    “我跟你说,里面的商机大了去了!”

    “真的假的那个岛子我可是去钓过鱼,螃蟹、海蛎子可是不少,岛子里除了松树,杂草就是石头,况且四周海域早就被坐地户承包了,整个一圈放了参苗和鲍苗,现在可是正经的野生海产养殖区呢!”

    “对头,老哥,您说的一点也没错,可是这些都是一个月之前的事情了。兄弟刚刚得到内部消息,那里要建设一片别墅,独栋的,联排的都有,虽然与你们公司正在施工的蓝色港湾档次没的比,但是相关的配套设施也是中高水平啊。”

    “这就是你说的凯旋城!”

    “不错,就是凯旋城!前天我去看一个设计院的朋友,现在刚进行方案设计阶段,两个月后初步设计图纸就能出来。”

    “是吗!我可一点信息也没有,兄弟,你的消息可是够灵通的啊!”

    “老哥,听我说,设计院那边我已经跟我朋友打过招呼,不会露半点风出来,可是两个月后就说不准了。您老哥有经验,有肉我们一起分着吃,您看怎么办才好。”

    “先下手为强,当然是先跟公司领导打个招呼了,做个记录,行不行都没关系,关键是告诉他们这块蛋糕是你我最先发现的,最后算账的时候属于我们的业绩。”

    “哦,来,老哥,再喝一个。”

    二人碰杯又走了一杯酒后,江伟接着说,

    “明天上午我们就到明岛那边转转,实地考察一下,虽说现在那里是荒草一片没什么可看的,但是地理位置涉及到原材料运输,直接关系到施工成本,那是必须要了解的,顺便拍些照片可就更有说服力了。”

    “还是您老哥想得周全,得咧,就这么办。来来来,兄弟再敬您一杯。”说着,赵信任又端起了酒杯。

    “老哥,现在裕达公司在业界可是如日中天啊,搞到了这个项目可一定别忘了兄弟啊。您知道,我们东家现在只等着“太子”接位,没有什么战斗力和竞争力了,嗨……”

    “兄弟放心,老规矩,你相信老哥就行,功劳簿上有你的一份,军功章上也有你的一角,来来来,其他的话我们不用再说,喝酒,老哥敬你一杯。”

    窗外,马路上的汽车没精打采地睁开了眼睛,望着漆黑街道上的行人。短暂的夜晚里永远不甘寂寞的人们,他们走出家门,悠闲地泡着网吧和酒吧,挥霍着大把的时间和青春,以告慰无聊的心。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第二天,二人早早地来到了西区,此时潮水还没有退净,远处的明岛还笼罩在薄薄的海雾中,若隐若现,恍如人间仙境。

    几只海鸥时起时落,追逐着露出海面的小鱼小虾,偶尔几声“喵喵,喵喵”的叫声,让人听起来有点怪怪的味道,难怪当地人都叫它们是“海猫子”。

    虽然明岛距离海岸仅有一公里的样子,可是这一公里的距离都被海水淹没着,形成了平均深度一米左右的浅滩,所以到达明岛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海水落潮时步行或者开车过去,一种就是海水涨潮时开船过去,无论哪种方法,都是很安全的,没有什么风险。

    海水终于退净,二人行走在潮湿而干净的海滩上,一刻钟后就登上了明岛。

    明岛不大,方圆也就五六平方公里的样子,岛子上常年住着二十来户渔民,他们以养殖、捕鱼为生,房屋周边开垦出来的一块一块互不相连的地块,土质贫瘠,还有大量的石块,主要用来种些时令蔬菜。岛子上没有淡水,所有的淡水要么来自雨水雪水,要么来自一海之隔的西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十年代不值钱的海参鲍鱼现在价格涨了几番,螃蟹皮皮虾等各类海鲜每斤也达到了三四十块钱,靠海吃海,慷慨的大海回赠着这个不到八十人的小渔村,让他们的口袋鼓了起来,不少人家都开上了越野车。

    当隔岸的房地产开发大潮红红火火地搞着,小渔村的村民投来羡慕的目光,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没有一丁点儿消息,可谓望穿了秋水,好像西区区政府已经把他们遗忘在了茫茫的大海上。

    不过,这几年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村貌的变化。

    自来水供水系统在2005年初已经通上去了,直径200的hde管埋在了深约一米的浅滩下,源源不断地把处理好的自来水输送到明岛水站里,然后流进渔民的家中。

    电力电缆也早在九十年代初期进了岛,如今也是早已过了拉闸限电的年代。现在岛上已经通了光缆,通过基站进入渔民家里,带来外面世界的消息,影响着他们的渔耕生活。

    垃圾分类在这里实施的最好。这个渔村小巧精致,犹如世外桃源,清一色的海草房被四名村委干部管理得井井有条,村子里的政治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时不时搞些系海带扣,织网扣等比赛活动。富足的生活需要笑声来衬托的,的确如此。

    不过,即使这样一个美丽的村落也是不被学业有成的后辈们所看好的,据统计,子承父业打鱼晒网的年轻人也就两个人!而其他的人,要么在海蓝城里讨工作混生活,要么在其他地方买了房扎了根,只是逢年过节过来几次。

    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江赵二人就把明岛转了一个遍。

    二人找了处稍高一点的地方鸟瞰着整个渔村。此时雾气已经完全消散,在太阳的照射下,海草房一间接着一间,清晰可见。

    “怎么样,江总,这个地方靠谱吗”

    “没问题,兄弟,你看那边。”江伟用手指了指隔岸的西区。

    “那不就是西区吗,怎么了”

    “没让你看西区,看那片海。”

    原来,二人查看现场的功夫,已经涨潮了,海水没过了他们来时的路,此时已经是波光粼粼。

    “那不涨潮了吗,也没有什么”赵信任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个地方原材料运输是难点,所以价格方面可不是加个四个五个点那么简单啊,我的赵总。”

    “哦,的确是这样的。”

    “兄弟,走吧,地方我们也看了,情况也了解了,剩下的就是怎么运作了。”

    “那是自然,走,一起走。老哥,您可有什么好的点子”

    “如何运作还没有最终确定,回去后等我话,三天内一定联系你。”

    二人下了岛便来到唯一的码头,坐上免费的机帆船很快就来到了海对岸。随后二人分手,各自忙自己的事情。

    其实,如何能够拿下明岛项目,江伟是没有具体方案的。这种前期没有人际关系的项目,他以前也是遇到过的,边走边看吧,只有在不断跟进中各路需要打理的神仙才能浮现出来,到了那时再慢慢公关,最终把项目拿下,这是他的经验。

    不过,赵信任的明岛项目来的太及时了,已有两个月没了订单的他暂时只有可怜的一千五百块钱底薪维持生计,拿底薪,这是对他人生价值的最大侮辱,自从进了市场这一行,他就不甘于这样做。

    已经上了“315”路公交车的他,望着车窗外平静的海面和黄褐色的沙滩,心中波澜起伏。这个项目按照三百万的总造价来计算的话,以自己在裕达公司三个点的提成比例,也是9w块钱啊,即使去掉赵信任那4w块钱,运作四五个月就能得到属于自己的5w块钱,那也是好事一件啊。

    他拿出皮包里的笔记本,粗略地记录一下掌握的情况,特别是赵信任说的设计院里的那个张工。是的,他在织网,织一张以明岛项目为中心的关系网。

    还是那句话,眼前的工作重点还是要尽快回去在林若然那里备个案,这个萝卜坑儿自己先占领着,至于能不能运作成功,那是后话了。

    下了公交车的江伟马不停蹄地敲开了林若然办公室的门,正好林若然正在跟刘伟聊着佳名花园二期尾款的事情。

    林若然示意他落了座,三四分钟后二人聊了起来。

    “江经理,你来一定有消息。这可是你一贯的作风,来来,说说。”林若然起身拿了纸杯放了茶叶冲了热水后递给了江伟。他太了解江伟了,他向来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必有事情。

    “林总,我这边有个项目,跟您打个招呼。”

    “好啊,什么项目,说说看。”

    “明岛,明岛项目。”

    “明岛,不会吧!你说的是西区隔海那个岛子吧,那可是个荒岛啊,怎么,您江总要玩荒岛求生不成,哈哈……”林若然调侃道。

    “真事,我这个消息绝对可靠,岛子上要建设一片别墅群,档次跟蓝色港湾不相上下!”江伟吹嘘地说了一句。

    “是嘛!这可是海蓝市的新鲜事!来来,你具体说说。”

    于是,江伟把掌握的情况和回来路上形成的思路和盘托出,几乎没有保留,除了自己和赵信任的那层关系。

    “我看,你还是继续跟进吧,这件事情我会跟刘总说说的,有什么问题我们及时沟通,好不好”林若然了解完情况后对这位老牌手下做了指示。

    “好的,林总,有什么问题我再过来汇报。没什么事情,那我就去忙了。”

    离开林若然的办公室,江伟一时间竟然没了事情做。的确,做业务就是这样,运气好的时候,订单一个接着一个,运气差的时候,整天无所事事,常常会没有目的地瞎转悠。

    可是,这就是业务员的生活。即使有着灵敏嗅觉的江伟,此时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这时,赵信任来了电话,又跟他说了一件更加意外的事情,连接明岛和西区的西明大桥竟然也在此次的规划中,而且是先于凯旋城建设!

    江伟的脑袋如同炸了雷,虽说两地距离只有一公里,桥梁建设算是小型市政工程,可是在海蓝这个小城市,可是难得一见的,因为这个城市太小了。

    好事,好事一件啊!江伟瞬间又兴奋了起来。有了桥就能通车,通了车就解决了原材料运输,施工难度必然降低,大大的好事!

    跟进,跟紧,江伟似乎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随后的事情也变得顺利了起来。通过设计院张工的搭桥,江伟很快认识了凯旋城的东家——风和房地产的工程部经理莫总。关键人物结识了,工作局面便打开了。

    可是,天不遂人愿,三个月后就在江伟为着丰厚的提成忙前忙后的时候,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几乎把他击倒。

    风和房地产公司由于资金链问题,竟然把明岛凯旋城项目尚未动工的地块以5000w的造价全盘转给了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文韬房地产公司。

    这样,凯旋城工程自然就落到了刘伟手里。

    在刘伟眼里,江伟何许人也,同名不同姓,这种美事他自然找林若然了。通过几年的交道,交给林若然这样稳妥的人,刘伟那是再放心不过了。

    这样,江伟就被晾到了一边,这样戏剧性的一幕是他不曾想到的,情绪有些低落的他一时间难以接受。

    林若然自知这个项目是江伟一手跟进的,所以他也试图寻找机会让江伟去接近刘伟,可是刘伟根本不搭理他,并且明确告诉林若然,裕达如果想得到这个项目,那就林若然亲自过来跟进。

    没办法,江伟在这个项目上的作用就此结束。

    与此同时,西明大桥建设的飞快,本就不长的桥段,三个月就完成了桥墩浇筑工作,进入十一月份,天气转冷,路面施工就打住了,余下的工作就是第二年的事情了。

    由于退潮期基本不影响运输车辆通过西区与明岛间的那片浅滩,所以凯旋城的前期工程施工进度基本没有受到桥梁施工的影响,基坑开挖,筏板浇筑,防水毯铺设等,地下车库施工在刘伟的督战下搞得有模有样。

    这边呢,林若然既然已经得到刘伟的默许,攻势当然不能减少分毫。

    早在一个月前,刘伟就把顺水人情给了林若然,佳名花园三期的合同在刘伟的运作下很顺利地签给了裕达公司,当然这里有单总的功劳,因为他很认可裕达公司的实力,可在林若然看来,那当然要对刘伟感恩戴德。

    这份合同签得巧妙,妙就妙在有20%的预付款,虽然三期只有300w的工程量,可是对资金有些紧张的刘裕后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暗室逢灯。

    不过,作为代价,裕达公司把文韬公司的一辆丰田霸道以略高于市价的20w抵顶了下来,这是刘伟给自己的台阶,站在他的立场,这是为自己的公司赢得了利益,自然赢得了老板的好感。

    公司在发展,市场在扩张,有了这台六七成新的霸道,也是必要的,最主要的是无形中把预付款的比例由20%提升到了27%,当然是好事一桩。

    作为回报,林若然请刘伟在金色海岸大酒店吃了一顿大餐,并安排刘伟的父母到三亚转了一圈。

    所以说,有了这些事情作为铺垫,刘伟自然把凯旋城项目交给林若然打理,虽然江伟也是裕达的人,可是不熟啊,道理就这么简单。

    快要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走了,气不过的江伟把气出在了林若然身上。的确,他也不能找其他人了。

    一边是6w块钱提成的诱惑,一边是刘伟根本不睬自己的尴尬,眼见凯旋城合同签约在即,无计可施的江伟决定铤而走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连赵信任都劝不住。

    人有时就这样,一旦钻了牛角尖儿,那可是八十八头牛也拉不回啊。

    进去十二月,林若然如愿从刘伟那里拿到了凯旋城的合同。经过这次变盘,凯旋城的档次被文韬公司提升到与蓝色港湾一样水平,所以中央空调和新风除尘两大系统也一同上马,这样合同造价增至520w!

    520w按两个点的提成比例计算,就是10w块钱,江伟这下更不干了。

    由于江伟熟悉凯旋城的情况,林若然自然安排江伟办理投标收尾工作,所以到文韬房地产办理清退投标保证金的事情就落到了江伟的身上。

    这样好的机会,他不会错过。

    在办理保证金的头天晚上,江伟失眠了,他把能够涉及的方方面面的事情想了一遍,临近凌晨两点才睡下。

    第二天,当江伟从文韬大楼出来时,已经是上午十点,空气有些冷了,太阳无精打采地挂在天空。

    今天的肩包明显有些沉甸甸的,里面是刚刚退回来的10w块钱投标保证金。想着自己三个月来辛苦跑出来的业绩已经化为乌有,江伟心里不免再次难受起来。

    是该跑路的时候了。

    很快,江伟出现在了财务室里,林若兮到税务所去了,迎接他的是小鞠。

    “江经理,您过去拿的保证金呢林姐已经交代我了,让我接收就行,来,我给你开个收据。”小鞠对公司同事没有那么多讲究,向江伟伸出了右手。
1...3132333435...3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