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朝当神棍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人酥
之前那人阴阳怪气的恭维道:“槐大人果然是有大智慧啊。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不过今日狂风怒号,大雨倾盆,槐大人没有做准备吗万一粟米倒伏,损失不小。”
李水愣了一会,忽然一拍脑袋:“哎呀,忘记这回事了。”
朝臣们又是一阵笑声,屋檐之下,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忽然,李水自言自语的说道:“算了,倒了就倒了吧,剩下的粟米,也足以胜过王离了。”
王离一听这话,脸都绿了:“你种地只种一半,平时看都不看一眼,大风大雨都不管。就这样,还能胜过我”
王离忽然有点担心,这个槐谷子,不会在最后关头,给我搞破坏吧难道等我要收获的时候,在我田间放一把火
王离越想越有可能,于是拿起炭笔,在竹片上记了下来:加强人手,密集巡逻。防火防盗防槐某。
一直没有发言的王贲,忽然幽幽的说道:“今日要朝议,因此百官聚集。槐大人身上虽有赐爵,却无官职,为何也入宫了”
李水淡淡的说:“在下是来给陛下送馒头的。方才乌交已经带着馒头,去膳房交割了。”
众人哈哈大笑:“原来如此。”
淳于越小声对旁边的人说道:“听闻槐谷子近日写了几个字,四处问人。”
旁边那人惊奇的说道:“如此说来,槐谷子并不识字”
淳于越捋了捋胡须,说道:“即便识字,怕是也认不得几个。”
这帮博士都嘿嘿的笑起来了。嘲笑别人文盲,是他们最大的乐趣。在这帮饱读诗书的儒生看来,天下人皆为文盲啊。
李水在屋檐下躲了一会雨,也渐渐的感觉到气氛不对劲了。这些人模狗样的朝
第五十八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李信和李水谋划的很起劲,两个人甚至要商议接下来的国策了。
李信满嘴嚷嚷着,要灭匈奴,平东胡。李水则大言不惭,要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
两个人一个在说军事,一个在说文治。明明鸡同鸭讲,偏偏说的很热闹。
朝臣们大眼瞪小眼,良久之后,有人呵呵笑了一声:“这必定是玩笑耳。”
众人松了口气,点头说道:“是啊,必定是玩笑。此二人分明是丢了面子,故意夸大其词,说一些豪言壮语,给自己壮壮声势罢了。李水未必是真的要参与朝议。李信也未必是真的要举荐他。”
这时候,乌交牵着马车来了,在大雨中喊道:“槐大人,馒头已交割清楚,快上马车走吧。”
李水摆了摆手,说道:“不必了,再过片刻,陛下要授予我官职。我再等等。”
乌交哦了一声,赶着马车走了。
朝臣都一阵沉默。这是要来真的
不不不,槐谷子一定是在强撑。现在众人都在这里,他不好意思离开。等我们入了大殿,他看见四处无人,一定会悄悄溜走,一定是这样。
这时候,议政殿的门开了,有小宦官走出来,说道:“诸位大臣,请入内议政吧。”
众人鱼贯而入。
行礼之后,众人还没有说话,李信先跳了出来。
大家心里都是一惊,默默地念叨着:“不会吧他真的要做出这等荒唐事来吗”
可是李信偏偏就做了,他行了一礼,大声说道:“陛下,臣要举荐一人做官,参议朝政。陛下若得此人,可以令大秦万世永固,百姓丰衣足食。”
嬴政很感兴趣的问道:“是谁”
李信说道:“便是梦中遇仙人的槐谷子。”
嬴政的笑容僵在脸上了。
先前听李信说的那么热闹,还以为是当世姜子牙呢。原来……原来是槐谷子啊。
槐谷子会炼丹,会做一些仙界的东西,嬴政倒是相信,可是他参议朝政,恐怕是不行吧
不过,嬴政也没有断然拒绝,而是按照惯例,问朝臣:“诸卿以为如何”
朝臣们齐声说道:“臣等以为,万万不可。”
异口同声,整齐划一,简直就像是排练好的。
李信勃然大怒,问道:“为何不可”
淳于越淡淡的说道:“槐谷子何德何能,可以参议朝政呢总不能你举荐一人,陛下就赞同一人。李信啊,不要胡闹了,退下吧。”
李信却不肯退,争辩说道:“槐兄身怀奇术啊。可以做馒头,可以做面条,可以做胡饼,可以酿仙酒……”
“呵呵。”王离直接笑出声来了:“李老将军,你举荐的是朝臣,还是厨子”
众人顿时哄堂大笑。
淳于越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所谓朝议,是要参议朝政的。槐谷子是懂刑名,还是懂赋税李信,你做事要有分寸。”
李信有些不服气的说道:“陛下尊号,乃槐兄最先提议。匈奴人沙提烈,乃槐兄将其制服。臣以为,槐兄确有大才。赋税刑名,只是雕虫小技,一小吏学上三五个月便可以熟练。而谋国、谋天下,非有旷世奇才不可。”
嬴政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李信之言有理。”
李信听了这话,顿时欢喜无比,叫道:“陛下,槐谷子就在殿外等候。”
嬴政有点无奈:“还等在外面这两人就如此有把握吗”
他淡淡的说道:“罢了,召槐谷子进来吧。”
有小宦官出去叫了一声,李水就昂首挺胸的进来了。
嬴政盯着李水看了一会,很是斟酌了一番,然后说道:“槐谷子,李
第五十九章 何以安天下
李水左右张望了一番,走到了那帮儒生面前。
他笑嘻嘻的对淳于越说道:“淳博士,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今我也是博士了,便和你们站在一块吧。”
淳于越嫌弃的向旁边躲了躲。
李水还以为淳于越在给自己让位子,客气的道了一声谢,大大咧咧的站在了淳于越的位子上。
现在,李水站在了博士最前排,他倒像是众人的领袖了。
淳于越气的脸都绿了,但是议政殿上,总也不能推推搡搡,把李水赶走。所以只好忍气吞声的受着了。
其实李水早就暗中观察了一番,大秦的博士,人员很复杂,不仅有儒生,还有阴阳家、法家、墨家……凡是喜欢夸夸其谈,又有些见识的书生,都在里面。
博士,博士,博学之士,果然名不虚传。
只不过这其中儒生人数最多,而淳于越又是博士领袖,所以给人一种,博士全是儒生的印象罢了。
李水暗暗的想:“再过些日子,李斯就该建议秦始皇焚诗书而明法令了。从那以后,其他学说一蹶不振,诸位博士虽然不至于丧命,但是罢黜的罢黜,请辞的请辞,这群人当中,恐怕就只剩下法家了。”
“完全是法家的博士团体,变成了李斯的附庸。再也不能像现在这样,隐隐有与李斯代表的文臣,和王氏代表的武将相抗衡的意思。”
“更为危险的是,那时候朝议变成了法家的一言堂,所以大秦的国策,越来越倾向于严刑峻法,丝毫不给百姓以喘息之机。”
李水微微摇了摇头,看了看身后那群满脸不忿的博士,暗暗想到:“谁让我心系苍生呢谁让我心怀天下呢我就暂且在博士当中,立一番功业吧。将这些人收入囊中,必定可以成为伏尧的助力。”
李水满意的点了点头,接下来的奋斗方向,算是确立了。这个方向确立的并不难,毕竟……除了夸夸其谈的博士,别的李水似乎也不会。
嬴政见李水这么不知轻重,居然站在了众博士的最前面,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朝堂之上,一举一动,都需要论资排辈的。淳于越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又极有见识,他做博士的领袖,那是众望所归。
你李水……刚入朝议政就要夺权吗
不过,他也没有训斥李水。反正此人是试用,犯的错越多越好,等日后向伏尧解释起来,就更有说服力了。
于是嬴政微微一笑,将这件事揭过去了。然后沉声说道:“那就开始议政吧。如今大秦已经一统天下。然而六国故地,并不安稳。山川大泽之中,多有盗贼。六国豪强,亦蠢蠢欲动。诸卿以为,何以安天下”
李水听得抓耳挠腮:“这个我知道啊,我学过。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颁布什么政策来着”
结果越着急越想不起来,最后脑子里就只有两句话:“焚诗书而明法令。筑阿房宫,收六国美女……”
就在李水苦恼的时候,王贲站出来,说道:“臣请陛下收天下之兵。无论百姓豪强,家中没有兵器,如何造反难道提着木棍上阵吗”
“收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李水眼前一亮,忍不住大声说道:“极是,极是。臣也是这么想的,刚要说出来,被王将军抢先了。”
王贲有点无语,心想:“你还能更无耻点吗在议政殿上公然抄袭”
嬴政忽略了李水,点了点头说道:“此议可。这几日,讨论出一个详细章程来,由朕过目。”
李水连忙答应。
王贲都懵了:“陛下这话,是对我说的吧你答应给什么劲”
片刻之后,丞相王绾又站了出来,说道:“臣以为,应当迁徙豪富。”
李水一拍大腿,说道:“正是。豪富离开故土,没有了宗族子弟支撑,只是一富户罢了,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第六十章 国之栋梁
朝臣欢喜不已,等下一次朝议,无论李水写的好不好,大家齐声说不好,将他赶出去也就是了。
当然,李水写好的可能性也不大。
朝臣们高兴,李水也很高兴:“只要给我点时间,大秦的国策,我也能想起来个七七八八。哈哈,看样子我要大展奇才,震惊四座了。”
今日的朝议,已经结束了,朝臣们纷纷向外面走去。
这时候大雨已经停歇,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
不少人意有所指的感慨道:“雨后彩虹,好兆头啊。大秦的天,已经放晴了。”
李水翻了翻白眼,心想:“口舌之争,有个屁用,老子是实干家。”
淳于越故意落后了众人几步,走到了李水身边,低声说道:“你想要上进,想要走正路。放弃诓骗世人的神仙学说,想要入朝议政,为天下人做事。这很好。”
“然而,凡事要量力而行。你一无资历,二无见识。仗着厚颜无耻,在朝堂中厮混。如此岂是长久之计”
“老夫也不驱逐你,只劝你日后安静些,乖乖呆在角落当中。多看,多听,多学,也就罢了。待你须发皆白,垂垂老矣之时,也熟悉了政事,或许可以成为国之栋梁,也未可知。”
淳于越说完之后,也不等李水反驳,就转身走了。
李水被噎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良久之后,李水对旁边的李信说道:“李兄,我今日忽然明白,为何你讨厌他了。”
李信深有同感的说道:“是啊,好为人师,对谁都要教育一番。偏偏还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你若翻脸,倒成了不识好歹了。”
李水感觉自己遇到了知己。淳于越这老头,太讨厌了,你凭什么说我没有见识
自秦汉到明清,哪一朝的事情我不知道千百年来的帝王总接下来的治国经验,随便拿出一条来,便可以安天下了。
我不说,只是暂时忘记了而已,你等我想起来再说。
还是那句话,下次朝议,我要震惊四座。
李水刚刚想到这里,身边的李信忽然说道:“槐兄,看来一次,陛下是有意考察你。如何撰写对策,万万不能马虎啊。”
李水点了点头。
李信又说道:“关于如何平定天下,我已经有腹稿了。槐兄如果想不出来,可以借鉴一下。”
李水惊奇的问道:“这么快说来听听”
李信说道:“我打算率领三千人马,出函谷关,直奔向东。经三晋,入齐地。沿途遇贼剿贼,遇盗杀盗,震慑豪强。中原平定之后,再折而向南,入吴越,定荆楚,再由巴蜀回师关中。”
“粗略算下来,只需要一个月,蠢蠢欲动的六国贵族,必定闻风丧胆,心灰意冷。这天下,就可以安定下来了。”
李水都听傻了:“这就是你要写的对策”
李信说道:“是啊。你若要借鉴,我建议你稍微修改一些,不要全盘照搬。比如……将三千人马,改成四千人马。比如将函谷关,改为武关。”
李水拍了拍李信的肩膀:“李兄,日后朝议,我建议你呆在角落中。多听,多看,多学,少发言。”
李水走了。李信挠了挠头,嚷嚷道:“槐兄,你即便做了博士,也不必学淳于越说话吧”
…………
商君别院,李水正在奋笔疾书。
哈哈,又想起一条来。哈哈,又一条。哈哈,文思如泉涌啊。
李水现在脑子很清楚,把秦始皇的政策,回忆起来了七七八八。
至于秦之后的一些政策,李水没有写上去。国策,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太过超前的话,容易适得其反。
写完之后,李水念了一遍,又修改了一些地方。然后工工整整的抄写好了。这一篇对策,算是完成了。
随后,李水交给乌交,说道:“去,替我送入宫中,呈上皇帝。”
乌交在旁边恭维道:“下朝不过两个时辰,大人就已经写好了对策,真是国之栋梁啊。”
李水毫不谦虚的点了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