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朝当神棍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人酥
嬴政问道:“你可有证据”
赵佗说道:“有。李斯勾结了十数名朝臣,结成朋党,日日在暗中谋划,凡是与他有嫌隙之人,都要群起而攻之,比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
“数月之前,末将从南越回来。李斯亲自迎接,处处维护末将。那时候末将与商君别院有嫌隙,李斯亲自帮忙说和。”
“那时候,李斯不知道臣在南越无尺寸之功吗李斯的同党不知道臣在南越无尺寸之功吗他们都知道,他们清清楚楚。但是他们与我把酒言欢,谁也不会弹劾我。”
“那时候,李斯不知道我曾经囚禁了商君别院的匠户吗但是他毫不介意。”
“起初的时候,末将很受感动,觉得李斯礼贤下士。但是久而久之,我发现并非如此。李斯并不是关照同僚,而是妄图将同僚变成他的门客。”
“陛下,若朝中大臣,变成了李斯的门客。那么久而久之,李斯在朝中就会说一不二。”
“他会变成权臣,蒙蔽天听,左右朝纲。昔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殷鉴不远啊。”
嬴政面色顿时一肃,显然赵佗的话打动他了。
赵佗再接再厉,说道:“臣侦知李斯的险恶用心之后,心生厌恶,有心远离他。谁知道李斯却极力的拉拢我。”
“我万般无奈,只能故意向他索要钱财,索要美人。如果他能对我心怀不满,也许就放我离开了。”
“谁知道,李斯这阴险小人,气量如此狭小,为了区区一些黄金,几个美人,竟然让同党在朝堂上弹劾我,要将我置于死地。”
“若有朝一日,真让李斯获得了权柄。那朝堂之上,还能说话吗是不是有人说一声反对李斯的话,立刻就要被杀了”
李斯听到这里,冷汗已经刷刷的流下来了。
他万万没想到,这个赵佗竟然如此能言善辩。
而赵佗心中也是分外得意,有些感慨的想:冯刃疾,果然善于弹劾啊。幸好他教了我这些话,否则的话,我岂能告倒李斯
第五百五十一章 东方来的勇士
李斯一党,本来打算今日在朝堂,把赵佗钉死的。
没想到赵佗绝地反击了。而且巧妙地利用了李斯一党的弹劾。
现在可好,赵佗居然变成了不愿意结党营私的义士,之前五四三番羞辱李斯,也变成了为了脱离李斯,不得已而为之。
而李斯,变成了小肚鸡肠的奸臣,为了留住人才,不择手段。只要入了他的门下,就不允许再脱离,否则的话,就要置之于死地。
这和盗贼匪徒有什么区别
这时候,李斯再也不能躲在幕后指挥了。
他站出来,声泪俱下的说道:“陛下,这是赵佗对老臣的诬陷啊。老臣绝对没有结党营私,绝对没有……”
他还没有说完,赵佗就幽幽的说道:“听闻,李斯大人向门下的多有朝臣,都借了大量的钱财,多者数百万千,少者也有数万钱。”
“而且借钱之后,从来没有提一句要还钱。”
“大人你在府中锦衣玉食,饮酒作乐。而你门下之人,却捉襟见肘,敢怒不敢言,每每见了大人,还要强颜欢笑。”
“试问,大人这等行径,是在勒索呢还是在征捐税呢”
征捐税三个字,让李斯打了个寒战。
“这个赵佗,竟然如此牙尖嘴利往日怎么没有看出来”李斯越来越心慌了。
他回头看了赵佗一眼,更是恨得牙根痒痒,心想:“老夫为何借钱还不是为了给你买宝剑吗结果你这个忘恩负义,背信弃义,厚颜无耻之徒,我……”
李斯深吸了一口气,向嬴政解释说:“陛下,老臣借了钱财,是一定会归还的,只是近日有些拮据,因此拖得时间长了一些。”
那些被借钱的朝臣也纷纷站了出来,说道:“我等是自愿借给廷尉大人的,不存在勒索。廷尉大人也从来没有赖账的意思。”
“我等与廷尉大人,志趣相投,乃是好友,并非门客关系。”
这些朝臣众口一词的为李斯开脱,在嬴政看来,这就更可疑了。
他知道,赵佗说的其实没有错,朝中这些重臣,都有自己的班底。
王绾有,李斯也有,淳于越也有。赵腾也有一些。冯去力对下属的御史们也是说一不二。
李信到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过也与军中不少将领交好。
这样一路看下来,倒是槐谷子最让人省心啊。
因此,嬴政决定趁这个机会,好好敲打敲打朝臣,让他们知道畏惧,让他们知道收敛。
嬴政没有说话,但是李斯只要看嬴政的表情,就明白了一大半。
李斯是个聪明人,而且跟在嬴政身边很久了。他太了解应征了,他知道,自己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大意了,太大意了啊。
本以为皇帝足够信任,自己可以趁机收拢朝中的大臣。或许是这些年顺风顺水,忘记了陛下是什么样的人了。
李斯心中有些苦涩,觉得自己有时候真的是聪明过了头了。
陛下,确实宠信自己,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触动他的底线。
这么多年来,李斯一直小心翼翼,在嬴政许可的范围内做事。
没想到赵佗这家伙,来直接把嬴政的底线提高了。一直踩着线的李斯一下到了线外。
李斯闭了眼睛:如果皇帝执意要杀我。那我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对于皇帝来说,天下有这么多人,也许再找一个人做廷尉也就是了。
李斯觉得,自己要做那个杀鸡儆猴的猴子了,因此哟对岸放弃抵抗了。
朝堂静悄悄的,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替李斯说一句话。
朝臣之间的斗争,总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李斯败了,别人就有了出头的机会。谁愿意开这个口呢
这时候,李水一脸严肃的站了出来,对嬴政说道:“陛下,臣以为,廷尉大人乃忠贞之士,绝对不会谋反。”
朝臣:“”
槐谷子这家伙是不是吃错药了他向来最喜欢诬告别人谋反,现在怎么会帮人开脱
嬴政也有点纳闷的看着槐谷子,不知道他在搞什么。
李水一脸感慨的说道:“廷尉大人,是一位能臣啊。为我大秦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样的人,岂能轻易降罪”
“臣恳请陛下,认真调查一番,若廷尉大人真的有不轨之举,再杀了他也不迟。”
嬴政听到这里,心中微微一动:是啊,昔日秦灭六国,李斯出谋划策,确实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如果今日杀了他,后世的人怎么看朕没有容人之量可以共苦不能同甘
其实,嬴政是不相信李斯有谋反之心的。原因很简单,李斯是个聪明人,应该可以看出来,谋反没有任何出路。
嬴政想要治李斯的罪,无非是告诫天下官吏,引以为戒罢了。
现在被李水这么一提醒,嬴政已经改了主意。
这只猴子,不能李斯来做,得换个人。
于是嬴政点了点头,说道:“槐谷子,言之有理。”
嬴政采纳了李水的意见,决定派人调查李斯一番,再做定夺。
如果李斯真的有问题,到时候再降罪也不迟。
当然了,那样的调查,多半就沦为了走过场了,李斯有没有罪,能不能找到证据,不全是看皇帝的态度吗
进过李水的仗义执言,李斯被保下来了。赵佗的弹劾,变成了一件待调查的案件而已。
李斯没有受罚,甚至没有受到皇帝的训斥。
朝议结束,百官缓缓地向外面走。
李斯走到李水面前,向他行了一礼:“老夫,多谢谪仙仗义执言。”
李水正色道:“廷尉大人何必谢我本仙也只是陈述事实罢了。”
李斯感慨的说道:“往日,老夫对谪仙有些偏见,真的是错了啊。”
李斯谢过之后,还有不少朝臣都来向李水道谢。
他们都是李斯一党的人。如果李斯倒了,他们也没有好果子吃。因此对李水还是很感激的。
李水一脸谦逊的安抚了他们几句。然后和李信一块,笑眯眯的走了。
李斯走的很慢,他有点不解:这个槐谷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平白无故的,他为何要救我一命呢
直到李斯回到家中,管家对李斯说道:“主人,我最近听说了一件事。”
李斯嗯了一声,心不在焉的说道:“何事”
管家说道:“近日,赵佗一直乔传打扮,频繁出入于商君别院。之前他曾经被撞见了几次,但是那人一直不敢相信那就是赵佗。”
“可是今日散朝之后,赵佗直接去了商君别院,连改装都没有。”
“因此小人连忙来告诉主人,这个赵佗,可能投靠了槐谷子。”
李斯欲哭无泪:“你这消息,也太及时了。”
事到如今,李斯已经彻底看明白怎么回事了。
赵佗,一直都是李水的人。至于他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李水的人,李斯就不知道了。
不过李斯隐隐约约能猜测出来,赵佗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行为,应该都是李水的手笔。
什么索要黄金,什么索要美人……怪不得自己的两个美人出现在了谪仙楼。
这一切都是槐谷子的安排啊。
“槐谷子故意激怒我,然后让我对付赵佗。他则将计就计,让赵佗反过来弹劾我。”李斯越想越生气:“到最后,他再假模假样的替我说话,让我感激他真是岂有此理,把人当猴耍吗”
他冷笑了一声:“好啊,槐谷子,竟然算计到我头来了。不过……你这样有用吗我已经看穿了你的诡计了。”
李斯刚刚想到这里,忽然心中觉得有点不对劲:槐谷子的目的,真的是让我感激吗恐怕未必吧
联想到朝议结束之后,群臣对槐谷子赞赏的目光。
李斯忽然明白了:槐谷子这家伙,分明是在学我啊。学我博得美名这个阴险小人!
…………
“名声那玩意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李水看着周青臣,一脸不屑。
周青臣则一脸请教的样子:“那么谪仙今日为了要救下李斯呢”
李水说道:“我这么做,都是为了陛下,为了大秦,为了苍生啊。”
李信叹了口气,把酒杯放下了。
这时候不能喝酒,槐兄的话容易引起人反胃。
周青臣则像是小鸡吃米一样连连点头,好奇的问道:“那……谪仙究竟是如何拯救苍生的呢”
李水说道:“李斯此人,颇有才华。但是除此之外,此人也太自恃才华了。”
“他的胆子很大,为了得到高位,有可能铤而走险。而且他的实力越强大,铤而走险的几率也就越大。”
“将来陛下去了仙界,这个李斯留在凡间,谁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来”
“因此,我让赵佗弹劾他,就是给他提个醒,让他不要得意忘形。”
“赵佗弹劾他的内容,是胡编乱造的吗不是!每一件都有依据。他李斯确实是在结党。”
“然而,弹劾完了,又杀了他那就浪费了他的才华了。因此本仙又出言保住他。”
“留着他的有用之身,为我大秦出力。经过这件事之后,他可能有了教训,不敢再胡作非为了。这样不是很好吗”
周青臣连连点头:“谪仙,真的是太有远见了。”
李水笑了笑:“至于朝臣对我的改观。怎么说呢本仙其实并不在乎。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嘛。”
“本仙确实是品格高洁之人,时间久了,那些朝臣自然会知道的。”
周青臣连连点头,感慨的说道:“谪仙的品格,终于得到众人跟的认可。谪仙虽然对此不屑一顾,但是下官还是很开心的。”
…………
西方,一片密林之中,有数十匹马。
他们潜伏在这里,盯着不远处的一条大路。
领头的两个人沉默了一会。
忽然有个人说道:“想不到,世间竟然有这等人。丑陋的像是鬼一样。”
另一个人点了点头:“是啊,我也没有想到,在如此偏远的地方,竟然还有人烟,长相与我们差异这么大。”
这两个人,不是别人。
一个是沙提烈,另外一个是冒顿。
当初这两兄弟被李信杀得七零八错,仓皇西逃。
在逃跑的过程中,他们渐渐地解释清楚了误会,然后合兵一处,带着数百匈奴骑士,仓皇的奔跑,只求距离大秦越远越好。
其实,沙提烈和冒顿的关系缓和,无非是因为现在实力弱小罢了,不联合起来,很容易被人吃掉。
这些人穿过了西域,进入了欧洲地界。
他们每经过一个村子,就抢劫一番。
这里的百姓对他们这伙人闻风丧胆,纷纷仓皇逃跑。
起初的时候,冒顿和沙提烈很忧虑,因为这样不是长久之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