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娘子天下第一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小小一蚍蜉
??更甚至论对金国,突厥两国的政策,谁也没有并肩王出手最为果决。
??可是今天柳明志竟然因为夷敌之首这个称呼的问题跟童相闹得有些不痛快,可谓是惊呆了不少人的眼球。
??童相脸色僵硬的看着柳明志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的平淡目光,神色微微变化了几下。
??“本……本官明了,多谢并肩王指教。”
??“童相明白就好。
??在国上,本王自然会以朝廷为本,尽职尽责为朝廷尽忠,可是在私,完颜婉言她是本王的女人,希望诸位同僚顾忌一下本王的颜面。
??夷敌之首,不但是在打她完颜婉言的脸面,同样是在当众打本王的颜面。
??如果本王下次再听到这四个字的称呼,那就请诸位同僚别怪本王不念及昔日的情分,翻脸不认人了。
??童相继续吧。”
??柳明志的话虽然是对着周围的官员说的,可是在场的众人都明白,他这句话实际就是说给童相童三思听得。
??童三思脸色阴晴不定的从柳大少身上转向了龙台之上的李晔。
??“陛下,北征具体事宜奏折中皆是一一陈列,老臣就不浪费口舌了,还是请陛下亲自过目吧。”
??李晔又不是傻子,怎么能发现不了朝堂之上因为姑父柳明志那些话弄得有些微妙的气氛。
??他心里隐隐有些高兴,脸上却不动声色。
??藩王与中央大臣不合,对于自己这位皇帝来说是最乐意见到的神情。
??只是他的心里同样起了波澜,关于姑父跟金女帝并无恩爱之情的传言看来有待考量啊。
??现在得局面他只能两不相帮,装作没有发现朝堂之上微妙的局势,给一旁的小德子使了个眼色。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看书app,【 app www.迷迷read. 】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把童爱卿的折子呈上来。”
??“遵旨!”





我娘子天下第一 第六百一十四章上君下臣
童三思将手里的奏折转交给了小德子,神色看似风平浪静的朝着自己的位置上返回过去。
不知情的人全都以为童相身为并肩王的师兄与前辈的身份,并未将柳明志的那些话放进心里去,而是一些熟知童相秉性的官员,心里不由得一突。
表面越是风平浪静,背地里就越是波涛汹涌啊。
或许童相不会与并肩王有什么深仇大恨,但是以后朝堂之上想要和平共处基本上已经是奢望了。
不少人默默的叹了口气,心里颇为无奈。
在他们的印象里,并肩王是那种左右逢源,笑脸迎人,从来不轻易与人交恶的性格啊,今天为何忽然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
柳明志望着跪坐在不远处的童三思,神色淡然至极,仿佛方才与童相有了口角的人不是自己一样。
一旁的李柏鸿脸色诡异的瞥了神色平静的柳明志一眼,隐晦的给其竖了一个大拇指。
柳明志还了李柏鸿一个淡漠的眼神,
这货也不是什么好玩意。
也是,好玩意谁敢举兵谋反。
李晔接过小德子呈交上来的奏折,大殿顿时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全都静静地等着李晔翻看奏折。
这个时候连一个小声讨论的声音都没有出现。
柳明志与童相方才发生的事情令勤政殿中的气氛相当诡异,诡异到在座的百官九成都如坐针毡,却又不能离去。
诺大的勤政殿中只剩李晔翻阅奏折的声音隐隐传来,算是令百官有些枯寂的内心多了那么一丝淡淡的慰藉。
李晔神色端正的翻阅着手中的奏折,一字一句的逐步分析。
事关大龙一统天下的万世基业,他可不敢粗心大意,生怕疏忽了什么。
奏折上精细的陈述了北征筹谋的具体计划,每一步都被童三思清楚的例举了出来。
并且在后面陈明了其中的利弊。
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如何应对两国可能破釜沉舟的抵抗之举。
这就提到了先前童三思谏言的兵分两路还是合兵一处。
合兵一处虽然不如兵分两路出兵迅捷,或许会延缓大龙一统天下的时间,确实最为稳妥的一种办法。
毕竟北出边关攻入敌国境内作战,变故太多,不得不仔细部署。
尤其对于粮草的运输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兵分两路运输粮草,其中的消耗远比合兵一处的消耗多出数倍之多。
加上大军不太熟悉两国境内的环境,作战之时要面对的突发之事必须要防患于未然。
虽然有并肩王柳明志数次孤军深入金国后方境内作战成功的先例,但是却有一个极大的前提。
骑兵。并肩王麾下的兵马全都是骑兵。
骑兵无论是进攻还是撤退来说都是来如风,去似电,以长途奔袭,快攻快退的突袭为主。
遇到不可敌的兵马与危机可以迅速撤离。
经过一干重臣的探讨最终得出了结论,并肩王只所以能在敌国境内数次孤军深入,屡战屡胜,与他麾下都是精锐铁骑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
然而此次北征,百万雄师自然不可能皆是骑兵,定然以步骑联合为主。
攻城作战之时不得不考虑一下步卒跟后军辎重的情况。
其次,两国虽然互相毗邻,但是一旦大战开启,兵线定然打的四分五裂,兵分两路各攻一[520 www.biquge520.vip]方战线很难统一。
消息传递不能及时的话定然会贻误重要战机。
再者便是前车之鉴? 两国数次借着背景兵力空虚之时伺机南下? 大龙的将领已经尝到了兵线太过分散的苦头跟难处。
面对天生生活在草原之上的突厥人,突厥骑兵在草原战方面将会是如虎添翼。
而金国跟大龙一样? 据坚固城池而守? 少量步卒无法及时攻城,骑兵攻城痴人说梦。
一旦兵力分散? 固然可以同时出击,但是未必没有可能给两国敌军苟延残喘的时机。
种种对比下来? 合兵一处的方式怎么看都比兵分两路更加有利。
李晔一丝不苟的将奏折上的内容一字不差的看了一遍。
然而他也无法分辨出来合兵一处? 兵分两路孰强孰弱,能摸索着将朝堂之上的事情治理好,对他来说已经有些吃力了,根本无暇分心再去了解关于兵法的事情。
奏折上内容将合兵一处的好处说的相当明显? 但是李晔还是有些犹豫? 目光不由得看向了颔首低眉,眼帘下垂的柳明志。
他不会用兵不假,但是他会对比。
若是合兵一处真的比兵分两路强上那么多,为何姑父去年没有用合兵一处的雷霆之势对两国之中的其中一国展开强势的进攻呢?
难道昔日的情况兵分两路比合兵一处更加有利不可?
他前思后想,还是不得其门。
复又粗略的过目了一下奏折上的内容? 李晔思索着要不要找一个武将来帮着自己参考一下奏折之上内容的利弊之处。
可是北疆六卫的大将军,新军六卫的大将军? 加上一些年前从北疆归来的诸多老将早在半月前就已经及时赴北整军备战。
放眼朝堂之上虽然武官云集,可是皆是多年闲赋在家的老将领了。
他们的威望还有战略眼光李晔自然不怀疑? 否则也不会位列两班了。
只是他们的年龄都是自己祖父李政的年龄了,李晔思索的是他们几十年的战略眼光是否还符合眼下的局势。
毕竟此一时彼一次? 突厥早已经不是多年以前四分五裂的突厥草原? 金国也不再是昔年偏居一隅的弹丸小国。
两国早已经成了不容小觑的庞然大物。
用这些老帅几十年前的战略眼光? 去看待眼下国战的局势,真的合适吗?
如此一来,李晔的目光再次的放到了柳明志的身上。
他也发觉了,自己虽然对姑父柳明志的威势畏惧不已,可是也越来越离不开姑父辅佐了。
没有他待在身边,很多事情自己竟然拿不定主意。
李晔很不想承认,可是他不得不承认。
姑父的存在就像一根顶梁柱一般支撑着自己的皇位。
只要有他在,纵然自己做错了也有挽回的余地。
然而没有他待在身边,自己就像六神无主的无头苍蝇一样。
就拿此次蕊儿跟岳父祸乱朝纲之事一样,李晔心里隐隐的有种感觉,纵然此次不是自己故意为之,而是朝堂之上真的发生了蕊儿祸乱朝纲的事情,姑父依旧可以像以前一样解救自己与水火之中。
帮自己肃清朝纲,整顿吏治,再扶大厦之将倾。
他不知道他凭什么会相信姑父这样一个权臣,但是他总是不由自主的冒出这样的念头。
李晔回过神来,目光复杂的环视了一下殿中的文武百官。
七成半的官员都是上了年纪的老臣了。
有皇祖父李政留下来的三朝元老,也有父皇李白羽留下来的一些较为中年的臣子。
年轻的臣子大眼一扫,少的可怜至极。
尤其是辅佐社稷的重臣,全都是遗留的老臣,新任官员几乎一个没有。
李晔放在龙案下的拳头握的关节发白。
对于朝堂大换血的想法越来越坚定了。
自己必须在两年之内,徐徐渐进的将朝中的官员全都换成自己亲自提拔上来的年轻官员才行。
老臣的威望太高,资历太深,自己的威仪很难震慑他们。
很多时候都得自己选择妥协,一些政事才能通行,这极大的掣肘了自己君王的权柄。
姑父镇国书第三卷说的御下之道自己必须再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来钻研了。
自己是一国之君,是当朝帝王,是该自己看他们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帝王,而不是让他们来掣肘自己身为帝王的威严。
自古以来便是上君下臣。
自己才是君,怎可让臣子来决定自己得意志。
更重要的是,自己必须尽快摆脱对姑父柳明志的依赖才行。
父皇在世的时候教给自己的东西连姑父教给自己的百分之一都不及。
潜移默化之下自己对姑父的依赖太重了。
长久下去,自己将会变成一个毫无主见的帝王。
这将如何否和自己的身份,符合帝王威仪。
可是眼下,自己又不得不仰仗姑父的威势。




我娘子天下第一 第六百一十五章避嫌
??柳明志若是知道坐在龙椅之上李晔的真实想法,定然会惊叹这孩子的妖孽之姿。
??大龙朝堂之上如今的弊端正如李晔所想,君弱臣强。
??新君太过年幼,执政资历不足,臣子多是三朝乃至两朝的元老,气势之上便压了君王一头。
??长此下去,一些自恃资历的老臣,难免会轻视李晔一头。
??如此一来,最终朝堂之上便会变成权臣横行,而君王失威的模样。
??当时李晔在御书房与自己君臣奏对,提出想对朝堂大换血的时候柳明志就有一种感觉了,感觉李晔的成长进步的有些太快了。
??可是他没想到李晔心里对朝堂之上的局势看的如此的通透至极了。
??他想将朝堂大换血的真正打算也并非是因为文武百官年事已高,怕将来无人可用,导致朝堂官员出现断层的危局。
??真正的目的是他已经从龙台下的官员身上感受到了压力。
??现在朝堂之上的百官资历太重了,重到在某些事上自己这位当今天子都不得不在某些事情上做出妥协。
??柳明志在祭祖那天曾在陈婕怡安宫中告诉太后陈婕李晔的皇位已经坐稳了。
??柳明志并无欺骗陈婕的意思,目前来看,李晔的皇位确实稳了。
??可是并非稳若泰山一般岿然不动。
??只要与朝臣的利益挂钩,李晔的皇位自然安然无恙,可是一旦出现利益相悖的时候,会是什么局面,纵然柳明志也不敢轻易断言。
??人心是会变得,很多事情的变故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这个度量也只有李晔自己去掌控了。
??当初能够一言威慑朝堂,力排众议力顶李晔登基为帝也是时势造英雄的局面导致。
??毕竟当时京城一片混乱,自己手下三十万边军铁骑在手,无人敢与自己争锋,北疆六卫固守北疆无法回京驰援,那种局势之下,百官心里有异议又能怎么样?
??畏惧与自己手中的兵马,他们不支持也得支持。
??柳明志心里其实很清楚,若是殿中百官都对李晔登基为帝真心支持,后面也就不会有赵王李涛易于夺位的流言蜚语流传出来了。
??时过境迁,自己久居北疆无法还朝,如今朝中的一些官员见新君年幼,是否怀有不轨之心,谁也不敢保证。
??远的不说,就说任文越以修缮皇陵之名借机敛财贪污一事。
??一大批官员都参与了其中。
??朝堂之上没有自己镇着,短短一年光景,一大批的魑魅魍魉就开始出来蹦跶了。
??一些老臣自己还知晓其秉性,可是越来越多的后进之士入主朝堂,自己也不能轻视朝堂之上的局面了。
??李晔想要真真正正的坐稳大龙的十万山河,首要的就是要摆脱下面的这些两代先帝遗留的权臣,逐步换上自己的一手提把的亲信才行。
??偏偏,柳大少亦是权臣中的一员,而且是其中数一数二的佼佼者。
??如此,李晔注定要跟朝中百官走上一条皇权跟政权相博弈的道路。
??李晔手指轻轻地摩挲着手中的奏折,轻轻地吸了口气稳定心神。
??“并肩王!”
??“臣在!”
??“朕尚且年少,执政不足,对于朝政之事虽然渐渐得心应手,可是对于兵法一道朕是真的一窍不通。
??不如你来为朕参考一下诸位臣公拟定作战筹谋中的利弊关系?
??放眼朝堂,对金,突两国敌军了解最多的人非你莫属,你来帮为朕衡量一下北征之举的胜算如何!”
??柳明志诧异的望了望李晔手中的奏折,又若有所思的瞄了两眼李晔的神色。
??一方面将我排除在北征大业之外,一方面又让我来参考出征策划,陛下这是打的什么主意?
??“并肩王?”
??“陛下恕罪,臣走神了。”
??“你来为朕衡量一下合兵一处征讨两国的胜算。”
??“小德子,把折子给并肩王送去。”
??柳明志望着准备将奏折递给小德子的李晔,急忙起身站到了中央。
??“陛下且慢!”
??李晔动作一顿,有些愕然的望着柳明志,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难道姑父因为自己将其排除北征之举的事情之外,心生不满,不愿意为自己出谋划策了?
??这个念头在李晔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李晔收回了递奏折的动作,目光中的复杂之色一闪而逝,带着疑惑之色的跟柳明志对视起来。
??“并肩王可是不愿为朕分忧?”
??“回禀陛下,老臣万万不敢。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能为陛下排忧解难,乃是臣之本分也。
??只是北征大业,事关重大,关乎我大龙能否一统天下的大业,臣岂敢随意翻看诸位臣公费心费力商榷出来的作战图略。
??臣斗胆一问,北征挂帅之人是否拟定?”
??李晔一怔,目光中带着些许的不自然,对着柳明志微微点头。
??“已然拟定。”
??“兵部宋爱卿,你来告诉并肩王一下北征挂帅之人的具体章程吧。”
??“老臣遵旨。”
??宋煜持着玉笏走了出来,中途瞄了柳明志一眼,目光之中有些怅然,又夹杂着些许的不甘之色。
??“王爷,此次北征挂帅之人,三军统帅忠武王云阳云老帅,副帅北越王万明亮,督军护国公张狂。
??左都尉先锋军大将军永安公南宫晔,右都尉先锋军大将军甘凉候东方明。
??左卫骑兵大将军云冲,右卫骑兵大将军陆成杰。
??骠骑营威卫将军程凯,骁骑营威卫将军宁超,后军威卫中郎将宁超”
??宋煜毫无阻焊,如数家珍的将此次出征之人的名单给柳大少背诵了一遍。
??柳明志越听脸色越是怪异,到最后目光之中的阴沉之色一闪而过,马上恢复如常,抬眸望了一眼放下朝笏的宋煜,柳明志语气平淡无比。
??“没了?”
??“所有将领,尽在其中。”
??柳明志默默的点点头,对着宋煜行了一礼。
??“多谢宋尚书告知。”
??“下官本分,既然王爷已经悉知,希望王……下……下官就归位了。”
??“请!”
??宋煜看着柳明志有些微变的脸色,想要说些什么,可是现在正在早朝,只能将话咽了下去。
??柳明志极力控制着自己的神色反应,紧紧地攥着手中的玉笏。
??此次出征,隶属自己麾下新军六卫的大将军竟然连一个实权位置都没有拿到。
??最好的程凯的也只是骠骑营将军,剩下的五个连个先锋营将军都没有拿到手,全都陪着三军统帅云阳居于中军大帐策略全局。
??段不忍血洒疆场,周宝玉中箭腿疾,叶宝通左眼失明没有捞到好位置还情有可原。
??程凯,宁超,封不二他们三个自从跟了自己,哪一个不是战功彪炳,威名赫赫的军中悍将。
??论资历虽然比不上张狂,南宫晔他们北疆六卫的大将军,可是论战功却是相差无二。
??甚至周宝玉,程凯比之陆成杰他们功劳有过之而无不及。
??虽然出自北疆六卫,可是排兵布阵跟这些老前辈相比也是伯仲之间。
??无一不是有着万夫不当之勇的铁血将领。
??韩鹏,蒋磊,朱柏庐,陈光伟,杨春峒,石炳光二十六人哪一个不是令敌人为之胆寒的一军将领。
??此次北征竟然竟然
??自己被排除在外也就罢了,可是大哥宋清跟在自己身边多年,为了朝廷立了多少汗马功劳。
??出使金国,青州赈灾,江南剿匪,平定西域,三征金突两国,尸山血海之中杀出了一个安远公爵位,如此精锐之悍将,竟然连出现在名册上的资格都没有。
??柳明志再次深吸一口气,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不知道这是谁的主意,又是谁的拟策,又是谁的定论。
??可是他感觉到了深深的恶意。
??我柳明志麾下三十万精锐中得精锐,身经百战的无双铁骑,竟然沦落为马前卒的下场。
??“呼”
??柳明志吁了口气,抬眸望了一眼李晔,又平淡的环视了一下身后的文武百官,深吸了几口气,强行压抑着自己心底的火气。
??“陛下,请恕老臣不能为陛下分忧之罪。
??如今北征将领,上到三军统帅,下到郎将校尉皆有定论,老臣不敢私窥北征大计!
??非是老臣不愿为陛下分忧,实则老臣必须避嫌。
??金国女皇乃是老臣发妻之一,虽无名,却有实,金国长公主柳落月乃是老臣之骨血,血肉相连,名副其实。
??突厥大可汗乃是老臣之同门师弟,镇国王爷呼延玉又是老臣昔日之故交。
??此等之下,老臣实在不敢知晓北征筹划也。
??如若北征大业顺风顺水,大龙顺天应人一统天下自然为好,若是出了差池,老臣唯恐有人恶意中伤老臣,弹劾老臣顾忌昔日旧情,向昔日亲朋故友泄露情报而行叛国投敌之大逆行径。”
??“老臣实属无奈,请陛下原谅老臣不能为陛下效力之罪。
??若是老臣挂帅,百万雄师皆可为证,臣是否有徇私枉法之行,眼下老臣既然退身事外,风口浪尖之上,唯有唯有避嫌求其全。
??眼下拟定乃为策,交由北征将领之手才为定论。
??北疆名将云集,定然可以做出结论。
??请陛下恕罪,万岁万万岁!”
??ps:两更,不卡文,也有时间,就是太冷了,十指不听指唤,手指跟不上脑子。
??希望大家理解一下,这两天的鬼天气实在扛不住。




我娘子天下第一 第六百一十六章亲征念头
李晔默然的望着龙台下柳明志恭敬有加的姿态,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柳明志的话语。
只能说柳明志的话说的太过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不是臣不愿意为陛下分忧,而是臣目前的身份尴尬至极,必须避嫌才行。
无论怎么想柳明志的话都没有丝毫的漏洞,金国皇帝,金国将来继承皇位的长公主,突厥可汗,突厥的王爷不是柳明志的亲朋,便是柳明志的好友。
如此身份之下,柳明志确实不该细看关于朝臣北征的详细计划。
李晔微微有些出神,眼神中流露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神色。
1...783784785786787...8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