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香港1968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汪公子在年

    “哦~马克你可能不这样。”艾萨克·阿西莫夫笑道。

    “好吧,先让我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埃文。”马克耸耸肩,朝着霍耀文高兴的说道:“埃文恭喜你了,《虚拟第二世界》最近在美国刚刚突破了两百五十万册销量,我们经过专业评估,一致认为它的销量不止如此。”

    “这么快就卖了两百五十万册了?!”

    霍耀文心头一喜,今年利脱回香港的时候,就说了班坦图书出版公司已经在运作发行自己这本书了,后来过年的时候,马克也发来了电报,说《虚拟第二世界》只用了短短半个月时间,就已经大卖了一百万册。

    可谁能想到,这才一个半月的时间,又畅销了一百五十万册,总销量达到了惊人的二百五十万册,比之前的《1999》一年卖两百多万册,要好的太多太多了。

    艾萨克·阿西莫夫恭贺道:“恭喜你埃文,我这次拜托马克来约你,同样是好奇你书中所提到的虚拟世界。你知道吗?最近美国不止是科幻迷爱死你这本书了,连很多不看科幻的人,都对你书中提到的虚拟世界感兴趣,这些折服在《虚拟世界》的书迷们,其中之一就包括我!”

    艾萨克·阿西莫夫从霍耀文出版的第一本《1999》时,就特别的看好这位新晋的华人科幻作家,当时还在纽约时报上夸赞过对方。今年初《虚拟第二世界》发行以后,他是彻底的被霍耀文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给吸引。

    这次听霍耀文来了美国,也是第一时间拜托马克领着他来认识认识这位有想法、有创意的科幻作家。

    “不止如此!”

    马克又道:“埃文你知道吗?就前几天,你还没来美国的时候,王电脑公司,ibm公司、英特尔公司的人都向我们出版公司发来了邀请函,说是要邀请你担任他们公司虚拟现实技术的顾问。”

    额???

    霍耀文一脸懵逼,先不提担任什么顾问的事情,单论虚拟现实技术,别说现在了,哪怕再给他们五十年的时间,都不可能研发出来。

    他可是很清楚未来几十年的科技发展的大方向,除了技术有点小成果外,像书中提及到的那种虚拟现实技术,没有个一百年,是断然做不到的。

    马克说:“是这样的……”

    随着马克的解释,霍耀文瞬间领悟过来,原来这都是这些科技公司为了拉升公司股价而作出的噱头行为,此时《虚拟第二世界》在美国正火,许多报纸都在报道虚拟现实技术的可行性。这些高科技公司为了吸纳更多的资金和拉高股价,也是不惜余力的在这方面下了一番狠功夫,连邀请霍耀文这个没一点技术的人担任顾问的事情都做出来了。

    霍耀文耸耸肩:“马克你帮我都推了这些邀请,我不想参与到这些事情当中,我只是个作家,科幻作家,我不懂任何的技术。”

    马克点点头:“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的,等回去后我就推了这些邀请。”

    艾萨克·阿西莫夫说:“埃文先生,我特别好奇你所提到的虚拟世界到底是否有可能实现?”

    霍耀文摇摇头:“理论上来说,我认为是有可能的,但这需要漫长的研究,没有一百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实现的。”

    “是吗?我可不这么认为。”

    艾萨克·阿西莫夫倒是对美国的科技公司信心十足,他道:“三十年前的世界大战,我想大部分人连卫星是什么都不知道,可谁能想到就在去年,美国顺利的发射了阿波罗载人飞船,让我们人类第一次进入外太空,踏入那自古以来人们最爱的月亮呢?”

    闻言,霍耀文笑笑不语,去年阿波罗号成功登月,美国人的内心有多自信,他还是能懂的。

    虚拟现实技术短期内必然可以实现,这不止是艾萨克·阿西莫夫一人有如此想法,这是此时全美人民发自内心的想法。

    20年代到70年代,不光是xx有个大yue进,全世界都有很多类似的疯狂行为。二战前夕,苏联提出在五年发展重工项目,实行计划经济,集中全国之力发展重工业,他们做到了。

    这也导致后来在苏美争霸的冷战时候,苏联提出了更多疯狂和荒唐的计划,比如说在十年内登月,二十年内制造太空武器,三十年内殖民外太空。

    可谁能想到二战结束二十年了,登月计划被美国人率先完成,制造太空武器的计划遥遥无期,殖民外太空的想法更是镜中月、水中花。

    尽管苏联没有在登月项目上成为第一人,但他们在航空上的成就已经领先世界大多数国家。但苏联不甘于此,于是就想,既然你们美国人能够上天,那我们为何不再继续研究一下地下呢?

    于是又有了一个更加疯狂的计划。

    从1969年美国顺利阿波罗号登月后,苏联对外公布了一个新的项目,一个新的计划,那就把地球挖穿!

    他们认为在地表以下还有另一个世界,这个计划叫做“科拉超深钻孔”,从1970年,也就是今年初,他们开始在科拉半岛临近挪威国界的地区进行钻探。

    这个“挖穿地球”计划,在美国掀起了轩然大波,本来已经因阿波罗号顺利登月,导致美国人自信心爆棚的时候,突然听到这个消息,都是破口大骂,他们并不认为地下拥有一个世界。

    可是在这个较为疯狂的苏美争霸时代,美国人尽管嘴上说不相信不看好,但骨子里还是有点担心的,生怕苏联真的挖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毕竟此时现代科学还没有发展的那么通透,不少人还是比较相信神秘学的。

    地下世界是否真实存在,哪怕是几十年后的互联网时代,不少人都坚信地下拥有一个人类无法想象的世界,所以更别说这个疯狂的时代了。

    所以种种原因,这也就导致了霍耀文《虚拟第二世界》一经出版发行,除了科幻迷外,很多美国人民对虚拟世界其极为热衷的缘故之一!

    美国人心想你们搞个“挖穿地球”寻找地下世界的计划,那我们就搞个“虚拟世界”计划。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科技公司放着好好的电脑技术不去研究,反而来研究霍耀文这本中提到的“虚拟世界”了。

    没办法,股民喜欢,报纸喜欢,大众同样喜欢!

    霍耀文才来美国三天时间,不清楚这些自然不稀奇,而接触最多的李小龙,他本人对科技报道不怎么感兴趣,再加上又忙着“综合格斗”大赛的事情,自然不清楚此时美国对“虚拟世界”又多么多么地期待了。

    而正因为在苏美争霸的这个阶段,全美人民才会如此热衷所谓的“虚拟世界”,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也导致这位科幻界三巨头之一艾萨克·阿西莫夫,“特意”前来拜访霍耀文,想要听听他这位创作者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看法

    :。:




242【赌一把?】
    面对艾萨克·阿西莫夫的询问,尽管霍耀文一再的表示,想要彻底实现小说中“虚拟世界”的这个技术,没有一百年也需要七八十年代的时间,绝对不可能在2000年前完成。请百度搜-

    可这位科幻大师似乎对自己国家的科技发展拥有非常高的自信,坚定的认为最晚二十年内,虚拟现实的技术必然会有一个质的突破。

    霍耀文就算知道未来几十年的记忆,但看艾萨克·阿西莫夫如此的坚决,他也不想跟对方做过多的争辩,毕竟不是上帝谁也无法预料未来的事情,哪怕他跟阿西莫夫在这里争个你死我活,那都只是两人之间的“猜想”罢了。

    艾萨克·阿西莫夫突然说道:“既然埃文先生坚持虚拟现实技术二十年内不可能成功,那么要不我们打个赌如何?”

    “打赌?”霍耀文一愣。

    艾萨克·阿西莫夫点点头:“没错。马克今天也在这里,今年是1970年,我们打赌在1990年左右,只要虚拟现实技术成功了,无论是否是美国研发出来的,都算我赢。如果没有实现,那么就算埃文先生你赢。怎么样?”

    马克在一旁,双手摊开,耸了耸肩膀说道:“哦,我的天,我可不想参与到你们的打赌当中,不过我很乐意当个见证者。”

    霍耀文望着自信满满的阿西莫夫,思虑了几秒,没有直接答应,而是笑着问道:“那么阿西莫夫先生,我们的赌注是什么?”

    艾萨克·阿西莫夫沉吟道:“赌注就是失败的那一方在报纸上刊登自己输了的新闻。”

    “没问题,二十年后的今年,我们看看虚拟现实技术是否实现。”霍耀文笑了笑,一口答应了下来。

    打赌这个事情艾萨克·阿西莫夫经常做,他在六十年代的时候,就跟不少美国或者世界知名的科幻作家,亦或者是一些朋友赌未来的科技会发展到那一步。

    其中在科幻界最为知名的一个打赌,那就是1967年,同英国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阿瑟·查理斯·克拉克在世界科幻大会当中,对赌未来几十年内世界将会发明、并普及具有视频和语音功能的个人通讯装置。

    这个对赌现在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但一直到2008年,安卓手机横空出世,全球开始实行3g网络,可以进行视频通话和语音功能时,阿瑟·查理斯·克拉克在临终前,与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人生最后一篇文章,标题是《恭喜你阿西莫夫先生,你赢得了这场赌注。》

    这下子才领世人知道,早在四十年前,世界科幻三巨头之一的艾萨克·阿西莫夫曾经预言了“智能手机”将会普及全球。

    只不过可惜的是,艾萨克·阿西莫夫早在1992年便去世了,终生都未能看到智能手机的诞生

    打赌的事情就在说笑当中定下来了,顺便由马克来当这个见证人。

    三人又随意地聊了几句,艾萨克·阿西莫夫便有事提前离去,马克也说最近出版公司那边忙于宣传霍耀文的新书,需要早些赶回去。

    不过再临走前马克倒是说了个好消息,那就是最近第一笔稿费将会打到霍耀文之前开通的美国汇丰银行的账户上,通知他尽快找个律师或者专业人士进行避税。

    这事霍耀文也不是头一次做了,想着回香港后就找罗德丞的律师楼帮忙把这笔钱给进行合理避税。

    前脚马克等人离去,后脚霍耀文准备上楼休息一会儿的时候,在电梯口遇到了过来找他的李小龙。

    李小龙问道:“霍先生,下午就是李铁柱的比赛,要不要去看一看?”

    “好啊,刚好看看这位李先生双臂能折千斤力的厉害。”霍耀文笑着答应下来

    下午,洛杉矶体育场。

    在附近的汉堡店买了几个汉堡和可乐,霍耀文就跟李小龙拿着内部人员的牌子走了进去,到了观众席,此时台下面已经有不少选手在进行比赛了。

    虽说只是选拔赛,但来看的人依然不少,不过或许不是礼拜日的缘故,人数比昨天少了很多,十几台摄影机在全程拍摄着这些选手的比赛画面。

    “027号台,李和威斯纳!”

    随着体育场内的广播,李铁柱和他的对手,一位法国来的拳击手威斯纳,一同正迈着步子从后面的休息区走上了27号比赛擂台。

    看着不远处刚刚走上擂台的二人,霍耀文看向身边的李小龙,问道:“你认为李铁柱和那位威斯纳比谁更厉害?”

    “我研究过威斯纳的资料,他是一名地道的拳击手,曾经在法国获得过法国拳王格斗赛的冠军,虽然只是一场业余的拳王比赛,但这也说明威斯纳是个不错的拳击手。”

    “不过李铁柱同样不差,他虽然不懂拳击,也没打过什么专业的擂台,但他的拳头很硬,力量很强,在无拳击规则的情况下,两个人比拼的就是谁能够率先击败对手,拳击的套路我跟李铁柱说过,无非就是步伐和闪躲,就看他自己能不能发挥出来了。”

    霍耀文笑着道:“布鲁斯,你好像偏离了我的问题。”

    李小龙认真地说:“综合实力我认为李铁柱的优势更大一点,不过还是要看他临场发挥的如何。”

    还不等霍耀文再问什么,只见台下软乎的垫子上,李铁柱和威斯纳在裁判的指引下,做了个礼仪性的动作后,比赛便正式开始了

    擂台的不远处,两名从香港来的翡翠台记者和摄影师,正在拍摄李铁柱同威斯纳的比赛画面。

    香港本就有习武之风,民间的武馆也有很多,所以自从今年初世界综合格斗大赛开始进行宣传时,翡翠台的高管就早早的同美国ab电视台进行了合作,得到了香港的转播权,同样是香港电视台的丽的电视台也拿到了转播权。

    “张维,你看快,那是不是霍先生!”记者宋杰拽了拽摄影师张维的胳膊,示意他看观众席的方向。

    “好像是的吧。”距离有点远,张维看的不是很清楚。

    宋杰定睛看去,一直到眼睛发酸发胀,才揉了揉眼睛,肯定道:“那就是霍先生!”

    “是又怎么样?人家来看个比赛而已。”张维不明就里道。

    “你来这么多天了,难道都没看美国的报纸?”

    宋杰鄙夷的看了一眼张维,说道:“最近美国佬的报纸上,可都是跟霍先生新书大卖有关,我本想着今天把消息发回香港去的,没想到今天走运居然碰到了本人。”

    宋杰比霍耀文早来美国好多日,自然是看到了报纸上有关霍耀文《虚拟第二世界》大卖的消息。

    “你在这里别动,拍李铁柱比赛的视频,我过去看看能不能采访霍先生!”

    说罢,宋杰转身就朝着观众席走去

    香港1968



243【再现绝技之踩脚趾】
    “霍先生你好,我叫宋杰是香港翡翠台的记者。”宋杰找到霍耀文后,就直接道明了自己的身份。

    霍耀文也没想到过来看个比赛就能碰到翡翠台的记者,虽说此时他不希望被人打扰,但还是礼貌的说道:“宋记者你好。”

    宋杰毫不客气地直接问道:“霍先生这次来美国是不是为了《虚拟第二世界》大卖的事情?我最近看报纸上说,美国有好多家科技公司都向您发了邀请函,聘请霍先生您担任他们公司的什么现实技术的顾问。”

    “嗯,是有这一回事,不过我拒绝了。”霍耀文回了一句,便不等宋杰继续发问,说道:“宋记者,你这次来是为了综合格斗大赛的吧?”

    “是的。”宋杰点点头。

    霍耀文道:“这位是李小龙先生,是此次世界综合格斗大赛的开拓者、及综合格斗理念的开创者,现在担任综合格斗协会的荣誉会长和理事,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采访采访他。”

    他不太想面对记者,所以把李小龙给拉了出来。

    宋杰听出了霍耀文话里不想接受采访的意思,失落是肯定的,不过也是把目光看向了李小龙。

    李小龙去年在好莱坞拍了好几部电视剧,也加盟过一部电影的拍摄,一向高调的他,对不陌生记者的采访,背这个锅倒是挺乐意的,旋即伸出手同宋杰握了握:“宋先生你好。”

    “李先生你好。”宋杰心想采访不到霍耀文,采访采访这位叫李小龙的人倒也不错,毕竟刚刚霍先生可是说对方是综合格斗大赛的开创者。

    其实李小龙很小的时候因为父亲的缘故,倒是在邵氏电影公司拍过好多部电影,算是个童星,但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宋杰自然不知道,他也不可能说出来。
1...99100101102103...316
猜你喜欢